個人簡介
李啟明,男,1961年10月出生,原籍廣東省茂名市,華南農大本科學歷,海南省五指山市瓊山大學名譽教授,曾任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省五指山市政協副主席、海南省五指山市旅遊協會常任副理事長等職。上世紀80年代初下海從商,於1992年赴海南省投資開發旅遊產業,先後創辦了海南省五指山市國際康樂中心、海南中華民族文化村、海南省五指山大峽谷漂流和五指山市農業生態種養殖基地等企業。2002年通過招商引資落戶江西省資溪縣投資10億元人民幣開發大覺山生態旅遊景區,2006年該景區評為江西新贛鄱十景之一。2009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評為全國群眾性「重安全、講道德、守信用」活動優秀企業家,2010年被撫州市旅遊局、中共撫州市委評為2009年度撫州旅遊行業系列「撫州市十大傑出旅遊精英」、「全市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被政協撫州市委評為優秀政協委員、被撫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撫州市勞動模範稱號,2013年當選為省政協委員,2014年五指山市優秀政協委員。
個人事跡
李啟明,男,1961年10月出生,原籍廣東省茂名市,江西大覺山景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02年,他受到當時的資溪縣委主要領導熱情邀請落戶資溪,開發大覺山生態旅遊景區。10年來,他全身投入、身先士卒帶領公司員工以踏石留印的勁頭實幹、敢幹,一步一個腳印,把一個無人知曉的大覺山打造成榮獲「中國十佳休閒旅遊景區」等多項稱號的景區,創造了旅遊開發界的奇蹟。
他敢於吃苦。為尋找大覺山生態旅遊與現代人藝術的結合點,開發最好的「賣點」,他的足跡踏遍了整個馬頭山原始森林的溝溝坎坎和周邊的景區;為弄清大覺山的地形結構和海拔高度,他不畏艱險攀越了大覺山10餘座山峰和峽谷主峰,在海拔1457米的大覺山主峰環繞一圈,有好幾次他在途中遭遇狂風暴雨,他不退縮,繼續探索大覺山幽深奧秘。
他尊重科學。為求得真經,儘快拿出大覺山景區最具特色的最佳設計方案,他拜訪旅遊界各路高手,出資約1000萬元人民幣,先後聘請了廣州美術學院、上海一聞形象設計公司、香港環球設計院、中環科學院旅遊戰略研究中心、北京重力機械研究所等二十餘家旅遊專業機構,40餘位專家學者,對大覺山旅遊產品(景區)進行科學設計論證,拿出最佳景點設計方案。
他真情實意。為早日建成大覺山與縣城連接公路,他加大景區基礎設施投入,加緊項目建設施工,以看得見的實質性變化感動當地政府,資溪縣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籌集2000多萬元,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建了國道通往大覺山的水泥山路,為大覺山的開發道路疏通了瓶頸。
他有膽有識。大覺山開發建設,工程浩大,需要巨額資金。籌集開發資金,是他謀劃的並需要不斷解決的重大問題。為了集中資金在大覺山投資,他「壯士斷臂」,把海南的幾個大產業全部變賣或出租轉交給別人管理,抽出一億二千萬用於大覺山前期工程項目建設。2008年,席捲全球的經融危機使不少開發商困惑猶豫,而他卻展現了與眾不同的膽略。加大項目的投資,在原規劃提前開工,完善項目。一年多來,不僅建成並投入運營了「空中觀光纜車」和86處「電子監控點和總控室」等二十多項科學的旅遊產品(景區)和配套服務設施。截止2012年,大覺山景區建設總投資已達8.6億元人民幣。不僅大大豐富了景區景點,方便了遊客的個性化要求,還顯著提高了景區的接待能力,使大覺山景區一躍躋身於全國跨越式發展先進景區行列。
他舍小家顧大家。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是一個大企業的老闆,但和普通人一樣也有苦衷、煩惱。為了大覺山旅遊開發產業,他把兒女、家庭和海南的產業,一大攤子全丟給妻子,隻身來到千裡之外的江西資溪,與妻子聚少離多,也少不了妻子的埋怨,但他終於以事業的成效贏得了妻子的支持。
他注重身體力行,率先垂範。2006年8月,大覺山漂流項目竣工,為測試大峽谷漂流線路暢通情況,確定漂流的安全,他不顧個人安危,第一個坐在漂流船上試漂。面對落差陡陂,河水湍急,峽谷彎道迴旋,他憑著十多年做漂流產業的實踐經驗,認真領會著每個彎道和峽谷行船通過的不同情況,為修改完善漂流行船路線提供了第一手實踐數據。
他珍惜自然生態。他清楚認識到:江西大覺山景區由原汁原味原生態自然環境而興,欲實現大覺山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持續的環境資源保護行動。在實踐中,他從一開始,就把珍惜自然生態、保護自然環境作為景區創意開發、規劃建設和經營的總原則。要求一切必要的建築物、構築物等配套設施,都必須以是否提高完善景區環境質量作為取捨標準。寧可多花錢高空架索道,也不能圖省事開路上山。至今景區電力、電訊、光纜全部投巨資地埋,未立一根電線桿。並從2006年開業紿終實行垃圾可降解與不可降解分類回收,還興建了江西省首創的六座糞便不落地、無汙染生態化公共衛生間。使大覺山的自然生態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大覺山景區植被覆蓋率達98.3%,為全省第一、全國罕見。
他敢承擔社會責任。作為千裡迢迢從海南來江西投資的開發商,工作千頭萬緒,但他牢記政協委員的責任和義務。他堅持參加政協活動,認真調研撰寫提案,積極參加扶貧濟困等社會公益事業,被選為資溪縣慈善總會副會長。他撰寫的委員提案多次被評為優秀提案。從大覺山景區建設開始,他長年為資溪縣提供就業崗位六百多人,安排了當地社區二百餘名退伍返鄉和下崗的資溪老表。僅就業一項,就使景區所在地大覺山村村民每年增加純收入三百餘萬元,使當地新農村建設有了資金保障。
他獲得多項榮譽。被推選為江西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江西省撫州市第二屆政協委員、第三屆政協常委、資溪縣第七屆政協常委、資溪縣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撫州市無黨派知聯會副會長、資溪縣工商聯(總商會)第六屆副會長、第七屆副主席、資溪縣慈善總會副會長。2009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評為全國群眾性「重安全、講道德、守信用」活動優秀企業家,2010年被撫州市旅遊局、中共撫州市委評為2009年度撫州旅遊行業系列「撫州市十大傑出旅遊精英」、「全市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被政協撫州市委評為優秀政協委員、被撫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撫州市勞動模範稱號。2013年當選為省政協委員,2014年五指山市優秀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