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前書解經】第四十二篇 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四)

2021-02-20 逐日更新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六節上,十節,十二至十三節,箴言四章二十三節,耶利米書十七章九節,詩篇七十三篇一節,七十八篇八節,以西結書三十六章二十六節,馬太福音五章八節,十五章八節,十八至十九節,十二章三十四至三十五節,二十二章三十七節,使徒行傳二十八章二十七節,哥林多後書三章十五至十六節,羅馬書十章十節,希伯來書四章十二節,提摩太前書一章五節,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二節。

 

追求清潔

 

更新的心第二個特徵是追求清潔。提前一章五節說,愛是出於清潔的心。保羅在提後二章二十二節勉勵提摩太,要『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心追求清潔是什麼意思?照聖經看,清潔的心就是動機單一的心。因此,清潔是動機的問題。我們行事若有雙重動機,我們的心就不清潔。我們不論作什麼,目的必須是單一的,動機必須是單一的,就是單單為著神自己。我們不該有其它的目的。我們愛神,並且因著我們愛祂,就為祂作一些事,而沒有其它的動機。如果這是我們的光景,我們的心就是清潔的。

 

主耶穌在馬太五章八節告訴我們:『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清心是目的單一,只有一個目標,要完成神的定旨榮耀神。按照這節經文所說,清心的人必看見神。我們若要看清楚什麼東西,就需要集中視力,這是在看東西這件事上純一。照樣,清心乃是有單一的目標。我們的目標、目的應當是神自己,我們不應當有其它的動機。

 

我們若讀聖經裡所有論到『心』的經節,就會看見更新的心這兩個特徵─轉向主和清潔,這乃是聖經裡論到心的基本事項。我們若轉向神,並追求清潔,就會有一條正確的路,打開我們心的『開關』向著神。我們的心轉向神,並且我們的動機向著祂是清潔的,我們心的開關就開了,神聖的電就會在我們裡面流通。不然,心的開關會關掉,神會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實際的被切斷,然後邪惡的事就從我們心裡發出來。心是一切邪惡事物的源頭、泉源和流出。根據馬太十二章三十四至三十五節,善與惡都會從我們的心流出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不僅如此,主在馬太十五章八節說到一班心遠離神的人。主接著又在十八至十九節說,『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汙穢人。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兩節經文給我們看見,人生命的泉源是從心流出來的。

 

轉向神與向著神清潔,是管理我們心的兩件事。詩篇七十三篇一節說到清心:『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我們已經指出,主耶穌和保羅怎樣強調清潔的心的重要性。我們的心需要轉向神,也需要向著神是清潔的。

 

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

 

現在我們可以來看,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的意義。我們的心不僅應當轉向神並且清潔,也需要加進聖別的元素。聖別就是分別歸神,並完全被神佔有,被神浸透。我們的心成為聖別,就是分別歸神,被神佔有,被神擁有,並被神浸透。

 

我們可以再用泡茶為例說明。假如你有一杯白開水;這杯水不含有茶。但是當茶的元素加到水裡,水就茶化了。這水就分別歸茶,被茶擁有並佔有,甚至被茶浸透。結果,這水就成了茶化的水。這水完全茶化以後,就在一種茶化的光景裡。這說明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的意義。

 

有一種英文譯本在帖前三章十三節是說,在聖別的光景裡。聖別一辭表明一種情形,並不表明一個過程。過程要用聖化這辭指明。因此,這裡說聖別是在聖別的光景裡並沒有錯。

 

我們遠離主的時候,我們的心也就離棄了祂。我們的心沒有被主佔有,卻被別的許多事物霸佔。不僅如此,我們的心必定沒有被主浸透。因此,我們的心遠離了主,沒有被主佔有,也沒有被主浸透。但我們能讚美主,靠著祂的憐憫和恩典,我們現在已經上路,至終要完全分別歸主,全然被主佔有,徹底被祂浸透。當這過程完成時,我們的心就會在一種聖別的光景裡。

 

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其中所包括的,遠超過我們的心僅僅轉向主並向著主是清潔的。這乃是將我們轉向主並向著主清潔的心,分別歸主,被主佔有,並被主浸透。這樣的心不僅轉向主,更有清潔的動機。這心分別出來歸給主,完全被主佔有,也徹底被主浸透。我們乃是在這樣的光景裡,心得著堅固。我們的心一旦得著堅固,就會定下來,不再動搖,不再善變。不僅如此,當我們的心有了這種光景時,我們就無可指摘。

 

無可指摘與完美不同。完美的事物是沒有瑕疵或缺點的,超過無可指摘。換句話說,無可指摘不如沒有瑕疵那樣好。保羅在三章十三節不是要求完美,乃是要求我們的心無可指摘。我們的心無可指摘的路,就是要被主堅固。我們的心若被主堅固,我們就是一班心分別出來歸給主,被主佔有,也被主浸透的人。這樣,我們的心就在聖別上是篤定、堅固並被建造的。在這種聖別的光景裡,聖化的情形裡,我們的心就無可指摘了。

相關焦點

  • 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 第十一課 被成聖及被保守毫無指摘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十二至二十八節)
    第十一課 被成聖及被保守毫無指摘(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十二至二十八節)救恩可按三個時態來看待──過去、現在及將來
  • 熟讀&速讀 聖經:救贖史-帖撒羅尼迦前書
    但如果我們留心一下帖撒羅尼迦前書的話,便可以發現保羅在這裡強調了基督的再臨。也就是保羅在向他們這些通過基督十字架和復活相信了耶穌基督之人傳講耶穌再臨的應許。每一章結束時都強調了耶穌基督的再臨,就像副歌一樣。這並非是在講論再臨的教義,而是在強調主的再臨是一個必定成就的歷史事實,就像主的死和復活已成為歷史事實一樣。
  • 第五篇 神的旨意—要我們成為聖別
    4~5,五26,帖前四3上,五23~24,約十七17壹   神的旨意乃是要我們被聖化;被聖化就是成為聖別,也就是分別歸神並被神所浸透;神是那聖者,與一切凡俗的不同、有別—帖前四3上,彼前一15〜16,弗一4〜5,五25
  • 【帖撒羅尼迦前書】寫信人和收信人(帖前1:1-5)
    可以看到,兩封帖撒羅尼迦書信的起首是幾乎相同的(帖前1:1;帖後1:1-2)。這或許顯示保羅早期較為固定的寫作風格。發信人是誰?這封信是由保羅、西拉和提摩太三人聯署的。毫無疑問,全封信都出自保羅的個人手筆;西拉和提摩太作為事奉新手,沒有資格和能力成為共同作者。今天我們也只會理解這封信是保羅書信,而不會稱之為保羅、西拉和提摩太書信。
  • 【新約聖經鳥瞰】第六十一講:帖前帖後——主的來臨(一)
    新約聖經中幾乎每卷書都講到主的再來,就是主耶穌基督的來臨。除了馬太福音和啟示錄比較詳盡的預言到主的再來外,其他很多的被記載在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這短短的八章的兩卷書信中,幾乎每一章都講到主的再來,都講到主的來臨。
  • 「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講解(概述)
    #每天一節聖經#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帖撒羅尼迦前書成書目的和大體敘述成書目的由於使徒保羅受到逼迫不得不離開帖撒羅尼迦,教會中剛剛相信耶穌基督的基督徒,對於福音真理的認識還非常膚淺,當使徒保羅聽到提摩太的報告之後,就根據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實際情況提筆書寫了這封書信。
  • 主的再來和最後的勸勉、祝福——帖撒羅尼迦前書05
    11 「建立」是保羅常用的概念,耶穌在太16:18說要建造他的教會就是用這個詞,建立或建造也同時可以指教會的增長(徒9:31)。這詞特別適合用來表達信徒被建造成聖靈的殿的神學思想。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的眾弟兄平常就是這樣做的。一般性的勸勉(12-22)在結束這封信前,保羅簡單提到一些其他的事。首先是會眾對教會負責人的態度。
  • 「聖經」使徒保羅對於帖撒羅尼迦基督徒的牽掛
    #每天一節聖經#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使徒保羅的擔憂在帖撒羅尼迦前書第3章1/5節中,使徒保羅說他因為擔心帖撒羅尼迦神的教會和基督徒就選擇了獨自在雅典等候,打發在神的家中有忠心的提摩太前去堅固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信心,免得他們在所信仰的真道之上因患難有所動搖。
  • 【匯聚515】 鑿岀石頭中的天使(帖前、後)
    小嬰兒穿上白色的袍子瞬間長大,是大衛王。鑿、雕、磨、潤壹、找岀你裡面的天使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 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帖撒羅尼迦前書3:13 和合本)但 神既然驗中了我們,把福音託付我們,我們就照樣講,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 神喜歡。...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什麼呢?
  • 【聖 經 研 讀】羅 四個站口之第二站 聖別
    本書所啟示的,可說有四站:一至四章所說的,達到四章的第一站,就是稱義;五至八章達到八章的第二站,就是聖別;九至十二章達到十二章的第三站,就是基督的身體
  • 天猷真君聖誕——上請四聖解四時厄,原來「天蓬元帥」是四聖之首
    虛威上應,龜蛇合形。周形六合,滅鬼蕩形。我能無死,亦能無生。長自在乘,起老返嬰。魂魄受煉,五神安寧,劫終劫始,剪伐魔精,救護群品,家國安寧,闡揚正教,蕩邪闢兵,化育黎兆,協贊中興,敢有小鬼,欲來現形,吾目一視,五嶽催傾。
  • 【爾道自建】帖撒羅尼迦後書︱帶來末世 兩個先兆(雙語音頻)
    作者:陳耀鵬牧師經文默想:帖撒羅尼迦後書2:3   3 不要讓任何人用什麼法子欺騙你們在原文中,「離道反教的事」之前有冠詞,似乎表示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應該知道保羅所指的是何事,可能保羅曾向他們講論這方面的真理。這個字可用來形容軍事上的叛亂,或對神的一種反叛,後者是在聖經中一貫被接受的用法。當然,有人將這字翻譯為「離開」,然後以此作為教會先被提,大罪人才顯露出來的依據。筆者對這個譯法有很大的保留。
  • 上請四聖解四時厄,為什麼「天蓬元帥」是四聖之首
    在玄門早晚課引《玉樞寶經·解厄咒》中有:「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聖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鬥解一切厄
  •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八講丨光明之子(5:1-11)
    《論聖徒的信望愛》——帖撒羅尼迦前、後書講座——在解決了第四章對死亡的疑惑問題之後
  • 打破僵局,得人如魚(四)
    其實在保羅所建立的教會當中,我要把它放在第二好,就是帖撒羅尼迦教會。其實帖撒羅尼迦教會也是非常好的教會。那麼他的好在哪個地方?就是他成長很好,成長很快。我們來讀兩處的經文,給他對照一下,先讀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3節。「在神我們父面前,不住的紀念你們因信心所做的功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
  • 「聖經」使徒保羅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肯定
    #每天一節聖經#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在這一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對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肯定與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基督徒的選擇當初使徒保羅向帖撒羅尼迦人傳講福音的時候,帖撒羅尼迦教會裡面的基督徒選擇了丟棄他們曾經所跪拜的偶像,來跟從了主耶穌。
  • 五蘊,六根,四聖諦,十二因緣——聊聊小乘佛法的那些基礎概念
    所以這一篇文章紅塵君就來簡單的談談小乘佛法的那些基礎和核心概念——五蘊,六根,四聖諦,十二因緣,這其實同時也是大乘的基礎,從「自度」這個維度來說,兩者其實並無太大區別。四聖諦四聖諦指的是「苦集滅道」四大真諦,這也是小乘佛教修行的四大法門。《心經》:「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 【聖經研讀】帖前帖後第八個結晶:全然聖別,靈、魂、體蒙保守得以完全
    三 我們要保守我們的靈,就必須操練自己,對神對人都存無虧的良心─徒二四16,羅九1,參八16。四 我們要保守我們的靈,就必須留意我們的靈,將心思置於靈,顧到我們靈裡的安息─瑪二15~16,羅八6,林後二13。
  • 經疏部——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就一題內總十二字。兼序品第一具三通別。如文云云。又佛說二字為通。餘字為別。可知。言佛者下。隨釋一題。謂佛為能說人。佛具十德以彰十號。覺其一也。覺有自他覺滿之義。雖所對異其為覺一也。亦可謂。三覺果圓名佛。八辯宣暢為說。八音如常解云云。起信所謂圓音一演異類等解是也。仁王下。明所說法。初仁王護國四字。即發起一經之要也。仁王謂古今有道帝王也。以今所釋則施恩布德為仁。統化自在為王。此特見其德用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