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六節上,十節,十二至十三節,箴言四章二十三節,耶利米書十七章九節,詩篇七十三篇一節,七十八篇八節,以西結書三十六章二十六節,馬太福音五章八節,十五章八節,十八至十九節,十二章三十四至三十五節,二十二章三十七節,使徒行傳二十八章二十七節,哥林多後書三章十五至十六節,羅馬書十章十節,希伯來書四章十二節,提摩太前書一章五節,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二節。
追求清潔
更新的心第二個特徵是追求清潔。提前一章五節說,愛是出於清潔的心。保羅在提後二章二十二節勉勵提摩太,要『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心追求清潔是什麼意思?照聖經看,清潔的心就是動機單一的心。因此,清潔是動機的問題。我們行事若有雙重動機,我們的心就不清潔。我們不論作什麼,目的必須是單一的,動機必須是單一的,就是單單為著神自己。我們不該有其它的目的。我們愛神,並且因著我們愛祂,就為祂作一些事,而沒有其它的動機。如果這是我們的光景,我們的心就是清潔的。
主耶穌在馬太五章八節告訴我們:『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清心是目的單一,只有一個目標,要完成神的定旨榮耀神。按照這節經文所說,清心的人必看見神。我們若要看清楚什麼東西,就需要集中視力,這是在看東西這件事上純一。照樣,清心乃是有單一的目標。我們的目標、目的應當是神自己,我們不應當有其它的動機。
我們若讀聖經裡所有論到『心』的經節,就會看見更新的心這兩個特徵─轉向主和清潔,這乃是聖經裡論到心的基本事項。我們若轉向神,並追求清潔,就會有一條正確的路,打開我們心的『開關』向著神。我們的心轉向神,並且我們的動機向著祂是清潔的,我們心的開關就開了,神聖的電就會在我們裡面流通。不然,心的開關會關掉,神會從我們日常生活中實際的被切斷,然後邪惡的事就從我們心裡發出來。心是一切邪惡事物的源頭、泉源和流出。根據馬太十二章三十四至三十五節,善與惡都會從我們的心流出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不僅如此,主在馬太十五章八節說到一班心遠離神的人。主接著又在十八至十九節說,『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汙穢人。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兩節經文給我們看見,人生命的泉源是從心流出來的。
轉向神與向著神清潔,是管理我們心的兩件事。詩篇七十三篇一節說到清心:『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我們已經指出,主耶穌和保羅怎樣強調清潔的心的重要性。我們的心需要轉向神,也需要向著神是清潔的。
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
現在我們可以來看,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的意義。我們的心不僅應當轉向神並且清潔,也需要加進聖別的元素。聖別就是分別歸神,並完全被神佔有,被神浸透。我們的心成為聖別,就是分別歸神,被神佔有,被神擁有,並被神浸透。
我們可以再用泡茶為例說明。假如你有一杯白開水;這杯水不含有茶。但是當茶的元素加到水裡,水就茶化了。這水就分別歸茶,被茶擁有並佔有,甚至被茶浸透。結果,這水就成了茶化的水。這水完全茶化以後,就在一種茶化的光景裡。這說明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的意義。
有一種英文譯本在帖前三章十三節是說,在聖別的光景裡。聖別一辭表明一種情形,並不表明一個過程。過程要用聖化這辭指明。因此,這裡說聖別是在聖別的光景裡並沒有錯。
我們遠離主的時候,我們的心也就離棄了祂。我們的心沒有被主佔有,卻被別的許多事物霸佔。不僅如此,我們的心必定沒有被主浸透。因此,我們的心遠離了主,沒有被主佔有,也沒有被主浸透。但我們能讚美主,靠著祂的憐憫和恩典,我們現在已經上路,至終要完全分別歸主,全然被主佔有,徹底被祂浸透。當這過程完成時,我們的心就會在一種聖別的光景裡。
我們的心得堅固,在聖別上無可指摘,其中所包括的,遠超過我們的心僅僅轉向主並向著主是清潔的。這乃是將我們轉向主並向著主清潔的心,分別歸主,被主佔有,並被主浸透。這樣的心不僅轉向主,更有清潔的動機。這心分別出來歸給主,完全被主佔有,也徹底被主浸透。我們乃是在這樣的光景裡,心得著堅固。我們的心一旦得著堅固,就會定下來,不再動搖,不再善變。不僅如此,當我們的心有了這種光景時,我們就無可指摘。
無可指摘與完美不同。完美的事物是沒有瑕疵或缺點的,超過無可指摘。換句話說,無可指摘不如沒有瑕疵那樣好。保羅在三章十三節不是要求完美,乃是要求我們的心無可指摘。我們的心無可指摘的路,就是要被主堅固。我們的心若被主堅固,我們就是一班心分別出來歸給主,被主佔有,也被主浸透的人。這樣,我們的心就在聖別上是篤定、堅固並被建造的。在這種聖別的光景裡,聖化的情形裡,我們的心就無可指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