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班級打散分設在3個樓面、專設廢棄口罩垃圾桶……虹口實驗織密...

2020-12-15 瀟湘晨報

「重返久違的校園,內心當然很期待。」上午6:40左右,小姚同學已經來到了位於輝河路上的虹口實驗學校校門口。

透過柵欄式校門,可以看到設在正對校門口的電視顯示屏,上面有5個醒目的大字「好想你們呀」。

這簡單的5個字,讓小姚心頭泛起一股回家般的溫暖。「畢竟別離校園這麼久了,今天終於又能回來啦!」

■ 校園電子屏顯示歡迎同學返校的內容

6個班級打散,安排在3個樓層

一大早,虹口實驗學校校長胡培華地就來到學校,在校門口迎候返校的同學。

校園防控方案已經演練過,胡培華心裡比較篤定,只是他也十分想念久未見面的同學們了。

在學校門口,胡培華在和公安、社區安保志願者等其他單位(系統)趕過來的人員交流的時,每每有穿校服的同學出現,他都會中斷談話,親切地與同學們打招呼,提醒他們按照地面標識的一米線,保持距離有序進校。

■ 學生戴著口罩進入校園

虹口實驗學校初三年級有6個班,原本6個班級全部在教學樓一個樓面。現在校方將6個班級打散,分布在2樓、4樓和5樓三個樓面。

做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儘可能避免同學在上下學以及課間等時段集聚。

「5月6日初二年級返校後,根據既有的教室資源,仍將繼續對初二年級的教室進行臨時性的分樓層安置。」胡培華向記者介紹說。

廢棄口罩,有專設的垃圾桶收集

記者注意到,同學進校園不僅在大門入口處有熱成像紅外線測溫儀測溫,在每個教室門口也有測溫點,配有測溫槍。

同學們在教室裡剛剛坐定,福利就來了——每人領到一個防疫包,裡面裝有一次性口罩、消毒紙巾、洗手凝液等物品。

與同學們交流中記者得知,同學們除了戴著的口罩,書包裡都備有一隻到一包(5隻)不等的一次性口罩。而校方除了今天發放的防疫包之外,也儲備有一定量的備用口罩。

另外,在初三年級每個班級教室門口,還專設有收集廢棄口罩的垃圾桶。

■ 放置在教室門口的專業垃圾桶

「防疫工作部署越細緻,就相當於防護網織得越細密,師生的健康安全也就更多一分保障,」胡培華對記者說。

在教學樓採訪時,記者看到穿著白大褂的虹口實驗學校衛生保健老師,腋下夾著一個文件夾,正在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地巡查。

「我主要是向班主任老師了解情況,班級同學有無體溫異常,以及是否有缺席同學,缺席原因是什麼,」衛生保健老師說,進班巡查,是疫情防控之下的新流程。

教室裡用餐,班級同學一拆二

學生在校用餐安全如何得到保障?這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虹口實驗學校有自己的廚房,但沒有專門的學生餐廳。記者得知,今日返校的初三年級,午餐時,每個班級將一拆二,分在兩個教室裡用餐。

胡培華告訴記者,後續全部年級陸續返校後,午餐時沒有多餘的教室進行班級分拆,「但午餐時可以保證單人、單座、單向。」

■ 教室門口設置有測溫點

返校復學後體育課怎麼上,也是家長們所關心的。

「體育課我們課表裡正常排的,」胡培華說,學生的體鍛內容會做一些微調,比如像集體性的籃球、足球等運動,暫時就不開展了,會多安排一些諸如跳繩、羽毛球等可以滿足安全距離要求的運動項目。

線上線下銜接,本周不安排測試

經過前一個階段的線上教學,如今轉到線下,無疑需要有一個銜接調適的過程。

如何銜接與調適?虹口實驗學校已做了安排。

複課之前,校方通過班主任和心理老師對同學們進行調查摸底,掌握了一些情況。初三年級的同學畢竟只有兩個月就將迎來中考,有一部分同學表現出了一定的焦慮,「感覺時間有點緊」。

本周的四天時間,虹口實驗學校不安排測試考試,而是作為過渡期,對同學進行心理調適,緩解他們的焦慮,給他們鼓勁加油,讓他們以滿滿的信心去迎接中考。

■ 教職工每日進校需掃碼登記

正常情況下,虹口實驗學校初三年級下午放學的時間為4:30。

本周的4天時間裡,校方將放學時間提前至3:30。胡培華解釋說,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考慮同學們由線上學習到線下學習能有個平滑的過度。「從線上的個體學習到校園裡的集體學習,從線上學習的相對鬆散到線下學習的規律性,同學們需要有一個調適過程。」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河曲縣城區140個腳踏式「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
    河曲視窗網訊(通訊員 燕慧)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期間廢棄口罩的統一收集、清運工作,阻斷病菌傳播途徑。2月5日,河曲環衛中心按照縣委、縣政府、縣住建局的安排布署,在縣城設置了140個腳踏式「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
  • 現代物業給廢棄口罩設了專用垃圾桶
    「現在口罩用量這麼大,用完後怎麼扔成了難題,扔到外面垃圾桶怕有人撿,這不多虧了物業在小區設了『兩處廢棄口罩回收專用桶』,還有專人負責處理,給我們業主吃了一顆定心丸。」開元上府小區業主譚先生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防止廢棄口罩造成二次汙染等問題,臨沂市現代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在開元上府、開元上城、開元花半裡、開元香舍裡、城開首府等小區內增設「廢棄口罩回收專用桶」。「按照要求,一次性醫用口罩每四個小時就要更換一次。」
  • 浙江金華:專用垃圾桶「上崗」 廢棄口罩請往這裡扔
    眼下,在浙江金華市區,2000餘個垃圾投放點全部設置了廢棄口罩回收專用垃圾桶,與之同步的是,金華各縣市均也已逐步設置廢棄口罩指定投放點或專用投放桶。它們的「上崗」,是專門「吃」廢棄口罩的,金華全市形成了廢棄口罩投放、運輸、處置的工作閉環。 在金華金東區多湖街道下瀆口社區,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新增了一隻紅色垃圾桶,上面寫著提示語:口罩專用收集桶。 「為了防止汙染,廢棄口罩統一放置在這裡,然後統一清運處理。」投放點分揀員說。
  • 廈門統一廢棄口罩投放垃圾桶標準 將加強看管防止翻撿
    ●如何設置  1.在現有120升或240升的「其他垃圾」桶蓋上引一個直徑6.5-7.5釐米的圓孔(用於投放)。  2.在桶蓋與桶體上加鎖。  3.在桶體正面貼或噴上「廢棄口罩投放專用桶」字樣。
  • 金華安邦護衛公司抗「疫」小妙招之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正式「上崗」!
    還記得小編上一篇推送嗎《12000隻口罩.....》那麼問題來了!廢棄口罩怎麼處理?如何避免二次汙染?如何避免不法商販回收二次利用?看看金華安邦護衛磐安農商行中隊怎麼做吧!為做好新型肺炎疫情期間廢棄口罩處置工作,近日,金華安邦護衛公司東陽大隊磐安農商行中隊出「妙招」,專門設置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有效減少運輸中間環節和二次汙染。「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統一為紅色,桶身標有「廢棄口罩投放桶」字樣,非常顯眼。
  • 疫情期間廢棄口罩怎麼扔?寧波城管:密封袋包好丟進其他垃圾桶
    疫情期間,寧波市各居住小區內的生活垃圾收集消毒工作是否規範,廢棄的口罩處置是否正確,不僅涉及到疫情的傳播,還關係到環衛工人和居民的健康安全。寧波已有不少小區專門設置了廢棄口罩投放點,垃圾桶外部有明顯標記「廢棄口罩投放處」。對此,城管部門表示,市民個人日常生活中用於預防疫情所用的口罩不一定會沾染病毒,建議不單獨設置廢棄口罩回收桶,市民可按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將廢棄口罩單獨放在塑膠袋等密封袋中,就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中。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噴一些濃度為75%的酒精,消毒後再丟棄。
  • 天河盈彩美居:連夜全面消殺,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桶
    除普通的四類垃圾外,還增加了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並對口罩投放做了指引:有條件的居民可用醫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口罩進行消毒後再進行投放;若無條件,可用密封袋或保鮮袋將口罩密封后進行投放。專用垃圾桶將進行消毒,並由環衛部門對口罩進行專業處理。
  • 西城「口罩突擊隊」讓廢棄口罩無處藏身
    為了更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口罩成為人們出門必備「神器」,可是在使用過後,它們有可能秒變「病毒源」。這些廢棄口罩該如何處理?誰能夠挺身而出,為口罩保駕護航呢?今年除夕當天,負責西城區環衛的環雅麗都公司成立了「廢棄口罩處理突擊隊」,對轄區內11個集中回收點進行每日清運,確保廢棄口罩日清日消。下午一點剛過,展覽路露園南巷口罩回收垃圾桶前來了一位全副武裝的清運者。頭套、護目鏡、N95口罩、防護服、橡膠手套、鞋套,幾乎百分之百包裹。
  • 四川全省已累計收集廢棄口罩約1664公斤
    累計設置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集點164498個,全省累計收集廢棄口罩約1664公斤。自貢市全市累計設置廢棄口罩垃圾桶4595個。當日收運處置廢棄口罩105.18公斤。攀枝花市全市累計設置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集容器704個,其中城鎮637個,鄉鎮67個,共規範化收運處置廢棄口罩400餘個。
  • 廢棄口罩怎麼辦?金華2000多隻紅色垃圾桶專「吃」它們
    「有口罩嗎,來,投這邊。」1月30日傍晚,金華市金東區多湖街道心怡家園小區垃圾分揀員黃巖興,正引導居民把廢棄口罩投入專用的紅色垃圾桶內。當天,金華市區2000餘個垃圾投放點全部設置了專用垃圾桶,並形成廢棄口罩投放、運輸、處置的工作閉環。
  • 緊急通知:廢棄口罩分類收運,必須設置專用垃圾桶
    為應對疫情,市人民政府對全市公共場所採取了佩戴口罩的措施,口罩用量激增,為防止廢棄口罩造成二次汙染等問題,對廢棄口罩收運處置進行了規範。《通知》要求:一、要設置專用容器。居民小區、公共場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應結合實際,在原有垃圾收集點增設專門垃圾容器,用於收集廢棄口罩。
  • 武漢二職校發布複課方案:一層樓只安排一個班級,一個班級四個人管理
    楚天都市報4月17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湯敏)將原有班級一分為二,每個教室不超過15名學生,一層教學樓裡僅安排一個班級。4月17日,武漢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進行高三複課演練,並發布高三複課管理方案。「比如我們的3號教學樓,北樓一樓的教室,將作為臨時隔離室,而南樓從二樓到五樓,每層樓僅安排一個班級。」
  • 口罩用完丟哪?湘潭市城區設置了1646個回收桶
    湘潭在線客戶端2月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1月30日,湘潭市城管執法局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重點安排部署收集廢棄口罩工作隊伍。1月31日,全市城區已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1646個。全市城管部門迅速行動,市城管委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規範收運處置廢棄口罩手套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妥善處置廢棄口罩的倡議書》,並採取媒體宣傳、流動宣傳車喇叭宣傳、派發宣傳單等方式倡議市民朋友要妥善處置好廢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
  • 這些虹口學子、班級受到表彰
    2019-2020學年,虹口湧現出了一批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先進個人和學風好、班風正、凝聚力強的先進班級。在市教委、團市委聯合開展的2019-2020學年上海市中等學校(高中、中等職業學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先進班集體等的評選中,虹口學子收穫頗豐。在區級先進個人和班集體評選中,區教育局、團區委決定授予47名同學「虹口區三好學生」稱號,授予30個班級「虹口區優秀班集體」稱號並給予表彰。話不多說,快來看看有沒有認識的同學!
  • 一隻口罩的旅行 從誕生到運輸、使用再到廢棄處理
    一隻口罩的誕生,全程只用了不到3分鐘,背後卻有無數工人在努力;運輸途中,物流小哥全程「保駕護航」;這小小口罩,能給醫生、護士和市民帶來安全;廢棄後,口罩也需要花費功夫處理。一隻口罩的「旅行」,背後有無數感人故事。
  • 口罩、耳溫槍……紹興453個班級收到了愛心防疫急救箱
    為營造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助力學校師生安全順利復學複課,同時也為紀念第73個「58世界紅十字日」,5月7日上午,紹興市紅十字會向紹興一中、陽明中學、稽山中學等市直8所學校453個班級贈送防疫急救箱。每個防疫急救箱內包括1把耳溫槍、50個振德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1瓶免洗手消毒液、200片消毒溼巾、5雙一次性乳膠手套、1瓶酒精棉球等學校防疫急需物資和創口貼、好得快噴霧劑、碘伏棒、速冷冰袋、彈性繃帶、三角巾、風油精等日常所需的急救物資,同時還配有由市紅十字會精心編制4本現場救護手冊。
  • 6個數字,他們讓黨旗飄揚在防疫第一線!
    廢棄口罩運輸是否規範? 累計收運垃圾158臺次 收運生活垃圾1520餘噸 收運處置廢棄口罩1620餘公斤 數字:凌晨3點,48家藥房 ●高尊緒——疫情防控紅色「後勤員」
  • 已有15億個口罩遭廢棄,海洋生態系統恐遭破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全球對口罩、手套等一次性防疫物資的使用量持續大增。而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難以分解的垃圾,韓媒報導稱,一次性口罩分解需要450年時間,而即使分解也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 央美實驗學校開展「我是分小萌 1、2、3、4齊步走」主題教育活動
    近日,依據《北京市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相關要求,央美實驗學校以科技月為契機,小學部德育處、少先隊大隊聯合開展「我是分小萌 1、2、3、4齊步走」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召開1次科技月活動動員會,開展2次知識競賽,每個學生參與3項動手創意比賽,道法教師上好4節垃圾分類知識課。
  • 冬天,各位需要怎麼科學佩戴口罩?
    實際上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網就聯合國家藥監局網聯合推出了一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用口罩服務專區,只需將口罩外包裝上的註冊編號或備案號輸入進去,既可查詢到有關的生產廠家、準許日期等信息。小編提醒一下各位,不管是什麼口罩,都沒法無限期、無限次的使用。正常而言,醫用口罩的有效時間為6到8個小時。如果是一次性口罩的情況下,使用期約為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