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久違的校園,內心當然很期待。」上午6:40左右,小姚同學已經來到了位於輝河路上的虹口實驗學校校門口。
透過柵欄式校門,可以看到設在正對校門口的電視顯示屏,上面有5個醒目的大字「好想你們呀」。
這簡單的5個字,讓小姚心頭泛起一股回家般的溫暖。「畢竟別離校園這麼久了,今天終於又能回來啦!」
■ 校園電子屏顯示歡迎同學返校的內容
6個班級打散,安排在3個樓層
一大早,虹口實驗學校校長胡培華地就來到學校,在校門口迎候返校的同學。
校園防控方案已經演練過,胡培華心裡比較篤定,只是他也十分想念久未見面的同學們了。
在學校門口,胡培華在和公安、社區安保志願者等其他單位(系統)趕過來的人員交流的時,每每有穿校服的同學出現,他都會中斷談話,親切地與同學們打招呼,提醒他們按照地面標識的一米線,保持距離有序進校。
■ 學生戴著口罩進入校園
虹口實驗學校初三年級有6個班,原本6個班級全部在教學樓一個樓面。現在校方將6個班級打散,分布在2樓、4樓和5樓三個樓面。
做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儘可能避免同學在上下學以及課間等時段集聚。
「5月6日初二年級返校後,根據既有的教室資源,仍將繼續對初二年級的教室進行臨時性的分樓層安置。」胡培華向記者介紹說。
廢棄口罩,有專設的垃圾桶收集
記者注意到,同學進校園不僅在大門入口處有熱成像紅外線測溫儀測溫,在每個教室門口也有測溫點,配有測溫槍。
同學們在教室裡剛剛坐定,福利就來了——每人領到一個防疫包,裡面裝有一次性口罩、消毒紙巾、洗手凝液等物品。
與同學們交流中記者得知,同學們除了戴著的口罩,書包裡都備有一隻到一包(5隻)不等的一次性口罩。而校方除了今天發放的防疫包之外,也儲備有一定量的備用口罩。
另外,在初三年級每個班級教室門口,還專設有收集廢棄口罩的垃圾桶。
■ 放置在教室門口的專業垃圾桶
「防疫工作部署越細緻,就相當於防護網織得越細密,師生的健康安全也就更多一分保障,」胡培華對記者說。
在教學樓採訪時,記者看到穿著白大褂的虹口實驗學校衛生保健老師,腋下夾著一個文件夾,正在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地巡查。
「我主要是向班主任老師了解情況,班級同學有無體溫異常,以及是否有缺席同學,缺席原因是什麼,」衛生保健老師說,進班巡查,是疫情防控之下的新流程。
教室裡用餐,班級同學一拆二
學生在校用餐安全如何得到保障?這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虹口實驗學校有自己的廚房,但沒有專門的學生餐廳。記者得知,今日返校的初三年級,午餐時,每個班級將一拆二,分在兩個教室裡用餐。
胡培華告訴記者,後續全部年級陸續返校後,午餐時沒有多餘的教室進行班級分拆,「但午餐時可以保證單人、單座、單向。」
■ 教室門口設置有測溫點
返校復學後體育課怎麼上,也是家長們所關心的。
「體育課我們課表裡正常排的,」胡培華說,學生的體鍛內容會做一些微調,比如像集體性的籃球、足球等運動,暫時就不開展了,會多安排一些諸如跳繩、羽毛球等可以滿足安全距離要求的運動項目。
線上線下銜接,本周不安排測試
經過前一個階段的線上教學,如今轉到線下,無疑需要有一個銜接調適的過程。
如何銜接與調適?虹口實驗學校已做了安排。
複課之前,校方通過班主任和心理老師對同學們進行調查摸底,掌握了一些情況。初三年級的同學畢竟只有兩個月就將迎來中考,有一部分同學表現出了一定的焦慮,「感覺時間有點緊」。
本周的四天時間,虹口實驗學校不安排測試考試,而是作為過渡期,對同學進行心理調適,緩解他們的焦慮,給他們鼓勁加油,讓他們以滿滿的信心去迎接中考。
■ 教職工每日進校需掃碼登記
正常情況下,虹口實驗學校初三年級下午放學的時間為4:30。
本周的4天時間裡,校方將放學時間提前至3:30。胡培華解釋說,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考慮同學們由線上學習到線下學習能有個平滑的過度。「從線上的個體學習到校園裡的集體學習,從線上學習的相對鬆散到線下學習的規律性,同學們需要有一個調適過程。」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