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兵當中,劉宏有個響噹噹的外號——拼命三郎。
剛入學新訓時,3公裡跑,劉宏緊緊咬住班長,跟在他後面,一步不肯放鬆。在接近2公裡時,很多人體力不支放慢腳步,劉宏卻開始加速。新訓結束時,3公裡他已跑進11分,超過「優秀」整整一分鐘。劉宏,就是這麼拼。
大一下學期,經過層層選拔,劉宏加入特戰俱樂部,從那以後,他更拼了。
「劉宏,成績無效!」在2018年的第一屆導航杯上,劉宏因超出比賽時間導致成績無效。「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定向越野比賽。」劉宏回憶說:「雖然賽前已有心理準備,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白』,但沒取得名次還是感到很失落。」
賽後劉宏認真總結,把找點、找路、判地形、識圖等一系列經驗教訓都記錄下來。「明年一定要拼出個好成績!」劉宏暗下決心,準備第二年再戰。
由於平時特戰訓練時間安排緊,很多次定向越野訓練他都沒能參加。第二屆導航杯開始前,劉宏的比賽經驗依舊不太充足。加之平時訓練強度大,大腿抽筋、拉傷是家常便飯,他的身上積累了一些舊傷。
導航杯當天,比賽地區連續中雨,山林茂密、地形複雜、道路溼滑……賽程剛過半,劉宏就狠狠摔了一跤,大腿有些撕裂疼,之前的舊傷也隨著這一摔隱隱作痛,他一時半會兒沒緩過來,只能拖著大腿,咬緊牙關繼續找點。第一天個人賽結束,劉宏在男子組短距離比賽中排名第四,中長距離比賽中排名第九。
由於比賽實行減分制,除第一名不扣分外,排名第幾就要扣掉幾分,這一下子就要扣掉13分,劉宏有點沮喪。「這兩場比賽成績太靠後了。」隊友鼓勵他:「明天還有積分賽,結果還很難說。就算個人賽沒拿到好名次,咱們團體賽再給奪回來!」劉宏也告訴自己,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晚上,戰友們都已休息,他找出第一次參加導航杯時留下的經驗總結,結合比賽當地地圖,反覆比對查看,尋找門道,這一看就看到凌晨一點多。
第二天的積分賽是他最後翻盤的機會。比賽結束前十分鐘,劉宏奮力衝到終點線。從後背直到鞋底的黃泥、手指傷口滴滴答答流淌的鮮血,髮絲間夾雜的草葉……這一路他不知摔了多少回。劉宏在規定時間內共找到22個點,以遠超大部分選手的成績帶領團隊取得團體第一名。同時,由於積分賽排名第一,兩天得分加起來,他的個人成績躍升至第二名。
導航杯結束後不久,又迎來年度體能考核。在此之前,刺殺操訓練、野戰生存課程、地形學戶外教學、特戰「強軍杯」等各種任務輪番上陣,每一項都是對身體的考驗。
「強軍杯」訓練時間長、頻度高、強度大,為了彌補體能考核項目的訓練不足,劉宏在特戰訓練的同時,每天雷打不動練習三公裡和單槓。經常看劉宏一個人加練回來,他的體能服似乎從來沒幹過,迷彩服上的泥點好像總也洗不掉,手上的繭子破了又磨,磨了又破,練過障礙和三公裡後的腿時常抽筋……幹部和戰友們都對劉宏「衝特」充滿信心。
臨考前一天,剛剛結束兩天一夜的戶外野戰生存考核,許多學員身心俱疲,劉宏也不例外。當大部分人抱怨身體承受不了時,三公裡考核中,他一馬當先衝過終點線。當許多人把前一天的考核當做發揮欠佳的藉口時,劉宏咬緊牙關,在仰臥起坐和單槓等科目中榨乾所有體力……最終,他不負眾望,在2019年年度體能考核中,成為學院唯一一個被評為特三級的男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