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小雷日常在微博衝浪,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熱搜。
吶,就是這個#2020微信年度帳單#。
小雷心頭一顫,難道微信也像支付寶那樣推出了詳細的年度帳單?
連忙點進去,發現...原來是在討論帳單功能裡面的【年帳單】。
年末正是人們總結一年的工作成果或者支出收入情況的時候,這時候把注意力關注在年度帳單上,合理。
不過有一說一,微信的年度帳單並非如網友所說的新功能。
小雷依稀記得在半年前搗鼓微信帳單的時候,就發現了【年帳單】的存在。
估計是因為隱藏得比較深,搞得大夥都「火星救援」了。
既然現在都注意到了,小雷就來聊聊微信年帳單這事兒。
首先簡單講講進入方法:我>支付>錢包>帳單>統計>年帳單 。
以前微信帳單只有月帳單統計,如果真統計全年的支出和收入也可以,麻煩掏出你的計算器,把1-12月的支出和收入加起來算。
從今年【年帳單】功能悄咪咪上線後,看年度支出和收入就直觀得多咯。
小雷瞟了一眼自己的【年帳單】支出情況,四萬多的支出咋一看還挺正常。
結果點到收入那一欄,問題就出來了。
好傢夥,我特麼直呼好傢夥,收入還沒支出高,小雷這一年是怎麼活著的?
這一切謎團,在查看收入構成和支出構成後,小雷總算找到了答案。
年帳單收入主要有收轉帳、收紅包、退還、群收款和二維碼收款這幾部分構成。
你猜怎麼著,小雷的工資是直接打進銀行卡的,沒有算進微信。
收入比支出少還能活下來的原因是找到了,卻依然掩蓋不了小雷的貧困戶氣質。
說到這裡,大夥有沒有發現,帳單裡的收入和支出構成都很籠統,只有大概的收支情況。
而且,這【年帳單】的數目完全可以刷上去,說白了就是把每一筆流水都算進去了。
比如小雷的同事,閒著無聊,用自己微信小號互相轉帳,沒一會就刷到十幾萬支出...
So,小雷個人覺得【年帳單】沒啥參考價值,相比之下,了解自己每天每一筆支出和收入會更有意義。
比如乾飯花了多少錢,上下班通勤又花了多少銀兩,跟妹子約會運動的支出...
基於這些需求,小雷在此安利微信官方推出的小程序 - 微信記帳本。
記帳本,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幫咱們記帳的,他的主要功能是幫咱們記錄每一筆消費和收入並自動分類。
記帳這事兒可大可小,養成記帳的情況能督促自己控制收支,避免不必要的消費。
但是嚯,市面上很多第三方記帳App都需要自己手動添加每筆支出和消費記錄。
記帳反而變成一件繁瑣的事兒,更別說能養成習慣啦。
另外就是永遠繞不過的隱私問題,小雷也不敢保證記帳App會不會盜用你的敏感消費記錄哦。
以上兩大記帳問題,微信記帳本都給它一一解決了。
首先是微信官方出品,安全性妥妥的。
其次,它能把咱們在微信的每一筆消費和收入全自動記錄分類,賊適合小雷這種懶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打開【微信記帳本】小程序,會有這個界面提示,確認同步即可。
進入小程序,設計延續了微信一貫的簡潔風格,只有明細、統計和設置三個界面,簡單好用就對了。
一眼瞅過去,小雷每日的收支都一目了然,而且分類基本無誤,這一點就值得誇了。
比如小雷下午點了杯瑞幸解困,自動就記錄了下來並分類到「餐飲」,省心省力。
再比如,小雷用前段時間才推出的花小豬打車上班,記帳本也自動歸類到「交通」。
小雷把記帳本翻了個遍,硬是找不到分類錯誤的。
要說唯一的小缺陷嘛,可能就是像群收款這樣的支出流水還識別不出來,被分為了「其他」。
當然,這玩意靈活得很,完全可以自己重新修改分類。
小雷瞅了一下記帳本支持的分類類型,連「人情消費和支出」都有,只能用全面來形容。
而在【統計】界面,就是一些收支構成了,相比【年帳單】,分類還是詳細一些。
小雷支出最多的是生活服務,點進去看了一下,原來都是乾飯的支出...
胃都是美團填飽的,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心酸。
往下劃,你還可以通過圖標清晰看出,自己哪一天,哪個月消費最多。
來到【設置】界面,功能不多,其中「記帳日報」是推薦大家開啟的。
開啟後,微信每天都會給你發個通知,昨天你花了多少錢,又支出了多少錢。
吶,就像這樣,全自動推送。
另外還有一個每月首付款提醒功能,可以自動提醒小夥伴們按時還花唄白條之類的,巴適得很。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平常使用支付寶支付比較多,怎麼記錄到【微信記帳本】?
識圖導入了解一下,把帳單截圖扔進去,就會被自動識別並記錄。
說實話哈,小雷早就有記帳的想法,但每一筆都需要手動添加實屬太麻煩。
像【微信記帳本】這樣全自動幫小雷記帳的就很舒服。
多的不說,它絕對值得大夥添加到自己的小程序列表。
年度帳單也好,月度帳單也罷,都是為了讓大夥了解到自己的錢去了哪,又從哪來而已,如果把流水都計算進去,帳單的意義就不大了。
還是記帳本這樣的小程序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