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世平
我們總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是你能否知道有人並不追逐與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甘願犧牲自己;
還有人說"人生在世,所為吃喝二字"。但是你是否能夠理解,有的人在得到功名利祿之後,並不會沉迷於個人的享樂。而是為了國家殫精竭慮,死而後已。甚至不為自己的子孫留下任何家產。
可能很多人心裡很不理解上面的這些行為,更不會去做類似的事情。但是在我們中國,有這麼一個老人,他身價過億卻從不用於個人享樂。死後把自己的產業全部捐獻給國家,不給後代留下任何家產。
這個人就是莊世平,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更不了解他的事跡。但是,他卻是連李嘉誠都十分敬佩的人物。他的一生是真正的有擔當有大義的一生。
少年有豪情
在很多認識莊世平的人心中,他一點也不像一個億萬富翁。因為他總是穿的很樸素,從來不會給自己買任何奢侈品,看起來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老人。
莊世平老先生的這種風骨跟他的童年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莊世平
1911年,莊世平出生於廣東潮汕的一個小鄉村裡,他的大家庭世代都是文化人,文化氛圍很濃厚。因此出身書香門第的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雖然成長在農村,但他的眼界並沒有受到限制。
受家裡人的影響,他從小就胸懷寬廣,作為傳統的中國文人教育出的孩子,他從聖人祖訓中學習到要心懷天下。因此他的一生都在為天下百姓考慮,而不是他自己的個人享受。
父母對於莊世平的教育也是比較嚴格的,他們希望莊世平能夠志向遠大,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12歲時,莊世平離開家鄉到汕頭礐石中學讀書。在學習上,他從來不需要父母的操心監督。他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有著強大的自制力與意志力。
初到一個嶄新的環境,並沒有讓莊世平的學習熱情消退半分。在這個少年心裡,離開家是為了更好地成長,所以他學習更加刻苦了。
踏足金融業
隨後為了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又輾轉來到了廈門和上海等地求學。上海是當時很先進的地方,莊世平在這裡吸收到很多新的思想和知識。同時,上海作為我們國家的金融中心,在那時候就已經有了雛形。
莊世平
上海正是當時比較現代化的城市,有很多先進的文化和產業。上海作為全國的金融中心,莊世平在這裡第一次接觸到了金融行業。從此他就對金融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所以他在後來從高中升到大學後選擇了金融專業。
他是在1930年,也就是他19歲那年進入北平中國大學學習的。這是由孫中山先生創立的大學,裡面的學術氛圍濃厚,宣揚愛國民主的思想。這與莊世平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面對國家危難,還在讀大學的他並沒有置身事外。他一面學習著金融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一面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經常給同學們宣揚愛國思想,鼓動他們參加抗日遊行。
他畢業之後,國家正處於混亂的時代。他看到動蕩不安的國內環境,積極探尋著救國救民的道路。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為了支援國內的抗日戰爭,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動員廣大華僑以及愛國人士為抗戰捐獻物資,幫助戰士們籌集到很多的槍枝彈藥和生活物資,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莊世平和朋友
通過這段經歷他看到了物資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所以他就想著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國家的獨立和解放貢獻更大的力量。
慷慨救國難
解放之前,國內金融業受到重創,曾經出現過幾萬塊錢一鬥米的現象。
面對這樣的情況,莊世平還是毅然決然地投身於脆弱的金融行業中。在全國解放前夕,他和同行們一起創建了"南方人民銀行",他們創建這家銀行的目的就是能夠為人民解放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他主持"南方人民銀行"發行抗戰債券,籌集到的資金用來支援南方的解放戰爭。
新中國成立後,他覺得要想在國內建立健康的金融生態,就必須引進先進的經驗。當時的香港相對於內地來說各方面還是比較先進的。於是他就前往香港創辦了"南洋商業銀行"。
莊世平
莊世平先生創辦的這家銀行,在開業的第一天,就升起了五星紅旗。這是全香港的企業中第一個升起五星紅旗的一家。我們可以想像,在當時還屬於英國統治的香港,這麼需要多麼大的愛國熱情和勇氣。
為國獻資產,平生有大愛
銳意進取、任勞任怨的莊世平,時刻懷著紮根香港、服務社會的精神。他對新中國的成立非常喜悅。他覺得就是要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力量,看到中國人民的擁護新中國的決心。
南洋商業銀行在莊世平的領導下迅速發展壯大,在三十六年間,從1949年創辦時只有18個人的小規模,發展成為擁有50家分行、2000多名員工的實力雄厚的現代化商業銀行。
南洋商業銀行為新中國經濟的恢復作出了重大貢獻。身為南洋商業銀行的董事長,莊世平身價高達數百億,但是他從來不貪圖享受。他不買名貴物品,不給家裡置辦豪華家具,甚至沒有送給過妻子名貴的首飾。
莊世平和妻子
但是他對妻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在他妻子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之後,只認識莊世平,也只吃莊世平餵的飯。那時莊世平也已經是耄耋之年,但是他都每天都會準時回家餵太太吃飯,就算很忙也要抽時間回去。
他對自己也非常摳門,就算擁有很多錢,他也從來沒給自己買過一輛車。每天去銀行上班都是乘坐電車。他住的地方是分配的房子,面積不到一百平米。即使平時會因為地方太小而很不方便,他也沒有買一套更大的房子。
後來的莊世平,把南洋商業銀行的全部股份都無償捐獻給了國家,沒有給自己的子女留下任何資產。
莊世平和兒子
而莊世平老先生的兒女們,更是繼承了他一心為國,不求回報的優秀品質。在當時的有錢人都把孩子送到外國讀書學習的情況下,老先生堅決地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國內,他想讓自己的孩子在祖國的教育下成長,將來為祖國效力。
有一次,他的大兒子由於艱苦的生活環境,導致營養不良,得了水腫病當地的醫療條件不好,只好去香港的醫院治療。但是僅僅治療到第四天,莊世平就讓兒子早點回到大陸。
憑藉莊世平的地位和成就,想為兒女們爭取一個好工作可謂是小菜一碟,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讓他們各憑本事,莊世平的大兒子後來甚至去做過計程車司機,以此來養活自己。
莊世平非常重視國內的教育發展,他在香港時和李嘉誠的關係頗好。一代首富李嘉誠,非常敬佩在莊世平先生,於是在莊世平的幫助下,李嘉誠捐資,建立了汕頭大學。這是汕頭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李嘉誠
現在,莊世平老先生已經去世十餘年了,但是他的人生格局是值得我們銘記的,他追求的不是自己的名聲和利益,而是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利益,奉獻與付出是他世界裡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