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事.無小事!事事需謹慎,
教育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
育兒是一門「藝術」需要父母長期的學習,終身的修煉.
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
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時,明白了存在的意義。
——— ——— · The Beginning · ——— ———
一位3歲的寶寶(小土豆)在一場嚴重車禍中不幸意外離世,父母在萬分悲痛中決定:將孩子的器官捐贈出去!將救助湖南、廣州、上海等地的4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
土豆父親說:「孩子還小,、離世時才三歲零二個月,還沒來的及看看這個世界就走了,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小土豆繼續感知這個世界,幫助他人,用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
網友們評論:寶寶,你不曾離開,只是用了另一種方式生存在我們的身邊。更多的網友,表示痛心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大致分為以下這幾類:
一、「若孩子沒了,我們也同樣願意捐贈器官「
作為父母,有誰不盼望自己的孩子平安,但是萬一,一旦萬一有這麼一天,看著孩子生命在痛苦掙扎中一點點消失,對於父母來說何嘗不撕心裂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已離世,希望他能同樣救助他人,孩子都是善良了,他應該也會同意的,讓孩子以另一種方式活下去,挺好,沒白來世間走這一趟。」
贊同這類觀點的網友,佔63%。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逐漸開始接受,並願意最愛的親人逝世後,捐贈器官救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逝者已逝,希望他們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生存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
二、實在無法接受
孩子完完整整地來到這個世界,也希望他離開時也是完整的,這也是對孩子身體的另一種尊重。另外,這樣的抉擇對於所有父母來說是艱難的,並所有人都能小土豆父母這樣,土豆父母的勇氣讓人欽佩,但是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是勇敢,尤其面對這樣的事。
贊同這類觀點的網友,佔29%
曾經看到一則中國青年網新聞:「我知道失去親人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但是我更從受捐者身上看到了重生的希望和喜悅。我也已經報名成為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只有這樣,我才能在我百年之後對我的女兒說,姑娘,你做到了,爸也做到了。」父女都是器官捐贈者。
劉永光是中國著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曾在得到大學演講中說:「2020年,中國器官捐獻的數量已經超越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這是中國人愛心和文明進步的標誌。「
這樣的事,每年,每個月都有發生,在生命最後時候救助那些,即將對生命無望的人,對他們來說,捐贈者是生命之光,未來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認真對待,不可辜負。
如果換做是你,你如果抉擇?
——— ——— · THE END · ——— ———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
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
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
老師只是傳道受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育兒事.無小事!事事需謹慎,
教育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
我是青島育兒,一名育兒網站的站長每天和大家分享優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