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國際體育賽事「停擺」。時隔8個月,國際桌球系列賽事在中國重啟。繼2020國際乒聯女子、男子世界盃相繼在山東威海舉行後,11月19日至22日,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在河南鄭州舉行。這三場賽事,是疫情發生以來依據國內相關工作方案,在國內舉辦的第一個由國際體育組織批准的、有境外選手參加的國際體育賽事。
國際桌球賽事在中國率先重啟,不僅回應了全世界桌球迷數月以來的翹首期盼,也向世界展示我國疫情防控成果。昨天,在河南鄭州奧林匹克體育場,我們專訪了中國乒協主席、WTT世界乒聯理事會主席劉國梁。
國際乒聯考察了很多地方,最後覺得中國是最安全的
問:本次國際乒聯總決賽是疫情發生以來,在國內舉辦的第一個有觀眾入場觀賽的國際體育賽事。為什麼能夠在中國舉辦這次比賽?
劉國梁:疫情對體育的影響很大,今年本來有桌球世錦賽,有奧運會,結果全部都取消了。國際乒聯一直想在世界各地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搞一個國際賽事泡泡,讓參賽選手、教練、相關工作人員統一隔離、全員檢測合格後開賽,這樣的隔離猶如把比賽的所有參與者都裝進一個封閉的泡泡裡,以此避免病毒在比賽過程中傳播。他們考察了很多地方,最後覺得中國是最安全的。這對全世界打桌球的人,包括桌球迷都是一個好消息。
問:持續的疫情對體育行業構成了挑戰,為什麼我們能率先將桌球運動拉回正軌?
劉國梁:不管疫情怎麼衝擊,中國的防疫還是全世界最好的。桌球運動現在太需要比賽了。在世界遇到困難的時候,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中國乒協作為國際乒聯當中的第一大協會,我們應該主動把這個責任擔起來,當然我們也具備這方面的條件。
如何想辦法讓國外運動員到中國隔離14天,這是一道難題
問:眼下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如何讓國外運動員放心地到中國參賽?
劉國梁:為了兼顧防疫安全與體育賽事重啟,我們要求境外人員入境後必須先隔離14天。一開始有些國外運動員比較抗拒14天的隔離。這可以理解。他們在自己國家都不隔離,怎麼想辦法讓他在中國隔離,這是一道難題。我們當時也跟他們說了,這個是為了球員的安全,不是說誰願意和不願意的事,對你們自己也是一種保護。我們還說,從上海入境三天隔離之後做核酸檢測,再全封閉地轉到我們基地,8天以後逐步分板塊封閉式地可以開始有球的訓練,他們一聽有球的訓練,他們感覺有機會了。因為他們在自己國家沒有國際比賽,他們的世界排名,他們的積分,他們的水平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開始心動,但仍然會擔心是不是像我說的這樣。我們在賽事服務的細節上精益求精,比如根據每個人的飲食習慣提供食物。包括日本球員伊藤美誠第一個提出來,能不能在住的房間裡面放球檯,她希望每天都能隨時進行訓練。我們就幫她找了一個套間放好球檯,方便她進行訓練。後來跟運動員交流溝通,他們反饋說,真的像我之前說得那樣,中國的防疫做得很好,他們也從最初的懷疑擔心逐漸走向接受和感激。
問:重啟桌球項目,你內心有壓力嗎?
劉國梁:一直有。從剛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就知道機遇和風險是並存的。但是怎麼辦呢?世界選擇了中國,他們相信中國,中國也有辦比賽的條件。我們勇敢地走出這一步的時候,做了大量精心細緻的工作。每一天我們都會開會,微信群裡24小時在發各種動態,每一個球員什麼時候落地,什麼時候住酒店,有什麼情況,是否做了核酸檢測,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開會開到兩三點是家常便飯。幾個月的籌備能夠讓比賽重啟,能夠圓滿成功,這需要太多人的付出和努力。當比賽還沒開始的時候,我就覺得開賽那一刻是最激動的,不亞於第一次去參加奧運會。開賽那一刻也確實是這樣,我內心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以前參賽沒有這種感覺,現在感覺誰站在賽場上誰就是最幸福的
問:8個月不打比賽意味著什麼,如何體會運動員對重返賽場的渴望?
劉國梁:我曾經也是運動員,我理解大家對回歸賽場的渴望。訓練就是為了比賽,天天沒有目標,設立一個目標推遲,漫無目的地等待,內心的恐慌、焦慮、不知所措是必然的,對運動員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是巨大的。
一個運動員他練得再好,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打得怎麼樣。在8個月裡對手有什麼創新,我們有什麼變化,世界的格局是否在改變,大家在疫情期間怎麼訓練的,最後是騾子是馬要拉出來遛遛,這一次遛完之後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評估。包括我自己,我不光看我們中國的球員,我更多地是關注全世界球員的發展變化,在疫情期間保持的怎麼樣,這個跟他們國家的疫情防控、訓練條件都有直接的關係。
這次來參賽的球員,我們在一起聊的時候,他們最大的感受就是幸福,以前參賽沒有這種感覺,現在感覺誰站在賽場上誰就是最幸福的。世界各地還有一些運動員教練員,這次沒有機會到中國參賽,也紛紛給我們發微信、打電話,說太羨慕中國國際賽事重啟了,他們也沒有想到真的在這會能夠做到。
問:觀眾入場觀賽是此次國際乒聯總決賽的一大亮點,觀眾的回歸對比賽意味著什麼?
劉國梁:第一站的時候是球員重啟了,現在是球迷重啟了。其實球員打得再好,還需要得到球迷和粉絲的支持和關注。體育它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聯動。通過球迷進場給球員加油,某種意義上也是展現大家的精神和意志。
運動員在賽場內外迸發出來的精神應該傳遞給所有人
問:國際桌球賽事在中國成功「重啟」意味著什麼?
劉國梁:經過努力,我們最後讓這個比賽真的重啟了。中國桌球之所以強大,是根上的強大,是桌球文化的強大,決不是小家子氣的強大。我們希望對手更強,希望對手能夠促進我們進步,我們會不遺餘力地幫助全世界桌球,這才是桌球大國的胸懷與展現。這一次他們看到了,而且我們也做到了。
其實除了項目的開啟之外,這也是中國向國際開放的窗口,也是一個平臺,其實體育是一種軟實力。通過這樣的渠道讓大家看到中國抗疫的成功。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個人他們看到了,他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表現給全世界的球迷去展現,同時也是發出一個信號。我認為對桌球或者別的運動項目都是一個借鑑,包括東京奧運會也是要摸著石頭過河,總會有人要勇敢地走去第一步。
問:運動員在賽場上迸發出來的競技狀態和體育精神,對於其他行業有什麼借鑑?
劉國梁:這次比賽的時候我看每一個球員都拼盡全力,能看出大家更加珍惜比賽的機會,珍惜每一天的訓練。疫情期間很多國外的選手都是在家裡訓練,這體現了他們的職業精神和對事業的熱愛。這種不放棄的精神應該傳遞給所有人。
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這種精神。因為疫情帶給大家的焦慮是共同的。所以其實人更關鍵的是內心的強大。可能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每個人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焦慮和煩燥。我們必須慢慢去適應它,在這種常態化防控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前提還是要安全。就像我年初的時候帶著球隊,人家開玩笑說流浪地球半年的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國,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不知道比賽什麼時候重啟。幸運的是我們半年的時間裡沒有耽誤一天的訓練,而且我們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所以才在賽事重啟之後,這幾站比賽中國隊還是保持了最好的競技狀態。
我覺得體育是一種精神。運動員能做到,中國桌球隊能做到,27個國家和地區的球員跋山涉水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來到中國。我們各行各業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堅定意志,一定會早日克服疫情。特別是在現在的情況下,全世界如果團結起來,更能夠早日把疫情控制住,我相信所有人都在憧憬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編輯 劉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