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穎姝)一隻靴子落地的聲音,把這兩年來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的華為再次送上了微博熱搜:17日,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等媒體發表聯合聲明,深圳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全部業務資產的整體收購。出售後,華為將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一石激起千層浪,「手機市場大洗牌」「榮耀不再」……網際網路上各種聲音甚囂塵上。關於此次交易的更多細節包括價格,聲明中並未詳細提及,讓我們在梳理大眾關注的一系列問題中,試圖探究此次出售事件背後釋放的真正信號。
問題一:誰買的
今年來,業界一直流傳著關於華為出售榮耀的各種傳聞,買方中,神州數碼、TCL呼聲最高。昨日的官宣中,買方揭曉——一家於今年9月27日註冊成立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聲明顯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饒俊祥,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餘家榮耀代理商、渠道商共同投資設立,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由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持股98.6%,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持股1.4%,該基金的出資人包括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蘇寧易購、天音通信等在內的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換言之,國家隊+盟軍投資註冊了一家公司,成為了榮耀的新所有者。
問題二:為什麼賣
作為回應,昨日8時半,華為發布了一則回應聲明,向公眾告知了本次出售的意圖:「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同時聲明表示,「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
上文所述企業在收購聲明中也聲稱,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問題三:業界如何看待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近年來,華為深陷缺「芯」困境,聲明中的原話是這樣表述的——「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在5G晶片有可能面臨全面斷供的被動局面下,華為出售榮耀,被業界稱為「敦克爾克大撤退」。「手機中國」官方微信撰文稱,華為榮耀此次的舉動,是一次斷腕求生、分路突圍的戰術戰略。
網友「科技峰值」認為,出售後,榮耀將自由使用第三方晶片,不再受到制裁的影響;而出售榮耀後的華為,不僅能回籠資金集中進行核心技術攻關、作業系統開發、晶片設計製造等高科技領域,實現向更上遊的進階,還能用有限的晶片供應確保P+mate雙系列的生產。
問題四:市場反應如何
一份2020上半年中國5G手機市場銷量報告顯示,截至6月最後一周,華為市場佔比為49.8%,榮耀的份額數字是14%,排名第二,兩者相加已接近64%,佔據了中國國產5G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緊隨其後的是OPPO系、vivo系、小米系,這是目前國產5G手機市場的基本市場格局。「卡點科技」發文稱,隨著華為出售榮耀,「華米OV 」的手機市場格局或將面臨大洗牌,華為短時間內衝擊全球銷量第一將不再可能,其他品牌或將短時獲益。
出售對華為的產業鏈上下遊是否帶來影響?在長沙,位於望城經濟開發區的比亞迪電子今年以來和華為開展了較為深入的合作,記者致電企業張姓相關負責人時,得到的回應是尚不知曉此事,目前也並未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任何影響。
問題五:榮耀還能榮耀否
離開華為的榮耀,還能榮耀歸來嗎?對此,記者進行了一個小規模問卷調查,抽樣對象為高校學生、企事業單位員工和中老年市民。調查結果顯示,作為華為2013年推出的定位中低端機的榮耀系列產品,使用者55%以上是學生群體和中老年人群體。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華為出售榮耀業務就改變自己的消費計劃;80%以上的人表示,選擇購買榮耀,雖然看中的是華為的背書,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榮耀強大的性能、時尚的外觀,尤其是具有顯著優勢的性價比已成功圈住了一大票粉絲。」21歲的湖南科技大學學生小範用自己1899元在天貓旗艦店購買的榮耀X10,給記者發來對愛機的支持。
「這次出售,讓我真正感受到了民族品牌的艱難處境和堅強韌性,希望華為榮耀能早日擺脫制裁實現突圍,國產手機,加油!」來自市內某國企的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