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古稱「景室山」,取八百裡伏牛山美景集於一室之意,因道家始祖老子歸隱修煉於此,後更名為「老君山」。
沿襲至今。老君山海拔2217米,是八百裡伏牛山主峰,其地質景觀為世界一流資源。
嚴寒十二,蕪湖的溫度自上月連綿雨季過後既沒回暖,也沒迎來凜冽低溫,這讓很多冬季愛好者們按捺不住了。
同時段,遠距江城900公裡外河南省洛陽市的一座仙山卻因一場大雪火爆了全網。
視頻中女子一襲紅色仙鶴披風掛肩,屹立在天上宮闕,起舞弄清影,人景合一,美不勝收。
也是在一個平平無奇的夜晚,向來懼怕寒冷的我正蜷縮在毛毯裡碼著字,室內溫度26℃+,這份安逸被好友的一條微信打破。
當時我還不知道朋友邀約前去的老君山就是熱頭上的打卡聖地。
大量科普後又經幾天激勵的思想鬥爭,終於在周五晚20:00我整裝待發向這個冬季發起挑戰!
自駕前行,輪流駕駛幾乎全程未停,抵達目的地時天已大亮,抬頭,晴空萬裡,疲憊也隨即一掃而光。
穿過一條旅遊地必有的商業街,沿路商鋪林立,不乏當地的特色小食,也有為旅客上山抗寒而準備的大棉衣以及抖音姐姐同款紅披風。
來到旅客中心換票即可進入景區了,飛豬套票202元含景區門票及第一段「中靈/雲景索道」纜車的往返費用。
一行人乘坐第一段到達「中天門」的索道,遊客可另外購票繼續乘坐第二段「峰林索道」解放雙腳。
但我們選擇剩下來路程徒步登頂。
其實老君山的標誌景點大多聚集在山頂附近,如果不是做好了萬全準備,真的不建議全程徒步。
畢竟除了趕早登山,防風衣、登山杖、冰爪等裝備和前一晚的好睡眠都是缺一不可的。
隨著海拔的上升,溫度也在降低。儘管我將自己裹得嚴實,還是不免直打哆嗦。
過了中天門,兩旁的百年古樹上掛滿紅綢木牌,白雪壓枝頭映襯著一抹抹紅,這是有情人對彼此忠貞不渝的承諾,也是大家寄予未來最美好的期許。
前段山路還算平坦,一路欣賞沿途風景,不知不覺間山路已走過半。
因低溫所致,雨霧凝結而成的滿山霧凇,中國東北部的奇景在老君山有幸得以一見,玉樹瓊花,嘆為觀止。
累了可在棲息點稍作休息,泡上一碗熱乎乎的泡麵,感受不一樣的風餐露宿。
過了仙境隧道,便是著名景點十裡畫屏。
蜿蜒曲折的山間棧道,因為過窄且連日大雪冰面鋪滿了路面,旅人都擁堵在此,你挨著我、我挨著你靠人力推進滑行。
雖步履蹣跚,但我們置身雲上,霧氣蒸騰。
側望,被雲海圍繞的群峰連綿不絕,大片的雲朵隨風緩緩飄動,這一幀幀畫面我盡收眼底。
翻山越嶺登上伏牛主峰,在「無為」亭內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遠眺金頂、道觀群,仿若置身天宮,不記今夕是何年。
上了南天門,大平臺左右有鼓樓和鐘樓。老君廟在道觀群的中心,登玉皇頂的石階較陡,要小心前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此山高而居仙,又怎會不靈?看看廟內香火旺盛,信徒皆誠心祈福。
金殿殿頂金碧輝煌,雪下耀眼奪目。
自中天門至頂我們約用時三個小時,下山我們選擇了全程索道。
透過玻璃窗看那巖壁上的冰掛晶瑩剔透,觀巍峨群山重巒疊嶂,感嘆不在仙境卻勝似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