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無孝子」讓人心酸,下半句更經典,古人說透人性太現實

2020-12-14 佳佳樂多

中華文明五千年,流傳了太多的經典,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等等都體現了古人智慧的結晶,然而在民間的一種語言,不僅通俗易懂,而且處處充滿大智慧,這便是我們常說的俗語。

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過諸葛亮等等,這些俗語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而且家裡老人知道的俗語也非常多,但這些俗語不像詩詞歌賦有具體的作者,俗語並非出自某一特定的人,而是古代勞動人民對於生活中經驗的總結。把人生經歷匯總成一句句膾炙人口,通俗但又充滿大智慧的語言。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句俗語,除了智慧,古人的俗語裡更是充滿了人生,說透了人性。

久病床前無孝子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意思是:如果你長時間的臥病在床,那么子女就會變的不孝順,也就沒有孝子一說了。

但我們還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我們都只一個注重孝道的大國,臥冰求鯉,鹿乳奉親這些感天動地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這也成了我們為人子的一個標準,然而就算如此,當一個人常年生病,臥床不起時,所謂孝子也會變得蒼白無力。這又怎麼理解呢?

對於子女和父母來說,你讓我長大,我養你變老,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很難,一天、一個月、一年很容易,但如果是一輩子呢?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給了自己不能對病榻上的父母盡心伺候,而是敗給了現實生活。

當父母年老病弱的時候,子女們應該都已成家立業,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最為艱辛,上有老下有小。為了生活只能加倍的賺錢工作,此時若是常伴父母病榻之前,誰來養家?誰來出醫藥費?可見,擁有一顆孝心不難,難的是如何能夠將其踐行下去,這也成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心酸。

久貧家中無賢妻

如果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讓人心酸,那下一句「久貧家中無賢妻」就道盡了人生說透了人性,非常現實。其實一個家庭幸不幸福和金錢無關,貧窮的家庭也可以很幸福,貧窮並不可怕,而夫妻的上進心,夫妻兩人是否可以為家庭付出更多努力,是否在為更好的明天而進步。

但現實社會中,很多人認為所有女人都往「錢」看,認為一個男人沒錢就不可能娶一個賢妻良母。其實並非這樣,可能有的女人因為錢和你走到了一起,更多的還是因為喜歡。但一個家庭的生活是需要錢的,這時候作為頂梁柱的男人就要去為自己的家庭承擔責任,如果作為男人本來家中就不富裕,而且一天好吃懶做,不務正業,偶爾再發發脾氣,這種情況恐怕再偉大的女人都不會成為賢妻良母吧!

「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其實都是一種社會現象,無時無刻都發生在我們生活中,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要為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做一個好兒子,做一個好丈夫,好爸爸才是一根男人的擔當。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說了這麼多俗語,還有一句應該記住的俗語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們雖然簡單的句話裡可以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俗語我們都是從老人那裡聽得多,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這是中國唯一一本記錄俗語智慧的一本書籍,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俗語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這套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難讀懂!這個版本的讀起來實在是有趣!

一整本智慧你只需要49元,真的非常有價值!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一語道破,太現實
    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卻少有人知。 人們常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是普遍的一種現象,這也是一句很現實的話。老百姓在茶餘飯後也會經常聊起誰家的兒子不孝,誰家兒媳婦打罵老人等話題。
  • 古人講「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更是真理,說透了許多家庭現實
    所以古代俗語有「久病床前無孝子」之說,意思就是父母需要人照顧的時間比較長,子女慢慢就會失去耐心。一、久病床前無孝子「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千百年來民間流傳的俗語。意思就是父母生病時間比較長,多少會使自己慢慢的厭煩。
  • 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揭露人性,太現實
    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講這些故事口口相傳,精簡成句,創造出很多的俗語。有時候,短短十幾個字的俗語就可能蘊藏著千百年傳承的大智慧。「久病床前無孝子」意思就是說家裡老人得了病之後做兒女的一開始真的會悉心照料,但是時間一長,那是做兒女的這些人都開始不耐煩了。
  • 人生中最現實的兩句話:一句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它的下半句更現實
    「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兩句話說得足夠現實,但卻也將人性當中最本質的現象淋漓盡致地道了出來,現實有時候很美好,但我想殘酷也佔據很大的一部分吧?現實生活當中,處處都充滿了考驗,但是我們不要以牽強性的觀念去看待這兩句話,總而言之,只要我們盡力而為了,那麼我們便可以問心無愧。「久病床前無孝子」和「久貧家中無賢妻」一樣,都是我國的民間俗語。單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我們便不難發現,這是千百年來古人對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而且這種總結看起來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所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更扎心,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前半句其實大部分的人都聽說過,尤其是在老人的嘴裡面,經常會說給兒女聽,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說,老人得病之後,孩子最開始會盡全力照料,但是如果長了的話就很難說了,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下半句「久窮家中無賢妻」久窮家中無賢妻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更現實,而且很少人知道,那就是」久窮家中無賢妻「。
  • 「久病床前無孝子」後半句卻如此扎心!道盡世態炎涼,卻少有人知
    從小就聽老人們說一些俗語,仔細琢磨一下,這些俗語中都蘊含很深的道理和人生哲學。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將歷代故事口口相傳,精簡成句,創造了很多的俗語。有時候短短的十幾個字就蘊含著千百年的大智慧。今天我們來說的這個俗語就是人人都熟悉前半句,卻沒人在意後半句的「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俗語,是千百年來對一種比較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的現實總結。久病床前無孝子!
  •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在居家生活的瑣事當中,古代人也總結出了很多道理,「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其中非常經典的一句話。但是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大家知道是什麼嗎?對於家裡有老人要照顧的家庭來說,應該很能理解這句話。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說的就是一個人如果老了,身體難免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一旦需要臥床養病,就需要已經成家立業的孩子來照顧,這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孩子也有自己的事業要忙,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所以久而久之,孩子陪伴生病父母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甚至會請一個護工來代為照看。也有的人因為手頭沒什麼錢,而將照顧父母當作自己生活的負擔。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還有下半句,反映了社會的現實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中,勤勞智慧的中華人民創造出了很多文化經典。既有詩詞歌賦類的高雅文化,又有貼切世間冷暖的民間俗語,可謂是雅俗共賞。其中有一句俗語被民間廣泛流傳,它揭露了現實社會中的人情冷暖,那麼這句話是什麼呢?
  • 古人講:「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精妙,說透人性
    許多民俗文化都是古代文人聖賢的經典傳世。其中,許多民間俗語是在這些經典的基礎上加以擴展,最終以民間特有的口語化實現了民間特有的文化形態。雖然聽起來有些直白和簡潔,但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智慧。據《增廣賢文》記載:「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 老話說家寒出孝子,又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關於孝順的農村老話有很多,人們對於孝這個字有著深刻的感情,如果一個人對父母孝順,會讓很多人欽佩,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好,周圍的人就算是明著不說,心底裡也是鄙視的。在這些老話中,有一句說家寒出孝子,還有一句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 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過去的時候,老虎和狼是非常兇狠的動物,是會吃人的。但是為什麼過去的時候會有「不怕虎狼當面坐」這樣一句俗語呢?那時因為,虎狼雖然兇惡,但卻是可以防備的。可以避免的危險就不算是危險,有些東西比虎狼更加兇惡。那就是人性。因此「不怕虎狼當面坐」這句俗語的下句就是「只怕人前兩面刀」。這句話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古語有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精闢,說透了人性
    文化是「理解世界上最好的人所說的話」。--阿諾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祖輩們在這千百年的文化積澱中總結出許多經驗,供後人借鑑。和我們所知道的俗語一樣,其中也蘊含著祖先的智慧。如古人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之作,說透人性。首先我們來看看「笑窮不笑娼」這句話,其中的笑不僅僅是嘲笑,這笑更多的是一種歧視。「笑窮不笑娼」一詞,大概是說,人們會嘲笑那些家庭條件差的人,而不會嘲笑那些靠當妓女為生的人。人活著,總覺得這個世界真的不公平。
  • 老祖宗:「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古人曾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話的大致的意思是講人在窮的時候,在人群中要少說話;沒有社會地位,處於社會的下層時不要來勸別人。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錢在人群裡可以說沒有發言權。位卑沒有權的人,也真的是很難讓人信服。
  • 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兒媳婦呢?
    前幾天,阿菊的老公阿東回家,看到自己的媽一副皮包骨頭的樣子,心裡很是難受。阿東問阿菊是怎麼回事?阿菊吞吞吐吐,告訴他,母親挑三揀四,她侍候不了。阿菊老公一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操起家裡的笤帚,就打起媳婦來。
  •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古人的這句俗語說透了人性
    在人情世故方面就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這句話說透了人性,道盡了人心。虎生猶可近老虎是森林中的霸主,被古人稱之為萬獸之王。「虎生猶可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老虎雖然生性兇殘,但是我們依舊可以慢慢地接近它,只要跟它相處久了,甚至還會培養感情,就跟現在家裡的寵物一樣,呆在一起久了都是會有感情滴。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為經典,說透人性現實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言流傳,如「人生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還有「人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前一句說的是生命的雄渾壯闊,後一句講的則是需要人們花費一生時間去學習改進的「說話」。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後半句才是重點!這種人更可怕
    但是,我也漸漸發現,不少的俗語,隨著流傳,往往人們只記住了前半句,反而把後半句漏了,其實後半句同樣是直擊人心的經典句子。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它的下一句就是:「就怕人前兩面刀」,這句話,可謂是說透了人性現實。不怕虎狼當面坐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說,不怕面前的老虎和狼。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古人藉此說透了人性
    原因無他:為人處世的技巧,或者說藝術,拉開了雙方的距離。本文所說的俗語,其實就是用來形容為人處世的重要性的。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古人藉此說透了人性「不怕虎狼當面坐」老虎和狼都是非常兇殘的,一般人遇到沒點本事可能會被吃掉的,可是即便他們再兇殘也不是最厲害的,真正最讓人害怕的是那種兩面倒的小人,這種人如果藏著刀,你就連對方要害你都不知道,和老虎搏鬥而死總好過死的不明不白,否則實在太冤了。
  • 民間俗語:「飽暖思淫慾」,後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說破現實
    但是呢,我們很多人對於這些廣為人知的俗語,卻經常會發生前半句滾瓜爛熟於心,但是後半句就忘了。大多數的時候,整句的精髓,卻往往都在後半句,同時,經典更是後半句。比如:我們都知道「飽暖思淫慾」這句話,但是,你能說出來它的下一句嗎?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雖然說想要長生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但是通過養生的方法,同樣可以延長我們的壽命。其中,「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就道盡了一個長壽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正是因為古人發現,如果不對人的欲望做出適當的克制,任由欲望不斷的膨脹,那麼最終會害人害己,為了避免這一點,才需要克制自己無盡的欲望,而民間自然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更加直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