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從自卑的低保媽到自信的世界女作家首富

2020-12-14 心揚帆

1、從自卑到抑鬱,J·K·羅琳到底經歷了什麼?

1990年,在J.K羅琳開始《哈利波特》系列寫作的10個月之後,其母親因為多發硬化症離開了人世。在此之前,父親還拒絕讓羅琳見母親最後一面。母親的去世讓他們的父女關係陷入僵局。此後,羅琳筆下的故事也變得灰暗。

JK羅琳出生在一個中產家庭。她的父親是飛機製造廠的管理層,母親是一位實驗室技術員。羅琳出生後,重男輕女的父母對她大失所望,即使妹妹出生了,她也得不到父母的愛。

羅琳和妹妹,右邊為羅琳。

加上她小時候長得並不好看,臉上有雀斑,成績也不算好,還常常受到校園霸凌。種種童年經歷,讓羅琳產生了自卑感。

還好羅琳有個可愛的妹妹,天天追著她講故事。於是,她在學校和生活中所受的委屈也有了情緒宣洩口。

在接受妹妹隨時發問的過程中,羅琳創造故事的能力得到極大的鍛鍊,描述場景的畫面感越來越強,對細節的把控也越來越好。她的心中,早已種下一顆成為作家的種子。

讀大學時,羅琳瞞著父母,偷偷地報讀了自己喜愛的古典文學。後來被她父母知道了,他們又讓她加學了法語和英語的雙語文秘課程。

大學畢業後,她做過很多工作,但因為常常在上班時間偷偷寫作,被老闆發現多次,所以她很快又被辭退。

對此,羅琳曾在哈佛演講中說:「我一直深信,自己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寫小說。」

羅琳和第一任丈夫、女兒

1993年,JK羅琳結束了兩年的異國婚姻,因為她和女兒被吸毒和喜歡家暴的丈夫趕到了大街上,可憐的她只能抱著年幼的女兒前往愛丁堡投奔妹妹。

羅琳一開始想找工作養活自己,可是妹妹看了她寫的《哈利波特》前3章後,覺得故事很棒,就鼓勵羅琳先寫作不工作,還幫她安排了入住的公寓。到了冬天,公寓實在太冷了,羅琳又去了妹夫入股的咖啡屋寫作,那裡溫暖又舒適。

羅琳給自己算了一筆帳,發現如果自己找工作了就領不到英國政府的救濟金。救濟金雖然不多,但勉強夠她維持房租和日常開銷,最重要的是自己不上班的話,就有充足時間去創作。

領取低保的這段時間,羅琳過得很艱難,也很自卑。過度的自卑導致了她的抑鬱,而長期的抑鬱情緒,使她患上了抑鬱症,甚至還想自殺。

但為了女兒和自己的寫作初心,羅琳決定接受心理治療,於是,她花了9個月時間接受認知行為心理治療,硬撐著活了下來。

2、從抑鬱到逆襲:J·K·羅琳成為作家首富

羅琳說:「困境的谷底,成為我重建生活的堅實基礎。」

憑著自己對古典文學寫作的熱愛和5年的堅守,羅琳把源源不斷的靈感,變成細膩的文字和天馬行空的故事,終於完成了第一本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後來,她又在被出版社拒絕12次後,迎來了第一部《哈利波特》的出版。

自此,羅琳在全世界掀起了令人狂熱的魔法風暴,讓《哈利波特》成為一套銷量超4.5億本的系列童書;被翻譯成73種語言、被拍成8部電影的大IP叢書;並使《哈利波特6》的出版,直接打破了吉尼斯的圖書銷售記錄。

她也從一個貧困潦倒、默默無聞的「灰姑娘」,成功逆襲,成為財產超過英國女王、享譽世界的作家首富,還被英國王室授予榮譽勳章。

羅琳說:「失敗使我的內心產生一種安全感,讓我看清自己,這是我從考試中沒有得到過的,也是我通過其他方式無法體會的。我發現,我比自己認為的,要有更強的意志和決心。」

3、心理分析:J·K·羅琳為什麼會自卑?

首先我們看看什麼是自卑,它是一種認為自己無能軟弱的自我評價和認知偏差。容易有自卑感的人,最喜歡反覆和別人作比較。比如,我長得沒別人好看,我的成績比別人差等等,以此否定自己的價值。

這種「無價值」感其實是一種自我攻擊,長期來說,不僅容易導致情緒上的抑鬱,也會讓人放棄機會和自我封閉。

羅琳的自卑源於父母的重男輕女,缺乏愛和關注,還有她對自己長相的不自信。事實證明,人對生理缺陷的自我評價往往是錯誤的。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區別的只是一種心態。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認為:「其實自卑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它可以促使一個人去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就像一個人只有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後,他才能更好地學習,然後迎接更好的生活,這也是促進科學進步的原因。」

其他心理學家的研究也發現,有些人會把自卑感轉化為較強的戰鬥力和忍耐力,進而成為一種發展的力量,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補償作用」。

它是我們為了克服自己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或能力上的不足,促使我們著力發展其他方面的優勢,發奮努力,從而趕上或超越他人。

自卑感越強的人,往往補償心理也越強。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努力和刻苦,因為想要彌補自己的弱勢,而在其他方面挖掘天賦和發揮超群的能力。

比如有人的視力有障礙,但是其聽覺、觸覺和嗅覺卻特別靈敏,彌補了視力缺陷;有人因車禍失去了雙手,卻被逼用腳代替雙手,甚至用腳練出漂亮書法;有人生來矮小,卻通過其他努力,讓別人忽視自己的身高劣勢,從而刮目相看。

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夠有效地補償自卑,便可以使自己的心理及人格健全發展不輸於他人。正如羅琳在寫作方面發揮天賦,不為原生家庭所拖累,不為不幸婚姻所擊倒,努力實現夢想,從而超越自卑,讓自己變得強大。

4、如何超越自卑,成就自我?

很多時候,自卑是原因,而不是結果。我們要做的是解決問題本身,然後擺脫自卑。接納自己,是接納「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的這一事實,然後允許自己有缺點。

拿破崙說:「默認自己無能,無疑是給失敗創造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樹立自信心是戰勝自卑感的根本方法。那麼,如何做到呢?

(1)正確評價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劣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就全盤否定自己。比如羅琳,她雖然不是美女,但是她有創作故事的天賦,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細緻的觀察力,這些就是她的過人之處。

根據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人們常把事情的結果歸之於外界或者自身的原因,即外部歸因和內部歸因。

自卑的人害怕失敗,害怕輸。他們的思維定勢是把所有失敗都歸結於外因,讓自己好受一點,但是沒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自卑。

(2)正確表現自己

自卑往往是人在表現自己的過程中,受到挫折,而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和展露自己的才能,對自己提出合適的期望值。

比如羅琳讀大學時,先考慮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天賦,最終選擇了喜歡的古典文學,這就是她發現了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事,正確表現了自己。

後來她又在妹妹的鼓勵下,堅持寫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並投稿,勇敢地邁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當她的小說多次被拒後,她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挑選了一個小的出版社,出版了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從而一炮而紅。

心理學家建議,自卑感強的人,不妨先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的事情,而隨後的這些成功,就能增強我們的自信心。

(3)正確補償自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理上的補償能力,還可以進行心理上、才能上的補償。而這些補償,應該是積極向上的。

從羅琳的一系列遭遇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她不被父母和第一任丈夫所愛,屢次被傷害的時候,雖然也曾抑鬱,但她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化悲憤為力量,追求理想,最後名利雙收。

(4)正確地面對人生

所以,人生之路漫漫,我們只要客觀地分析對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對前途充滿自信心,樂觀積極,就不會因暫時的挫折而產生自卑心理。

楊絳說:「無論我們的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深以為然!

願我們都能超越自卑,成為自信的人!

相關焦點

  • 不怕被噴,BBC表彰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爭議言論
    據DW報導,BBC年度羅素獎以英國作家伯特蘭·羅素的名字命名,今年由於提名名單中包括了作家j·k·羅琳,吸引了公眾的關注。 j·k·羅琳 這位《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作者因為她的一篇關於性別區分的文章而獲得提名,這篇文章在今年6月首次發表時曾引發了公眾的憤怒。
  •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一生究竟經歷哪些事兒呢?(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一生究竟經歷哪些事兒呢?
  • J·K·羅琳究竟做了什麼?艾瑪·沃森和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如此回應
    而在2020年6月,J·K·羅琳又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篇相似觀點的文章,對於「變性人士」採取了不恰當的態度。J·K·羅琳的不恰當言論不僅引起了相關團體的激烈反對,也引來了《哈利波特》中主要演員的一致抨擊。艾瑪·沃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達自己的態度,「變性的人生無需解釋!」。
  • 《神奇動物在哪裡3》鄧布利多演員,讚揚了與J.K.羅琳之間的合作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標誌性的角色之一,當裘德·洛得知自己是扮演鄧布利多的演員時,他確保自己能夠更好地還原小說中鄧布利多的形象。事實上,他承認,自己從編劇j·k·羅琳那裡得到了很多情報,j·k·羅琳讓他知道了許多鄧布利多背後的故事,這讓他在腦海中擁有了更多與鄧布利多有關的信息。
  • 《哈利波特》系列有望重啟!丹尼爾表示願意再度出演,但是不能讓J·K·羅琳參與
    作為《哈利波特》魔法系列的全新作品,《神奇動物在哪裡3》是率先站出來宣布開工的一部電影。然而在《神奇動物在哪裡3》開工的過程當中,所有人都會以為這部電影將會非常順利的走下去的時候,這個系列以及《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原作者J·K·羅琳卻出來作妖了。
  • J·K·羅琳是如何創作哈利波特的?
    《哈利波特》系列在推理方面相當成功,同時兼具魔幻色彩。然而這各種奇幻情節設定的表象下,是一個關於演繹、推論和線索收集的故事內核。這一系列小說在推理方面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們合情合理。在故事本身中,羅琳絲毫沒有欺騙讀者。所有線索都在哪兒擺著,等讀者去發現。
  • J·K·羅琳的故事教會我什麼
    最近讀了兩本J·K·羅琳的傳記,好奇她是如何寫出哈利波特的故事的,畢竟這是一個背景宏大、人物眾多、情節複雜,迅速席捲了全球,並且仍在不斷衍生出新故事的元故事。這兩本書的來源主要是羅琳的採訪和演講,讀完後我有了意外收穫,分享給大家。
  •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捐百萬英鎊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捐百萬英鎊 2020-05-05 11:19:37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陸芳> | 字號:A+ | A- 當地時間5月2日,英國作家、《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宣布,她將捐贈100萬英鎊(約合125萬美元),以幫助那些在新冠疫情中無家可歸者和家庭暴力受害者。
  • J·K·羅琳曾經被出版社無數次的拒絕
    JK羅琳與他的新書《布穀鳥的呼喚》✎近日,《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在推特上曬出了自己幾年前收到的兩封退稿信。退稿信顯示,她當時以「羅伯特·加爾布雷斯」的筆名向出版社投稿《布穀鳥的呼喚》一書,可是出版社拒絕了這本書。J·K·羅琳說曬退稿信的目的是想鼓勵大家,面對退稿的挫折不要灰心。大作家J·K·羅琳換個馬甲,作品立馬被出版社退稿,這是因為她真的寫得差嗎?
  • J·K·羅琳宣布霍格沃茲開學,《哈利·波特》向網課免費開放
    看到這裡AE也不由得陳贊一句:「J·K·羅琳無論是才華還是人品,都相當讓人敬佩啊!」這次J·K·羅琳開放的小說版權從《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一共有7部之多。而開放時間從2020年3月至7月,允許播放的平臺是校園類網站或者網絡教學平臺。老師們可以錄製成視頻或者朗讀音頻,來幫助全球各地的孩子「上網課」。
  • 編劇J·K·羅琳是幾流水平?
    在小說的世界之外,J·K·羅琳也假冒她創作者的紐特·斯卡曼寫了一本《神奇動物在哪裡》,這本書還是最偉大的校長鄧布利多作序。J·K·羅琳親自下場編劇《神奇動物在哪裡》的原因,不外乎於這個系列沒有《哈利·波特》一般的巨型原著。如果要等她先寫完一個新的系列小說,再來改編,可能粉絲們都已經愁到天荒地老。
  •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捐百萬英鎊,幫助無家可歸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當地時間5月2日,英國作家、《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宣布,她將捐贈100萬英鎊(約合125萬美元),以幫助那些在新冠疫情中無家可歸者和家庭暴力受害者。J·K·羅琳 CFP供圖J·K·羅琳5月2日在社交平臺上提到「霍格沃茨之戰」,這場戰役在《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本書中被詳細描述。她寫道:「今天是霍格沃茨之戰22周年紀念日,但我要誠實地說,今天談論 『虛構的死亡』,感覺是不合適的。(因為)太多人在現實世界中失去了親人。」
  • J·K·羅琳已確認:《神奇動物在哪裡》分成三部曲
    J·K·羅琳已確認:《神奇動物在哪裡》分成三部曲 時間:2016.03.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因發表涉及跨性別言論引起極大爭議
    我相信大多數年輕人都聽聞過《哈利·波特》的名號,作為世界上最暢銷小說系列之一,該系列小說被翻譯成73種語言,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超過5億,故事講述了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7年學習生活中的冒險故事。主要圍繞著哈利與伏地魔的鬥爭展開,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瑰麗的魔法世界。
  • 究竟誰是《哈利波特》裡最壞的人物?第一名讓你意想不到
    j·k·羅琳有著如此豐富的想像力,顯然她觸碰到了自己的陰暗面,得以召喚出一眾邪惡的人物。 冷酷無情的伏地魔和令人厭惡的惡霸德拉科·馬爾福顯然是你的選擇,即使是一個漫不經心的哈利波特迷也會為他們感到寒心。當然,他們並不是唯一代表魔法世界最黑暗角落的人,甚至可能不是最壞的。
  • 霍格沃茨大戰22周年紀念,作者J·K·羅琳發推,將捐獻一百萬英鎊
    5月3日是霍格沃茨大戰第22周年的紀念日,《哈利·波特》原作者J·K·羅琳發推紀念,同時宣布自己將拿出一百萬英鎊用於捐款。J·K·羅琳在推文中表示:"今天是霍格沃茨大戰22周年,在今天談論虛構世界的死亡是不合適的,因為現實世界中太多的人正在失去親人。"而J·K·羅琳表示自己捐款的一半將用於幫助疫情期間無家可歸的人,另一半則用於援助在隔離期間遭受家暴的人們。
  • 漫域說丨哈利波特之母最新作被BBC選中 J.K.羅琳經典作品你知多少
    儘管《哈利·波特》系列在讓J.K.羅琳名聲大噪的同時賺的盆滿缽滿,可謂是名利雙收,但是這位英國女作家到現在依舊沒有停止過創作的腳步。這不,在寫過一些《哈利·波特》的番外作品之後,J.K.羅琳又化名為羅伯特·加爾布雷思開始寫起了推理小說。J.K.羅琳的偵探小說是以一個在倫敦生活的跛腳偵探斯萊克為中心展開的,前兩部作品都已經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在BBC播放。
  • 因籤名公開信,《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被狂批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9日稱,J·K·羅琳在一封名為《辯論的公正與開放》的公開信上簽名,呼籲承認每個人都有堅持己見的權利。這封公開信再次引發爭議。最新一期的美國《哈潑斯雜誌》即將刊載這封公開信。信上有152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界人士和公眾人物籤名。公開信呼籲停止在西方國家灌輸「思想劃一和道德確定性」,要保持意見交換,不要讓寬容成為強加某些規定的工具。
  • 《哈利波特》人名各有深意 J·K·羅琳費盡心思
    而「刺穿帷幕」則耐人尋味,因為帷幔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種象徵生死之隔的事物。將生死的界限刺穿,是否意味著鄧布利多有鳳凰那樣的超越生死的本領呢?伍爾弗裡克(Wulfric)的意思被那個沒有統一的解釋。有人分析它是有Wulf(狼)和Ric(力量)兩個單詞組成。
  • 《格林德沃之罪》熱映帶動劇本熱賣,J·K·羅琳無論寫什麼粉絲都買...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上映還有一小時。也許只有J·K·羅琳能夠把劇本也賣成暢銷書——她畢竟是羅琳,可以讓成年人們在半夜穿上霍格沃茨校服,心甘情願地回到電影世界,無論電影中有沒有伏地魔。距離《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書面世已經過去20多年了,文學世界依然沒有其他系列作品能與之媲美。《哈利·波特》系列還推動了一大批周邊商品的湧現:背包、象棋、睡衣、樂高、魔杖、毛絨玩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