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多次出現「長安」一詞。
第5回,劉姥姥和姑爺狗兒說:「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拿去罷了。」
第56回,江南甄家有四個管家媳婦來拜見賈母,說起自己家裡的寶玉和賈寶玉一個模樣性情。賈寶玉回到怡紅院做了一個夢。夢見了甄寶玉在床上臥著。
只見榻上少年說道:「我聽見老太太說,長安都中也有個寶玉,和我一樣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個夢,竟夢中到了都中一個花園子裡頭,遇見幾個姐姐,都叫我臭小廝,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裡,偏他睡覺,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
這裡有一個詞——長安。《紅樓夢》裡的長安,是指長安,即今天的西安嗎?
答案是否定的。
古代習慣於用長安指代都城。
西安古稱長安。古代長安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千餘年,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周、秦、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因此人們習慣於用長安指代都城。
例如:唐代李白《金陵》詩云:「晉朝南渡日,此地舊長安。」晉朝南渡後定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詩裡用「長安」來指代都城建康。
周邦彥的「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詩中的長安,就不是指真正的長安,而是當時的都城開封。
中國文人自古有「長安情結」,長安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無論是辛棄疾的「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還是馬可·波羅的「東有羅馬,西有長安」,都說明長安已經是一個代名詞。長安指代京城,指代繁華富庶的城市或者國家。
《紅樓夢》裡出現的長安都中,也不是真正的長安城,而是指都城。
賈府在京城,甄家在江南金陵。
《紅樓夢》裡的京城就是北京,不是長安。
長安乾旱,可是《紅樓夢》裡的賈府有山有水,簡直就是小江南。有懷疑北京的恭王府就是大觀園的原型。如果這樣紅樓夢裡的京城是北京無疑。
脂批說長安是大都,即北京。書裡第一回,有這樣一句脂批:
然後好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側:伏長安大都。詩禮簪纓之族,甲側:伏榮國府。
元朝時,北京名叫大都。這裡的長安大都,應該就是指京城北京。
長安是長安,都城是京城。第15回,指明長安另有其地,不是京城。
老尼道:「阿彌陀佛!只因當日我先在長安縣內善才庵內出家的時節,那時有個施主姓張,是大財主。他有個女兒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廟裡來進香,不想遇見了長安府府太爺的小舅子李衙內。那李衙內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發人來求親。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長安守備的公子的聘定……那張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來尋門路……我想如今長安節度雲老爺與府上最契……」
老尼姑的話裡說得很清楚,張金哥家在長安,長安府府太爺的小舅子李衙內看上了張金哥,可是張金哥已經與原任長安守備的公子訂婚,守備之子不退婚。張家進京來求老尼姑。老尼姑知道賈府與長安節度雲老爺有交情,所以求到了王熙鳳。顯然老尼姑口裡的長安,是真實的長安。而劉姥姥和寶玉夢裡的長安都是代指京城。
四大家族的老家金陵是南京。
南京又名金陵。《紅樓夢》四大家族的老家都在金陵,金陵即南京。寶玉挨打,賈母嚷嚷要「和寶玉回南京」。鴛鴦拒婚那回,也有鴛鴦的父母「在南京看房子」的記錄。可見四大家族的老家是南京。
第12回,賈薔拿住賈瑞後說:「老爺正在廳上看南京來的東西,那一條路定難過去。」老爺賈政在廳上看南京來的東西,顯然是在看老家送來的東西或者書信。
現代人也有長安情結。例如有一首小詩:
從前,你叫長安,我叫故裡。長安有故裡,故裡歸長安。
長安是人們的精神故土,人們習慣於將長安指代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
《紅樓夢》裡關於京城到底是長安,還是北京,都有各自的依據。誰都說服不了誰。不過《紅樓夢》一開篇就已經說明:「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因此不必拘泥於朝代和地點,只關注故事情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