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穿搭博主、時尚icon之外
歐陽娜娜更是個優秀的大提琴手
還有很多年輕人
在古典樂的道路上努力著
提到歐陽娜娜,除了無比接地氣的日常vlog和時尚穿搭分享,你還能想到什麼?
除了白富美博主、時尚icon的身份之外,00後的她,在古典音樂方面也有造詣。
2020年,有一件對她來說是裡程碑的事件。
加盟了索尼音樂後的娜比,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全新創作專輯《NANA Ⅰ》。
最近,她還將加入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與中國愛樂樂團共同譜寫「我們生於貳零零零」的新篇章。
01
讓古典樂走近年輕人,
她邁出了一大步
最初知道歐陽娜娜,是看她在2012年的電影《北京愛情故事》裡,演了一個拉大提琴的青澀女孩。
當時,很多人注意到了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後的閃光履歷更讓她收穫了無數粉絲——13歲以全額獎學金考入柯蒂斯音樂學院、15歲發行個人大提琴專輯,20歲之前就舉辦了120場以上音樂會。
她在時尚圈,也被無數大牌欽點。
成為Louis Vuitton 品牌摯友,Chanel大秀、Dior晚宴上也頻頻出鏡……
她似乎有著天生的穿搭博主體質,又高級,又親民。
在小紅書時不時分享一張青春無敵的自拍,配上近期的平價愛物分享,讓粉絲看得津津有味。
甚至有時尚評論專門研究了歐陽娜娜的100套私服,分門別類地總結了好幾套穿搭原則。
當人們以為她將在偶像明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時候,娜比卻開始不斷在各個公開場合表現出她古典音樂人的一面。
這好像是一個契機。
粉絲們愛屋及烏地,對古典樂產生了巨大的好奇。他們仿佛這時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追隨的偶像,還是一位年輕的古典樂演奏家。
在《即刻電音》總決賽衝刺夜上,她將大提琴和電音結合,驚豔了眾多粉絲。
歐陽娜娜也嘗試在自己的音樂中加入了更多不同的元素。
比如,將經典的迪斯尼IP以古典樂器手法演繹,合作發行了《夢想練習曲》;還以全新的方式,演繹了2017年奧斯卡影片《愛樂之城》的組曲作品。
正如娜娜自己所說:「音樂,不算是我的工作,而是像與生俱來的使命。所以,我需要把我的音樂,分享給愛我和我愛的人。」
在她的帶動下,不少因為穿搭和歌唱飯她的粉絲,也愛上了古典樂。
02
21世紀,古典樂有了
更多年輕的粉絲
歐陽娜娜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音樂人在嘗試,讓古典樂更加接近年輕人。
2000年之後,這種發展更為迅速。
有導演把古典元素融入了影視劇,讓粉絲走上了古典音樂的道路;也有網紅博主把古典樂作為話題,拍出一系列Vlog,向更多人科普基礎知識。
當然,還有那些兢兢業業的音樂家們。中國的許多古典樂團也跟著千禧年的潮流,作出了創新。
2006年開播的《交響情人夢》,讓無數女孩,像女主野田妹一樣,傾倒在男主千秋王子的鋼琴之下。
有粉絲追完劇後,直接選擇就讀於古典樂專業。
還有觀眾在學生時期便果斷開始學習樂理,畢業後成了專業的樂評人。
2014年,豆瓣9.0作品《四月是你的謊言》讓多少人潸然淚下啊。
觀眾都說,因為這部作品,自己的音樂品味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近兩年,B站湧現了不少以古典樂為主題的UP主。
「TwoSetViolin雙琴俠」就是兩位職業小提琴手的Vlog。
他們有時解答觀眾們對音樂類學院的困惑,有時邀請自己的好友來辦一場帕格尼尼曲目的倍速挑戰……
輕鬆幽默的氛圍,加上實用的乾貨分享,讓「雙琴俠」一下子收穫了近17萬年輕粉絲。
音樂人的努力不止在網絡上。
2011年,郎朗在英國舉辦了「百名年輕人同彈50架鋼琴」的音樂盛會。出票後立馬售罄。
這次行動,無疑將古典音樂帶給了更多的年輕人。
正在舉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上,青年鋼琴家孫佳依與合作的音樂家們將午間音樂會,搬進了北京寫字樓。
因為他們的加入,忙碌的白領辦公樓裡,也飄出了浪漫。
許多中國古典樂團也做出了順應時代的改變。
2010年開始,上海交響樂團開辦了戶外古典音樂節,同時開創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學生音樂夏令營。
許多古典樂年輕愛好者慕名而來。
2019年,中國愛樂樂團開啟了「愛樂傳習·中藝名家進校園」系列活動。
音樂藝術家們不僅把公益文化教育課程帶入了高校,更低年齡段的中小學生也能在互動環節中登上舞臺,觸摸真實的樂器。
到了今年,蘇州民族樂團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絲竹裡的江南》音樂會上,用大提琴PK二胡這種中西合璧的方式,演奏了很多旋律非常熟悉的國民曲目。
古典音樂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所有人都在努力著,讓更多聽者可以感受到這份美麗。
03
我們生於2000,
卻不僅停留在2020
說到這一屆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不得不說它開啟了後疫情時代裡特殊的音樂會概念。
主辦方不僅保留了充滿儀式感的線下演出,同時採用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受到了年輕群體的熱烈反響。
10天,240個小時,馬拉松式的不間斷直播,不僅所有線下演出都可以在線直播和回放,還特別與環球唱片、拿索斯唱片等國際一線唱片公司進行版權合作,策劃了幾十檔線上音樂欄目。
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曾經限於某個空間的人們,尤其渴望心靈之間的交流。
網絡舞臺的加入,讓古典音樂變得更加廣闊、熱烈,湧入了每個人的心裡。
即將開啟的閉幕演出《我們生於貳零零零》,更是讓人期待。
它是2000年成立的中國愛樂樂團遲來的20周年生日慶典。
在愛樂樂團二十年的歷程、十九個音樂季中,他們完成了許多作品的世界首演、中國首演。
作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之一,它也為古典音樂探索了許多新的表現形式。
2014年夏,樂團完成了由王一巖導演的交響樂藝術電影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攝製,成為我國第一部交響樂類型的音樂藝術電影。
中國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們與鋼琴家郎朗、小提琴家呂思清、大提琴家王健、圓號演奏家韓小明等一起「跨屏」演奏《紅旗頌》,為疫情下的全國人民送上了音樂的力量。
值得喜悅的是,五位同樣出生於2000年的演奏家,也加入了這次的閉幕演出。
這五位00後藝術家,分別是:屢次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中提琴演奏家於明月、2019年中國音樂金鐘獎得主的小提琴演奏家林瑞灃、被譽為 「歌劇天才」的假聲男高音劉珅、有「中國天才鋼琴少年」之稱的鋼琴演奏家鞠小夫,而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提琴演奏家歐陽娜娜。
2000年,是他們的誕辰年,也是古典音樂發展的節點。
閉幕式其中,有一首曲目名為《整個天國的歡樂屬於我們》。
起初,馬勒正是被《少年的魔角》真摯而簡潔的曲風吸引,因此借鑑了它,融入自然音階與直白的情節背景,用樂曲描繪出了一幅孩童眼中的天堂。
正如悠久的民謠《少年的魔角》,在經過一番創新與洗禮後,綻放出天堂般的歡樂和光芒。2000年至今的第一個20年,我們看到在許多年輕人的努力下,古典樂也擁有了嶄新的活力。
相信之後無數的20年,還有更多嶄新的力量加入其中,讓這古老的藝術煥發新的光彩。
說說你對古典樂,或對本屆音樂節的感受,在評論區將會抽取幸運讀者獲得「北京國際音樂節」帆布包哦
文/Itsuki
圖片來自北京國際音樂節官方,部分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歐陽娜娜身上最有魅力的配飾不是香奈兒,而是大提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