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為何沒有天敵?

2021-02-08 生物谷

北京市海澱區永定路56號  郵編:100039

 


自然界中的許多種食草類動物往往會遭到食肉類動物的無情追殺,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多數食草類動物選擇了快速奔跑的方法來躲避食肉類動物的追殺。但大象由於身材龐大,其奔跑的速度和持續能力遠遠比不上斑馬、牛羚、羚羊等食草類動物,自然界中卻沒有捕食大象的食肉類動物。那麼,大象的身材為何如此龐大?自然界中為什麼沒有捕食大象的食肉類動物呢?

筆者認為,大象的身材之所以逐漸變得如此龐大,原因之一是由於大象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生存之「道」。即大象在個體較小的時候,沒有採取快速奔跑的方法來躲避食肉類動物的追殺,因為大象要採取快速奔跑的方法來躲避食肉類動物的追殺,其身材就不可能進化的如此龐大。

根據現在的大象群體對付危險的表現分析可知,古代的大象在其身材較小的時期,是採取團結對敵的戰術來應對食肉類動物的攻擊的。例如,當亞洲象的象群中的某隻大象由於傷、病等原因倒下時,象群中的其它成員會長時間地呆在它的身邊對其加以保護。由於整個大象群體的團結、互助性極強,遠遠超出了其它種類的食草類動物,面對食肉類動物的兇猛攻擊,每個大象都不怕犧牲,奮起反擊,抗擊到底,造成曾經捕食大象的食肉類動物很難得手,甚至在大象的拼死反擊下傷亡慘重,久而久之,遠古時代的食肉類動物自然也就不敢去攻擊處於成群狀態的大象了,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危險。事實上,對於弱小的動物來講,團結對敵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生存知識,根據生物演化唯物主義學說,科學的生存知識是第一生存力,由於團結對敵極大地提高了處於成群狀態大象防止自身成為食肉類動物生存資料的能力,大象群體內部的這種生存關係提高了每個大象的生存力,這就是生物演化唯物主義學說所揭示的基本哲理:生存關係反作用於生存力。每個大象生存力的提高,又進而影響到大象與許多食肉類動物之間的生存關係,因為生存力決定生存關係,大象群體生存力的提高,使得大象與許多食肉類動物之間的生存關係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由於不用採取快速奔跑的方法來躲避食肉類動物的追殺,與食肉類動物之間截然不同的生存關係使得大象可以過著相對較為悠閒的生活,心寬體胖,身材也逐漸進化的越來越龐大。而斑馬、牛羚、羚羊等食草類動物的每個群體中的成員數量雖然很多,但它們之間的生存關係遠不同於大象,在遇到食肉類動物的攻擊時,只會各自飛快地逃命,當某隻同伴不幸被食肉類動物死死咬住,生命處於最危險關頭時,其它的斑馬、牛羚或羚羊雖然都配備著一對鋒利的犄角或有力的四肢,但決不會團結一致地衝上去援助那隻受到食肉類動物重點攻擊的同伴,只是幸災樂禍地站在一邊看熱鬧,慶幸自己這次躲過了一場可怕的劫難,任憑同伴葬身於食肉類動物之口。這種生存關係反作用於生存力的結果,就是斑馬、牛羚、羚羊等食草類動物雖然個個練就了四條逃命用的飛毛腿,但卻至今還是獅子等食肉類動物的捕食對象,逃過了今日,逃不過明日,一個個最終都會被獅子等食肉類動物活活咬死,撕碎吃掉,不得善終,這不能不說是對其整個種群見死不救的極端自私行為的一種報應。

由於隨時需要用快速奔跑的方法來躲避食肉類動物的追殺,那些長的高大、但奔跑速度相對較慢的個體會首先被食肉類動物捕食吃掉,造成斑馬、牛羚、羚羊等食草類動物的身材受到很大限制,使得它們不可能像大象那樣過著相對較為悠閒的生活,也就難以像大象那樣進化的越來越龐大。

到了後來,隨著大象的身材逐漸進化的龐大起來,要想捕食大象這樣運動速度較慢、但身材、力量巨大的食草類動物,對食肉類動物的身材、力量要求也逐漸高了起來,大型食肉類動物如果進化的身材、力量很大,其運動速度、靈活性就會相對較低,捕食時自身的隱蔽性較差,難以追捕到視力較好、奔跑迅速的斑馬、牛羚、羚羊等數量眾多的食草類動物,由於自然界中像大象這樣身材巨大的食草類動物數量相對較為稀少,專門捕食大象不足以維持超大型食肉類動物的生存。因此,數量稀少、身材龐大的大象,就成了一種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除了人類)的食草類動物。

發表於《中國科技縱橫》2004年9月號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為何沒有大規模訓練象兵?是沒有大象嗎?
    那麼,為何現在的四川看不到大象呢?秦漢以後,氣候環境發生了改變,四川及黃河流域已不再適合大象的生存,所以它們就南遷了。有一個詞叫「想像」,說的就是這個事。想像,想像嘛,就是大象離開了,人們想念它們了,所以就有了這個詞。
  • 霸王龍有沒有天敵?為什麼?
    那麼,如此強悍的霸王龍,在其生存的時期內有沒有天敵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天敵的定義。天敵並不是說A動物能夠打過B動物就說A是B的天敵,而是說A主要以B為食或者主要危害B,那麼A就是B的天敵。比如老虎的主要食物中有野豬,所以老虎是野豬的天敵,再比如雄獅必殺落單的鬣狗,但不會吃到,目的是為了減少威脅和競爭者,所以獅子也是鬣狗的天敵。
  • 作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有沒有天敵?
    那麼,除了人類,藍鯨在海洋中還有沒有天敵呢?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別看藍鯨體型非常大,但是它卻非常的溫順,它在海洋中的生態位與陸地上的大象有些相似。首先,大象的食物是極容易得到的草木,而藍鯨的主要食物則是同樣在海洋中也極容易得到的小型魚蝦,其中以數量極多的磷蝦為主;其次,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而藍鯨則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動物。
  • 沙漠裡的駱駝真的沒有天敵嗎?
    駱駝是食草動物,難道真的沒有天敵嗎? 作為食草動物的駱駝,難道在自然界中真的沒有天敵嗎?我想這未必吧。 駱駝之所以沒有天敵,是因為它生活的環境的特殊性,它生活在沙漠裡。 我們都知道食物鏈頂端的動物有老虎和獅子。老虎的老家在深山老林裡。
  • 兇猛的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發怒了,結果會如何?
    大象在自然界中憑藉著龐大的體型,沒有任何天敵,即使是獅子和老虎也不敢輕易招惹大象。那麼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是故意挑釁嗎?鱷魚有可能打得贏大象嗎?
  • 為什麼非洲獅沒有天敵數量卻很少?食草動物天敵多,數量卻很多?
    在一望無垠的非洲大草原上,有成群的角馬、瞪羚、斑馬等在覓食、奔跑,甚至是遷徙,它們都是草原上常見的食草動物,依靠數量龐大的種群數量聚集在一起,為自身提供保護,低於天敵的捕殺,但是在草原上很少能看見獅子、獵豹、鬣狗,它們不僅種群數量少,而且種群中個體的數量也少,作為兇猛的食肉動物,就拿草原大哥非洲獅來說,它們根本沒有天敵的存在,那為什麼個體數量會非常少呢
  • 世界上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大象
    大象是一種群居性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屬於長鼻目,其中體積最大的是非洲象,體重可達3到8噸,它們的典型特徵就是那長長的鼻子,這鼻子不僅活動自如,而且還是它們拾取食物的重要工具,它們還有著大大的扇形耳朵,頭也賊大,4條粗大的腿,其中它們的牙齒是它們攻擊敵人的有力武器,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
  • 大象死了到底去了哪裡,大象死後為什麼不能碰
    大象怎麼知道自己會死,大象死後會怎麼樣?作為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大象除了人類外幾乎沒有天敵,它們是獅子,老虎也不敢招惹的存在,別看動物園的大象性格溫順,野外的大象其實性格非常暴躁,攻擊力非常強。大象之間的交流可以通過次聲波,在無外力因素幹擾的情況下,一般可以傳播11千米,它們通過跺腳的方式來獲取同伴的回應,大象的骨骼可以起到傳導作用,當聲波傳到時,聲波會沿著腳掌通過骨骼傳到內耳,這也是其它動物做不到的。
  • 地球上所有動物都有天敵,那麼人類的天敵是什麼?
    地球上任何動物都有天敵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實如此,因為即使像大象這種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它們雖然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但是,它們會遭到人類的捕殺。而某種動物主要以另一種動物為食或者是危害另一種動物,這就是天敵的定義。從這個角度看,人類幾乎是所有動物的天敵,包括人類自己。那麼,除了人類本身外,還有沒有能稱得上人類天敵的生物呢?
  • 國外的大象飼養員,給大象修腳月薪十萬,為何這個崗位一直缺人?
    國外的大象飼養員,給大象修腳月薪十萬,為何這個崗位一直缺人?在世界上有著許多珍稀動物,而大家為了保護他們都送進了動物園,隨著大量的動物以及飼養員這個職業,在全球各地變得越來越吃香,今天就帶大家去看月薪十萬的飼養員位於國外的一個動物園。
  • 巨齒鯊明明沒有天敵,為什麼還會毀滅?
    憑藉著數千年的打拼,人類終於站在地球食物鏈的巔峰,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我們的天敵是什麼」、「我們會以何種方式死去」等等,這些問題一直牽繞著腦海。其實,雖然人類如今極為強大,但是生命是脆弱的。哪怕有一天徵服了大地和海洋、科學技術達到一個難以想像的高度,人類也不能保證自身的絕對安全。巨齒鯊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毒蛇能咬死大象,卻害怕「好吃懶做」的豬,這是為何?
    無需智商稅毒蛇,在森林世界裡不能說是大王,也得有一定的地位,連大象遇到毒蛇都會後退三分。毒蛇的毒性很強,一般的動物都不會逃過毒蛇鋒利的牙齒。它的牙齒不僅帶刺,更是因為,那牙齒上有毒性很強的黏液,只要刺穿動物的皮毛,不過一會兒就會喪失生命。
  • 獅子和大象誰更強?宋朝大將讓它們在戰場上交手,大象還手都不敢
    鬥獸棋中,老虎怕獅子,獅子怕大象,大象又怕老鼠。因此在很多人看來,老虎和獅子雖然分別是叢林以及草原的霸佔。但是體重更大,攻擊性、破壞力極強的大象,更可以勝任百獸之王的稱號。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成年大象是沒有天敵的。
  • 動物界的它們竟然沒有天敵!
    大家都知道,動物界十分殘酷,不僅捕食艱難,而且還要面臨天敵的突襲。然而,這些動物,它們竟然沒有天敵!實際上,除了突然爆發的自然災害和人類之外,它們確實幾乎都沒有天敵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簡單地說,一般的小魚都不夠它塞牙縫的,這麼大的動物生活在海裡,是沒有天敵的,就算是在人們看來很兇惡的鯊魚,在它面前也不過是個小朋友而已。
  • 地上最大動物對決——大象讓犀牛知道誰才是老大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臺媒稱,大象與犀牛分別是陸地上體型最大跟第二大的動物。憑著龐大的身軀,它們在非洲草原上幾乎沒有天敵。而一名遊客目擊到這兩種動物在南非草原上狹路相逢,發生扭打的罕見場面。據臺灣聯合新聞網9月5日報導,印度遊客克裡希納6月與家人到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旅遊,拍到一頭大象刻意向一對犀牛母子找茬。當時,大小犀牛正在水窪旁飲水,大象則從後方走過來。先注意到的小犀牛立刻躲避,轉過身來的母犀牛隨即向大象衝過去。一陣衝突後,母犀牛明顯輸給大象的蠻力,還不小心踩到小犀牛。在小犀牛逃竄後,母犀牛與大象再度一番角力,接著就被推到泥水中。
  • 為何說恐貓是人類的天敵?那麼在未來,還會有出現這樣的生物嗎?
    為何說恐貓是人類的天敵?那麼在未來,還會有出現這樣的生物嗎?人類費盡千辛萬苦,終於進化成了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可以說人類目前就是地球的老大。在人類的眼中,其他生物的存在簡直微不足道。自然界中的每種物種,都有自己的天敵存在,然而有人卻認為,我們人類是不一樣的,哪有什麼生物是我們的對手呢?人類曾經的天敵恐貓所謂的天敵,就是一種生物有一種特定的生物供它食用。比如貓吃鼠、羊吃草等。到目前為止,可以說並沒有什麼生物,是人類的天敵。如果非要說什麼生物能與人類對抗,那麼也只有病毒了。
  • 澳大利亞被兔子折磨上百年,為何不培養它的天敵狐狸?
    澳大利亞被兔子折磨上百年,為何不培養它的天敵狐狸?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品國,也是全球多種礦產出口量第一的國家,因此它還稱為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非常的好,導致他們的物種也非常多,生物圈非常的複雜,所以這也造成了他們國家海關勘查特別的嚴重,因為地理氣候的原因導致澳大利亞的有很多物種,有一些到了這裡因為沒有天敵加上食物非常的豐富就會迅速的繁殖,出現泛濫成災的情況,當時有幾隻兔子來到了澳大利亞,而這幾隻兔子也差點讓整個國家徹底滅亡,可想而知為什麼澳大利亞會對安檢如此的重視了。
  • 海賊王:D姓是神之天敵,天龍人為何不將蒙奇·D·卡普除掉?
    他們被稱為「神的天敵」。這裡的「神」自然是指天龍人。天龍人自認是海賊世界最高統治者,他們如同神一樣君臨海賊世界。能成為「神的天敵」,可見D之一族非比尋常。很多海米據此推測D之一族是800年前海賊世界的統治者,歷史正文中巨大王國的主人。
  • 為何印度的大象容易發瘋?導遊的解釋讓人驚訝,遊客:太殘忍
    現在中國人出國旅行的已經越來越多了,去東南亞旅行的人數更是佔到了很大一部分,其中不少人都因為小時候讀到的課文,想去泰國看一下大象,認為這種身形龐大卻溫柔浪漫的動物非常有趣。
  • 河南為何簡稱「豫」?許多人都認為和大象有關,其實是這樣的
    河南為何簡稱「豫」?許多人都認為和大象有關,其實是這樣的導語:我國省份眾多,而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簡稱,並且其中都蘊含著十分獨特的意義。對於我的家鄉河南,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但為何河南的簡稱為「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