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手援助大學生就業 市場化辦法拓寬就業渠道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疫情下大學生就業百日衝刺: 有人計劃二次創業 有人等待公務員考試

作者: 郭晉暉

[ 生物製藥、通信、基建和房地產、法律和財務等專業服務行業的人才保持較高的需求,這與此類行業的大企業保持增長,甚至加大投資有密切關係,但是快消、汽車和金融等行業因為消費疲軟、競爭激烈,企業經營承壓而表現不佳。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同班同學還在為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雲遊」於各類網絡招聘會時,暨南大學文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曾拓宇已經開始謀劃他的二次創業了。

大三那年,曾拓宇與其他四個小夥伴聯合創立了自媒體公號「我要WhatYouNeed」。六年間,這個以「年輕人聚集地」為特徵的公眾號成長為有200萬粉絲的大號。流量的變現讓曾拓宇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現在他不再參與公號的管理而是當起了小股東,並計劃去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情。

曾拓宇是今年874萬高校畢業生中的幸運兒,他投身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洪流之中,並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雖然不用焦頭爛額地去找工作,但曾拓宇也有他的困惑。為了實現自己去世界500強工作的夢想,今年他參加了多家大企業的面試,都失敗了。

「我不知道他們選擇人的標準是什麼,可能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去展示自己的實力。」曾拓宇有點無奈地對第一財經表示。曾拓宇的困惑其實是今年大學生嚴峻就業形勢的縮影,由於預期不好,很多大公司對招聘都持有非常謹慎的態度。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6月3日在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加緊落實穩企業穩崗位各項舉措,採取更多市場化辦法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雙創」支持力度,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更大發展,為畢業生創業和靈活就業搭建更廣平臺。

創業拉動就業

曾拓宇說,從來沒想過這個號能做這麼大。2014年他和同班同學想要創業做點小生意賣東西,創立公號的初衷是為了吸引粉絲,給商品做宣傳。當時他在學生會工作,組織了很多校園活動,比如跑步、星巴克進校園等,還寫了一些校園的八卦,比如哪棟樓停電了,新校區建成什麼樣等內容,學生很感興趣,很多人關注。

公號的轉折點是突然有一篇文章達到了200萬的點擊量,粉絲也漲到了十萬。這五個創始人聽說粉絲到十萬就會有廣告商找上門,結果發現並沒有。

「我們那時候好幾天都很低落,後來學校旁邊有些小咖啡館和小店等願意花500元登廣告,我們迫於經濟壓力,差點就接了,但後來同學的父親指點說,如果貪圖小利,整個品牌的感覺就永遠起不來了。」曾拓宇很感謝「前浪」的正確指引,此後隨著一篇一篇十萬+稿件的發布,品牌商們紛紛找上門。現在,與他們合作的不乏LV、香奈兒等奢侈品牌以及阿里、騰訊、華為等頭部企業。

曾拓宇的創業經歷也體現出創業對就業的拉動效應。第一財經了解到,目前這個工作室常年保持50人左右的就業規模,創業初期是以暨南大學的學生為主,現在已經有很多其他大學的畢業生了。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表示,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鼓勵創新創業,以上海周邊的長三角為例,確實一大批人通過校企聯合產生了很多項目,大學生們通過自主創業的方式尋找新的出路。雖然由於疫情的原因,面對面的創業項目出現了一些困難,但線上項目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曾拓宇表示,大學生創業現在還是面臨政策扶持不足的問題,他聽說過有一些房租減免以及補貼的優惠政策,但怎麼去申請、該去哪個部門哪個網站交什麼材料,至今也不清楚。

姚凱認為,現在很多地區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和普通創業政策放在一起,政府相關部門對政策宣傳和落實力度還有待加強,下一步應該發展對大學生創業的「集成式服務」,讓大學生能夠集中了解他們可以享受到的政策優惠。同時,地方政府也應該將扶持創業的重點從高精尖下移,多為普通人創業和底層創業提供扶持。

 政府出手援助大學生就業

人社部副部長李忠在兩會期間表示,今年高校畢業生的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但受疫情影響,招聘下滑,求職也遇到很多困難,受到很多限制,很多實習的機會也中斷了,再加上今年機關事業單位考試招錄、考研複試延後,畢業生就業的難度比較大,特別是一些貧困家庭畢業生面臨更大的壓力。

疫情對大學生就業的衝擊是非常明顯的,前程無憂的數據顯示,職位數恢復到去年75%的水平,但是招聘/錄用的進程和求職的進程都比往年慢。

最近一場前程無憂主辦的上海校園網絡招聘會的統計顯示,71832個工作機會有14.1萬人申請,收到的簡歷覆蓋院校為1018所,其中60%為今年的畢業生,70%以上為上海高校的應屆和往屆畢業生,上海畢業生的比例之高為歷年罕見,往年不足半數。

與北京、上海等名校就業形勢尚好相比,其他城市的普通大學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在成都讀二本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王雲對第一財經表示,他們上個月末才返校,全班60多人只有一半找到了工作,而往年到這時候往往只會剩下一兩個人。「學校就業處和輔導員總是催我們交三方協議,但我們找不到接收單位也沒法籤,以前還能隨便找個單位籤了,今年連隨便的單位都不好找了」。

王雲正在等選調生的考試,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四川省的選調生考試改在了7月25日,那時她已經畢業了。而且根據最新發布的選調生招考公告,選調生考試的條件比往年大大放寬,這也就意味著報考人數會大幅增加,競爭程度也會比往年激烈。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部署實施2020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明確2020年全國招募3.2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水利)、支醫和扶貧等服務,較2019年增加5000名。

地方也在加緊出臺扶持大學生就業的政策舉措。上海市教委6月3日發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通知稱,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就業創造更良好的條件、提供更精準的指導。要引導畢業生認清形勢抓緊就業。各高校要動員校內力量,最大程度幫助學生消除觀望情緒,對就業單位、就業地區、薪資水平期待等形成合理預期,切實引導高校畢業生群體轉變日益增多的「慢就業」「懶就業」甚至「不就業」等不健康心態。

上海5月中旬出臺的相關文件稱,上海還將實施事業單位納才增量、企業引才支持、青年人才專項引培、重點產業青年職業見習擴大、優秀高校應屆畢業生落戶促進、青年人才安居保障、高校畢業生創業資助、高校畢業生創業融資便利、青年人才計劃重點扶持等「闖上海,創未來」九大行動,促進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市場化辦法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雖然整體來說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但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又有所不同。前程無憂的一項針對大學生就業的調查顯示,今年、2021年甚至再往後一兩年,大企業提供給畢業生的崗位是減少的,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都比較嚴峻。同時,危機總是讓優秀和有實力的企業和人才更有機會。

行業方面,生物製藥、通信、基建和房地產、法律和財務等專業服務行業的人才保持較高的需求,這與此類行業的大企業保持增長,甚至加大投資有密切關係,但是快消、汽車和金融等行業因為消費疲軟、競爭激烈,企業經營承壓而表現不佳。

數據顯示,優秀的理工科專業的畢業生仍然有很多機會,甚至機會更多,但是文商科的畢業生機會明顯減少。特別是在企業內部人員流動不起來,核心崗位的急於用人和非核心崗位的人才儲備的招聘情況呈現較大的差異。

姚凱表示,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之外,學校也應該加大工作力度,對於沒有落實單位的學生,就業部門主動聯繫,對他們進行更好的就業培訓,促使他們主動應聘並為他們牽線搭橋。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表示,大學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疫情使得大學生找工作中的「求大」和「求穩」心態進一步加強,國企和科研機構的校招簡歷職位比平均在8.3:1,供需結構的矛盾進一步擴大,而這很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最根本原因。

上述電視電話會議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搶抓離校前的關鍵期,開展「百日衝刺」行動,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傳遞給高校畢業生。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通過稅費減免、創業貸款、補貼等政策支持創新創業,實施好基層就業項目,引導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到軍營建功立業。

(一財實習記者馬晨晨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擴大渠道規模強化服務援助 多面發力助大學生就業
    據介紹,在擴大就業渠道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同時,擴大「三支一扶」招募規模,將我省「三支一扶」招募規模從500人擴大到600人,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為進一步挖掘就業渠道,我省還將繼續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 拓寬渠道 多方搭臺 精準對接 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層層壓實責任,綜合施策,積極開闢新空間、做實做細困難畢業生幫扶工作。   目前,各項穩就業促就業政策逐步落地見效,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開拓崗位,人崗對接   擴大就業渠道和崗位供給   保就業、穩就業,開拓崗位是重中之重。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實現人崗精準對接,提高求職效率,成為各地各部門的工作重點。
  • 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 多地創新性落實
    國務院常務會要求,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多地創新性落實——「雲」端招聘 「宅」家求職國務院常務會指出,當前要更加注重穩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同時加大穩崗和就業補助,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
  • 掌握一技之長 拓寬就業渠道
    為使孔家崖街道轄區失地農民及其他失業人員掌握更多職業技能,拓寬其就業渠道。近日,在安寧區就業局的大力支持下,孔家崖街道公共事務服務中心與蘭州謎族職業培訓學校在金牛街黨群服務活動中心教室聯合舉辦了為期15天的美容技能培訓班。
  • 暢通就業渠道 「大學生招引直通車」開進陝科大
    由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陝西科技大學主辦的「浙江湖州大學生招引直通車」6月11日走進陝西科技大學,吸引60家知名企業來校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200餘個。這是學校與政府聯手暢通大學生就業渠道,為紮實做好穩就業再出的實招。
  • 疫情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匯總,內附就業渠道、違約流程等,建議收藏
    大學生就業途徑:受到疫情的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就業工作基本都是網絡進行的,筆者還是按照常規的就業途徑為大家整理一下,應屆大學生的就業途徑。1、秋季和春季招聘會。每當畢業季,很多企業都會到學校開展校園招聘活動,這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這是同學們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
  • 視頻|新增就業22.23萬人,棗莊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王振介說,重點群體就業保障更加有力。始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全市大學生年度就業始終在85%以上,2020年就業率90.43%;積極推動高校畢業生創業,6500餘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撥付大學生創業引領資金736萬元。深入實施「三支一扶」招募計劃,招募235人到基層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持續開展高校畢業生見習工作,安排見習人員6174人。
  • 實幹為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大文章
    6月3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搶抓離校前的關鍵期,開展「百日衝刺」行動,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傳遞給高校畢業生。又是一年畢業季。從總體來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嚴峻形勢。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六穩」「六保」之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統籌做好畢業、招聘、考錄等相關工作,讓他們順利畢業、儘早就業。」「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
  • 湘江雲評論|青年說⑫:畢業季,請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
    【青年說】  李靜:今年兩會,我所關注的話題是大學生就業。就業是每年畢業季繞不開的話題,是大學生們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關鍵一環,如何順利實現這一過渡,直接影響著畢業生們的未來發展。而對社會來說,促進就業創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保障。
  • 日本全國知事會建議政府援助外國人就業
    中國僑網7月1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在日本全國知事會擔任外國人才接納項目組領導的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13日通過網絡會議形式,向文部科學副大臣龜岡偉民提出知事會敲定的共生建議,內容包括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被解僱的外國人技能實習生等提供就業援助,以及對在留外國人實施日語教育。
  • 湖南寧遠匯集人才和資金拓寬就業渠道 把崗位送到家門口
    今年以來,寧遠縣大力開展「穩就業、強基礎、富家鄉」主題活動,調動全縣黨員、幹部、群眾,匯集人才、資金、項目等資源,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據了解,該縣通過「網際網路+公共就業」服務模式,為服務對象提供均等、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就業服務,確保企業用工和勞動者就業精準對接。
  • 陳清 陳林:千方百計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另一方面,要加大減負穩崗力度,加快實施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利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有效手段鼓勵相關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的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積極增加就業崗位。其二,積極推動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拓寬就業渠道。
  • 電力工程系召開大學生就業創業動員大會
    為增強學生就業創業意識,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就業觀,12月20日晚,電力工程系在路港體育館召開大學生就業創業動員大會。全系大一、大二、大三學生及全體專兼職輔導員共計2300多人參加了大會。系副主任許培德主持大會。
  • 花溪區:開展技能培訓 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
    連日來,花溪區清溪街道的南溪苑社區很熱鬧,來自該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24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城鎮貧困殘疾人匯聚在這裡,共同參加了由社區「推拿按摩+家政保潔」專業培訓。該培訓由花溪區殘聯聯合清溪街道辦事處主辦,邀請到貴州省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專業老師到現場實地培訓,通過專業系統的培訓提升技能,進一步推進社區城鎮貧困殘疾人通過就業創業實現穩就業。
  • 《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出爐 大專學歷就業最困難
    8月13日,智聯招聘發布《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將6月份仍在智聯招聘平臺投簡歷的應屆大學生視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報告顯示,考慮到升學等因素,今年約有590萬大學生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智聯數據顯示,6月份平臺上仍有26.3%的2020屆應屆生在求職。
  • 寬城區就業服務局政企合作謀發展 拓寬渠道穩就業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切實做好「六保」之首的保居民就業工作,寬城區就業服務局堅持以「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導向機制,進一步優化政企聯合就業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民營職業中介機構的各自優勢,為穩定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 辦法能用盡用
    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 辦法能用盡用——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系列述評之四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人大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切實做好「六保」工作,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做好保基本民生工作。
  • 教育部: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就業,作為高校考核重要內容
    一、積極拓展政策性崗位 1.用足用好穩就業政策。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和會同相關部門,推動穩就業政策向高校畢業生重點傾斜,落實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等政策,統籌協調好招錄工作安排,力爭在2021年6月底以前完成全部政策性崗位招錄工作。 2.積極拓寬基層就業渠道。
  • 服務就業,青島建青年實習實訓、就業援助、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涵蓋基地認定、簡歷投遞、崗位對接、補貼申報、數據統計和評價反饋等多重功能,進一步規範見習管理、提高見習質量、擴大見習規模,暢通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在校生就業見習、實習實訓渠道。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對全市登記失業人員,按照個人是否有就業、創業、培訓意願對失業人員進行分級分類,為其提供跟進式、定製式精準公共就業服務。
  • 「蓉e就業」計劃來了 上萬個企業就業崗位等你來
    期間,成都高新區將聯合上千家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企業、在孵企業、孵化機構等,提供上萬個企業就業崗位,並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就業主題活動,助力大學生創業就業。發布「蓉e就業」計劃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今年國務院在《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中,就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提出「支持企業、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設立見習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