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狍子是個啥動物?

2021-02-18 人民旅遊

狍子和麂子是中國最悲催的鹿科動物之二,是南北方被端上餐桌最多的獸類野味。

狍子的悲催程度可能要略高於黃麂,因為很多人尚且知道麂子是一種長得像鹿或者羊的動物,而狍子究竟長啥樣,沒多少人知道。

很多人其實沒見過狍子,而「狍子」這個名字也很難讓人聯想起它是一種鹿。

狍子學名叫西伯利亞狍,英文名叫Siberian Roe Deer,正規的叫法應該是「狍鹿」。

狍子在鹿的家族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鹿科可分為3個亞科,分別為狍亞科、鹿亞科和獐亞科。

狍子非常古老,在進化中屬於比較早就成形的,在狍亞科家族中還有駝鹿和馴鹿這樣的巨無霸級大鹿,它們與狍子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

這些北方的鹿在漫長的進化中逐漸適應了古北界的地貌與氣候,其中馴鹿和駝鹿穿越歐亞大陸,通過白令陸橋進入了北美洲,並在那裡形成了龐大的種群。

狍子體長約1.2米,重約30公斤,能活到十幾歲。

狍子亦呼應著東北的輕鬆詼諧,長著一張傻乎乎的臉,它的腦袋比一般的鹿更短圓,頂著兩隻大大的招風耳,鼻子下面有兩塊白斑,加上白嘴唇,像偷吃了奶油還沒擦乾淨嘴。

狍子只有雄性長角,主要用於爭奪配偶,繁殖期過后角會脫落重新生長,一年換一次角。

當它們遇到危險時不知躲避,反倒經常駐足觀看,即便最終逃開,轉頭又會露出一個滑稽的白色屁股,甚至還有老獵戶聲稱在雪地裡撿到過狍子。

1.狍子受驚以後尾巴的白毛會炸開,變成白屁股,然後思考要不要逃;2.會在馬路中間,借著車燈跑在車的前頭,根本不知道會被撞死,只知道借著亮光好趕路;3.被獵人追趕了會把頭埋到雪裡,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發現。

狍子的行為方式戳中不少網友的心,大家紛紛表示被「萌哭了」。

傻狍子傻狍子,這是東北那疙瘩傳出來的說法,那麼狍子真的是個二貨嗎?

與呆傻的外表不同,狍子算是鹿科動物裡的「鹿生贏家」。

狍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悍,它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生存環境最多樣的成功典範之一,身影跨越北歐東亞、低中高緯、原野山林,還是目前僅存的幾種野生鹿之一。

能適應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食物、乃至不同的天敵,哪裡傻了?

狍子尾巴內側是白色,受驚後會翹起炸開,看上去成為白屁股,這其實是很多種鹿科和牛科(羚羊類)的共同特徵。

炸尾巴也不是狍子嚇傻了,而是受到威脅後的一種自然反應。

狍子運動能力非常出色,體型也較小,相對輕盈,隨隨便便就可以跳15米遠,速度與耐力亦名列前茅。

曾經我國每年被非法獵殺的狍子非常多,是從東北到華北地區被獵殺最多的中型獸類之一,第二是野豬。

狍子肉的價格持續走高,很多賣狍子肉的餐館都會說是自己家的狍子是人工養殖的,但絕大多數都是野外捕捉,這也導致狍子在很多傳統棲息地都銷聲匿跡。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用在狍子身上非常合適。管住自己的嘴,可能就會挽救一隻狍子的生命。

狍子還是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上可養活頂級物種豺狼虎豹,下可輻射整個森林生態系統,所以現在狍子已列入保護名錄,野外禁獵。

為了東北依舊豐饒,傻狍子是不能再打了,沒有了狍子的北方森林,還完整嗎?

近日好文

▼▼▼


出品:民生周刊新媒體事業部

圖片來自於網絡

責任編輯:昱縈

投稿郵箱:mszktravel@163.com

相關焦點

  • 東北神獸「傻狍子」究竟有多傻?
    神獸」叫傻狍子,但知道不代表了解。比如說,傻狍子究竟是個啥物種?傻狍子究竟有多「傻」?它都幹過啥傻事兒?回答不上來了吧?回答不出來就好好看看吧!傻狍子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草食動物。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狍是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獸類之一,也是中國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
  • 東北神獸「傻狍子」——動物界一股清流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呆萌的動物為什麼叫「傻狍子」?傻狍子究竟是個啥物種?傻狍子究竟有多「傻」?它都幹過啥傻事兒?回答不上來了吧?1.傻狍子究竟是個啥動物?傻狍子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草食動物。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
  • 「傻狍子」是怎麼來的?狍子幹過什麼傻事?狍子長角不?
    俗話說「好奇心害死貓」,生活中有這麼一種動物,好奇心強大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它就是被稱為「東北神獸」的狍子。相信大家對「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這句話都不陌生,這是30多年前黑龍江作家劉國林的散文《可愛的草塘》中的話,其中的狍子就是我們要說的「傻狍子」了,而之所以說它「傻」從上面那句「棒打狍子」就能看出,這句話一方面是說狍子多,另一方面是說狍子「蠢」。
  • 關於狍子為什麼被叫做傻狍子
    因在最新一期的《爸爸去哪兒》中出鏡,蠢萌的狍子君就醬紫火了!等你休息夠了,繼續追時,它再繼續跑。 當然狍子跑得很快。不會輕易追上。(問題是如果追的人拿槍....) 類似的是,當遇到野獸來襲,在逃跑時如果發現敵害不再追趕了就會回到原地探個究竟。正是這種「一根筋」的習性使它們經常成為野獸的美餐。4)成群的狍子如果你能打倒一隻,那麼其他的會在不遠地方圍觀你,有些甚至會靠近來看。
  • 東北神獸傻狍子有多傻?
    傻狍子,大概很多人都沒見過,或許還曾以為它和閏土刺的猹差不多。事實上,狍子是一種鹿科動物,體型比鹿略小,也稱矮鹿。圖/視覺中國狍子在國內主要分布於天山、青海、黃土高原、東北等地,尤以東北的數量最多,也最出名,被戲稱為「東北神獸」。狍子亦呼應著東北的輕鬆詼諧,長著一張傻fufu的臉。它的腦袋比一般的鹿更短圓,頂著兩隻大大的招風耳;鼻子下面有兩塊白斑,加上白嘴唇,像偷吃了奶油還沒擦乾淨嘴;鹿科動物的犄角大都優雅霸氣,狍子卻只有兩根「小短棍」插在頭頂,長度才20多釐米。
  • 東北神獸傻狍子:因為傻,硬是把自己變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東北人從小都認識一種可愛的小動物,它本來的名字叫「狍子」,但是因為性格的原因,大家非要在前面加一個「傻」字。其實它並不是傻,只是好奇心重,正所謂好奇害死貓。所以在東北,爺爺輩兒的都知道,如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抓住它。說它好奇心重,到底重的什麼地步呢?咱們舉幾個例子。
  • 北京鹿科動物狍子
    科普 狍子 北京地區的鹿科動物僅有兩種,即麋鹿和狍子。麋鹿為圈養種群,在北京地區無野外分布,另外可能歷史上北京地區也沒有獐子的野外分布。
  • 嘎拉哈、傻狍子和火炕
    嘎拉哈四個湊成一副,每個骨頭有六個面,其中比較大的四個面分別叫做針兒、輪兒、坑兒、背兒。聰穎機智的先祖就把這小小獸骨四個面玩了個新鮮逗趣。玩嘎拉哈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曰歘(chuǎ)、一曰彈。歘嘎拉哈,同時搭配一個布口袋,內裝紅豆或綠豆的玩著最趁手。
  • 東北的傻狍子與鹿的區別
    圖片為狍子 圖片來自網絡由於在中國的東北地區,狍子的分布與族群比較多,只是當地人把這種鹿稱作狍子而已。雖然狍子也是鹿的一種,但是狍子與鹿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比如說分布範圍的不同。狍子,在中國東北地區、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蒙古、俄羅斯都有其身影。狍子一定是比較耐寒的一種野生動物。從它們的分布範圍內的地區氣候是可以分析出來的。
  • 東北神獸狍子真的傻麼?它只是遇到了bug物種而已!
    我國東北可謂寶藏遍地,生存著幾種特有的野生動物,比如東北虎、遠東豹、駝鹿、紫貂以及狍子等,其中狍子最為常見,其行為方式頗為奇葩,又被戲稱為東北神獸。有人總結了世界上最蠢的六種野生動物,狍子榜上有名,與翻車魚、考拉並列,那麼袍子智商真的特別低麼?傻狍子是否真的名副其實?
  • 撕名牌靠戰術 「傻狍子」鹿晗變身「機智鹿」
    撕名牌靠戰術 「傻狍子」鹿晗變身「機智鹿」2016年01月09日 14:45:15來源:新華娛樂本期節目一開場六位「女神」令人驚豔的裝扮不但看傻了「跑男團」,更讓觀眾大呼「福利滿滿」。而之後「女神」們的水上大戰除了顏值爆表,還頗為勵志感動,張藍心的一招「捨生取義」令網友們紛紛大讚:「真是中國好隊友,團體戰果然還是得靠配合。」
  • 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狍子,說說它的人工養殖技術
    狍子是鹿類品種之一,是一種常見的食草野生動物,經常在我們國家北方地區出沒。由於它的經濟價值很高,被人們大量的捕捉,現在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狍子全身都是寶,目前隨著我們國家養殖業的發展,狍子養殖是一種新興的養殖項目。那麼狍子該如何養殖呢?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是選地建舍。
  • 明星「綽號」真有意思,鹿晗「傻狍子」肖戰「有錢」,王一博反萌差
    明星「綽號」真有意思,鹿晗「傻狍子」肖戰「有錢」,王一博反萌差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想必大家都知道鹿晗都被稱為「傻狍子」吧!
  • 傻 狍 子
    在山裡,要是一個人做事呆頭呆腦,大家就會叫他一聲「傻狍子」,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像狍子那樣發傻的人。關於狍子的傻事流傳的太多了,以至於成為做事沒有頭腦的代名詞。說起傻狍子的各種搞笑行為,山民們能說上一籮筐。
  • 狍子受驚、野豬闖禍,北京深山處野生動物上鏡站「C位」
    紅外相機的布設很有講究,「肯定要放在有動物路過的地方,沒動物拍啥呢。」保護區的巡護隊員負責相機布點,51歲的徐建國和紅外相機打了10年交道,布設經驗十分豐富。有動物出沒的地方,一是水源地,大小動物都要喝水,山裡的小溪、水塘,都是動物世界裡的「集會」場所,豹貓、野豬、獾等獸類,還有各種鳥兒,會在一天裡不同的時間段來補充水分。其他的布設點位,就要考察「眼力」了。
  • 《跑男3》近尾聲「傻狍子」鹿晗變身「機智鹿」
    本期節目一開場六位「女神」令人驚豔的裝扮不但看傻了「跑男團」,更讓觀眾大呼「福利滿滿」。而之後「女神」們的水上大戰除了顏值爆表,還頗為勵志感動,張藍心的一招「捨生取義」令網友們紛紛大讚:「真是中國好隊友,團體戰果然還是得靠配合。」
  • 狍子作為一種野生動物,建造圈舍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如何飼養?
    去過東北的人都知道,狍子是一種很常見的動物。因為它有很高的養殖價值,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會關注它的經濟價值。畢竟現在野生的狍子已經很少見了,而且作為國家保護動物,它已經不可能再被捕捉。從另外一方面講,狍子的肉味道鮮美,食用起來特別的美味。那麼如何來飼養狍子,就成為了一些養殖戶所關心的。
  • 富平縣武嶺工區發現「三有」保護動物狍子
    通訊員 強新藝 近日,富平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和護林員一同巡山到武嶺工區時,發現數隻「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石拐區又雙叒叕發現了野生狍子
    近些年通過各方的努力石拐區完成了「煤城」蝶變「美城」狍子、狐狸、獾子等野生動物頻現城鄉>梅花鹿、狍子、狐狸……在動物園看到這些野生動物或許不足為奇,平日難覓蹤跡的野生動物再一次在五當召景區「現身」了。去年以來,野生狍子在石拐區林區、景區各地時有現身,或單獨出沒、或結伴而行,或悠閒覓食、或追逐嬉戲。「雖然動物不會說話,但會用蹤跡回答一切。」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很敏感,野生動物種類和種群規模是區域生態環境最直接的反映。
  • 周福鴻狍子養殖賺錢了數百萬元
    一次,到內蒙古赤峰市收完貨款,朋友請他在一家小飯館裡吃到了味道鮮美的狍子肉。狍子跑得快跳得高,被稱作「草上飛」, 因為肉質純瘦細嫩鮮美,風味獨特,有「瘦肉之王」的美譽。在清代人稱「皇家野味」,如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04年,被國家列為可以商業性經營利用的野生動物,當地人開始進行人工馴養。價格很貴,養殖很少,一些老闆開車從包頭等地趕來一飽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