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張國榮的陳淑芬,也守護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2020-12-16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淘漉音樂(ID:taolumusic)

作者:一桌石榴

1996年12月,闊別歌壇7年的張國榮重返舞臺,計劃舉行24場「跨越97演唱會」。

記者會上,拍照的時候張國榮忽然伸出兩根手指,按著經紀人陳淑芬的雙頰,陳淑芬見他這麼開心,也擺出有趣姿勢。

相識十幾年,兩人早已是親密無間的工作夥伴。

張國榮曾不止一次公開說:「我的背後,有一個對我事業有很大幫助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陳淑芬。」

今天,明星開個人演唱會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但追根溯源,四十多年前,是陳淑芬開人先河,籌辦國內個人演唱會。

不僅如此,她也是國內引進外國歌曲版權第一人,國內經紀人領域先行者。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偶像,即使娛樂圈更新換代,總有一些人是我們心中不可取代的明星:張國榮、梅豔芳、沈殿霞、羅文、鄧麗君、張學友、周華健、Beyond、張智霖、草蜢……

這些星光背後,都有陳淑芬的一路相伴。

01

_

1977年,青春活力的張國榮一身歐美範白衫,配上一雙紅靴,參加「亞洲歌唱大賽」,奪得當年亞軍。

陳淑芬對這個少年印象深刻,覺得他應該得冠軍才對。

後來一日,陳淑芬與李香琴相約到香滿樓吃飯。

經過走廊,看到張國榮也在那兒用餐。

這位就是李香琴,年輕時也是TVB的女星

陳淑芬問李香琴認不認識張國榮這個後生仔,恰好李香琴認識,就介紹他們兩人相識。

彼時張國榮與前經紀人合作不愉快,沒有再續約,正對前途感到迷茫。

70年代初,還沒有 「經紀人」一說,這個職業名稱是一名記者封給陳淑芬的

陳淑芬向他拋來橄欖枝,他很愉快的答應了。

於是,張國榮就成了陳淑芬籤下的第一個歌手。

這一年,對於沒有找到方向的新人張國榮,和剛剛成立自己唱片部門的陳淑芬,都是一切剛好。

時間往回一些。

1973年,18歲的陳淑芬進入隸屬TVB的華星娛樂有限公司,在宣傳部做秘書。

她出身富裕,工作卻很勤懇。

抹桌子、倒咖啡、寫會議記錄、翻譯、發宣傳稿,常常忙到半夜三更,樣樣做到足。

工作做得好,就開始負責聘請外國音樂人到香港演出。

麥可傑克遜唯一一次來華演出,是陳淑芬全程陪同的。

聽說麥可傑克遜有潔癖,手也不和人握,她心裡擔憂,怕他很難相處。

怎知一見面,麥可傑克遜就同她問好,然後向她伸出手,與傳說中很不一樣,他十分友好。

年輕的陳淑芬害羞,陪同他那麼多天,連合影也沒有要求過一張,至今都遺憾。

負責過很多國外的歌手、音樂人的活動後,陳淑芬萌生為華人歌手舉辦個人音樂會的想法,這時國內尚未有過歌手舉辦個人演唱會的先例。

到1976年,她將這一想法付諸現實。

為鄧麗君、羅文、歐陽菲菲等紅極一時的歌手籌辦了個人演唱會,這才正式出現了這一演出形式。

有外國經紀人朋友想在香港開一間音樂版權公司,邀陳淑芬合作。

華星怎麼肯放走能力這麼出眾的大將,自然百般挽留。

陳淑芬想了想,提議華星成立唱片部,她把她的股份帶入華星,華星出唱片,她有唱片版權。

相輔相成,一拍即合。

張國榮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陳淑芬面前的。

02

_

籤約張國榮後,陳淑芬著力為他打造星途。

1983年,張國榮的第一張專輯《風繼續吹》問世。

這首現在被傳唱成經典的歌曲,在當時銷量不錯,但並沒給張國榮帶來更大的熱度。

陳淑芬也在思考,下一步要怎麼走呢。

不久,陳淑芬在日本聽到一首叫《MONICA》的歌,她猶記張國榮在亞洲歌手大賽上,穿著紅舞鞋又唱又跳,颱風極佳。

感覺這首歌很適合張國榮唱,而且那時很少有藝人唱快歌,跳勁舞。

她幾經周折,終於從日本拿到翻唱版權。

1984年,專輯《MONICA》果然大手歡迎,正是這首歌,奠定了張國榮在香港歌壇的地位。

此後,在陳淑芬的幫助下,隨著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金曲相繼問世,張國榮遂成為天王級歌星。

幾年後,陳淑芬還是離開華星,剛好約滿的張國榮二話不說就要跟她一起走。

所以,陳淑芬也很感激張國榮,在前途未卜時,與她共同面對。

這件事,惹得梅豔芳很生氣。

那年陳淑芬的唱片部成立後不久,她就開始舉辦「新秀歌唱大賽」。

這項賽事為日後的香港演藝圈,選拔了包括黎明、鄭秀文、鄭伊健、陳奕迅、楊千嬅、張衛健等影響至今的歌手。

梅豔芳更是在第一屆比賽中,以一曲《風的季節》驚豔全場,一舉斬獲冠軍。

對於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陳淑芬也頗用心思。

請來劉培基為梅豔芳量身設計服裝造型,日本音樂大師和香港作曲家黎小田為她創作歌曲。

劉培基,香港著名時裝/形象設計師。

於是,幾人合力之作《似水流年》迅速爆紅。

重情的梅豔芳,對自己這位歌壇伯樂也真心。

陳淑芬還未正式離職時,繼續在為梅豔芳做國語唱片,公司跟她說:「你要走就不需要你去了。」

梅豔芳聽了,回懟公司:除了陳淑芬,他們換任何人過來出的通告,她都不會去。

但是陳淑芬走的時候,問都沒問過梅豔芳要不要一起走,梅豔芳覺得她太偏心,介意了很久。

梅豔芳那時還不懂陳淑芬的苦衷。

張國榮從來未籤過華星的經紀人合約,而梅豔芳是從華星比賽出來,且有約在身。

陳淑芬若要梅豔芳一起走,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沒「江湖道義」。

她是講江湖道義的人,所以才在那個時代,在男人的世界裡拼出一條路來。

張學友是未與她籤約,合作卻最多的藝人。

她與張學友合作始於1987年。

那時,張學友第五張專輯僅售出幾萬張,原本出道成名,春風得意的年輕人,一時承受不了這種落差,開始酗酒買醉,脾氣也變得暴躁,得罪很多人,負面新聞接踵而至。

他不甘就此沉淪,去請教陳淑芬,陳淑芬要求他必須改掉酗酒鬧事的惡習,從那以後張學友滴酒不沾。

1993年的《吻別》,全球銷量達400萬張。

張學友由此確立了香港歌壇天王的地位,也揭開了四大天王「雄霸」香港樂壇的序幕。

之後,更是將張學友推向歌神寶座。

1995張學友世界巡迴演唱會,這在香港歌手中前所未有,是香港歌手在國際演藝事業上的突破,令世界各地掀起中國熱。

1997年,《雪狼湖》在香港紅磡體育館公演,成為香港演藝界空前盛事。

其後,將該劇由粵語版改成國語版,請林夕重新寫詞,同時高標準地設計舞臺、服裝,燈光,挑選演員,組織龐大的演出隊伍,將演出帶到內地。

尤其是在張學友的世界巡迴時,每天早上睜開眼睛都不曉得自己身在何方。

「一天溫哥華,跟著在洛杉磯兩場晚上的,因為翌日得在舊金山演出,便得當晚立刻拆臺明天搬過去重新搭過。」

整組工作人員共二百多人,一切要安排妥當,這種魄力真不簡單。

「記住送票給開電閘的人,只要一個人為難你便足以致命。你跟第一把手講好了,都得搞好第二把手、第三把手。」

事情不分大小,她都很留意。

正是這樣的用心盡力,她成為香港王牌經紀人。

在今天,經紀人這一行的門檻變得很低。

隨著內地影視業的迅猛發展,明星的收入越來越高,行業格局又未固化,很多明星對自己各方面都有了更大自主權。

有些藝人聘請經紀人時,最首要的條件是對方是否依順自己,經紀人的功用更像助理或者保姆。

在各種場合,經紀人不守規矩,不分輩分讓自己的藝人一定要壓軸。

縱橫江湖幾十年的老牌經紀人,把這種行為視作非常不專業。

「我絕對不允許我的藝人這樣,我一早會跟對方說明,不能出最後就出第一個,要是兩個都不行可能就不接了。」

這樣的互相尊重,亦是對藝人前途的保護。

如果她一直做經紀人,千禧年後的香港,會不會多出幾個巨星來呢。

但一些事情,終究是改變了她的事業方向。

03

_

走過大半生,陳淑芬見證了香港演藝圈四十多年的浮沉興衰。

送走了一個個相伴多年,早已成為知交好友的工作夥伴們。

2003年,張國榮的最後一通電話是打給陳淑芬的。

張國榮在中環逛街,約她喝茶。

一向準時的人,遲遲沒到,等她再接到他的電話走出去,張國榮已從高空落下。

親眼目睹老朋友落在地上的那一刻,陳淑芬壓住內心的恐懼與悲痛,趕快為他蓋上一件衣服,香港這樣一個八卦的城市,沒有流出一張國榮沾滿灰塵的照片。

張國榮的去世,令他姐姐太意外,她對陳淑芬說:「他還說過幾天就要跟你去成都休養。」

張國榮抑鬱症那段時間,有位高人讓他去成都一座深山吸吸大樹的靈氣,陳淑芬答應陪他一起,但考慮到那個季節深山很冷,張國榮又剛患感冒,擔心他身體撐不住,就將時間延了一延。

沒等到成行,人就不在了。

陳淑芬很自責,自責自己對抑鬱症的了解不深,給張國榮的關心和陪伴不夠,自責自己若能早點陪他去成都,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件事。

那段時間,她眼淚一直都沒有停過,視力變得差了很多。

張國榮未曾言明的身後託付,陳淑芬都為她辦妥當了。

她一定沒有想到,幾年後,又要一次面對這種託付。

沈殿霞病重時,陳淑芬常常陪伴著她。

那些日子陳淑芬一下飛機,就會帶著工作文件去醫院。

沈殿霞睡覺,她就在一旁工作。

最後,沈殿霞在醫院跟她說:「我要走了。」

陳淑芬知道她不想在醫院,一路送她回到溫哥華的家中;

陳淑芬知道她最放心不下女兒,在她去世後,一直盡心照顧鄭欣宜至今。

這之後,陳淑芬不再籤約藝人,轉去做製作。

她說,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就不再籤約藝人了,一個一個項目去做。

她沒說的,或許是看著感情深厚的夥伴離開自己,實在太難受。

陳淑芬將籤約、或合作過的藝人的物品都珍藏起來,放在保險柜裡。

如果有人前來看,要帶上白手套。

每年,陳淑芬至少會前往寶福山6次,那裡長眠了她三位摯友:張國榮、沈殿霞、羅文。

她將他們的靈位放在一起,因為他們都是很好的朋友,可以互相陪伴。

看到這一切的魯豫說:

「人很孤獨,但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有情有義的環境當中,那種對孤獨的恐懼感就會少很多。」

- END -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介紹

本文轉載自淘漉音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淘漉音樂,甄選金曲。我們不提供網絡神曲,只分享經典音樂。

相關焦點

  • 2003年,張國榮一躍而下,陳淑芬用衣服保全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總有那麼一些人難以超越,總有那麼一些人的離去給人遺憾,總有那麼一些人讓搭建人難以忘懷,被大家尊稱哥哥的張國榮就是如此。可隨之而來的又是6年沉寂,因為他歌唱前期宣洩情感的歌曲無人欣賞,直到1983年,張國榮遇到經紀人陳淑芬,才正式崛起,提攜之恩永不忘,自此以後陳淑芬就是唯一被張國榮承認的經紀人。
  • 當年張國榮從24樓跳下,她做了這件事情,維護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當年張國榮從24樓跳下,她做了這件事情,維護了哥哥最後的尊嚴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應該是香港娛樂圈最輝煌的年代,那個時候無論是樂壇還是影壇,都出現了非常多優秀的明星,可謂是星光璀璨,但是在這些明星當中就有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張國榮
  • 2003年,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是她一個舉動護住哥哥最後的尊嚴
    張國榮是參加唱歌比賽進入娛樂圈,但是進去娛樂圈了之後,他之後的發展並不好,演唱的歌曲沒有很好的反響,出演影視作品也只是一些小小的配角,這樣的情況也維持了幾年的時間。直到1981年的時候,張國榮遇到了他演繹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人陳淑芬,陳淑芬是一個經紀人,當時的他一眼就看中了張國榮,並把她籤在了自己手下。
  • 她用盡全力保全張國榮最後尊嚴,難怪他走時,遺言只留給了她!
    他的離開讓當時很多人難過,最難過的是當時的張國榮經紀人陳淑芬也是她在最後時刻保護了張國榮最後的尊嚴。事實上,張國榮在2001年遭受了嚴重的抑鬱症,並且每天都遭受很多痛苦。由於胃酸倒流,他的喉嚨已經嚴重受損,所以錄音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漸漸地張國榮生病越來越頻繁。
  • 她用盡全力保護張國榮最後尊嚴,難怪他走時,遺言只留給了她
    2003年隨著張國榮從東方文華酒店一躍而下,哥哥張國榮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張國榮身穿直筒西服,來到香港中環東方文華酒店24層的私人會所,點茶、抽完一根煙。與此同時,給陳淑芬發去了最後一次任務,一直以來備受寵愛的巨星們從酒店縱身一躍。張國榮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
  • 愚人節18:43分,張國榮從24樓一躍自殺,致電陳淑芬:來接一下我
    2004年,張國榮蠟像入駐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偉人殿堂"區域。這尊蠟像成為了第一個入駐該展區的香港藝人。這是張國榮過世一年後,蠟像館負責人花費70萬港元。從張國榮家人口中提供了形象以及其他數據為其打造。
  • 香港第一經紀人陳淑芬內疚一生,想對張國榮說: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2003年4月1日晚18點43分,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哥哥一躍而下。幾天後,哥哥(張國榮)的家姐問陳淑芬:「怎麼會這樣,Leslie不是說過幾天就要和你一起去成都?」這成了陳淑芬一生的痛,她恨自己沒有帶哥哥離開香港。
  • 張國榮經紀人攜1741隻紙鶴祭拜哥哥,要歌迷保重身體9月12日再聚
    每年四月一日,成千上萬的粉絲會自發前往文華酒店,在張國榮生前最後觸碰的地方舉辦追思會,到那時文華酒店就像一個藝術館,現場擺滿與張國榮有關的鮮花、刊物、劇照,更有粉絲不惜重金打造紅玫瑰高跟鞋,以此寄託對哥哥的思念。
  • 跳樓前5分鐘,張國榮給陳淑芬打電話:酒店門外等我,很快見到我
    時光荏苒,我們身邊的親人隨著時間的流逝,開始變老,到最後都會離開我們的身邊。在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在年輕輝煌時刻為我們留下經典作品,有的因為事業不順離開我們的視線,也有的回歸普通人的生活,還有的卻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刻,選擇永遠離開了人世。張國榮就是一位,直到今天張國榮已經去世17年,從萬千寵愛的巨星到遺憾隕落,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人生。
  • 用衣服遮蓋張國榮遺體,力捧張學友、梅豔芳,她才是最強經紀人
    前兩天重溫了一遍哥哥張國榮的《霸王虞姬》,真是看一遍哭一遍,那麼好的哥哥怎麼就不在人世了呢。想到哥哥張國榮,我就想起那個他背後的女人——陳淑芬。陳淑芬是香港娛樂圈的金牌經紀人,被人尊稱一句「陳太」。從此可以看出她在香港娛樂圈的地位之高。
  • 張國榮的最後一通電話,打給了這個女人
    有人說,像香港這麼八卦的城市,張國榮沒有流傳出遺體照片,簡直是奇蹟。 陳淑芬不僅是張國榮最後尊嚴的保全者,也是一路陪伴他成長的經紀人。張國榮不止一次說:「我的背後,有一個對我事業有很大幫助的女人,她就是陳淑芬。」
  • 張國榮背後的女人
    陳淑芬趕到酒店時,聽到東西摔到地上的一聲巨響。她再打張國榮的電話沒通,心裡咯噔一下。張國榮跳樓了。她哆嗦地撥打唐先生的電話,通知這個消息,然後通知保安,保護張國榮的遺體不被媒體照相。有人說,像香港這麼八卦的城市,張國榮沒有流傳出遺體照片,簡直是奇蹟。陳淑芬不僅是張國榮最後尊嚴的保全者,也是一路陪伴他成長的經紀人。
  • 歌壇神話幕後推手 陳淑芬赴內地打造音樂劇人才
    上周,香港金牌經紀人陳淑芬女士現身南京藝術學院,為「南京藝術學院天星音樂劇學院」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陳淑芬聯手南京藝術學院,打造音樂劇人才,實施造星計劃。從後來的情況看,陳淑芬的思路和策劃抓住了梅豔芳的長處,把住了香港的流行脈搏,將梅豔芳成功地打造成了「東方的麥當娜」。  如果說成功地塑造了梅豔芳驗證了陳淑芬的獨到眼力,那麼再次捧紅張學友則證明了她那過人的膽量。20世紀90年代初期,曾經一度風靡香港的新人張學友,因為嚴重酗酒在歌壇沉寂了整整三年。
  • 這幾件事是「哥哥」在離世前的最後一次
    大家好,歡迎來到團團說音樂,今天我們來說說「哥哥」張國榮生前若干個最後一次,以此紀念哥哥。在文章的開頭,本想寫一寫張國榮的生前所獲得的榮譽,簡單梳理一番之後我選擇了放棄。因為「哥哥」的榮譽實在太多了,可能三天三夜都寫不完。
  • 2003年愚人節,張國榮從24樓躍下,最後一通電話:淑芬你來接一下我
    成為一名出色的歌手、演員,他就是哥哥張國榮。上天給予了他不可多得的天分,而他也把握住了這份幸運。天分加上他不懈的努力,以及他對自己事業的熱愛與激情,讓他一次次進步,一次次的突破,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生活總有我們想不到的意外,讓我們為之傷感。
  • 2003年,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7年後向太一句話引人深思
    在這個全世界都在過愚人節的日子裡,哥哥卻選擇給我們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這天傍晚張國榮獨自在陽臺發了一會呆後,向酒店前臺要來了紙和筆,表情凝重地寫著人生最後一封信,寫之前還給經紀人陳淑芬打了一通電話,讓陳淑芬來接一下他。
  • 張國榮64歲生日,唐鶴德曬珍貴照片,引用哥哥經典歌曲深情告白
    9月12日是張國榮64歲生日,摯愛唐鶴德提前幾分鐘為哥哥慶生,並再次分享張國榮珍貴的生前舊照。照片中是哥哥慶生的畫面,雖然已經離去十七年,但音容笑貌宛如重現,仿佛就在昨天。唐鶴德引用哥哥《共同渡過》的一句歌詞「分開也像同渡過..」緬懷。
  • 2003年非典時,張國榮最後的時光
    陳淑芬喝咖啡,電話中他說:「淑芬,你來接我一下。」陳淑芬知道張國榮當時深受抑鬱症的折磨,病情嚴重時整夜失眠,直冒冷汗,手不停顫抖,連水杯都拿不穩,甚至伴隨著胃酸倒流的症狀。可她不知道,在一片平靜的背後,竟醞釀著一場訣別。她驅車前來酒店,給他打了最後一通電話,說自己已經到了。哥哥在電話裡只回了五個字:「好,那我來了。」
  • 張國榮,你好,多希望是你開的玩笑!愚人節快樂!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跟世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縱身一躍,愚人節從此有了不一樣的色彩。每年四月一日,成千上萬的粉絲會自發前往文華酒店,在張國榮生前最後觸碰的地方舉辦追思會,到那時文華酒店就像一個藝術館,現場擺滿與張國榮有關的鮮花、刊物、劇照,更有粉絲不惜重金打造紅玫瑰高跟鞋,以此寄託對哥哥的思念。2020年4月1日受疫情影響,歌迷會沒有申請追思活動,卻仍有不少粉絲陸續抵達文華酒店,雖然相較往年冷清了不少,但這份心意彌足珍貴。
  • 幫張國榮打了一輩子工的男人:有一種工作,叫不計報酬
    2003年4月1日傍晚,張國榮本來約了經紀人陳淑芬一起吃晚飯,陳淑芬在與張國榮通電話時,張國榮突然說想趁機看看香港。陳淑芬感覺事情不對,立即打車趕到東方文華酒店,馬上就接到張國榮打來的第二個電話,他讓陳淑芬在門口等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