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山市西區醉龍文化節活動一覽表
長洲北堡醉龍表演。
一年一度的西區醉龍文化節大戲,今天在中山美術館廣場上映,活動為期2天。
今年的醉龍文化節將推出10餘項精彩活動,解鎖2020年醉龍文化新品牌,打開「西區醉龍」文化品牌新鏡像,在「老字號」富華商圈裝上發展新引擎,為中山重振虎威、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西區力量。
打開「西區醉龍」品牌新鏡像
醉龍,這是中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張名片。迄今近800年歷史的醉龍文化,是中山特有的民間民俗藝術。2008年6月,國務院正式將醉龍舞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區長洲雖然不是中山醉龍舞的唯一源頭,但卻是市內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最有群眾基礎、最能體現持續發展魅力的地方。
九屆醉龍文化節的成功舉辦,開創了文化與產業雙贏的新局面。其中,首屆醉龍文化節,喚醒了沉睡多年的兩條龍———長洲醉龍和長洲北堡醉龍;第二屆醉龍文化節,首發醉龍郵票和連環畫,吹響了文化與產業融合的號角;第三屆醉龍文化節,開啟「幸運一條龍·百萬大抽獎」歡樂消費月活動,吸引廣大市民、遊客到西區觀光購物、消費;第四屆醉龍文化節,吸引十多萬人參與,吸引20多個鎮區和大中院校參加微電影創作大賽,加速促進西區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第五屆醉龍文化節,重塑了長洲扒仙艇民俗品牌,擦亮了「西區醉龍」文化品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第六屆醉龍文化節,通過鏡頭記錄醉龍舞的來龍去脈,首次在電影院上映《醉龍》紀錄片,讓「西區醉龍」文化品牌有另一番鏡像;第七屆醉龍文化節,籌辦大型醉龍冰雕藝術展,讓醉龍在冰雕大師的雕琢下再續傳奇;第八屆醉龍文化節,邀請醉龍舞傳承人出演情景短劇,展現醉龍文化魅力;第九屆醉龍文化節,擺出40米長的「龍形」醉龍文化長廊,用工匠之手再現醉龍「真容」。
西區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山市西區醉龍文化節是西區的傳統文化項目,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九屆,在給廣大市民帶來文化盛宴的同時,較好地增強了西區的文化影響力和商業競爭力,打造出「西區醉龍」品牌,為中山重振虎威、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西區力量。
10餘特色活動讓民俗大戲更有看頭
作為一年一度的中山傳統民俗大戲,今年如期而至的西區醉龍文化節令人期待。本屆醉龍文化節「大戲」將會怎麼演?這吊足了醉龍「鐵桿粉絲」們的口味。
據了解,第十屆中山市西區醉龍文化節將於9月26日在中山美術館廣場隆重開幕,盛會一直延續至9月27日。據本屆醉龍文化節組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雖然本屆醉龍文化節僅有2天時間,但活動內容絲毫不亞於往屆,且活動「因子」更接地氣。活動期間,主辦方將通過10餘項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展現一個更加立體的醉龍文化盛宴。
在本屆醉龍文化節上,活動設置更接地氣且更具觀賞性的比賽活動。今年將派出「草根明星」陣容,在政府搭建的百姓舞臺上,不間斷地進行多場接地氣的演出,如「醉龍杯」少兒才藝展演、廣場舞比賽等,讓群眾近距離可享用文化大餐。活動期間,主辦方同步舉辦醉龍非遺傳承集市(手工作坊、書畫展)、中山市詩詞楹聯大賽獲獎作品展、「醉龍杯」美麗西區攝影比賽獲獎作品展等。
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醉龍歷史短劇以及長洲扒仙艇表演賽。在歷史短劇中,國家級非遺項目「醉龍舞」傳承人黃金漸將本色出演醉龍歷史短劇;市級非遺項目長洲扒仙艇也將亮相岐江河。
帶你看醉龍文化節
看點1 醉龍舞傳承人全情投入出演歷史短劇
作為本屆醉龍文化節的重頭戲,《穿越古今 醉龍傳承》歷史短劇將在開幕式上上映。據介紹,本次醉龍歷史短劇,邀請醉龍舞傳承人黃金漸出演,以人物對話的形式帶領市民群眾回顧醉龍歷史,認識醉龍舞的起源、招式、套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以推陳出新的途徑傳承新時代醉龍精神,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劇中設置黃敬齋、老師、學生、醉龍隊員等角色,融入話劇、舞蹈、沙畫等表演形式,演出時長約30分鐘。
看點2 醉龍文創手工藝品驚現非遺集市
辦一場「醉龍」手工藝品集市,加速推動醉龍文化品牌發展。9月26日,主辦方在中山美術館側方廣場舉辦非遺傳承集市,以「醉龍舞」非遺文化為主題,設有醉龍文創手工藝品作坊、少兒醉龍書畫作品展、手繪醉龍活動,讓廣大市民近距離接觸非遺手工藝品,親身感受西區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在醉龍主題手工作坊,昌平小學的黏土浮雕、沙朗小學的醉龍瀝粉畫、實驗小學藍波灣學校的綜合材料立體造型、鐵城小學的輕黏土土仿銅畫、廣浩學校的綜合材料布藝手工品、廣豐小學的麻繩貼畫、新長江學校的瓦楞紙手工、翠景東方小學的鋁箔畫、西區中心小學的紙漿畫、西區小學的黏土立體雕塑、煙洲小學的紙杯半立體造型龍、聚星學校的衍紙畫、鐵城初級中學的扇面國畫、西區中學的三角紙片紙藝……市民觀賞各色各樣的醉龍文創手工藝品之餘,還可以參與製作,體驗不一樣的樂趣。
看點3 醉龍巡遊居民走街串巷祈福保平安
9月26日下午3時許,一年一度的醉龍巡遊即將精彩上演。屆時,過百人組成的長洲醉龍巡遊隊伍、北堡醉龍巡遊隊伍等兵分多路,在長洲社區村巷進行祈福巡遊。
具體巡遊路線:黃氏大宗祠——煙洲小學—長洲社區居委會—東來社—梅溪祠—前洲祠—康公廟—獅山公園—侯王廟—黃氏大宗祠。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加入巡遊隊伍,與醉龍隊一起祈福,感受傳統民俗文化魅力。
看點4 6艘長洲仙艇亮相碼頭爭渡岐江
長洲扒仙艇習俗,源於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8),是西區長洲村特有的民俗文化,也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進一步挖掘長洲民俗傳統文化,弘揚民俗精粹,本屆醉龍文化節將舉行長洲扒仙艇表演賽,比賽主題為「弘揚傳統文化 展現文化自信」。
屆時,6艘長洲仙艇亮相岐江河,將上演一段精彩的表演賽。據本屆醉龍文化節組委會介紹,長洲仙艇長約 3 丈,每艘坐 20 人。在開幕式當天,由120人組成的長洲仙艇隊,將分6艘仙艇,在岐江河至人民大橋段之間比賽,整個賽程約有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