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何老師),就在前不久,有一位讀者朋友給我留言,說自己之前酒量很好,但是最近這半年他發現,自己只要一喝酒就感覺頭暈,而且臉也紅得不行,有時候跟同事出去吃飯,我說我不能喝酒,他們都不相信,說我不給他們面子。
當聽完該男子的敘述,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方面的問題,隨後在我的建議下到醫院徹底檢查了一下肝臟功能,結果不出所料,報告顯示他體內的各項指標都高出正常值很多,且肝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硬化。
喝酒必傷肝?
對於很多愛喝酒的人士相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自己突然發現自己酒量下降了,平日很能喝,但是有時候卻難以下口,且還出現臉紅、脖子粗,頭也暈乎乎的情況出現,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不喝酒的人告訴他們,這是體內代謝能力強,說明酒量很好,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不然,越是喝酒愛臉紅的人,反而越不能喝酒,我們在喝酒的時候之所以出現臉紅其實這多半是肝臟出現了問題,這主要是因為,肝臟作為我們人體中最大的代謝組織,我們 喝進去的酒主要都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出體外的,如果肝臟出現了問題,這種代謝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從而會從我們的臉上、身上以及尿液中表現出來。
那麼,對於那些愛喝酒的人士而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才能既能喝酒,又不會傷害我們的肝臟呢?
老祖宗留下的3味藥,護肝+降酶,為家人收好!
「矴參」——肝臟的「保護傘」
是內蒙古阿拉善產的一個細分品種,主產於我國內蒙地區,中醫認為:其味甘、溫。歸肝、腎二經。氣微,味微苦。經常泡水喝對護肝、分解乙醇皆有很好幫助。
現代研究發現:矴參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和磷脂、谷固醇和三萜類活性成分,能夠有效修復受損肝細胞、降低轉氨酶,以及分解乙醇等幫助。尤其適合長期熬夜加班、喝酒應酬以及長期面對電腦的人群服用。
葛根——「千年人參」
說起葛根,相信很多人對它都不陌生了,葛根在我國很多南方山脈地區都有生長,早在古代,葛根就享有「千年人參」的美譽,中醫認為:葛根氣平、味甘,在我國葛根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其花、根、粉均可入藥。
現代研究證實:葛根中含有豐富的葛根素、青花素和異黃酮苷等物質,對提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恢復正常肝臟機能皆有很好幫助。
黃芪——肝臟的「不老藥」
黃芪在中醫中的應用已經有著上千年歷史,早在我國古代,黃芪就享有「不老藥」的美譽,尤其是到了近代,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黃芪越來越多的成為很多人的首選,中醫認為: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
現代研究對黃芪的研究發現,黃芪中含有豐富的黃芪皂苷、多糖、黃酮類活性物質,對修復受損肝細胞、增強自身免疫力皆有很好幫助。
眾所周知,就單一的一味藥材而言,並不能發揮它最大價值,中醫更多的講究合理配伍,那麼你知道以上三味藥材,該怎麼搭配養肝效果才最好嗎?
推薦吃法:取矴參5克,葛根3克,黃芪3克,將以上三種食材分別用清水洗淨後放入杯中,用開水燜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可以反覆衝泡1天,直至無色無味即可。(連服10天停5天,一般連服一個月左右養肝效果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