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子殷 廣東獅子會監事
(轉自《南粵獅聲》第11期)
成為社區服務和人道主義的全球領航者,是國際獅子會的願景,也是讓我們一直追隨的獅子精神。然而,在公益慈善道路上,我們不再僅憑一己之力而孤軍奮戰。
跨界公益,對於廣東獅子會並不陌生。
獅子事業紮根中國大陸地區,就是中國政府借鑑國際公益先進的運營經驗,致力於與世界接軌與國際獅子會通力合作的產物。
從2002到2013,十一個年頭,廣東獅子會從53名創會會員到今天3810多人;從只有寥寥數支服務隊,到今天的100多支服務隊;從默默無聞到今天成為在珠三角地區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志願服務組織。今天的成績得益於全體獅友的無私奉獻,同時也和我們堅持跨界公益的理念密不可分。
一、政府是我們的堅實後盾,我們是政府的有益補充
廣東獅子會成立後即於2003年參與「視覺第一 中國行動」二期項目,隨後又於2008年啟動「視覺第一 廣東行動」,持續開展至今,並積極參與中國獅子聯會舉辦的「非洲光明行」,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使得「視覺第一」行動成為廣東獅子會的服務品牌項目之一。
截至2012年3月31日,「視覺第一」行動讓國內近30,0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恢復了光明。因為項目的成就,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贈予廣東獅子會「光明使者」榮譽稱號。
「視覺第一」還獲得2010年《南方都市報》評選的「責任中國」年度公益行動獎,以及2011年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民政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授予的「首屆珠江公益節·公益項目」榮譽稱號。
優異的成績,離不開我們清晰的組織定位,更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高度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成立之初,我們一直致力於取得各受助地區的基礎政府組織開展溝通交流、合作,了解需求在尋找需求、爭取支持、建立良好的溝通體系。
及後我們發起的為單親兒童圓上學夢的「藍天計劃」;響應廣州市政府「雙到」扶貧工程的「梅州扶貧」項目;響應溫家寶總理的「只有辦一流教育,才會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建一流的國家」號召,通過向貧困地區小學贈送情景動畫課程軟體和特級老師輔導課程軟體,並配套相應的電化教學設備,開創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等一系列手段,改變貧困地區落後的教育現狀的「愛芯工程」行動等,都在貫徹著我們與政府通力合作的跨界戰略思想。
作為民間組織,我們不是「救世主」,更不可能替代政府職能,因此,堅持做政府的有益補充、爭取政府做我們的堅實後盾這一跨界戰略思想,為我們的不斷進步提供了極大動力。
二、愛心無邊界,公益事業也需要企業的給力支持
社會責任是政府、NGO、企業和公民的共同責任。在公益慈善道路上,我們不得不將企業作為我們合作的一大重點。
11年的獅子歷程裡,我們得到了非常多企業的幫助,最為津津樂道的是嬌蘭佳人和康耐登兩家熱心公益企業的2個合作項目:「2010亞運童行」和「美麗家園」公益行動。
2010年,在廣州亞運會舉辦期間,廣東獅子會聯合愛心企業廣州嬌蘭佳人公司聯合開展的大型活動「2010亞運童行」——資助1100多名困境兒童到廣州看亞運,以豐富的旅程一圓孩子們的亞運夢,開闊他們的視野,讓孩子們體驗夢想和愛,打開了他們生命中的另一扇窗,促使他們能積極健康成長。
嬌蘭佳人公司全程贊助活動費用,廣東獅子會負責整體活動執行。雙方分工合作,整合各方資源,策劃了多場豐富多彩極具亮點的活動,使得項目取得更優秀的效果,讓遠道而來的山區孩子真正享受到豐盛的旅途。
2013年2月,廣東獅子會與廣州康耐登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聯手舉辦「美麗家園」公益項目,由熱心企業康耐登家具用品捐贈價值人民幣一千萬元的嶄新家具,委託廣東獅子會派發給廣州乃至全國地區1000戶貧困家庭,為他們改善居住環境,共同築造「美麗家園」。
而本活動更希望通過雙方攜手合作,引發行業關注,吸引更多愛心企業、個人、NGO、媒體加入,幫助有需要的貧困人群改善居住條件,帶動整個家具行業用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全國的貧困家庭都擁有溫馨美麗的家居生活。
通過和企業的整合,我們的組織影響力和服務質量都有了長足發展和進步,未來我們也將致力於攜手更多愛心企業進行更深入的互動,讓我們公益慈善項目更具有廣度和深度。
三、愛心無分大小,公益人人可為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步入了公民社會。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日益爭強,公民利他精神不斷深化。如何觸發公民主動行善、積極行善、習慣行善?
政府的支持、NGO給力以及媒體的倡導,缺一不可。
下面我們談的是媒體在跨界公益中的巨大作用。
【救助羊城五胞胎】
2011年,廣東獅子會發起救助「羊城五胞胎」行動。
由於出色的組織和媒體的廣泛報導,使得該個案引發了眾多的社會資源和廣泛的公眾參與。
據統計,共有超過3000人次為五胞胎家庭捐贈了110多萬元。除了夭折的老四,其他四個寶寶最後順利出院,如今他們都在健康快樂的成長,即將迎來他們的2周歲生日。
此次事件中,有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有一流醫院的優質服務作為依託,有具有公信力的NGO組織進行運作,引發了社會巨大的愛心資源的投入。
【全城義剪救碧心】
2012年2月,一場為救助白血病患兒小碧心的公益活動席捲全城。
起初,笑助會、廣東獅子會等NGO機構關心白血病女孩小碧心,給予精神層面和部分善款幫扶;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新聞日日睇》G4落力幫、新快報、廣東電視臺、南方電視臺、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新快報、信息時報、廣州日報等媒體,亦先後報導關注白血病女孩小碧心。
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新聞日日睇》G4落力幫率先提出「義剪」概念,計劃為小碧心舉辦一場愛心義剪籌款活動。2月12日,一場由廣州熱心媒體人和公益慈善界聯合發起、參與的「愛從頭開始,十萬火急救碧心」義剪活動,在白血病女孩劉碧心的母校——東風西路小學轟動舉辦。160名髮型師齊聚該校操場,累計近3000名熱心市民湧入校園支持義剪,現場即籌得善款38萬餘元。
廣州、北京、南京等地的數家美發機構也紛紛表示願意提供義務剪髮服務。羊城交通臺在節目中同呼籲廣州計程車司機以免10 元起步價的形式為救助碧心的愛心人士「義載」。
此次行動,不僅使媒體、網友、街坊、行業協會從業者會合,更使NGO聯動起來。快樂微基金、廣東獅子會、廣州市家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廣東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組織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其中。
【跨界公益 為愛接力守護航森】
小航森出生在茂名的一個小山村裡,從小就患有腳部殘疾。貧困的父親送他到廣州醫治時,疑因經濟壓力過大,抱著他跳樓輕生。父親當場身亡,他則頭部受重創。
媒體報導了小航森的情況後,包括廣東獅子會等NGO以及各界慈善組織伸出援手,無數愛心人士為他籌集醫療費,但他住院4個月後,依然傷重不治身亡。
此次守護航森行動中,南方都市報與廣東獅子會、碧心青少年關愛基金等NGO籌建了一個救助小組,包括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加入,先後為航森籌集醫療費逾16萬元。
【跨界公益 為愛接力守護小五】
2013年4月12日凌晨,一名4個月大的男孩因患腦積水和顱內感染,而被人遺棄在廣州火車站對面人民北路一處天橋底下,被一名巡邏的保安發現。
廣州的志願者們發起了「愛心接力」,為救治男嬰籌集善款;一場城市愛心接力,也由此展開。志願者們還給他取了臨時名字「小五」,以紀念五月天的救援行動。
這些志願者們有廣州的「奶媽」、醫院的護士,為小五提供母乳;有NGO碧心青少年關愛基金、廣東獅子會為小五籌集善款;有媒體人,在電視報紙上為小五奔走呼喚;有法律界的公益律師,為小五及更多的棄嬰尋求制度上及政府部門的保護……
【母乳·愛】
2013年5月20日,一個大聲說愛的日子。中國內地首個「母乳庫」在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正式啟動。
「母乳愛」項目倡議母乳餵養,並發動哺乳媽媽們志願捐贈多出的母乳,幫助缺乏母乳的有需要嬰幼兒們。剛剛晉升為奶媽的廣東電臺主持人徐靚是這支「奶媽分隊」的頭號隊長。
母乳庫的成立有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遠見和配合,有媒體人的推動和努力,有NGO的資金支持和操作,使得母乳庫能夠良好的運轉起來。
在上面的一個一個個案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來自於民間的力量無窮無盡!
堅持跨界公益,使我們整合成千上萬的公民加入我們的愛心行列,我們倡導「愛心五分大小,公益人人可為」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過以上「為愛接力」系列救助個案,在我們努力打造自己公信力的同時,亦引領更多的人、更廣泛的群體,整合更多的資源,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審視跨界現象的發生,不難發現其深層原因在於,很多社會問題不是單一的機構能夠解決的,更多時候需要聯動其他互補資源合力完成,如政府、企業、學術機構、公益組織……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互動與對話,就是跨界」。
如果說,11年來,我們堅持與相關政府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機制,堅持與其他NGO、愛心企業通力合作,堅持與媒體的攜手公益,堅持發動我們的愛心公民,讓我們迅速成長、初具影響;那麼未來,我們仍將堅持跨界公益,追隨我們的獅子夢!
——————————————————————————————
本文來自廣東獅子會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gdlions;如果您覺得我們不錯,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