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韓網友為了漢服所屬權爭執不下,起因是韓國人稱明制漢服抄襲韓服,這就有點無釐頭了。要知道朝鮮半島也在漢文化圈的範圍內,受中國影響頗多,且朝鮮半島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中原王朝的屬國。如同某導演所言,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他們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了。
這樣的事在稍微懂點中國歷史的人看來,都有些好笑,不過韓國人搶文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們很自信的認為許多東西都是他們的,還自封了一個亞洲第一戰神,只是這戰神委實有些水。嘲諷的不止中國網友,還有日本網友,之所以惹嘲諷。一個是因著戰神也不是那麼好叫的,日本有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而中國能稱得上戰神的就更多了。
白起、韓信、成吉思汗,再不濟也有徐達、戚繼光一類,個個能打。其中如白起一類經歷過幾十萬人的大戰,成吉思汗更是橫掃歐亞大陸,這戰績如何比?另一個則是因著此人曾與中日雙方將領,或合作打同一敵人,或對打的經歷。因為他揚名的那場戰爭便是壬辰倭亂,也就是中國人稱的萬曆朝鮮戰爭,日本人的文祿慶長之役。
也委實不怪韓國人推他出來,那場三國之間的戰鬥,朝鮮唯一能推出來的也就只有他。這個人便是李舜臣,李舜臣生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朝鮮仁宗元年)三月十八日,一個家道中落的官宦家庭。祖上長期在朝廷當官,然而到他祖父那一代,被人彈劾下位。其父親便沒有再當官,一生默默無聞,李舜臣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生的。
說來從這位戰神身上就能看到受中國影響之多,他十一歲學習漢文,後來決心從武。便將中國的《孫子兵法》、《吳起兵法》等讀遍了,可以說,這些是他思想啟蒙之書。他的主要成就有這麼幾件,一個是研製龜船,龜船被認為是當時海上最有威力的戰艦。這一點目前還存疑,因為15世紀的《朝鮮太宗實錄》中已經有龜船的記載了,且100多艘戰船中只有五艘,作用應當不大。
第二個屢敗日軍,保衛了全羅道的安全,至少為明軍東援奪得了勝利。在這些戰役之中,他帶領較弱的水軍堅守了全羅道,並在閒山島全殲日本水軍。取得了很大勝利,給了一路敗退的朝鮮軍民鼓勵,表現很是英雄。第三個是訓練水師,基本上囊括了朝鮮所有水師,起到了很大作用。可若論整個萬曆朝鮮戰爭,大部分還是明軍出的力,李舜臣反而是協助者。
只是為何李舜臣如此突出,實在是因為朝鮮軍就沒幾個能打的,自然將其拔高了。再有便是關於這一戰因著各種原因,記載都比較少,尤其是中國。萬曆皇帝與朝臣大概都不太在意這件事,畢竟他們當時還在跟叛變的蒙古人、楊應龍打,史官便也寥寥幾筆帶過。而日本打輸了不太好意思提,且自身國內也陷入混亂,德川家康忙著殲滅豐臣家上臺。
總結:對於朝鮮半島來說,李舜臣確實是民族英雄,工作和指揮也都比較完美。稱韓國第一名將倒也沒什麼,但論戰績,亞洲第一戰神便有些捧過了。
參考資料:《明史》、《朝鮮王朝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