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投入9億巨資,重建蘇聯時期軍事基地,就在俄羅斯家門口

2020-12-14 利刃觀察眼

近日,美國國會正在審核的"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投資9億資金改造一座名叫坎皮亞圖爾齊伊的空軍基地。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基地位於羅馬尼亞中部,曾是蘇聯時期修建的一座軍用基地。美軍表示升級後的坎皮亞圖爾齊伊空軍基地,將成為美空軍在東南歐活動的中心。而該基地的位置距離俄羅斯咫尺之遙,就位於俄羅斯家門口。美國現在斥巨資改造這座基地,其意圖不言而喻。

二戰結束後由於意識形態不同,美國和蘇聯持續了長達數十年的軍備競賽。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軍事擴張戰略,並先後以美蘇為首成立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組織。同時在成員國境內修建了大量的軍事設施。不過隨著紅色帝國的瓦解,雖然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遺產,但是已經無力維持華約這個龐大的軍事集團了。因此這些前華約成員紛紛投入了美國的懷抱,其中一些國家甚至成了北約組織成員。不過這次美國直接翻新蘇聯空軍曾經修築的軍事基地,還是令人唏噓。

美國此次在羅馬尼亞重建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軍事基地,對於其加強東南歐地位的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歷史上東南歐地區"紅色基因"較為濃厚,即使在蘇聯解體後南聯盟依然存在。美國為了肢解南聯盟,還損失了一架F-117"夜鶯"戰鬥機。雖然南聯盟解體後羅馬尼亞加入了北約,但是當地民眾普遍還是傾向於反美親俄。這次美國空軍進駐,有助於改變當地群眾的固有印象。並且該基地距離俄羅斯更近,美國空軍可以更加迅速地接近俄羅斯領土,對俄羅斯發動打擊。

而且部署在羅馬尼亞比部署在波蘭還具備另一優點—距俄羅斯更近。這意味著美國戰機從羅馬尼亞機場起飛戰機,比從波蘭起飛戰機可以更早的抵達俄羅斯境內。縮短俄軍的反應時間,增大發動突襲的隱蔽性。並且羅馬尼亞與烏克蘭接壤,一旦烏克蘭東部民兵組織進一步發動猛攻美國空軍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馳援。即使是前方局勢不利,美軍也可以憑藉該基地為跳板撤退到法國、英國境內。

一座軍事基地時隔29年再次熱鬧了起來,不過基地的主人卻變了樣。其實也不能怪這些前華約國家畢竟蘇聯已經解體,即使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在面對美國時也顯露疲態。對於羅納尼亞這樣的小國而言,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和誰友好並不重要,其實這點白俄羅斯做得比較好,懂得在美俄中間搞平衡,不過度討好誰也不為自己樹敵,而羅馬尼亞允許美國打造坎皮亞圖爾齊伊空軍基地,未來將成為俄羅斯的眼中釘。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欲重建遠洋海軍,重啟蘇聯時期軍艦,包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
    冷戰時期,蘇聯海軍實力曾經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如果一旦戰爭爆發,蘇聯海軍將在各大洋和美國海軍展開作戰,尤其在關鍵的大西洋海戰中,蘇聯海軍將擔負著切斷美國和歐洲大西洋航線的戰略任務,將直接和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展開正面的對抗。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海軍便一併消失了。
  • 冷戰時期,到蘇聯門口耀武揚威的美國航母,為什麼現在不敢來了
    和許多人心中想的不同,冷戰時期,蘇聯在海軍方面的投入並不少,甚至有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蘇聯海軍如日中天,不但擁有7艘航空母艦,還有3艘戰列巡洋艦。這些大型水面艦艇火力強勁,尤其是3艘戰列巡洋艦,即便放在21世紀的今天,它瞬間打完21枚飛彈的能力,依舊是獨一份的存在。
  • 俄羅斯退無可退了
    近日波蘭總統杜達直接向美軍發出邀請,希望美國派出軍隊長期在波蘭國內駐紮,並表示美國搬遷所需要的相關資金、土地將由波蘭承擔。而在軍火貿易方面,波蘭也是斥巨資向美國交保護費。不惜天價購買F-16、"愛國者"反導系統和F-35隱身戰機。
  • 普京為什麼不重建蘇聯?瓦解一個蘇聯很容易,重建一個蘇聯很難
    把一個統一的蘇聯解體掉,沒有那麼困難。而要把一個已經解體的蘇聯重建起來,就比登天還難了。這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都能夠支持才能夠實現的事情,而現在很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普京雖然能夠挽救俄羅斯,但卻不一定能夠讓已經解體的蘇聯重新活過來。更何況,普京本人也並沒有這種意願。
  • 一支野外探險隊,發現廢棄軍事基地,裡面大量的武器彈藥保存完好
    為此他們常發現一些戰爭遺留下來的產物可以說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很多都是二戰時期所使用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在時間的流逝之下被環境所掩埋。然而曾經俄羅斯的一支野外探險隊伍,卻無意間發現了一個能夠引起高度重視的軍事基地,而且內置的武器保存還很完好。大家都知道,蘇聯鼎盛時期武器繁多,而且軍事基地也是遍布世界各個角落。
  • 夏延山軍事基地:美軍作戰指揮的「神經中樞」
    除此以外,這裡的花崗巖山體之下還隱藏著一座鮮為人知的夏延山軍事基地。夏延山軍事基地入口夏延山軍事基地是全世界防護最嚴密的軍事樞紐之一。1958年5月,為了應對蘇聯洲際飛彈和遠程轟炸機的威脅,美國和加拿大決定共同成立北美防空司令部,指揮中心就選在了夏延山。這裡位於北美大陸深處,周圍群山環抱,便於隱蔽,同時還有數百米厚的花崗巖作掩護,能夠抵禦核進攻。
  • 駐韓美軍的成因和歷史影響力
    其中,駐紮韓國的美軍軍事基地是其中最大的基地之一,駐軍規模在3萬人左右。 韓國作為朝鮮半島的一部分,曾與朝鮮同屬一國。此處毗鄰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是我國的附屬國,直到清朝時期依然如此,始終都尊滿清政權為自己的宗主。但是,隨著滿清的率落和日本的崛起,朝鮮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日本「大陸政策」的第一個目標。
  • 蘇聯基地變身「反俄」前哨,俄軍激活「深海巨獸」破局?
    > 周一 9:02 12:32 01 本期導視 美國斥巨資批量改造東歐國家軍事基地,蘇聯基地變身「反俄」前哨,俄羅斯會否坐以待斃?
  • 俄羅斯重建蘇聯的國際路線,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新氣象,自由樂觀
    普京一上臺,就提出了振興俄羅斯的目標,俄羅斯要重新建立蘇聯時期的影響力。那麼,普京又該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翻開亞洲和歐洲地圖,截至到2012年,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現狀畫面: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都已經完全轉向歐盟。
  • 超級雷達部署到家門口,時刻監視美軍一舉一動
    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在全球建立了幾百個軍事基地,涉及的國家就有140多個。軍事基地大都是扮演著搜集情報與監視的角色,其飛彈防防禦系統軍事作用比較明顯,就是用於軍事作戰。在搜集信息方面還有一個起關鍵作用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雷達,雖然可民用,但在軍事上它的應用必不可少,是航空的必備裝備,不僅可以監視各種飛機,而且還可監視天上飛過來的飛彈。
  • 在全球建起軍事基地,終於嘗到苦果,古巴超級雷達對準美軍
    為了維護霸權地位,美國不僅增加本國軍隊在海外活動的頻率,更是在全球範圍內設置三十多處軍事基地,可以在危機發生之時,美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預定位置,完成支援任務。美國曾提出一個叫做「一小時打遍全球」的設想,最為關鍵的就是美海外軍事基地之間的相互配合,完成一小時之內到達全球所有角落、所有國家的目標。決定現代戰爭勝負的關鍵,與一個國家的空中投送能力息息相關,也就是所謂的全球機動效率,這往往是建立在強大情報系統的基礎上。
  • 烏克蘭坑完中國,再坑美軍?俄羅斯發出警告:烏克蘭不能這麼玩!
    12月9日,俄羅斯方面對烏克蘭發出警告,烏克蘭官方同馬達西奇公司正在做的是一件違法的事情。這樣是將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人以及阿富汗人的生命冒險。 烏克蘭、馬達西奇,對於國人並不陌生,正是烏克蘭官方阻止了馬達西奇同中國企業的合作,坑了中國一把,讓中企損失了35億美元。
  • 美軍現役C4ISR系統有多強?可全天候發起攻擊,俄羅斯都無法比肩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全體系作戰能力越來越受各國重視,許多國家在這一領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所謂的全體系作戰能力指的是以信息系統為依託,也就是美軍現役的C4ISR系統。現階段,具備全體系作戰能力的國家只有兩個半,公認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只能算半個。毋庸置疑,美國擁有最強大、最完善的全體系作戰能力。
  • 俄羅斯現存實力如何?相對美國而言,其常規力量或無法威懾
    俄羅斯軍工實力不錯是因為起點高,脫身於蘇聯。冷戰時期蘇聯為了和美國進行對抗,國家積極投入資金給軍工業。其發展堪憂是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問題。一個窮困的國家是不可能發展出非常強大的軍工業的。而且俄羅斯其實非常依賴自然資源,而且是出口導向型國家。
  • 俄羅斯公布軍事影響力排行,美國不是第一,中國排名意想不到
    俄羅斯專家在報告中指出,稱各國現役武裝部隊實力在排行榜中僅僅只是一個參考,更多的軍事影響力指標被綜合考慮進了排行榜當中,例如軍費開支的實際應用效果和軟實力部分的相應元素,比如美國在國防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卻不見得對軍隊的實際提升和成效很高。
  • 繼中國海外海軍補給基地建立,俄羅斯也在該戰略要地建立軍事基地
    美國在海外有近400個海外軍事基地遍布全球世界,俄羅斯卻僅有12個海外軍事基地。遙想當年,美蘇冷戰之際,蘇聯的海外軍事基地之多也曾讓美國一度眼紅,結果現在,美軍的海外基地成為令中俄等多國頭疼的存在。對此,美國《防務新聞》曾發表文章表示俄羅斯向在吉布地建立海軍補給基地,但是吉布地先與中國籤署協議後,一直未與與俄羅斯籤署協議。俄羅斯苦尋無果之際,今年地處紅海的蘇丹向俄羅斯遞出了橄欖枝,同意俄羅斯海軍在該地區駐軍建立補給基地,雙方協議在近日達成之際,俄羅斯防務評論員高興地稱此次海軍基地的建立是俄羅斯「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 國際關係丨駐韓美軍向韓國交還12座軍事基地
    近年來,美國正在積極部署以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小團體新力量,從而來對其虎視眈眈的中國和俄羅斯進行一些發展的限制。韓國為了得到美國的支持,也唯美國是瞻,對於美國的想法言聽計從,兩國在軍事方面的來往也較為密切。
  • 俄海軍有對手了,美軍這支艦隊曾讓蘇聯認慫
    美國海軍第二艦隊,是美國海軍旗下負責北大西洋和美國東海岸的一支艦隊,成立於二戰結束後的1950年,當時美國海軍為了力挺北約「不受蘇聯武力威脅」,而特地成立。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乃至俄羅斯威脅的逐步消失,第二海軍的存在死於已經沒有了必要,於是在歐巴馬政府時期的2011年9月30日,美國海軍在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海軍基地舉行儀式,正式解除了第二艦隊的編制。
  • 北約3000士兵在俄羅斯家門口大型軍演,與加裡寧格勒近在咫尺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事組織,北約的一舉一動絲毫不掩飾其對俄羅斯的針對。在俄羅斯家門口波羅的海,北約的大型軍事演習幾乎從未間斷過。今年上半年情況特殊,北約軍演的規模和次數有所下降,但隨著夏天的來臨,北約似乎又要在波羅的海上彰顯自己的存在感了。
  • 俄羅斯是否需要在亞美尼亞建立另一個軍事基地?
    亞美尼亞必須與俄羅斯聯邦籤署新的安全協議,根據該協議,將在該國南部建立第二個俄羅斯軍事基地。這項提議是由「開明的亞美尼亞」政黨埃德蒙·馬魯克揚的領導人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