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人才因子 迸發創新力量——訪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剛

2020-12-09 中化新網

36545次閱讀

作者:孟晶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1月24日

收藏

  深秋冬初,在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廠區,防老劑TMQ全流程連續化生產試車正在緊張地進行。試車成功後,國內第一條全程連續化TMQ生產線將在這裡誕生。這個孕育了無數中國化學工業第一的老牌企業,正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煥發新機,向著「百年老店」的目標一路前行。

  在不少老牌名院紛紛遭遇「成長的煩惱」、數家500強企業陷入生存危機時,如何讓創新的力量持續迸發,讓科技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讓科技創新在平臺上發揮更大作用,中國化工報記者日前就上述問題採訪了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剛。

產銷研一體化 激發積極性

  「南化是中國橡膠助劑的起點,從1952年到現在,歷經風風雨雨,南化對橡膠防老劑不僅沒有放棄,更志在做強、做優、做精。要做強,創新是基礎條件。」楊正剛說。

  除了正在進行試車的塔式、釜式防老劑TMQ全流程連續生產工藝外,南化公司在防老劑6PPD的新型貴金屬催化劑研究以及高含量橡膠防老劑TMQ產品上,也進行了技術儲備。

  「新工藝開發『三連發』,是南化產銷研一體化優勢的一個集中體現。精細化工特別需要這種一體化的體制和機制。我們有自己的研究院,自己開發、自己生產、自己銷售,開發人員、生產人員和經營人員的積極性都非常高,這就有利於不斷開發新品種、不斷地擴大規模、不斷地提高技術經濟水平。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堅持產銷研一體化的原因。」楊正剛表示。

壯大人才隊伍 暢通成長通道

  「我們歷史上技術創新的高峰時期,也是最尊重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的階段,充分證明了人才隊伍的能力素質是企業發展的恆久力量,也是最核心的競爭力。解答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給人才成長通道的大課題,為幹實事的有為專業人才提供『暖心工程』,是這幾年我們幹的一件大事兒。」楊正剛說,「以前總在提暢通三支人才隊伍成長通道,但並沒有落到實處。這兩年多,我們對職稱評定設計了更加科學的考核辦法,一定要讓幹事的有位子。」

  為健全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的素質培養能力建設體系,2018年下半年開始,南化公司持續推進各層級專業技術和技能操作崗位競聘,在全公司範圍開展專業技術、技能操作人才選拔聘用,對高級專業技術、技能操作人才給特別待遇。一系列重能力、重水平、重業績的專業技術崗位競聘工作,讓努力工作、做出成績的幹部員工感到可以不再論資排輩、不論鬍子短長了,也讓一些因技術保密而始終是科研一線「無名英雄」的員工,有了新的上升通道。

內外腦合力 讓科研接地氣

  將公司的博士生放在生產一線學習、掛職,讓高層次的科研人員更接地氣;讓企業的科研人員到高校去培養、提升;讓高校的老師帶著課題到公司進行研發,是記者感受到南化公司近年來的一大變化。

  「我們之前在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總感覺有些成果和生產實踐脫節。」楊正剛表示。為了避免這種「脫節」,南化公司讓博士下到一線,一些一線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博士生會從另外的角度找到真正的原因。在生產中找課題和落腳點,更多滿足一線需求,也讓搞科研的高端技術人員有了獲得感和滿足感。

  同時,南化公司還和不少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國家現在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科技創新的成果既需要保密,更需要合作。象牙塔裡面的老師、教授,他們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很好,但是對工業化生產中的具體問題了解程度很可能比較有限,需要和實體結合在一起,從實際生產中提出問題,才更容易產生真正的產業價值,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楊正剛介紹說。

打造創新平臺 發力科技產業

  「從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來看,放在首位的是科技創新平臺,是科技產業。在這個指導思想下,我們給了研究院一個更大的舞臺,內腦和外腦一起用,成立創新平臺。」楊正剛如是說。

  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科技同產業無縫對接,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在南京考察時的囑託。聚焦創新創業,創新探索人才團隊持大股、市場化運作的新型研發機構的「南京模式」在南化公司也即將加快推進。

  楊正剛認為:「按照『南京模式』孵化、正在籌建的這個平臺,將是一個實體。有了平臺,科技人員將能『說了算』,將不再被資本綁架,技術工業化的速度將加快。」

  「南化是從科技進步起家的,靠創新成長起來的,南化的未來一定也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實現『建設新基地,發展新產業,搶佔新高地,打造新南化』的目標。」對未來,楊正剛充滿了信心。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不唯論文和影響因子」,創新性成果也可評教授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許昌博士一直從事核物理的基礎理論前沿研究。這一常人眼中「吃力不討好」的研究領域,存在研究難度大、周期長、期刊影響因子低等問題。  但許昌並未因此焦慮。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院士訪問南京工業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副所長劉文等一行到南京工業大學考察交流。校長喬旭、副校長邢衛紅在科技創新大樓會議室接待了來賓。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基本情況、辦學成果和發展願景,重點介紹了學校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方面的特色做法。他表示,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遺珠—南京工業大學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評選結果1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A2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B+3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837 安全科學與工程 B+
  • 2020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所屬化學工業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總部及所屬...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大型工業工程建設企業集團,前身是原國家重工業部1953年成立的重工業設計院和建設公司,是我國工業工程領域資質最齊全、功能最完備、業務鏈最完整、知識技術密集的工程公司。在美國《化學周刊》公布的全球油氣行業工程建設公司排名中,集團公司名列第二位。
  • 湖北百位女性獲「科技創新人才」
    楚天都市報10月25日訊(記者劉丁維 通訊員沈芙萱)近日,「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武漢舉行,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及相關機構從事科研、教學或經濟活動的女科技工作者代表約70人參加會議。
  • 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個個不讓鬚眉
    10月22日,由省婦聯、省科技廳聯合主辦,武漢欣略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漢舉行。今年8月,省婦聯、省科技廳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尋訪活動。通過尋訪在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等多領域的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展示女性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非凡成就,為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成長發展。
  • 南京工業大學你了解嗎?南京工業大學排名前十的專業有哪些呢?
    【一、南京工業大學簡介】:南京工業大學(Nanjing Tech University),坐落於江蘇省南京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 躬耕實業當好「匠人」 訪浙江駿宏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軍宏
    躬耕實業當好「匠人」 訪浙江駿宏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軍宏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14日 09:02:00 | 作者:葉麗華 | 編輯:劉海傑現為浙江駿宏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衢州市東陽商會常務副會長。  在員工眼裡,徐軍宏是一個自帶陽光、積極向上的人。在困難面前,他如同裂縫中的樹木向著陽光茁壯生長;在順境面前,他踩準時代脈搏銳意創新,闊步前行。  徐軍宏的血液裡流淌著不甘平凡的因子,敢闖敢拼、勇於嘗試的他,曾涉足賓館、擔保、房地產、鋼材貿易等諸多行業。
  • 青軟集團發布工業網際網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解決方案
    論壇圍繞工業網際網路人才的培養,從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及產教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探討如何培養創新型、複合型、工程型人才,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青軟集團及海爾卡奧斯的專家,以及西北工業大學等全國50餘所高校的學者現場參會,通過5G網絡全網同步直播。
  • 南京大學化學學科迎來百歲華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出席大會並致辭。他表示,南京大學是我國最早一批設立化學院系的高等學府,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南京大學化學學科以及由此發展而來的化學化工學院卓越引領,學脈悠長,有50餘位院士在這裡求學或任教;科教融合,立德樹人,多次斬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孜孜求索,勇攀高峰,在國際學界贏得了廣泛聲譽,為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 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參訪福建物構所
    11月2日上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教授方世璧和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長興研究所所長黃舜仁研究員、長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長興大陸研究所所長卜詩堯博士一行三人參訪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海西研究院建設工作組常務副組長、福建物構所副所長蘭國政率相關課題組及有關處室負責人熱烈歡迎方世璧教授一行,並開展交流。
  • ...集團所屬化學工業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總部及所屬環境工程公司招聘...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大型工業工程建設企業集團,前身是原國家重工業部1953年成立的重工業設計院和建設公司,是我國工業工程領域資質最齊全、功能最完備、業務鏈最完整、知識技術密集的工程公司。在美國《化學周刊》公布的全球油氣行業工程建設公司排名中,集團公司名列第二位。
  • 讓江蘇技能型人才創新活力迸發
    □朱育才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 藥企界的「金鳳衢商」——訪浙江巨泰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紅華
    現為浙江巨泰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衢州市東陽商會副會長。經過二十來年的努力,胡紅華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藥業企業負責人。2018年,在首屆衢州人發展大會上,這位在衢州打拼五年多的「新衢州人」,再登獎臺,獲得「金鳳衢商」稱號。胡紅華帶領巨泰藥業成為一家優秀的抗感染藥物生產企業。
  • 天津工業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雙一流有多強,誰更值得報考
    2004年天津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併入天津工業大學。師資力量:天津工業大學現有專任教師1600餘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800餘名。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講座)教授4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名、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名,擁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和「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專家(召集人)、國家批准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科技部「科技創新推進計劃」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高層次人才200
  • 煙臺十佳創新人才: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黎源
    黎源,現任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新產品的合成研究,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煙臺市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入選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  創新創業感人事跡  「長路漫漫、風景不斷,雖然雙腳泥濘,但我們依然要仰望星空。」
  • 2020山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百強企業排名暨百強企業創新指數在東營...
    12月16日,在東營廣饒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化工產學研高峰論壇會議上,發布了2020山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百強企業排名暨百強企業創新指數,本次排名活動由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山東省化工情報信息協會、全國石油化工信息總站聯合主辦
  •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精雕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精雕學院籤約儀式   6月2日上午,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籤約,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成立南工院-北京精雕學院。
  • 藝術邂逅工業 創意激活城市|榆林中能文創園盛大開園
    △榆林文旅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軍致辭李軍在致辭中表示,中能文創園是由原中能煤礦改造而成,通過創意設計、空間重塑和藝術元素的融入,已經將其打造成了以藝術寫生、研學培訓為主,集藝術創作、藝術展覽、藝術教育等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未來,還將繼續發揮優勢,通過與校企合作的方式,為榆林培育更多的文化藝術專業人才。
  • 濰坊坊子:科技創新迸發「硬核」力量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彰顯出科技創新「硬核」力量。今年1-10月份,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9.97%,高出全市十個百分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何藉助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坊子區積極探索科技合作新機制,搭建「平臺+人才+項目+基金+產業園區」的框架結構,廣泛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等展開合作,引進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創新基金髮展方式,突破產業核心技術,打造科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