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暑期檔的一部《鎮魂》捧紅了朱一龍和白宇,1年多時間他們分別拿下16及14個品牌代言合作。今年暑期檔的兩部熱門劇集《陳情令》《親愛的,熱愛的》捧紅了三位男神肖戰,王一博和李現,他們的代言資源也緊隨劇集的熱度持續中。
相比於品牌代言人高昂的長期代言費用,品牌主們越來越偏向於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短期合作模式,與當下的熱門流量結合,為產品帶來立竿見影的銷量,因此品牌大使,品牌摯友等合作方式相繼出現。本文將主要回顧19年前8個月的藝人品牌合作情況(僅包括品牌代言人和大使合作),來深入了解行業現狀及藝人表現。
(註:本文統計的代言信息僅包括品牌代言以及品牌大使,數據來源於公開信息整理,數據周期為2019年1-8月。)
行業篇:總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
日化及食品行業領先
與去年同期對比,近兩年品牌代言合作總數並無變化,1-8月間都共有221個品牌代言誕生。從月度分布曲線可見,今年7,8兩月均有超過30個品牌代言合作產生,市場回溫明顯。
品類分布上,日化行業在8個月內官宣了91項代言合作,佔比42%,為第一大品類,其次是食品酒飲行業,有53項代言合作,佔比25%,排行第三的是服裝服飾行業,有32個代言合作,佔比15%。
具體來看,日化行業中的護膚品代言數高達47,佔比超日化整體一半;個人護理產品(包括洗髮沐浴及潤膚類身體護理品)的代言數超過化妝品,達25個;而化妝品的代言數僅為13個,這類產品本身單價較低(口紅除外),更適合直播這種可以直觀看到效果的帶貨模式。
品牌類型的整體分布上,歐美品牌佔比超過一半,達55%,國產品牌為36%,亞洲品牌(日韓新加坡等)佔9%。
分行業來看,代言數排行第一的日化行業中,有56個歐美品牌,佔比達62%,服飾品類同樣也是歐美品牌佔多數,高達8成。而食品酒飲行業則以國產品牌居多,相比於歐美品牌來說,國產的食品酒飲更符合國人的口味,除此之外,網際網路行業的9個品牌代言均來源於國產品牌。
那麼,有哪些公司喜歡請代言人呢?以下圖表中可見,前四大均為歐美的快消品集團,其中排名前兩位的雅詩蘭黛和歐萊雅集團主打護膚及化妝產品,聯合利華和寶潔偏向個人及家庭護理產品。排行第五的為來自韓國的愛茉莉集團,該集團擁有悅詩風吟,蘭芝,雪花秀,夢妝,伊蒂之屋等多個知名韓妝品牌。
另外,數據可見前五大公司的代言數佔比整個日化行業高達51%。
在各大公司選擇合作的藝人類型上,雅詩蘭黛集團以及聯合利華都是女藝人居多,而歐萊雅及寶潔公司偏愛男藝人。
藝人篇:90後佔據代言絕對優勢
鄧倫、易烊千璽、王俊凱分列數量前三
整體來看,在所有221個代言中,90後藝人佔比達68%,80後和00後分別為16%和15%。
各年齡藝人在行業分布上,無太大差異。
分藝人來看,今年1-8月品牌代言數5個及以上的藝人有以下15位,其中鄧倫擁有最多代言,去年主演了兩部熱門劇集《香蜜沉沉燼如霜》《一千零一夜》之後,今年又交出兩部電視劇作品《我的真朋友》《加油,你是最棒的》的亮眼成績,熱度不減。排名第二的易烊千璽在19年交出了《長安十二時辰》和《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兩部高口碑作品,王俊凱雖無電視劇作品播出,但仍憑藉多部綜藝持續曝光。
分品牌類型來看,肖戰及朱一龍受歐美品牌偏愛,而鄧倫和易烊千璽則代言國產品牌較多。
具體來看,鄧倫代言的11個品牌中,唯一旅拍,勁仔小魚,小豬短租,RIO,特侖蘇,九陽,BALLY為7個國產品牌,遍布食品,飲料,鞋服,小家電,網際網路服務等行業。
在易烊千璽代言的8個品牌中,喜馬拉雅APP和優酷為兩個網際網路應用產品,剩餘3個國產品牌均屬於食品飲料行業,他們是康師傅綠茶,蒙牛優益C和百草味。
王俊凱共有8個品牌代言合作,其中4個大眾食品飲料品牌的代言,護膚化妝,家居清潔和網際網路應用各1個。
朱一龍的6個代言都是歐美品牌,3個日化,2個食品及1個高級腕錶珠寶品牌。
肖戰的6個歐美品牌代言分別來自日化(3個),食品(2個),生活電器(1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