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與漢景帝是怎麼死的?他們活了多少歲,算不算短命皇帝

2020-12-22 一個人談歷史啊

漢景之治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也是西漢王朝的第一個治世,這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共同創造的,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因呂雉去世而以藩王身份繼承帝位的人,同時由於漢文帝顯得比較軟弱,年僅22歲的他就被周勃、陳平等功臣立為皇帝,入宮繼承大統。公元前202年出生的漢文帝,公元前157年去世,享年46歲。據史書記載,漢文帝是病逝的,具體是什麼病,目前還不知道,但從漢文帝一生的經歷來看,除了患病,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漢文帝出生於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88年,當時漢文帝只比漢景帝大14歲,如果再算上懷胎十月,那漢文帝13歲結婚,這還不算什麼,最神奇的是,漢文帝在成為皇帝前,還有4個嫡子,注意,4個嫡子,那就是一個母親生的,那漢文帝結婚幾年?

據史書記載,在竇太后之前,漢文帝本來有一個王妃和4個兒子,而且這4個兒子都是王妃所生,如果不是雙胞胎的話,也算得上是一年一個,也得花4年的時間,而且這4個兒子都比漢景帝年長,漢景帝是在14歲時出生的,那漢文帝豈不是12歲結婚生子的?按現在的說法,12歲是個孩子,但是漢文帝當時雖然身為代王,那麼早就結婚了,那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吧,男性的身體發育期一般在12~23歲左右,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般在12~18歲,這才算性成熟,但此時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還要過4~5年才算真正成熟。

可是漢文帝12歲時就結婚了,估計是剛生完孩子就結婚了,這個年齡雖然理論上有生育能力,但身體還沒有完全成熟,過早結婚生子會摧殘身體,影響發育,漢文帝顯然受了影響,身體不太好,他最早的四個嫡子,在他繼承皇位之前,都應該是過早結婚生育,孩子也不健康的原因所致。

因此,早婚早育影響了漢文帝的身體,他最後的死亡,也與之有關。漢文帝身上長了瘡疤。

漢文帝時期,有一位寵臣名叫鄧通,史書上有記載,鄧通曾用嘴幫助漢文帝吮吸身體上的腫塊,腫塊一般長在頸背上,用現在的醫學解釋,是由細菌引起的皮膚壞死,是皮膚病的一種,但此病也可引起頭痛、發熱、畏寒等症狀,甚至嚴重者可引發敗血症。漢文帝

現代醫學有抗生素,可以輕易地治療癰腫,但是在漢文帝時期,用抗生素,這一疾病是很難治癒的,而且鄧通給漢文帝吮吸了患處,也只能減輕它的疼痛,並不能緩解它的病痛,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漢文帝死於什麼疾病,這肯定和瘡腫有關,因為瘡腫可以引發敗血症,當時根本無法根治。但話又說回來,漢文帝46歲並不算短,已經算不短了,西漢時期全國人民的平均壽命也不到30歲,先有王位,再有皇帝,生活、醫療都比一般人好許多倍,超過平均年齡16歲,這已不算短命,而是算正常。

從基因上看,漢文帝並沒有活得長,與父親劉邦相比,漢文帝的壽命還是少了一點,劉邦的一生不過是活了62歲,比漢文帝多活了16年,而漢文帝的母親雖然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但是絕對比漢文帝的一生要長,因為漢文帝去世2年後,母親薄太后才去世,薄太后還做過魏王魏豹的妃子,算薄太后20歲,那麼薄太后一生也是68歲,比漢文帝大22歲。

所以漢文帝比他的父母親活得久,也算是短命的另一種形式。

又看漢景帝,他生於公元前188年,死於公元前141年,年僅48歲。比父親漢文帝多活了2年,但比母親竇太后少活了6年,而如果竇太后15歲生下漢景帝,那麼她一生就是69歲,將近70歲,竇太后算得是長壽了。

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位皇帝,都沒有他們的母親活得久,換句話說,母親必須為他們的兒子送葬,這其實就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活得太短,雖然皇帝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漢文帝和漢景帝都比他們的兒子長,但白髮人送黑髮人,不就是說明他倆的壽命相對來說,還短了一點。

但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劉徹卻活了70歲,和他的祖母竇太后一樣長壽,這說明漢景帝的家族有著長壽的基因,那漢景帝是怎麼死的?為何只有48歲?

史上記載,漢景帝是因病去世的,不知有何疾患,但無疑是一種急症,因為漢景帝是公元前141年正月得的病,到三月九日才過世,前後兩個月,古人說四十歲是不惑之年,五十歲是知天命之年,漢景帝這一死,還未知天命,因為也算是意外。

有可能影響漢景帝壽命的第一個原因,就是他是漢文帝十四歲時所生的兒子,其父身體未發育成熟,生兒育女難免會有身體問題,會影響壽命。二是遺傳因素,漢文帝有癰疽病,可能是免疫力低下所致,漢景帝估計免疫力也不強,所以容易得病,但癰疽病不是遺傳因素,漢景帝的病應該是其他疾病所致。

因此,從整體上看,漢文帝和漢景帝的壽命,既超過了中國封建皇帝的平均壽命,也超過了當時人民的平均壽命,但是和他們的家族相比,卻沒有算長壽,這是相對的。

相關焦點

  • 漢文帝與漢景帝是怎麼死的,他們活了多少歲,算不算短命
    不過話又說回來,漢文帝活了46歲並不算短,已經算活得不短了,要知道西漢時期全國百姓的平均壽命也不到30歲,漢文帝先是代王,後是皇帝,生活和醫療條件比普通好了很多倍,超過平均年齡16年還多,這已經不算短命,而算正常了。
  • 漢文帝和漢景帝,為什麼那麼短命?
    漢孝文帝(簡稱漢文帝,以下全部用簡稱)、漢景帝40來歲就駕崩了,這就會讓您強烈的認為,他倆怎麼這麼短壽?其實並非如此。
  • 漢文帝最寵愛的小兒子,若不是墜馬而死,或許繼位的就不是漢景帝
    漢文帝劉恆,母親為薄姬。薄姬雖然有一定的姿色,但並不得劉邦寵愛。在古代的皇家母憑子貴,因此劉恆最初的際遇算不上好,後來被封到了貧瘠的代地為王。劉恆的髮妻是代王王后,由於劉恆起初不被重視,代國又是個貧瘠的諸侯國。因此這位代王王后的姓名,以及生卒年都已經不可考。
  • 漢景帝請客不給筷子,周亞夫轉身就走,被餓死已經是皇帝手下留情
    要說這父子二人,也是都被自己所效忠的皇帝坑了一輩子。漢文帝坑周勃,漢景帝坑周亞夫,漢朝初年的盛世「文景之治」,後人看來倒像是周勃父子的一段血淚史。《史記》中說,在周亞夫還沒有封侯,仍在做河內守的時候,當時著名的女相士許負曾經為他相面,並斷言道:「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為將相,持國秉,貴重矣,於人臣無兩。
  • 漢文帝:歷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公元前180年,劉恆登基為帝,是為西漢史上第三位皇帝漢文帝;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恆駕崩,在位23年,享年46歲,葬於霸陵,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他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古代皇帝住的宮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臺,好欣賞山水風光。漢文帝本來也想造一個露臺,他找到了工匠,讓他們算算該花多少錢。工匠們說:「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夠了。」漢文帝聽了,吃了一驚,忙問:「這一百斤金子合多少戶中等人家的財產?」工匠們粗粗地算了一下,說:「十戶。」漢文帝聽了,又搖頭又擺手,說:「快不要造露臺了,現在朝廷的錢很少,還是把這些錢省下吧。」
  • 曹丕不到40歲就去世了,身為曹魏的皇帝為何如此短命?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要是日夜操勞的人都會容易早早衰老,三國中講的比較多的就是蜀漢和曹魏,這兩個國家在生存時間上來說是差不多的,成立的時間相差沒幾年,結束的時間也差不多,蜀漢的皇帝就是劉備和劉禪,但是曹魏是有五位皇帝,為什麼曹魏的皇帝都是這麼的短命呢?曹丕只活40歲不到就去世了。
  • 歷史上真實的漢景帝,到底有多無情?
    漢文帝當然替兒子謝罪,因此劉濞發動叛亂推遲到漢景帝任內。劉啟是一個容易記恨別人的人。鄧通是漢文帝的寵臣,據說還是男寵,相士說鄧通最後會窮困而死。漢文帝不以為然,把一座銅礦賜給鄧通,允許他私自鑄幣,從此鄧通富可敵國。一次漢文帝背上長了膿瘡,鄧通親自為漢文帝吮吸膿血,漢文帝感動不已。
  • 西漢15位皇帝,他們的繼任者中有多少是自己的直系後代?
    今天我們繼續來分析一下,這15位皇帝中,他們的後世繼任者中有多少是自己的直系後代?也就是說,他們當皇帝之後,皇位到底是不是傳給了自己的親生子孫,還是被其他兄弟哥們或後代們給搶了皇位。1、第一任:漢高祖劉邦劉邦建立了漢帝國,在他駕崩之後,後面14位皇帝均是他的後代,血脈傳承比例達到100%。
  • 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個皇帝,怎麼算呢?
    在我國歷史上皇帝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是封建王朝的代名詞,但是你要是問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的話,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因為答案不唯一。皇帝都不唯一,他們的事更多了,你又了解多少呢。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稱「皇帝」開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炮聲種宣布退位止,一共經歷了2132年。 皇帝有很多,皇帝們的趣事也有很多。皇帝到底有多少個是沒有準確答案的從秦始皇開始算起,一共有408位。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為何不給筷子?他在給周亞夫講一個道理
    但是廷尉顯然知道漢景帝不想讓周亞夫活了,於是說,你不是想活著的時候造反,但你是想死後造反。這樣的說話邏輯,讓周亞夫憤懣不已,於是他乾脆自殺身亡了。那麼,漢景帝當初請周亞夫吃飯的時候,為什麼不給周亞夫筷子呢?漢景帝是不是給周亞夫出了一個謎,讓周亞夫猜呢?周亞夫猜到了嗎?是不是周亞夫猜到了,他就不會落入這樣悲慘的境地了呢?
  • 漢文帝3個月死了4個兒子?《史記》細思極恐的段落,司馬遷太難了
    《史記.孝景本紀》開篇就是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這段話有意思在哪呢?漢景帝劉啟原本是沒繼承權的,漢文帝還是代王時,就有三個兒子。代王時期這3個兒子全死了,劉啟才成了漢景帝。
  • 為什麼中國皇帝多短命?
    有學者專門統計過這些皇帝的平均壽命。他們得出來的結論不算一致,但差得不多。有的說是39歲,有的說是39.6歲,還有的說是41歲。總之,皇帝們的平均壽命在40歲左右,僅為歷史上有年壽記錄的名醫、名僧平均壽命的二分之一。皇帝都被稱為「萬歲」,沒想到連40歲的坎兒,都很難活過去。
  • 作為一代明君漢景帝,為什麼非要逼死名將周亞夫呢?
    使者持符節通報後,漢文帝才進入軍營,而且必須遵守軍營的規矩,不得駕車急行。勞軍結束後,漢文帝大為佩服周亞夫的治軍能力。 讓漢景帝對周亞夫放棄治療的,是政見的大相逕庭。有一年,匈奴王唯徐盧等五人向漢朝投降,漢景帝希望給他們封侯,來吸引更多的匈奴人歸順,有「千金市馬骨」的意思!
  • 兩漢26帝,導致西漢和東漢滅亡責任最大的皇帝分別是誰
    作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皇帝的責任最大?一、西漢先說說西漢的皇帝,開國皇帝劉邦應該是能力最強的,從一介亭長用了短短七年成為皇帝,這在他之前幾千年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而且劉邦還打敗了千年一出的戰神項羽,更是不容易,所以劉邦也稱得上一代明君,劉邦的正式諡號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稱帝之後還活了11年,這11年劉邦基本上都在忙著平定叛亂,談不上發展。
  • 周亞夫的悲劇,是因他自身的桀驁不馴,還是漢景帝的寡恩所致?
    (《史記》司馬遷)所以到了漢景帝掌權時,他升周亞夫做了車騎將軍。漢景帝剛坐了三年天下,他覺得各地諸侯的勢力太大,已經有些尾大不掉了。於是琢磨著怎麼限制諸王的權力。恰在此時,他的老師,御史大夫晁錯給他提建議,讓他削藩,漢景帝採納了老師的建議。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不給筷子,還逼死了周亞夫,這是為何
    周勃原以為立了一個軟弱聽話的皇帝,沒想到漢文帝卻是一代雄主,漢文帝在鞏固自己的皇權後,開始削弱功臣權利,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鞏固兵權,防止之後再出現外戚或者功臣專權的局面,漢文帝為了敲打周勃,還把周勃下了監獄,差一點就要了周勃的命,幸虧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出面,才救了周勃一命。
  • 14歲的小皇帝,很聰明,卻不懂邏輯
    為了防止自己死了以後,幼帝太小,太后重演呂后專權那一幕,還冷血地將劉弗陵的生母賜死。人常說「母以子貴」,但嫁入帝王家卻成了「母因子死」,真是個吃人的時代。漢武帝窮兵黷武折騰了若干年,終於到了一病不起油盡燈枯的時候,便真的將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立為皇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接受遺詔輔政。同時奉詔輔佐幼主的,還有太僕上官桀和搜粟都尉桑弘羊等人。
  • 竇漪房為什麼對漢景帝說:帝殺吾子!梁王劉武的死與景帝有關嗎?
    竇漪房是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恆的皇后。她為漢文帝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成為了後來的漢景帝劉啟;小兒子則被封為梁王,名為劉武。劉啟和劉武同樣都是竇漪房的兒子,但是他們兩個人在竇漪房心中的地位那可是一個天,一個地。竇漪房偏愛小兒子劉武,那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 崇尚節儉的漢文帝
    中國古代有作為的皇帝不少,但有所作為又崇尚節儉的皇帝並不多,西漢文帝劉恆就是一位。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7歲被封為代王。因為劉恆的母親薄氏一直是不被寵的「諸姬」,從沒有升到劉邦「夫人」的地位,所以其母子才躲過呂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來。公元前188年,漢惠帝英年早逝,呂后專政。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宮廷發生變亂,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夷滅諸呂,擁戴劉恆登上王位。
  • 農村老話說「五十九歲死,還是短命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對壽命的長短是很在乎的,最忌諱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如果子女不到60歲就夭折了,自己還活得好好的會抱怨自己命硬活長了,當然老人的命硬也沒什麼不好,起碼身體無大礙,子女少擔心,但子女先自己而去了,命運又顯得悽慘,所以上了年歲的老人,雖然身體很好,卻時常掛念兒女們的身體,兒女出遠門總是千叮嚀萬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