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幾所大學,那一定不是一個發展很好的城市
如果一個地區有很多所大學,那一定是一個發展很好的地區
2020年12月26日上午,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航空港新校區舉行開工儀式
恭喜,又一所高校選擇落戶鄭州航空港區
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目前鄭州航空港區有哪幾所高校落戶吧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航空港校區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航空港校區位於吳州路以東、青州大道以西、洞庭湖路兩側區域,洞庭湖路將校區分為南北兩個地塊,洞庭湖路以北為北校區,洞庭湖路以南為南校區;其中南校區根據功能及總圖關係將南區分為生活區、核心區、學院區三個部分。本項目建設用地面積約為1538畝,總投資額約35億,總建築面積約62萬平方米,設計規模在校生為25000人,預計3年完成項目建設。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位於航空港區計劃產業十一路南側、梅河路西側,用地面積3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該學院新校區位於航空港區南部雙鶴湖片區,毗鄰雙鶴湖中央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智能化、花圃式校園。
鄭州財經學院航空港校區
鄭州財經學院航空港新校區項目位於航空港區東北部高教園區內,由青州大道、吳州路、洞庭湖路、規劃一路、規劃一街與丈八溝水系圍合,總用地面積約171.07公頃,折合2566.05畝,從規劃內容看,在校總人數26737人根據規劃,高校內規劃總人數26737人,其中學生人數約為25000人,教師及行政人員約為1737人。在校生人數在全國排名前40,在河南高校中僅次於鄭州大學。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航空港校區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航空港校區項目位於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教園區規劃一街以東、規劃二街以西、鄱陽湖路以南、規劃一路以北區域。新校區的建設耗資約27.38億,項目按照在校生20000人規模規劃建設,擬建總建築面積484807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學實訓用房、圖書館、室內體育館、校級辦公用房、大學生活動用房、學生和教師宿舍、食堂、後勤及附屬用房、地下車庫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州人工智慧研究院
在航空港實驗區落地鄭州人工智慧研究院,下設「三個研究中心、兩個實驗室分室、兩個工作站、一個孵化器和一個大講堂」。其中,三個研究中心分別是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研發中心、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工程中心、民航服務與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兩個實驗室分別是「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鄭州分室、「數學、信息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鄭州分室;兩個工作站即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未來5年,鄭州人工智慧研究院計劃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20項,孵化科技企業50家,引進高端人才50名以上,力爭將研究院打造成為航空港實驗區乃至全市、全省重要的政產學研金示範平臺,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提供科技支撐,為航空港實驗區主導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除此此外,據了解,中國民航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在內的多個高等院校也有意落戶航空港,未來的航空港區一定也是高校林立。提起高校集聚就不得不提領事館旁邊的國際科教創新區,這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集中的區域,已經落地了多所高校,正在成為鄭州未來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國際科教創新區,佔地面積21.5平方公裡,配合各區域功能劃分,形成了「一核三區多心」的空間結構,其中包含位於中部的科教創新核心區,周邊環繞高等教育集聚區、南部及北部城市配套區。「多心」指的是各組團級服務中心及園區綜合性服務中心,同時依託優質濱水空間環境,打造高品質的濱水商業休閒娛樂服務功能中心,該區域將成為開放共享、智慧宜居和多元融合的國際化園區。
目前港區已經吸引多所高校落戶,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航空港區一定會吸引更多的高校落戶,形成一個新的大學城,這對港區來說是好事,可以更好的帶動港區經濟發展,吸引人才落戶。
而生活在港區附近的學生,也可以不用遠行,選擇家門口讀大學,各位讀者覺得這對於想要自由生活的大學生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信息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