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公館國小合影
為弘揚中華傳統藝術,增進海峽兩岸書法交流,應臺灣中國書法學會邀請,以黑龍江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書協理事、黑龍江省書協主席張戈為團長的黑龍江省書法代表團一行18人,於11月10日參加兩岸第三屆書法展開幕式之後,又應邀到臺灣中國書法學會南部辦公室、屏東縣公館國小、臺灣中國書法學會臺東服務處等地參訪,並與當地書家舉辦座談會、筆會交流等活動。
校園師生書法作品
11月11日,代表團一行來到屏東縣公館國小。剛剛踏入校園,就被隨處可見的書法作品所吸引,走廊上、教室中、禮堂裡到處都有教師、家長和學生們書寫的書法作品。在臺灣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葉國華,公館國小校長李鍾屏博士,公館國小教務主任李贊桐博士,公館國小書法教師李國揚以及臺灣書家、學生代表陪同介紹下,先後參觀了校園書法藝術理念特色簡報,參觀了藝術長廊——翰墨藝廊、校長室、校史室、書法教室水書體驗區,參觀體驗了毛筆製作過程。
李鍾屏校長介紹學校概況
葉國華在座談會上發言
張戈在座談會上發言
在公館國小會議室,代表團一行與在校師生就書法教育教學等問題進行親切交流。葉國華理事長首先對黑龍江代表團成員進行簡要介紹,並對黑龍江與臺灣書法交流展覽活動進行了回顧。李鍾屏校長介紹了公館國小以「雲墨風雅」為理念的特色課程。他談到,公館國小以「愛是教育的初衷」為教育主旨,開展了「雲墨風雅」特色課程。課程分為「雲端心」「墨藝情」「風閱曲」「雅笛運」四個部分,通過科技教育、書法教育、閱讀教育、音樂運動教育為內容,採取雲端科技、書法美學、閱讀素養、陶笛運動等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卓越創新、優質自信、多元智慧、友愛品德等綜合能力。李鍾屏校長著重介紹了以書法教育為核心的「墨藝情」特色課程。該課程以人文教育為核心,運用翰墨校園、翰墨工坊、翰墨才子、翰墨創藝、翰墨擬境等方式,通過社區迎春揮毫、院校參訪筆會、師生書藝聯展、書法作品3D列印等豐富多彩的墨藝書法應用教學手段,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優質自信能力,達到終生學習的教育目標。
校園內部分書法作品
張戈主席在發言中說,公館國小立意高遠的書法教育理念,豐富多彩的書法教育內容和生動鮮活的書法教學方式,對我們有很大啟發。希望今後多組織兩岸少兒的書法聯誼活動,為書法教育普及多做工作。
張戈為公館國小題贈作品
葉國華向校長贈送書法作品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筆會現場合影
王曉鳳在筆會現場
於光亞在筆會現場
關麗華在筆會現場
鄒權在筆會現場
崔武清在筆會現場
崔德祥在筆會現場
趙雯在筆會現場
座談會後,黑龍江代表團與公館國小師生舉辦筆會交流活動。張戈主席題寫「傳承國粹,功在千秋」贈送給公館國小。黑龍江書家李月貴、高國慶、王曉鳳、石正軍、於洪波、關麗華、鄒金龍、宋衛東、趙德鴻、欒金廣、崔武清、崔德祥、程曉海、謝飛、趙雯等紛紛揮毫,「翰逸神飛」「以德為鄰」「和氣致祥」「鍾靈毓秀」「尺璧非寶,寸陰是競」「翰墨緣」「見賢思齊」「莫嫌海角天涯遠,但肯遙鞭有到時」「弘文養道」「古韻猶存」「厚積薄發」「厚德載物」等等,一幅幅翰墨飄香的作品,作為黑龍江書法家最真摯的祝福贈送給公館國小的師生們。
筆會現場
筆會現場
筆會現場
張戈向公館國小贈送書法作品
筆會現場
書法家們在創作的過程中,還耐心解答學生們的各種問題,並對孩子們進行書寫技法指導。看著圍繞在身邊的可愛的學生們,張戈主席又即興題寫了「拿雲」二字,送給公館國小的同學,並鼓勵小朋友們「少年心事當拿雲」,希望孩子們成長為有理想、有作為的人。
介紹特色課程
介紹學生作品
校長向代表團贈送粽子
11月12日,黑龍江省書法家代表團一行又參訪了臺灣中國書法學會臺東服務處,並舉辦座談會及交流筆會活動。代表團全體成員、以及臺灣中國書法學會臺東服務處負責人周仁祥,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文學博士郭芳忠副教授,臺灣中國書法學會臺東服務處前會長、臺東縣書畫教育學會理事謝貴文,臺灣中國書法學會臺東服務處前會長張振興、吳秋娥等臺灣書法家參加座談。
參訪臺東服務處座談會現場
張戈發言
座談會上,張戈主席在介紹了黑龍江學校書法教育和社會書法教育的情況後說,海峽兩岸在書法教育上有很多共同之處:一是兩岸書法教育同根同文,雖然在實用字體上有繁簡之別,但是對書法的熱愛是相同的;二是書法教育從少兒抓起、寓教於書的意識是相同的;三是把書法教育作為傳承國粹、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是相同的。張戈主席對書法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體會。他指出,在書法教學過程中,一要注意倡導字外之功的學習,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要充分借鑑文學、哲學、美學等多學科、多種姊妹藝術來涵養書法藝術創作。二要堅持教書育人,通過習書培育學生的品德修養。古人講「書品即人品」,人品第一、書品第二,柳公權講「心正則筆正」,都強調了書寫者個人品德對書法藝術的影響。三要守正出新,注重傳統,打好基礎,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周仁祥發言
郭芳忠發言
郭芳忠副教授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了對書法教育的看法。他首先對臺灣書法教育現狀進行了介紹,臺灣的中小學課綱裡列有書法教育內容,但並沒有納入正式的教育課程中,每個學校都有彈性的教學設計。郭教授談到,書法是美育的藝術,學習書法應該走入傳統再進行創新,走入傳統、走出創新,探索自己的創作道路。書法是綜合的藝術,書法依託很深的文化底蘊,要注重綜合素養的提高。希望通過兩岸的文化交流,更好地傳承書法藝術。
趙德鴻發言
趙德鴻教授從「同」與「不同」、「在」與「不在」兩個角度談了對書法教育的看法。「同」是指書寫的漢字在本體上相同;「不同」是指漢字由於書寫者的內在差異不同、本心修養不同,所書寫的書法作品展現出不同的氣質和精神。書法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境界,無論書寫形體如何,最終將發揮啟發美、引領審美、提升精神的作用,讓書法變為育人的藝術。「在」是指書法的書寫是真實可見的,是客觀存在的;「不在」是指筆墨之間蘊含的意義和作者的精神是不可見,但書法藝術卻是通過可見的書寫,來展現不可見的氣質精神,通過「在」表達「不在」,是一種很美妙的境界。希望兩岸書法家多多交流,共同體味意蘊深厚的書法藝術。
謝貴文發言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上,謝貴文、李月貴等與會人員圍繞書法教育、書法傳承等問題展開交流,雙方結合地域特點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交流筆會現場
交流筆會現場
交流筆會現場
座談會結束後,舉行了黑龍江·臺灣兩岸書家聯誼筆會。張戈書寫「翰墨緣」,周仁祥書寫「群賢畢至」。我省書法家與臺灣書法家同案揮毫,以書會友,現場沉浸在「兩岸一家親」氛圍中。
臺東服務處合影
臺灣中國書法學會南部辦公室
謝季芸、張戈在臺南辦公室
在臺南辦公室參觀
臺南辦公室合影
黑龍江省書法代表團名單
團 長
張 戈 黑龍江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書協理事,黑龍江省書協主席
團 員
李月貴 中國書協會員,黑龍江省書協副主席,佳木斯市書協主席
高國慶 中國書協會員,黑龍江省書協副主席,中國書協篆書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曉鳳 中國書協會員,黑龍江省書協駐會班子成員,省書法活動中心副主任
石正軍 中國書協會員,黑龍江省書協駐會班子成員,省書法活動中心副主任
於光亞 中國書協會員,黑龍江省書協理事
於洪波 黑龍江省書協理事,黑龍江森工書協副主席
關麗華 黑龍江省書協理事
鄒金龍 中國書協會員,綏化市書協副秘書長
宋衛東 黑龍江省書協理事,中國移動書畫協會副主席
趙德鴻 黑龍江省書協會員,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欒金廣 中國書協會員,大慶市書協副主席
崔武清 中國書協會員,齊齊哈爾市書協副主席
崔德祥 黑龍江省書協會員,海林市書協主席
程曉海 中國書協會員,雞西市書畫院負責人
謝 飛 中國書協會員,黑龍江省書協理事
葛 衍 黑龍江省文聯組聯處主任科員
趙 雯 黑龍江省書協會員,省書協新媒體編輯
總策劃 張 戈
稿件統籌 王曉鳳
聯絡協調 石正軍
撰稿 葛 衍
編輯 趙 雯
攝影 劉崧浩
陳清吉
葛 衍
感謝大家對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的支持和關注!
1、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點擊右上角按鈕
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2、您還可以選擇查看公眾帳號後關注我們!
3、關注黑龍江省書協,您可以獲得更多展訊、
活動信息,免費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