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學說是指系統第闡述生物的由來,變化發展的原因及規律的理論和假說。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比較完整的進化論理論的學者是拉馬克。達爾文曾給他高度評價,認為拉馬克動搖了特創論的基石,敲響了「目的論」的喪鐘,為進化論的勝利鋪平了道路。
在拉馬克學說創立之前,人們一直是支持災變論的。當時「災變論」的代表人物是居維葉。他是比較解剖學和古脊椎動物學的創始人,曾提出器官相關定律。但是它對這醫原則卻做出了唯心主義的解釋,按照他的看法,這一原則是由造物主的意志安排的。另外,他在研究了巴黎近郊不同地質年代地層裡的化石後,提出了「災變說」,認為地球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發生了巨大的災難,毀滅了當時的動植物,以後由其他地方遷來了新的類型,所以不同地層有不同的化石類型。他的學生多賓尼提出每次災難後上帝都會重新創造生命,還說這種特定的創造的行為發生了27次。
但是同樣研究巴黎近郊地層豐富化石的拉馬克卻認為這是生物進化的證據。拉馬克在盧俊、布豐思想的影響下,曾以皇家植物學家的名譽,參加了歐洲的考察,之後描述了2000個屬的植物,繪製了900種植物的圖鑑,在長期工作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思想。1794年,他第一次將動物劃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從而結束了2000多年來一直沿用的將動物分為無血動物和有血動物的古老分法。他在對動植物的研究中,發現動植物都具有生命的特徵,都受自然規律支配,所以應該對他們進行綜合性的研究,於是他第一個提出「生物學」這個名詞,並首先應用到科學中來,從此結束了將動物、植物看作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的看法。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是1859年問世的。在此之前,達爾文到貝格爾號艦,參加5年的科學考察,在環球航行中目睹了物種可變的事實。其中最值得人思考的有以下事實:1在南美草原的地層裡發現某些哺乳類化石,說明現代生物和古代生物存在親緣關係。2隨著南美大陸向南漂移的程度不同,構成了生物類型的更替,說明生物的分布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3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不同的島上的地雀彼此不同,說明環境的影響使物種分化。4南美洲某地上萬頭牛因連續3年乾旱而死亡,說明動物死亡是自然原因引起的。
環球航行之後,他又從事了20多年的研究,發現同種動植物在人工培育條件下的區別比在自然條件下更明顯,於是他提出了人工選擇,。在這一事實的啟發下,他在思考自然條件下又是怎樣的。於是提出了自然選擇,最終提出了完整的科學進化論。
達爾文學說的主要內容有:1、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2、進化是漸進的;3、物種的形成,性狀分歧和滅絕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4、自然選擇決定進化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