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雲計算下一波紅利期,SAP重塑企業開發者體驗

2020-12-23 天極網資訊

  SAP執行董事會成員、SAP首席技術官穆悅庚(Juergen Mueller)

  進入2021年,業界將迎來以公有云為代表的雲計算技術的新一波紅利期。自AWS於2006年開創了公有雲世紀以來,以公有云為代表的雲計算技術已經走過了14年的時間。過去5年,公有云為全球帶來了第一波的紅利期,以AWS、Azure和阿里雲等為代表的公有雲廠商迎來了一波市值的高增長。而到了2020年以及接下來的5年,將迎來傳統企業扎推上雲及雲上「紮根」的高峰期,同時也將迎來雲計算的下一波紅利期:雲上的企業應用開發與集成。

  眾所周知,2020年席捲雲計算產業的雲原生技術,其代表技術包括DevOps、微服務、容器和Kubernetes等,其主要目的是促進統一的雲上應用軟體開發技術以及統一的雲應用軟體「底座」。隨著Kubernetes作為雲應用軟體「底座」而取得了產業標準地位,接下來就進入到由雲應用軟體開發者所主導的全新時代。整個2020年,幾乎所有雲廠商都在「All In」開發者,特別是企業級應用軟體開發者——團結更多開發者,進而鞏固自己雲平臺的生態地位。

  2020年12月15日,面向開發者的SAP TechEd全球技術大會重新回歸中國市場。SAP執行董事會成員、SAP首席技術官穆悅庚(Juergen Mueller)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新冠疫情倒逼企業進一步提升數位化水平,開發人員是每家企業當之無愧的數位化轉型推動者。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全球研發網絡總裁柯曼(Clas Neumann)強調,在全球範圍內,今年一年的數位化應用率就相當於過去7年的總和,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表示,SAP為開發者提供一套非常有利的開發工具、開發平臺,尤其是B2B開發者可以從完整的商業流程裡快速開發出自己的應用,這無疑將推動更大規模的數位化轉型。

  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SAP借SAP TechEd回歸中國市場之際宣布SAP HANA Cloud落地阿里雲、推出一系列新的開發者工具和服務等,說明企業級開發者「大放異彩」的新時代正在拉開大幕。

  軟體行業的九大趨勢

  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在2020 SAP TechEd上強調,在時代大趨勢特別是智能化的影響下,未來的工作角色將智能化,未來94%的會計師和審計師的工作將被智能軟體代替,程式設計師48%的代碼+工作將被智能軟體代替。在時代趨勢以及智能化的影響下,軟體行業將迎來九大趨勢,分別涉及軟體架構、開發智能化、開發環境、平臺集成、部署方式、使用方式、運營平臺和消費模式。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瑞成

  首先,軟體架構從緊偶合到鬆耦合、組件化、容器化、服務化、API化、微服務化轉變。這實際上就是從傳統的單體應用向雲原生應用的轉變,特別是Kubernetes容器化技術已經被大規模應用到雲服務過程中,其跨平臺、易部署、模塊化的優勢大大提升了雲服務供給效率,而在SAP架構中,也強調利用Kubernetes容器化技術,給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加強平臺之間互通。特別是2020年發布的SAP HANA Cloud,最近剛完成了重大變革,也就是在Kubernetes容器化技術之上重構為雲原生資料庫。

  第二是開發智能化,從傳統開發模式到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智能開發平臺。當前,出現了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軟體開發,很多代碼無需人為編寫,代碼管理也變得更簡化,這就是Low Code(低代碼)開發。例如由滑鐵盧大學學生創建的Deep TabNine編碼自動完成器,就利用了深度學習技術幫助開發者更快的編寫代碼和補全代碼,而SAP的intelligent RPA 也是一款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服務。李瑞成強調,人工智慧編碼工具的廣泛應用使開發者從大量寫代碼事務中解放出來,從而從事更加有意義的工作。

  第三是開發環境從專用封閉到開放、開源。例如Google的TensorFlow就是一個開放的深度學習平臺,而SAP新打造的SAP 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業務技術平臺,提供了很多業務流程的下沉和封裝,讓SaaS開發都可以及時調用各種商業流程與服務,方便自己的應用開發。

  第四是平臺集成,平臺和平臺互通形成有效生態體系。早期每個公司雖然都有自己的獨立平臺,但相互之間形成不了有效的生態體系,現在很多公司之間平臺互通互連,給開發者提供非常方便便捷的開發形式。例如,在SAP 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業務技術平臺基礎上,可以調用Kubernetes容器,同樣也可以使用SAP業務流程服務,兩者結合讓開發者更快開發SaaS應用。在2020年9月的Gartner企業集成平臺即服務(EiPaaS)魔力象限中,SAP是前三名中唯一的平臺型公司。

  第五是軟體部署方式從企業內部擴展到雲端。早期企業主要是通過On-Premise(企業內部部署)的方式部署軟體,財務成本和運營成本都非常高。現在通過雲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TCO(總擁有成本),同時即插即用、事後付費也給企業帶來更多便利。雲端軟體部署方式有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企業根據需求選擇自己適合的軟體部署方式。

  第六是軟體使用方式從單機轉向到雲端、移動端、邊緣計算。過去,企業軟體的使用方式非常單一,就是PC方式。現在從PC到雲端、移動端、設備端、邊緣計算,不同硬體和終端設備可以在不同場景接入到系統中,完成企業所需要的功能和服務。接入硬體和接入方式越來越多樣性,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利益,因此開發者要充分考慮終端設備的多元性。

  第七是軟體運營平臺從本地到雲數據中心,基於成熟的PaaS平臺像Google雲平臺和SAP業務技術平臺,讓企業級SaaS軟體在運營過程中更容易、更可靠、更便捷。

  第八是軟體消費模式從軟體許可到訂閱式的按需服務,可按時、按租戶使用多種多樣的雲服務,為企業使用軟體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和成本控制,推進了軟體服務方式的變革。從PaaS層到SaaS層,從B2B到B2C,企業軟體消費模式正全方位進化。

  第九是作為IT從業人員,還要時時刻刻考慮對環境、對能源的影響。例如,Github提供了代碼託管服務,實現開發人員在編碼、在線編輯、共享和協作,大幅降低了不必要的代碼存儲。目前有將近350萬人使用Github平臺,軟體項目超過600萬,軟體開發過程更加綠色。

  隨著軟體行業九大趨勢的深化,特別是疫情影響下極大推動了以SaaS雲應用為主的軟體開發,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零售、在線支付等在線軟體服務和商業模式的迅速走向主流。在2020 SAP TechEd全球技術大會上,SAP首席技術官穆悅庚強調:幫助開發者獲得成功,是SAP 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 業務技術平臺的全部意義所在,現在是開發者大放異彩的時候,可以在SAP 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業務技術平臺上開發快速新應用、擴展應用以及創建新集成。

  SAP業務技術平臺,重塑企業軟體開發

  從2018年開始,SAP提出了「智慧企業」戰略。當前處在智能技術時代,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讓企業流程更加智能化,從而推動形成智慧企業,智慧企業帶來的就是智能化時代,這是SAP「智慧企業」戰略的內在邏輯。而伴隨軟體產業的大趨勢,SAP也在智慧企業戰略下,逐步提出並完善了SAP 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業務技術平臺。

  看一下SAP業務技術平臺的演進。過去三年,SAP「智慧企業」戰略經歷了自身的發展和演化。2018年,SAP提出「全方位智慧套件解決方案」,包括雲平臺、SAP HANA內存計算、智能技術、智慧應用套件;2019年,SAP在運營數據方面下功夫,在財務數據、人力資源數據、工藝數據、生產數據等基礎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了大量的優化和流程再造,同時提出了「體驗經濟」;2020年SAP利用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SAP Digital Platform,與運營數據和體驗數據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戰略;2020年底,SAP提出完整框架,包括底層的業務技術平臺,融入了可持續發展、體驗經濟管理以及更多的商業流程,同時把SAP商業網絡解決方案融合到框架中,形成了完整的智慧企業方案。

  SAP業務技術平臺是在發展智慧企業戰略的過程中、對SAP在過去幾年收購的多家雲SaaS公司以及其它技術公司的基礎上,沉澱而形成的統一技術「底座」。穆悅庚強調,SAP業務技術平臺是SAP的技術架構和 SAP技術戰略的核心。SAP業務技術平臺是SAP智慧企業套件、SAP行業雲解決方案以及 SAP商業網絡等的基礎,是集成的技術解決方案組合,涵蓋四個領域的功能:資料庫與數據管理、商務分析、應用開發與集成以及智能技術。

  在SAP業務技術平臺最底層是基於SAP數據中心和多個公有雲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等架構SAP業務技術平臺劃分為基礎層、數據層和應用層:基礎層提供的是多雲基礎設施管理+Kubernetes/無伺服器基礎設施以及混合雲部署模式,配套統一的安全與法規遵從、API和事件管理、集成等;數據層包括了SAP HANA、HANA Cloud和數據湖等,以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算法;應用層則是面向應用的統一管理,包括應用市場、低代碼/無代碼開發、RPA智能流程機器人等。

  簡單理解,最新的SAP業務技術平臺,是SAP所有應用軟體的「中臺」與「後臺」。例如最新發布的SAP One Domain Model,提供跨SAP所有應用的統一的業務對象數據模型(如員工或成本中心),這樣就可以在所有SAP應用中使用共同的業務對象。之前,SAP收購了差旅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採購管理等SaaS雲服務,現在就可以通過SAP One Domain Model把不同SaaS雲服務中的數據模型都整合起來,還可以共享給新的應用。本次SAP TechEd上宣布了支持端到端的從人員招聘到退休的全業務流程中所需的首批業務對象。

  SAP希望通過SAP業務技術平臺賦能開發人員,加速推動企業遷移到雲端,或者在雲端實現企業的新商業目標。通過與開發者社區合作,SAP業務技術平臺確定了三個最重要的場景:第一,支持在SAP環境下構建擴展應用;第二,利用各種數據源創造價值;第三,跨SAP和非SAP系統、以簡單而靈活的方式進行集成。

  在擴展性方面,SAPTechEd向雲原生開發人員提供了SAP Cloud Platform Enterprise Messaging事件總線,以構建擴展應用。在數據方面,SAP HANA Cloud 帶來了新的集成功能,支持將SAP HANA Cloud連接到本地SAP HANA系統、SAP S/4HANA系統以及第三方數據源,藉助SAP HANA數據湖還可處理PB級數據,單擊幾下就可以連接SAP Analytics Cloud等。在集成方面,藉助 SAP One Domain Model和SAP Cloud Platform Master Data Integration服務,可以實現全面集成,並做到開箱即用;SAP Cloud Platform Extension Suite 推出了更多集成式流程自動化工具,包括支持構建數位化工作流的SAP Cloud Platform Workflow Management,以及能夠創建可定製自動化功能的SAP智能業務流程機器人Intelligent RPA 2.0;SAP重新設計了 SAP API Business Hub 的用戶體驗,支持架構師和專家更輕鬆地識別相關集成內容。

  SAP業務技術平臺對於SAP是如此重要,在2020年第4季度到2021年第1季度就有500多項關於該平臺的技術產品組合的創新成果。

  人人皆創客、全球共創新

  2020全球疫情,把全球推進到了人人皆創客、全球化共同創新的全民化、全球化軟體開發大時代。在德國,SAP與德國電信合作為德國政府開發了Corona-Warn-App,這款應用也成為了德國政府有史以來最大的開源項目。該款應用在2020年6月15日上線,兩天後就有600萬次下載,10萬人訪問了開原始碼,7250名社區與開源項目成員參與了開發。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全球研發網絡總裁柯曼(Clas Neumann)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全球研發網絡總裁柯曼(Clas Neumann)表示,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疫情的原因,SAP一系列的創新和研究工作都是與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全新的夥伴進行開發和合作。在疫情之初,SAP就與德國外交部合作開發了幫助德國海外僑民返國的應用,而SAP之前從來沒有與德國外交部合作,甚至都沒有想像過這樣的合作夥伴。

  如今的開發人員不再只是單一角色。現在的開發人員可以是雲原生開發人員、可以是數據科學家、可以是企業架構師、也可以是「平民」開發人員或僅僅是用戶體驗設計師。所有開發人員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創客,熱衷於用代碼進行創新創造。這也正是SAP大力推進開發者友好的業務技術平臺的重要原因。

  除了通過SAP業務技術平臺更好的服務開發者外,SAP自身也是一個「開發者」。SAP研發網絡是一個遍布全球20個地區的研究院網絡,在北美、南美、歐洲、以色列、亞洲等地共設有20家研發中心,其中的SAP中國研究院是除德國之外的全球第二大的研究院。柯曼強調,SAP研發網絡分布如此之廣,是因為一方面相信理念多樣性、創新系統多樣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尊重是特別有價值的,另一方面需要匯聚全球最佳技術和實踐併集中到產品裡。

  SAP發布的任何一個產品都包含來自全球的智慧,SAP研究院大多數員工所從事的研發工作都是針對全球性產品。當然,SAP全球研發網絡的研發中心分布並不是隨機的,往往會利用當地生態系統中的優勢進行有針對性的部署,例如與安全有關的軟體和產品就在SAP以色列和德國研究院進行研發;SAP中國研究院特別注重研發針對全世界的智能製造、智能供應鏈、智能ERP等軟體和應用。

  李瑞成進一步強調,SAP中國研究院是SAP四大研究院之一——SAP美國研究院、SAP中國研究院、SAP印度研究院和SAP德國研究院,其它的16個研發中心要麼是市場專攻型、要麼是技術專攻型。SAP研究院涉獵的業務則比較廣泛,既服務全球市場也服務本地市場,例如SAP中國研究院就承擔全球產品研發和面向中國市場產品研發這兩大任務。目前,SAP中國研究院所參與的SAP產品,已經行銷到全球190多個國家,涉及SAP HANA資料庫、Cloud開放平臺、業務技術平臺、ERP、智能製造等。

  在面向中國市場的創新方面,SAP中國研究院和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一起連續打造了三代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最新的一代為自適應模塊生產線,成效非常明顯。SAP中國研究院還推進了微信與SAP應用的集成——以微信作為交互渠道、業務流程還保留在SAP系統。通過開發與微信這樣的社交平臺集成方案,SAP中國研究院繼續將以社交為主的平臺交互下沉到了SAP雲平臺上,而不僅僅是在應用層面的集成,這樣就方便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社交平臺都與SAP應用進行交互。本次疫情期間,SAP中國研究院與中國政府合作的疫情解決方案,也反向融合到了SAP產品體系中,並推向了國際市場。

  李瑞成強調,一個新技術在SAP的誕生是經過了分布式研發的,例如SAP HANA技術就是西安團隊、首爾團隊、德國團隊共同研發的,HANA技術的研發也反向促進了西安團隊的快速成長,如今SAP中國團隊與SAP其它國家的研發團隊處於同一起跑線,而本次SAP HANA Cloud落地阿里雲,也是西安團隊和其它地區團隊共同落實的。SAP HANA Cloud 已成功登陸 AWS、Microsoft Azure,未來還將登陸 Google Compute Cloud。

  總結而言:2020年的全球疫情加速了全球的數位化轉型,2021年將迎來雲軟體開發的大時代。SAP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網絡生態,在2020年推動了SAP業務技術平臺的大發展,為迎接人人皆創客、全球共創新的全球開發者特別是企業開發者的大發展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SAP全球研發網絡作為一個全球化的研發創新網絡,為全球化的聯合研發創新提供了實踐樣板,同時也是SAP業務技術平臺的「嘗鮮者」。在SAP全球研發網絡的推動下,一個雲計算時代企業開發者的新時代大幕,正在揭開!

類型:廣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AWS re:Invent:雲計算重塑企業未來
    在AWS re:Invent 2020的主題演講中,AWS CEO Andy Jassy如是說道,「要打造一家基業長青的企業並不容易,50年前的財富500強企業,現在還能留在榜單上的大概只有83家,也就是只剩下17%;而20年前的財富500強企業,如今有一半已經不在榜單上了。因此企業必須不斷重塑自己,才能持續生存。」
  • 雲計算再思考:重塑自己就是重塑未來
    同樣,2020年對於雲計算而言也是標誌性的一年。數位化帶來的雲計算強勁需求,讓各行各業擁抱雲計算的速度明顯加快。Gartner更預測,全球持續的疫情將繼續影響到2021年的雲計算市場,全球最終用戶的公共雲支出明年將增長18%,有望達到3049億美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0 亞馬遜 re:Invent大會顯得格外具有意義。
  • 解讀亞馬遜re:Invent首日,AWS CEO五十多次提及重塑 加速企業上雲...
    5G時代低延遲決定著競爭力和用戶體驗。AWS之前推出的Wavelength實現5G全程加速,讓用戶釋放5G低延時的商業紅利。AWS Monitron構建基於物聯網的智能防禦式運維數位化平臺,組合傳感、網管、人工智慧服務,提高工業網際網路生產及物流運輸的全程智能監控和運維能力。
  • 華為對話「新基建」核心開發者:共同重塑軟體生產力
    而在IT產業裡,特別是雲計算代表的新型數位技術產業中,商業模式必須圍繞產業生態展開,沒有一家廠商可以獨立提供所有的解決方案,開發者就成為了核心。為此,華為在去年推出了沃土計劃2.0,而在本次開發者大會上進一步宣布2020年將投入2億美元,並公布了人才扶持細則:面向高校,提供1億人民幣的扶持金額,包括人才培養,雲資源及樣機支持,同時華為與教育部籤署3年協議投入10億人民幣,共同推進人才的培養;面向初創企業及個體開發人員,以雲資源及線下活動的方式發放1億人民幣的補助,每家初創公司最高可獲得75萬人民幣的雲券;面向合作夥伴,提供6億人民幣的扶持總額
  • 「吃下」蘋果(AAPL.US)全球第一的亞馬遜(AMZN.US)AWS也為生存發愁
    特別是,針對中國區市場,亞馬遜專門開設了線下分會場,為中國用戶講解年度峰會的技術亮點。不過,相同的是,每一年亞馬遜 re:Invent 都是亞馬遜 AWS 對雲計算行業趨勢洞察與年度產品的瘋狂輸出,亞馬遜積攢了一年的看家本領全部拿出來向外展示。
  •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開發者增至160萬 將投入2億美元再擴鯤鵬產業...
    集微網3月27日消息(文/譚倫),開發者增至160萬,2020投入2億美元......繼去年發布沃土計劃2.0後,基於鯤鵬的華為雲計算版圖正迅速擴張。點此進入華為開發者大會第一場回看!華為Cloud&AI BG總裁侯金龍侯金龍指出,在數字時代,開發者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更是企業創新的動力和產業的靈魂,我們將攜手全球開發者和產業夥伴,基於鯤鵬處理器多核、高並發的優勢,為世界提供充裕且經濟的算力,開拓萬億級的計算產業大藍海,共享數字經濟的紅利。
  • 上海 雲計算 華為 - CSDN
    本周(12月9日-12月15日),國內幾大雲廠商抓緊布局,華為新成立雲計算子公司運營中國區雲業務,阿里雲、平頭哥入駐上海研發中心、騰訊雲全面更新數據智能服務全景圖。同時,國外IT企業紛紛將眼光轉向中國市場,三星電子將向中國晶片廠再投資80億美元;全球最大軟體開發平臺GitHub尋求在華開設子公司。
  • 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中國將進入下一個「造富時代」
    想要抓住市場中的紅利,就要根據科技發展和市場變化,去做新的布局。這種變化可以從改革開放40年中去尋找答案。首先是在80年代,物資短缺,所以當時最大的紅利就是生產。那麼到了90年代物資豐富以後,渠道就成為了新的紅利,因此當時去做渠道的企業都可以快速崛起。
  • 用A.I.向百萬開發者表白!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節亮點直擊
    數據支撐是源於人們對數字生存時代的日漸認可,劉慶峰指出,疫情讓更多的人群開始進入到數字生存時代,例如網絡教學、網絡購物、線上辦公等。在此新常態下,將有大量的數據匯聚到後臺,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將迎來難得的機遇,因為人工智慧很多領域都需要數據來餵養。
  • To B企業說到開發者生態運營時,指的是什麼?
    開發者作為產品用戶,本身具備成長性和商業價值,在其職業生涯中不只會服務1家企業,隨著職位和能力的成長及其所在單位的變化,開發者能通過其個人影響力的增長、職業邊界的拓寬以及對產品的優秀體驗經歷,以直接決策、口碑影響、夥伴合作等方式持續為企業帶來新的價值增長。所以在這種場景下,開發者即是用戶。
  • 雲計算,定義2020
    在2020年的時空流變中,因為新冠疫情的出現,很多人把更多時間都花在了線上:在線辦公、視頻會議、遊戲直播、在線教育;而身處的空間則是在雲端:雲拜年、雲健身、雲開工、雲出差…… 就在這一年裡,「雲計算」正式出圈,進入大眾的視野。「雲上工作」、「雲上生活」成為眾多企業和無數普通人能夠直接應用和切身體驗的生產生活方式。
  • 企業數位化轉型陣痛,專有雲真是那枚萬能解藥嗎?一文看懂雲計算
    企業應如何選擇對應的雲服務商?雲計算領域玩家又該如何抓住這一波機遇?降本增效,企業上雲需求增大當消費網際網路早已被定調為"流量紅利開發殆盡",新一輪發展紅利轉向了傳統行業,它們在數位化轉型期間所產生的計算、數據存儲等需求,為雲計算帶來機遇。
  • 揭開SAP Fiori編程模型規範裡註解的神秘面紗 - @ObjectModel.read...
    在Chrome開發者工具的UI5面板裡,找到Posting Date這個控制項對應的屬性,發現欄位editable屬性值為false,這就是其在UI不能編輯的原因。如果你的Chrome開發者工具沒有UI5這個標籤,請參考Jerry這篇文章,安裝Chrome for UI5的擴展:Jerry的Fiori原創文章合集既然後臺模型是CDS view,那麼前臺UI顯然基於Fiori Elements.
  • 超500家全球領先企業選擇IBM Garage推動數位化重塑
    IBM近日宣布,全球有超過500家企業選擇IBM Garage(IBM車庫創新)來幫助他們推動基於混合雲和人工智慧的數位化重塑。包括ADP、Cemex、卡夫亨氏、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政府、上海寶鋼包裝在內的企業正藉助IBM Garage打造開放協作、持續學習的文化,並推動業務成果的實現。
  • 從亞馬遜AWS「啃下」蘋果說起:雲計算的引領者與挑戰者
    AWS在雲計算行業內率先啃下了蘋果,把Mac Mini集群部署到了自己的數據中心,讓蘋果應用軟體開發者不受終端硬體的限制。這是AWS年度最大的技術盛會2020 re: Invent(再創造)首日公布的消息,成為在iOS開發者群體與企業級服務市場的一件大事。為什麼會有這次聯姻?
  • 雲計算簡史(完整版)
    誰能夠為數位化轉型企業提供友好的應用開發和部署環境,誰就能夠獲得和保有客戶。這篇長文主要面向大中型企業的技術和非技術管理者。我通過描繪雲計算技術和市場領域的發展過程,介紹關鍵技術和市場裡程碑,包括不同技術域下的核心開源項目,讓企業能夠對雲計算發展歷史和相關技術域有一個通盤的了解。有了通盤的認知,你會更容易看透本企業應該怎樣利用雲計算,未來可能的市場機會和挑戰在哪裡?
  • 一場最長的演講,AWS CEO Andy Jassy終於把「重塑」這件事說清楚了
    而今天,這種重塑已經見到了成效或者說初具雛形。企業已經達成了廣泛共識,雲計算是通往數位化轉型彼岸的必由之路。當然,這些豐富的服務和功能也會更快地進入中國,助力中國企業的上雲和重塑之旅。始終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AWS的技術創新能力和雲平臺的豐富性一直是其他雲計算廠商競相模仿和學習的對象。但正是不斷向上的攀登精神,以及重塑自我的魄力和能力,讓AWS始終處於雲計算行業的領先地位。
  • 平安銀行開發者大賽進入倒計時 開放生態拓展金融服務場景
    事實上,場景化金融早已悄然無息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例如:自助繳費和稅務服務結合、設備租賃和新型供應鏈融資服務結合、合同管理嵌入企業法律服務場景、支付和打車場景結合、保險與旅遊場景的結合、、紅包支付服務嵌入外賣場景、消費貸產品與日常網購密不可分。當前,行業領先的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公司都在積極地進行金融場景的橫向拓展與縱向深化。
  • 騰訊雲副總裁王慧星:構建完整的開發者產品矩陣,助力企業高效上雲
    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副總裁王慧星表示,數位化技術正在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革,但同時也給作為支撐的雲計算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需求。音視頻正在成為企業、教育、醫療、金融、娛樂等領域真正革新傳統產業,服務億萬老百姓發揮重要支撐作用的代表性技術。很多原來需要線下處理的事情,現在利用發達的音視頻技術就能夠輕鬆線上解決。王慧星表示,數位化技術不僅推動行業數位化進程不斷加速,也對雲計算基礎設施能力在成本、創新、安全、工具和智能等層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一年一度的XR開發者盛宴,第五屆VRCORE開發者大會開幕
    開發者大會已於今日online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溝通方式,重塑了大家對於XR的認知。 第五屆VRCORE開發者大會涵蓋硬體研發、時尚設計、工業生產、影視製作、遊戲研發、航空航天、線下娛樂七大XR行業細分領域,邀請了優秀研發團隊代表和來自中國、歐洲、東南亞、韓國的XR社區意見領袖,來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經驗。大會分為主題演講與圓桌論壇兩大環節,期待這些演講嘉賓分享能夠為國內的開發者們了解全球行業發展趨勢,帶來新的思路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