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21考研: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考研報考分析及經驗指導

2020-12-17 知點考研

一、考研背景簡述

誠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作學術。但對於考研這件事,如果有機會,還是儘量試一試吧。

筆者本科來自於某雙非省屬師範的歷史學專業,其實一開始可能並未想過這個決定。直到後面經歷了一些社會的毒打,才感覺到研究生學歷確實挺有價值的。因為本科期間輔修了經濟學,所以一開始的目標是某211財經類院校的應用經濟學學碩。後來因為對該專業縮招和跨考的擔憂,再三權衡之下,7月底到8月初的時候換了目標,選擇報考華中師範的大數據歷史專業。這算是個相對摺中的方法吧,雖然現在也時常感慨本科期間應該好好學統計學和計量工具。

接下來的故事可能仍然有點曲折,不過好在最終上岸。現在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將自己經驗分享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二、關於華中師大的歷史學及中國近代史(所)

我所報考的大數據歷史專業隸屬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培養則依託於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和信息管理學院,因此本文接下來的分析主要是結合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而論。華中師大的歷史學專業研究生招生方向較為齊全,包括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中國史下又分為專門史、文獻學、古代史、近代史(系)、近代史(所)、大數據歷史等方向。在招生人數方面,亦屬於歷史學名校中招生較多的高校之一,除去推免仍然能達到將近100人的規模,這在全國的歷史學高校中都是比較罕見的,因此歷年也不缺乏競爭者。

根據上表可知,正常年份的報錄比一般在10%左右。當然,去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這裡的原因在於,華中師大在去年的9月初突然宣布更改專業課命題方式,由自命題回歸313統考。這意味著,對於中國史和世界史的考生而言,需要在接下來3個月左右的時間複習所增加的與原來自命題考察範圍相當的新內容。或許正是考慮到力不從心的情況,開始有大量考生轉戰其他自命題高校。但即便是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該學院最後的上線(國家線)人數也接近統招名額(91/93),並未出現類似於其它高校在第一年改統考命題時上線人數嚴重缺額而不得不依靠調劑的情況,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華中師範大學的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亦是國內這一領域的前沿陣地。儘管中國史一級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僅斬獲「A—」的成績,但近現代史方向的學術底蘊當在這一水平線上。揆諸歷史,章開沅、馬敏、朱英、桑兵、王奇生等這一領域的知名學者皆出於此。因此,中國近代史(所)可稱得上競爭最為激烈的方向,往年在上線人數充足時,複試比例一度保持在1:2左右。因此,大家若有志於此,不僅需要取得較高的初試成績,也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學術視野,才能儘可能提高錄取機會。關於這一點,在接下來的複試經驗中筆者會詳細展開,在此不再贅述。

三、考研初試公共課複習方法

1.英語(一)

關於公共課的複習策略,實際上是見仁見智。在這筆者僅就自身情況作一些闡釋,不當之處,祈請方家指正。筆者大學期間四六級都是低分飄過,考研英語的最後的卷面成績也只有69分。對於這個成績,雖說不太滿意,但總歸未拖後腿。筆者以為,單詞是任何一門語言學習的基礎。因此,背單詞應該是貫徹整個考研期間的事情,每天不一定要花多少時間,但有沒有每天都背一點,很重要。筆者5月底至暑假期間都是在看戀練有詞的視頻和配套教材,看過之後再進行誦讀。其實誦讀的目的並不在於把單詞默寫出來,考研英語的閱讀只需讀懂、理解其中文含義就行。當然,也許有人會質疑《戀練有詞》的學習太過耗費時間和精力,私以為其實也不盡然是這樣。如果我們對於某個單詞的理解能夠做到視頻中所要求的那樣,腦海的映像+詞根詞綴+相近、相斥詞,這便是一個較好的狀態。因此,背單詞本身便是長期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囫圇吞棗。

英語的另一大模塊是閱讀,閱讀提分的技巧無他,除了上文所講的背單詞,便是反覆刷真題。關於「刷真題」,很多人都談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刷?私以為這不是一個機械重複的過程,而是每刷一遍,都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對單詞有所精進,對真題的理解有所深化。因此,刷完真題後的糾錯和鞏固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是總結錯題,分析錯誤原因,並且試著將有代表性的題歸類,比如中心思想題、推理判斷題、例證題、詞義聯想題等;另一方面,嘗試自行翻譯文章,尤其是長難句,然後再對照著張劍黃皮書的加以理解。

至於作文、翻譯、新題,個人認為這方面有三個老師是值得大家參考的,分別是王江濤、田靜、宋逸軒。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模塊與單詞和閱讀不同,屬於通過短時間內的集中複習便得取得不錯成績的內容。因此,大家可在11月左右再開始也是完全來得及的,前期不必在這上面花費太多精力,專業課和英語閱讀才是前期複習的重要,俗語云「好鋼使在刀刃上」。這部分具體的學習方法不再贅述,大家可根據這三位老師相應的教材和視頻配套練習即可。

2.思想政治理論

就學情而言,報考歷史學的考生大部分高中階段便是文科生,因此對考研政治的複習本身便是駕輕就熟。因此,從時間節點上看,開始複習政治的理想時間是在8月-9月。建議先結合肖秀榮的《精講精練》和徐濤的網課配合著看,權當是背書累了換換思維。到了9月中下旬,就可以跟著刷肖秀榮的1000題。具體怎麼用可參照刷歷年英語真題的方法,要看答案解析,自己錯在哪,錯誤選項錯在哪,通過反覆的聯繫達到回憶、鞏固知識點,查漏補缺之目的。一般而言,利用好肖秀榮的1000題,就足以應對考研政治的客觀題部分了。

主觀題部分,主要是以跟隨者肖秀榮的四套卷和八套卷。沒有別的技巧,背就完事了。建議可以一個版塊一個板塊的背,比如先背馬原四道題,再背毛概四道題,以此類推,這樣形成在腦海中的知識框架是完整的。

四、考研初試專業課複習方法

1.使用過的教材與視頻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對於想要報考同學來說,現在不必糾結要考古代史還是近代史還是大數據,歷史學(學碩)專業課考的都是313歷史學基礎,其內容是兩通,即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

教材首選是通行的11本教材,即:吳於廑的 《世界史古代史》兩本、《世界史近代史》兩本、《世界史現代史》兩本、朱紹侯《中國古代史》兩本、李侃《中國近代史》(第四版)、王檜林《中國現代史》兩本。在暑假開始之前,這套書至少要大致過一遍,對於有些較為複雜的歷史事件,可能一時無法有較深的理解,這也沒有關係,但至少要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其次是對於報考中國史的同學,可著重看一看以下兩本書:

分別是朱紹侯、龔留柱主編的《中國古代史教程》,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章開沅、朱英主編的《中國近現代史》,也是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前者相對於通行教材更側重學術動態,因此更適合考研複習,後者是華中師範大學的老師所編寫的教材,不僅適用於初試,在複試也有用武之地。

視頻部分,B站上有閻步克、鄧小南、張帆老師的《中國古代史》,這個公開課很適合學習累了的時候看一看,閻老師講的很細緻,會帶你讀史料,然後分析。同樣能在B站上找到華中師範大學的《中國近代史》,這個課程和章開沅、朱英老師編的那本《中國近現代史》內容差不多,適合看完書後再來加深印象。世界史部分,宮秀華、周鞏固等東北師大老師的課程同樣能在這上面找到。

2.「313」歷史學統考的複習策略

暑假的複習還是應該以教材為主,但需要有重點的看。中國古代史部分,毫無疑問,戰國、秦漢、唐宋、明清應該是重點;世界古代史部分,古希臘、西羅馬、拜佔庭是經常考察的內容……以上只是舉例,具體的還是大家自己去把握。

這裡需要推薦一本複習書,仝晰綱主編的歷史學輔導全書,這本書幾乎是統考複習人手一本。這本書為了方便考生複習,對可能以選擇題型出現的知識點,在對應的文字下面劃了波紋曲線。對可能以名詞解釋題型出現的知識點,在對應的文字上鋪了淺色底紋。對題型練習中出現的各類題目,都找出對應的答案,並註明所在的頁數。然後,對於知識點歸納整理部分不能包含的史料分析題,則在題後制定了參考答案。總的來說,專業課的訣竅兩個字,背誦,《長孫博》上相關的名詞解釋和論述題至少要過四遍左右吧。但背誦不是唯一的途徑,輸入的同時也需要保持適當的輸出。

如何輸出呢?一個比較理想的方法是,以專題形式自己嘗試總結論述題。

大家在看書的過程中,不自覺就會對重點內容有所注意。比如,複習到宋朝時候,會發現科舉制度在宋朝得到的很大完善,這個時候就可以對其加以整理;另一方面,宋朝的「祖宗之法」、王安石變法也是值得關注和整理的內容。其他一些大的專題,比如中國古代各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賦稅制度變化、監察制度變化、地方行政體制變化等等,雖然教輔資料上也有呈現,但我還是建議大家自行整理,這樣印象更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理論述題這一步可以開始得儘量早一些,給後期背書留出較為充分的時間。

五、考研複試經驗漫談

複試最重要的經驗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需要承認,每個人的知識都是有邊界的,更何況我們還是學生。所以,切忌不懂裝懂。

結合近幾年的經驗,複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基礎知識考察、專業素養考察、英語口語。今年因為疫情,複試期間沒有再安排筆試,對基礎知識這部分的考察融入到了其它環節。因此,筆者接下來主要結合自身經驗談其他兩個模塊。

專業素養其實是通過談話來體現的。筆者畢業論文做的是清代財政相關的,然後老師問我有無看過黃仁宇關於明代財政的那本書,又問是如何看待其所謂「洪武型財政」的說法。然後我結合最近學界關於《萬曆會計錄》的整理,說了下「洪武型財政」的缺陷。接下來,是列舉建國以後的經濟史研究的兩個重要問題和代表性學者。因為沒怎麼思考,就只列舉了兩個,宋代的江南農業革命和明清的資本主義萌芽或早期工業化。其實類似的問題,如果稍微了解一點,多舉一兩個可能還會好一點,只要不是「不懂裝懂」即可。

至於英語口語部分,大家不必太擔心。建議還是背好一篇自我介紹,然後準備幾個關於自己學校、專業、為什麼想考這個專業、學校、還有自己的家鄉類似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抽籤回答問題時,文不對題也不要緊,重要的是「說出來」。比如,老師問我的是「是否贊同貸款買車」,我因為詞窮一直在扯「交通擁堵」。如果實在答不出來也不要緊,老師會換一些其他簡單的問題問你。這部分,大家的分也差不多,所以準備時英語口語不應佔據太多時間。

至於複試有沒有必要報班這個問題,如果想讓自己複試更穩妥,有條件的話當然可以報,畢竟有很多面試逆襲的例子,面試可以找新祥旭的學長學姐,他們都是目標院校直系的學長學姐,對複試更有優勢。

相關焦點

  • 2021-2022華中師範大學有機化學考研初試複試經驗分享
    1、關於擇校和定專業(1)在這裡我說一下我當初擇校和定專業的情況吧,我在大一大二的時候還沒怎麼想過要考研,不過我們專業的考研氛圍一直都很濃,考研率也很高,大概是被這種氣氛所薰陶,大三上學期我決定了要考研,而開始準備複習是在大三下學期。
  • 2021新祥旭考研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本文是土木類專業考研備考經驗,這篇文章涉及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數學一、846材料力學。本人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考研已上岸。 二、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定專業的話,因為我本科專業就是土木工程,我對這個專業談不上喜惡,而且自認為跨專業考研也有難度,所以就選的自己本科專業。
  • 2022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考研初試經驗、推薦書目、複試流程分享
    選擇報考歷史系研究生的人,都是有夢想的人。對於自身能被北師大錄取,我深感幸運,同時也覺得這是自己孜孜以求應得的結果。夢想終究要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考研是一場需要努力付出的應試,就初試而言尤其如此。既然是應試,就會涉及技巧、方法、效率等,那麼借鑑他人的成功考研經驗也就十分必要了。在這裡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考研經驗,以資參考,於諸君考研有所裨益。
  • 新祥旭一對一:考研分數線怎麼看?如何在神仙打架的專業脫穎而出
    明天調劑系統關閉,20考研就正式的結束了,接下來就完全是21考研er的舞臺了。在考研初期,考研er需要為各科設定一個目標分數,以此確定複習的掌握程度。目標分數的設定不僅需要參考院校的複試分數線,還需要參考錄取情況。
  • 20屆華中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碩考研經驗分享
    關於擇校和定專業(1) 院校以及專業選擇的原因及應該考慮的因素擇校:現在調劑越來越難,所以在學校的選擇上更需要慎重。我最初計劃的是考華東師範大學,後來發現班上很多同學報考,我開始有所動搖,8月份得知華中師範大學特殊教育開始第一年的專碩招生,又考慮自己家在湖北,好朋友大部分打算在武漢附近工作,家人也建議我在武漢讀書,所以最後就決定報考華中師範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專業2021考研上岸攻略經驗指導
    本文由新祥旭考研學姐為大家分享關於考研路上的一些經驗和心得,包括院校難度分析、題型分析、初試各科備考以及複試準備介紹,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二、考研擇校經驗我們會面臨很多選擇,專業選擇,院校選擇,自身效能感等等,我結合下自己的相法,說一說自己的經驗,我是二站上岸的,為什麼選擇教育學科?
  • 新祥旭:2020華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物理初複試考研經驗擇校備考分析...
    一、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1.擇專業 對於本科是物理學(師範類)的來說,一般考研選擇專業的方向大致分為四類,不論是什麼學校,競爭都是非常激烈,2020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報考華南師範大學的學科教學英語專業人數達到了2000人+,學科教學物理沒有那麼激烈,但也達到了340人+。
  • 2022北京師範大學計算數學考研分數線、複試經驗等綜合經驗指導
    《數學分析》數學分析第3版(1-3冊), 鄭學安等編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代數學基礎》(上),張英伯,王愷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高等代數學》第三版,姚慕生,吳泉水,謝啟鴻。《空間解析幾何》(第四版),高紅鑄,王敬庚,傅若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解析幾何》尤承業,北京大學出版社《解析幾何》(第三版),丘維聲,北京大學出版社《新祥旭714、812考研輔導班內部講義》三、
  • 2021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考研報考分析初複試必看詳情指導
    各位21級的學弟學妹們,你們好!應新祥旭的邀請,在這寫一個有關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專業的經驗分享貼給大家。下面,我按問題一步步的分享:一、我為什麼考研?為什麼報考首都師範大學?第一,我本科學的就是美術學,我的興趣產生也在這個時候培養起來,我想深入學習深入研究。
  • 2020鄭州大學歷史學專業考研備考經驗分享、院校分析、複習建議
    一、考研擇校擇專業我是一戰三跨考生上岸鄭大中國史,所考科目為313。在你有讀研念頭的時候,你就面臨著許多選擇:保研還是考研,如何選擇考研目標院校,跨考其他專業還是考本專業的研究生,備考研究生的時候要不要談戀愛等等。
  • 2022考研必看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碩)考研招生分析及經驗篇
    作為一名經歷過考研大軍的人來說,深知其不易。無論是在初期擇校上,還是在定了院校後開始準備複習的時候,都會經歷一段迷茫期,所以我希望能夠藉助這個平臺和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經驗,幫助學弟學妹們在考研的路上少走彎路,通過正確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最終成功上岸!
  • 2020年歷史學考研國家分數線是多少
    2019年考研國家線歷史學A類總分325分,B類總分315分,A類單科(滿分=100分)44分,單科(滿分>100分)132分。B類單科(滿分=100分)41分,單科(滿分>100分)123分。那麼2020年歷史學考研國家線是多少呢?
  • 考研院校專業難度分析之南京師範大學篇|第一期
    今天起大學考研幫手決定推出——考研院校專業難度分析專題,為大家多角度分析各院校專業報考難度,也為大家提供分析方法。如有急需的小夥伴可以評論區告訴我們你想要幫忙分析的院校哦留言格式:學校+專業+考研難度分析。
  • 考研學科及專業院校排名:歷史學篇
    考研學科及專業院校排名:歷史學篇 http://kaoyan.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3-11-22  大 中 小 060101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 華中師範大學2017-2019近三年所有專業考研複試分數線匯總
    華中師範大學是在1903年創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始於1871年美國聖公會創辦的文華書院,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12年創辦的中華大學、1949年創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的基礎上,1951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改制為華中高等師範學校,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範學院,1985
  • 2020大連理工大學力學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初複試備考、報考分析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可以閱讀我這篇經驗分享,下面我也會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複習經驗以及心得,希望大家學習以後有所啟發。以下共分為5部分:1.專業介紹:2.歷年錄取分數線以及報考人數;3.初試考試重點,參考書以及複試參考書;4.複習計劃;5.個人建議。
  • 21考研擇校分析:華南師範大學考研全攻略
    以下文章為考研派研究生團隊精心整理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更多內容請見「考研派之家」公眾號。華南師範大學始建於1933年,前身是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創建的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範學院;1982年10月,易名為華南師範大學;2006年,學校通過「十五」「211工程」建設整體驗收。
  • 2021-2022中國人民大學802經濟學考研指導經驗
    一、關於擇校和定專業(1)基本情況與報考人大802的原因本人是北京某985高校工科專業的雙跨考生,一戰上岸,大三上學期的期末決定放棄保研名額去跨考經濟學。(2)報錄比與考研難度分析人大802有很多學院可以選擇,初試科目完全相同。經濟學院與應用經濟學學院的報錄比大概在20:1左右,財政金融學院、馬院政經、社會人口學院人資環、商學院等招收人數較少,報考的人數也較少。
  • 北師大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21考研難度分析、參考書及經驗指導
    本文將由新祥旭考研岑老師對北師大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考研進行解析,主要講解相關的招生介紹,研究方向,考研科目介紹,考研參考書目,歷年分數線,錄取人數、備考經驗等幾大方面。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招生專業及方向070503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01遙感機理02遙感定量反演03遙感應用04地理信息系統理論與方法05空間信息分析
  • 2021年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一、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1.學校和學院基本情況 華中師大位於街道口(市中心),距離武昌火車站超級近,地鐵之類的出行方便。距離武漢大學步行只有15分鐘,而且有很多講座可以去聽。華中師大的教育類專業非常強,比如文學、心理學、思政和歷史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