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毒品泛濫與墨西哥禁毒之殤

2020-12-10 騰訊網

最近有一則新聞,在國內經過央視新聞的發布而在網絡上瞬間「炸鍋」:——

近日,美國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宣布,少量持有古柯鹼、海洛因等硬性毒品將被合法化。亞利桑那州、蒙大拿州、南達科他州、新澤西州和密西西比州也先後宣布大麻合法化。至此,美國僅剩15個州仍堅持持有大麻為違法行為。

更令人無法理解的是,支持者聲稱,毒品合法化能為美國各地政府帶來額外稅收,並將其投入到為吸毒者提供醫療服務上。他們還認為,此舉將使之前的「懲罰性」毒品政策向「更加人道、健康」的方向發展,從而對美國日益嚴峻的毒品問題產生積極影響。

看到這裡,我相信,大部分如我一樣的中國讀者,已經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美國街頭的吸毒者

說實話,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對這些完全不懂,也是一臉困惑。上半年,我樓下的那家白人租戶離開了,搬進了黑人大哥一家人。然後,我這輩子第一次知道別人抽大麻煙是什麼味道了。他每次一抽菸,那股特別的難聞味道順著樓道蔓延上來,我的室友就眉頭緊鎖:「又開始抽大麻了!」我剛來的時候,美國的朋友提醒我,晚上九點以後儘可能少出門,早上尤其不要太早出門活動,因為這個時候許多夜裡吸毒嗨完的人,可能剛剛緩過勁了,腦子不清楚,說不定會做出出格的事情。我這才知道,原來在美國,毒品或者大麻在許多州是合法的,在全美乃至西方,毒品泛濫這個問題是如此地嚴重!

在當今美國,毒品已經在這個國家各個社會階層泛濫開來,無論是貧困的農村白人地區,還是城市的黑人貧民窟,乃至於富人生活的郊區,以及名校和華爾街,吸毒早已經不是個別的邊緣化的行為,而是滲透於美國主流文化的普遍現象。美國毒品問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到約1200億美元。根據美國衛生部門的調查報導,全美有一成成年人承認自己曾對大麻或違法毒品有癮,有4%的人承認自己目前仍有毒癮。所謂的違法毒品,包括古柯鹼、冰毒、海洛因、搖頭丸等。而這些在中國,都在嚴禁之列。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許多人則是濫用處方藥成癮,這部分大概佔成人總數的6%,因為在許多州,一些毒品雖然不能合法地用於娛樂,但卻合法地用於藥物治療,於是就造成了濫用藥物成癮的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美國到底有多少經常吸毒還沒有成癮的人,但絕大部分國際調查都認為,美國是全世界人均毒品用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美國多州毒品非罪化

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報告稱,從2002年到2013年,美國12歲以上人群中,吸食海洛因的人數增長63%,死亡人數增加3倍。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2016年因吸毒過量死亡的人數估計是6.4萬人,幾乎兩倍於槍枝造成的死亡數量。而濫用藥物死亡的人數,增長速度更加可怕,在2013年到2016年中,上漲了540%。根據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的說法,2019年美國因藥物濫用死亡人數近72000人,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此外,媒體估計,疫情期間,美國吸毒過量致死人數大幅上漲,在個別地區如俄勒岡州和維吉尼亞州等地,今年二季度吸毒過量致死人數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近70%。

美國毒品泛濫成災,既有民主制度和醫療體制的原因,也有個人主義和自由觀念的原因。

在美國,許多人認為,吸毒是一個個人問題,這是個人選擇的權利。就像我就這個問題與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交流時他說的那樣:「你可以選擇好好活著,也可以選擇不好好活著,這是你的自由。我雖然不主張吸毒,但我不反對他們吸毒。」所以,只要吸毒在個人可控範圍之內,不產生嚴重社會後果,那就不關他人的事。而且,各種調查顯示,有將近一半的美國人不認為吸毒是一個問題,整個社會的這種對毒品的寬容態度,也導致了許多年輕人禁不住誘惑,走上吸毒的自我毀滅之路。

在民主制度之下,當這種觀念深入人心的時候,如果候選人提出禁毒的競選方案,那麼,他幾乎沒有多少勝選的希望。所以,在美國,雖然毒品泛濫成災,但我們卻很少看到政界對這樣的事情提出什麼特別的治理方案。也許,在這樣的背景下,俄勒岡等州的毒品政策也是無奈之舉。

美國吸毒人數逐年攀升

當今的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費國,消費掉了全世界將近60%的毒品。如此巨大的毒品市場,自然也讓全世界的毒販們垂涎三尺。很難說,到底是以大毒梟遍地而聞名的墨西哥催生了美國的毒品市場,還是美國如此巨大需求的毒品市場催生了墨西哥的販毒產業。

2020年9月16日是墨西哥獨立210周年紀念日,但就在這一天,川普總統通過白宮發布的一則備忘錄表示:「明年,除非墨西哥政府在可核查的數據支持下(在禁毒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否則將因未切實履行在毒品管控方面向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而面臨嚴重風險」。他還威脅說如果墨西哥放棄打擊毒品犯罪的努力,將有可能導致美國和各大國際機構停止向墨西哥提供這方面的財政援助和支持。

那麼,墨西哥政府有沒有對境內的毒梟進行過打擊呢?答案是有!而且,不但有,還很酷烈,但最後卻是以失敗告終。

川普獨立日給墨西哥添堵

墨西哥毗鄰美國,兩國邊界長達3000多公裡,長期以來都是毒品、違禁品及非法入境者進入美國的一個主要途徑。

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南佛羅裡達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執法力度加強,墨西哥毒販就成為了哥倫比亞古柯鹼的可靠運輸者。初期墨西哥人從中收取運輸費牟利,到了1980年代後期,墨西哥人和哥倫比亞人改為買賣方式結算,這不僅使墨西哥毒販除了運輸毒品之外,還參與毒品的分銷,使他們進一步壯大了力量。墨西哥販毒集團從哥倫比亞或者秘魯買下1千克古柯鹼只需要2000美元,但轉手賣到美國,就可以獲得10萬美元,如此暴利,自然令販毒集團敢於踐踏一切法律,犯下任何罪行。

眾多墨西哥販毒集團之間的勢力平衡經常因為新加入者的興起和原有者的衰微而發生變化,此時就會引發敵對幫派為爭奪權力而引起的暴力流血事件。販毒集團的仇殺從1989年開始,到了1990年後期有所緩和,從2000年起再度惡化,暴力事件增多。政府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也曾多次打擊販毒集團,但成效並不顯著。

2006年12月1日,墨西哥右翼政黨國家行動黨在大選中獲勝,新總統費利佩·卡爾德龍(2006年12月1日–2012年11月30日)上臺。這位新總統曾在哈佛大學取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是一名虔誠的羅馬教徒。他上臺之後,開始把打擊販毒集團作為主要任務,展開了聲勢浩大的聯合掃毒行動。

這就是著名的「墨西哥毒品戰爭」。

抓捕墨西哥大毒梟

當時,墨西哥國家行動黨主政的政府宣稱,它的目標主要是遏止販毒集團之間的暴力事件,以及瓦解強大的販毒集團。但墨西哥的毒梟也不是吃素的,兩個最大毒梟聯合起來就擁有超過10萬步兵,這些武裝力量成為墨西哥政府軍的強大對手。自2007年起,墨西哥與毒品交易有關的暴力犯罪大幅增加,在卡爾德龍總統的任期內,官方統計在毒品戰爭中的死亡人數至少達6萬人。到了2013年,估計死亡總人數為12萬人,其中不包括有2萬7千人失蹤。

2019年1月30日,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奧夫拉多爾宣布,墨西哥毒品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墨西哥國家行動黨發起的這場毒品戰爭,每年耗費約90億美元,相當於政府用於社會發展的總支出。但是,這場毒品戰爭的具體效果到底怎麼樣?它到底是把墨西哥從毒販遍地的罪惡淵藪中拯救了出來,還是像反對者所稱,它把整個國家拖入了深淵,陷入了暴力和分裂的結局呢?

今年剛剛獲得被美國經濟學界稱作小諾貝爾獎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章」的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梅麗莎·德爾,在國際頂尖經濟學期刊《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非法交易網絡與墨西哥毒品戰爭》(Trafficking Networks and the Mexican Drug War)的文章,回答了上述問題。

梅麗莎·德爾教授

德爾教授使用她最擅長的因果推斷工具——「斷點回歸方法」,向我們表明墨西哥國家行動黨的這場禁毒之戰,不僅沒有減少毒品的供給,反而造成了墨西哥境內惡性刑事案件激增。

德爾教授的這一研究發人深省。同時,這也讓我們再次陷入了思考的困境,仿佛毒品問題在西方已經成為一個打不開的死結。

即便是一向以所謂耿直敢言著稱的川普總統,也不敢對國內喊出禁毒的競選主張,反而把氣全撒在墨西哥政府身上。可是,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讀讀像德爾教授等人所做的這類研究的結果,他也許就不會再那樣講了。

當然,很可能川普總統對此早就心知肚明,對他來說,把氣撒在墨西哥政府身上才是明智之舉。

2020年11月20日星期五於MIT杜威圖書館側

相關焦點

  • 墨西哥之殤:毒梟開始「做善事」?是毒販太強還是政府太弱?
    對於大多數墨西哥人而言,鄰國美國既是嚮往的天堂,也是將他們推入深淵的地獄。現在,一提到墨西哥,很多人都會直接想起毒品,而非之前的墨西哥卷餅,作為世界上毒品最泛濫的國家之一,墨西哥毒販的力量強大到難以想像,他們的武裝竟可以和政府抗衡,很多毒販甚至想將販毒「合法化」。
  • 離天堂太遠:深受毒品困擾的墨西哥,擅長跨國執法的美國
    文:桌面戰爭兵棋| GEN 毒品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一個心頭之患,從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開始了對毒品的戰爭,但直到今天美國仍然有近四千萬的吸毒人口,消化了全球60%的毒品,可謂世界之最。因此美國成立了禁毒署(DEA),並發動了多次毒品戰爭,想要減少毒品流入美國,但一直收效甚微,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話題。
  • 罪惡泛濫的墨西哥,曾比廣東還富裕,是如何被美國引向經濟崩潰?
    曾遠比廣東富裕的墨西哥,是如何被美國引向經濟崩潰的邊緣?大家好啊,我是館長!墨西哥作為與美國接壤的國家,目前日子過得可謂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國內毒品泛濫,並且貧富差距太大導致社會動蕩,發展緩慢。不過可能可能各位看官不知道的是在千禧年間墨西哥可要比我國的廣東富裕的多,那為什麼現在墨西哥會變成現在這樣呢?今天館長就跟各位看官聊聊墨西哥。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與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貝里斯、瓜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是南美洲、北美洲陸地交通的必經之地,被稱為「陸上橋梁」。
  • 墨西哥禁毒新計劃面臨考驗
    墨西哥前幾屆政府都把禁毒作為重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涉毒暴力犯罪依然居高不下。為此,墨西哥新政府自去年上臺後宣布結束「毒品戰爭」,將軍隊的主要職責從打擊販毒集團轉回保證公共安全。政府出臺的「國家和平與安全計劃」提出,赦免量刑較輕的罪犯、重建司法系統、建立和平委員會和更新監獄設施等,並組建國民警衛隊,推出一系列社會發展計劃,降低毒品泛濫地區的貧困率。
  • 如果美國是毒品的天堂,那麼墨西哥就是通往天堂的階梯
    提到墨西哥特產,你可能想到龍舌蘭酒,不過今天墨西哥的特產又增加了一樣,那就是毒品。不是因為墨西哥氣候好,而是因為墨西哥距離毒品天堂美國太近了。美國消耗全球百分九十的毒品,而美國52個州,現在有24個州允許大麻醫用合法化,說得好聽點大夫給你開個大麻止痛,但是大麻到手了真正用在了什麼地方,誰又在乎呢。種植毒品的利潤是種植莊稼的40倍,而且在墨西哥種地也就勉強維持生計,所以更多的人加入到種植毒品的行業中,安全方面不用擔心,因為有墨西哥各個地區的黑幫勢力照著,收割的時候只管數錢就好了。
  • 墨西哥:被毒販打斷的脊梁
    因為墨西哥長期政局動蕩、無力禁毒,墨西哥的毒品種植和販賣事業就在這樣的「自由環境」中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並開始向美國走私。不過,到了二戰以後,墨西哥的經濟環境也是改善過、擺脫過毒品的依賴的。
  • 土耳其、墨西哥,哥倫比亞,美國為什麼要在全球發動毒品戰爭?
    毒品泛濫一直是美國的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費國中,有近四千萬的吸毒人口,佔美國總人口的8.2%。而美國一年的毒品消費量高達1.6萬噸,每年用於毒品消費的金額更是高達500億美元。毒品泛濫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讓美國頭痛不堪,在美國的所有刑事犯罪案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犯罪與毒品有關,近四分之一的罪犯吸食毒品。
  • 毒品,讓美國迷航……
    因為曾經被傷得太痛,痛定思痛的中國,對於毒品說不,毫無二話。對毒販採取鐵腕手段,在世界各國並不鮮見。譬如菲律賓,自杜特爾特擔任總統後,打響了禁毒戰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然而,美國卻因菲律賓禁毒,而對菲律賓橫加指責。當然,美國不會直接指責菲律賓抑制毒品的政策,只能說菲律賓禁毒部隊「違反人權」云云。
  • 美國如何走上全球最大毒品消費國這條不歸路
    該毒品毒性極強,一般是搖頭丸的3倍。幾微克就足以讓人產生幻覺,使用後通常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並出現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資料來源:中國禁毒)為應對愈來愈泛濫的毒品問題,1968年,時任美國總統詹森合併多個毒品管控機構並成立麻醉藥品和危險藥物管理局(BNDD)。
  • 墨西哥毒販猖獗的根源,其實在美國,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如果不是美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墨西哥毒販也不至於發展得如此迅速。當然了,作為美國毒品泛濫的源頭,美國自然很討厭墨西哥毒販,所以也想過與墨西哥政府合作,剷除這一群體。但是,墨西哥不同於哥倫比亞,這裡有著毒販最好的生存土壤。首先販毒集團在墨西哥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廣大的農民都是他們的後盾。
  • 墨西哥毒梟太兇殘!暗殺禁毒前州長,僅一州一年就殺人三萬餘
    而哈利斯科州又是墨西哥毒品泛濫中的「震中」所在,因此他的作為極大的得罪了哈州毒梟集團。但桑多瓦爾雖然反毒立場強硬,可其任內的禁毒行動卻往往徒勞無功。墨西哥毒金經濟早就深入骨髓,更別提「毒品震中」裡的哈州了——墨西哥的毒梟集團為了打通走私到美國的毒品輸送網絡,大肆收買軍警、政府僱員甚至普通平民,構建出了一個滲透極深的「陰影網絡」。
  • 墨西哥毒梟太兇殘!暗殺禁毒前州長,一州一年殺人三萬餘
    而哈利斯科州又是墨西哥毒品泛濫中的「震中」所在,因此他的作為極大的得罪了哈州毒梟集團。 但桑多瓦爾雖然反毒立場強硬,可其任內的禁毒行動卻往往徒勞無功。 墨西哥毒金經濟早就深入骨髓,更別提「毒品震中」裡的哈州了——墨西哥的毒梟集團為了打通走私到美國的毒品輸送網絡,大肆收買軍警、政府僱員甚至普通平民,構建出了一個滲透極深的「陰影網絡」。
  • 國際觀察丨美國多州宣布毒品合法化,其禁毒之路遙遙無期
    至此,美國僅剩15個州仍堅持持有大麻為違法行為。俄勒岡州將成為第一個硬性毒品合法化的美國州份。美國2019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墨西哥跨國犯罪組織是偷運到美國的大多數非法藥物的主要供應商和生產者,他們一直在增加其在美國毒品市場中的份額,並與美國幫派建立關係。
  • 從哥倫比亞到墨西哥,毒販為何離美國越來越近?
    事實上,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墨西哥的毒販問題並不算太嚴重。因為那時候哥倫比亞才是美洲毒販的中心。以巴勃羅·埃斯科巴為首的大毒梟們,建立起了超級毒品帝國——「麥德林集團」,控制了幾乎整個美洲毒品市場。這些毒梟們的實力之強,甚至能夠左右哥倫比亞的政局。
  • 國際禁毒日:不要讓毒品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資料圖:禁毒公益廣告)   特約評論員/陶玉   今天是「國際禁毒日」,一直以來,我國禁毒、緝毒、戒毒工作都在強力推進,但毒品犯罪卻並未銷聲匿跡,禁毒戰鬥的形勢依然複雜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毒品和毒品犯罪也在不斷更換著「馬甲」。   毒品這一「毒瘤」,無論對中國還是世界都是一個無比沉重的話題。從20世紀70年代起,毒品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泛濫,成為籠罩全球的陰影,也因此受到聯合國的高度重視。1990年,聯合國首次以特別聯大的形式專題討論世界毒品問題,此後在20多年的時間中,聯合國又數次召開會議並通過了多份禁毒國際文件。
  • 3000萬人民遭墨西哥「毒害」,為何美國不派兵去剿滅毒販?
    在墨西哥一直流行著一句諺語:「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在墨西哥,毒品的泛濫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民生體制,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有不少人疑惑,美國為何會允許身邊有這麼一個不安定的「毒瘤」存在,而不派兵去剿滅呢?
  • 墨西哥毒品戰爭 :喋血、噬主、再革命
    沒有毒品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想要實現MAGA,必須要嚴打毒品犯罪。通過提高「禁毒」的調門,裡根成功轉移了公眾注意力。在一片歡呼和掌聲中,裡根籤署了《國家安全決策指令》,正式宣布毒品犯罪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準許國防部可以直接介入美墨聯合禁毒的行動。
  • 第三世界毒品史研究的興起與國際禁毒史研究的全球轉向
    全球毒品研究邁向了新的階段,禁毒史領域也有以「全球轉向」挑戰舊範式的嘗試。如2011年,惠靈耶穌會大學副教授丹尼爾·魏默(Daniel Weimer)的專著《看見毒品:現代化、反叛亂和美國在第三世界的麻醉品管控》探討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尼克森和福特政府時期的禁毒政策,尤其著重於探析當時美國官員劍指泰國、緬甸和墨西哥的毒品問題,卻遭遇了境內外各因素的掣肘的歷史事件。
  • 墨西哥毒販如此猖狂,美軍為何不去剿滅?美國:鄰居越亂越好
    在墨西哥一直流行著一句諺語:「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在墨西哥,毒品的泛濫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民生體制,成為制約國家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有不少人疑惑,美國為何會允許身邊有這麼一個不安定的「毒瘤」存在,而不派兵去剿滅呢?有人說,是因為美國尊重墨西哥的領土主權,所以不會在未經允許的前提下出兵墨西哥。這顯然是一種無知的回答。
  • 牧牧看世界5:墨西哥,玉米的故鄉、毒品泛濫的國家
    一、前言墨西哥什麼最有名?答案應該是毒品。上世紀80年代末墨西哥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毒品來源國。據統計,美國市場90%以上的古柯鹼、冰毒以及大麻的來源地都是墨西哥。大約有500多座墨西哥城市都參與到毒品走私貿易中,直接從事毒品貿易的人員超過45萬,還有300萬人與毒品貿易間接相關。在墨西哥,毒品貿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一些販毒集團獲取的利潤會投資教育和醫療等方式回報給當地社區,為一部分人創造工作崗位、提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