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發表在《冰凍圈》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大氣科學中心和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氣候變化如何可能導致海平面不可逆轉的上升,因為氣溫持續上升,格陵蘭冰蓋持續縮小。
巨大的冰原面臨著一個不可逆轉融合,它將永久地改變世界各地的海平面。格陵蘭冰原的面積是英國的7倍,並且儲存了地球上大量的冰凍水。以目前的融化速度,它每年為海平上升貢獻近1毫米,約佔海平面上升的四分之一。自2003年以來,儘管有季節性的增長期,格陵蘭的冰原已經失去了3.5萬億噸的冰。
海平面上升是氣候變化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威脅著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區,並使生活在低洼地區的數百萬人處於危險之中。孟加拉國、佛羅裡達和英格蘭東部是已知的特別脆弱的地區。根據這項新的研究,我們應該預計大量的冰流失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情況將持續數萬年。氣候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就越大。
此外,科學家們已經表明,即使氣溫後來恢復到目前的水平,格陵蘭冰蓋一旦融化超過臨界點,就永遠不會完全再生。在那之後,海平面將永遠比現在高2米,不管其他因素導如何致海平面上升。
這是因為冰蓋太大了,它對當地的氣候有很大的影響,隨著冰蓋的減少,格陵蘭島的氣溫會升高,降雪會減少。一旦冰蓋從島的北部消退,該地區將保持無冰狀態。為了避免融化所導致的不可逆轉的海平面上升,在冰蓋降至臨界質量之前,必須扭轉氣候變化,冰蓋將在大約600年後達到最大的質量損失速度。
來自國家大氣科學中心和雷丁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喬納森·格雷戈裡教授說:「我們的實驗強調了減緩全球氣溫上升的重要性。為了避免冰原部分不可逆轉的損失,在我們到達冰原急劇下降的臨界點之前,氣候變化必須逆轉,而不僅僅是穩定。」
為了研究冰蓋,來自美國國家大氣科學中心的科學家們模擬了格陵蘭冰蓋在溫度可能上升的範圍內融化的影響,從最小的升溫到最壞的情況。在未來所有的氣候條件下,比如現在或更暖的氣候,冰蓋的大小都會縮小,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海平面上升。
重要的是,在某些情況下,冰蓋融化可以逆轉。但是,他們依賴於在為時已晚之前採取行動抵制全球變暖。這是第一次對格陵蘭冰蓋進行如此詳細的研究,使用的計算機模型結合了氣候和冰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