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劍「水龍劍」為什麼會被日本當國寶收藏?

2021-02-07 龍泉寶劍

唐代名劍「水龍劍」為什麼會被日本當國寶收藏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文化上有極緊密甚至有些是傳承的關係。然因地理、語言之隔閡,多年來在歷史等文化領域交流並不通暢,因此日本不少很常見的與中國有關的史料文獻,長期以來並不為中國重視。故現在的日本雖然不存在「令嚴不許傳中國」之現象,而且還一直在努力收集、整理中國的歷史文獻,但對中國而言,在日本與中國有關的文獻資料,卻依然頗多「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之感。

目前存於日本,身份確定為來自中國且著名的隋唐傳世刀劍,,有四天王寺藏的七星劍、丙子椒林劍,正倉院藏的水龍劍、金銀佃莊唐大刀、寶石銀飾唐短刀等,為數不少。不過上舉那三口名為劍的,其實都是刀,並非真正的劍。七星、丙子椒林兩口乃隋刀,是日本聖德太子佩刀;水龍則是唐刀,為日本聖武天皇佩刀。

至於將刀叫做劍,蓋因古代日本以劍為貴之故,這在日本是習以為常之事。如日本最古老的史書、自和銅五年(712年)開始編寫的《古事記》裡,凡涉及神性之刀劍,多以劍名以尊顯其高貴。《古事記》的上卷,主要內容是日本上古神話及創世傳說,有神與日本列島之由來、初代天皇誕生等等,此卷中就很多時候刀劍不分,且神及初代天皇之刀劍多以劍名,如十拳劍、草那雲劍、神度劍等等,亦有將神及天皇所佩刀劍概稱為「御刀」云云。

圖:丙子椒林剣,隋代的刀,聖徳太子佩刀,現藏於四天王寺

圖:隋朝「七星劍」

以此故,七星、丙子椒林、水龍這三口皇家佩刀,後代亦循慣例稱之為劍,顯其尊崇。其中為聖武天皇所佩的的水龍劍,原形制是一柄唐代杖鞘刀,後為明治天皇所愛,特意重製劍鞘而服之,名為「水龍劍」。有意思的是,明治用此刀,乃是向正倉院借的刀,並不算他所有,只有鞘是他的。

《古事記》的中卷和下卷,主要記載的是皇室系譜和歷代天皇事跡,基本是當時人記當時事了。因此從中捲起,記載中對刀的稱呼及分類也變得很精確,出現的有劍、刀、大刀、橫刀、紐小刀(小刀)等,這些稱謂都分指不同的種類,而其中的橫刀與其他刀,尤其是與大刀的界線十分清楚,無混用現象出現(2)。

這些日本的文字記載說明,在日本,橫刀是與刀、大刀有區別的一個獨立品種。而能證明唐橫刀形制的最關鍵也最直接的證據,則是《國家珍寶帳》內有關正倉院御物來歷的《東大寺獻物帳》,及存於正倉院內的傳世品「金銀莊橫刀」。

圖說明:東大寺獻物帳,正倉院藏品,御物。

在《東大寺獻物帳》中,有一份日本天平勝寶八年(756年)六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唐玄宗開元十五年,日本皇室給東大寺供奉珍寶的清單記載,其曰:

太上天皇舍國家珍寶等入東大寺願文,皇太后御製。

今天咱們就看看水龍劍。裝具是明治時代重做的,刀條可是有1200年歷史的古物

水龍劍:

全長80.2釐米,刃長62.3釐米 裝具為日本後配。

現藏日本奈良正倉院

水龍劍,與《東大寺獻物帳》中天平勝寶八年六月由日本皇室供奉給東大寺的那口橫刀,尺寸不一,裝飾也不一,並非同一口刀。此刀連鞘全長54.4cm,刃長34.6cm,莖長12.6cm,把長14.8cm,鞘長39cm。其全長與把長、鞘長總和略有所出入,是因把、鞘之間尚有鐔和切羽相隔之故。

按日本刀劍寸法,此橫刀的刃長為一尺一寸五分三釐,這與諸大刀的刃長差異較大,但與珍寶帳中記載的「橫刀」及「佩刀」的形制與長度,卻是一致的。

圖:黑漆裝唐直刀、金銅黑漆塗平文拵、唐刀櫃,日本鹿島神宮藏品,國寶。

(1)日本保存的其它名為「橫刀」的刀劍實物數量也不少,但除正倉院外,其餘的傳世「橫刀」,時代早的也多為室町時期產物,以後各時期也一直都有名為「橫刀」的這一刀劍種類存在,箇中代表以「玉纏橫刀」為最,其已成為皇室及神的象徵性物品。無論從形制還是功能等各方面看,這些所謂「橫刀」都是一種在日本本地演進後的衍生品種,與七世紀前後隋唐、奈良時期的「橫刀」已完全不是同一種類了,故不在此討論。

除正倉院保存的這口傳世橫刀外,日本尚有一些出土的同期橫刀實物,如北海道北大博物館所藏的「金銅莊絲卷橫刀」與「黑作橫刀」等,其含外裝的長度均只有70 cm有餘,不到80 cm。

因此,有關橫刀尺寸應小於普通兩尺以上唐大刀這點,已分別有文字記載及多例實物存在可證,且實物形制與文字記載也完全吻合可互為印證,當可確認無疑。

另外值得一提並可列為旁證的是,在眾多日本學者的著述中,無論是考古還是文獻研究者,均以橫刀的佩帶方式為橫於腰間、長度較短為其兩大構成要素(這倒可以為探討橫刀名之由來提供相當的參考),此在日本學界已是一普遍認識。還有些日本學者,甚至乾脆認為橫刀是日本脅差的始祖。由於這類著述相當繁多且易得,就不一一引述了。

除日本外,能證明唐四刀中的「橫刀」是短刀的史料,在中國也倖存了一條。其雖非直接證據,但卻是個反證,能與上述橫刀乃小於兩尺大刀的短刀之考互為正反,證實這一觀點。

據《新唐書·王及善傳》載,唐將王君愕從唐太宗徵高麗戰死,其子王及善襲封邢國公。後為唐高宗所賞識,除右千牛衛將軍,高宗對其言道:「以爾忠謹,故擢三品要職。群臣非搜闢,不得至朕所。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乎?」

按唐書所記,左、右千牛衛為唐皇室的侍衛部隊,武器以弓為主,同時掌管京中各類武器。高宗既曰「大橫刀」,以常理推之,「橫刀」一物本不大。再結合《唐六典》說橫刀為「兵士所佩」之說,則可知千牛衛兵士所服之「橫刀」不大,惟有王及善這等千牛衛將軍身份,方能服尺寸異於普通「橫刀」的「大橫刀」近侍皇帝,故高宗強調說你能佩大橫刀在朕側,可「知此官貴乎」。此亦說明佩帶大尺寸刀具近侍皇帝,乃當時極高的榮耀,一般近皇帝身侍衛者,佩帶的當為比較短的刀,也就是普通橫刀。

另外,李錦繡女士在《陌》文中說:「府兵戰士自備橫刀,宿衛時常佩橫刀,唐橫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但橫刀與陌刀不同,它不是重兵器,私家可擁有。」同時她還認為《唐律疏議》中說「私家合有的兵器有弓箭刀楯」,是「指陌刀之外的另外三種刀,更多的是指橫刀」,並引日本《大谷文書集成》中的《唐天寶二年交河郡市估案》為證,證實橫刀可私人擁有,且是唐政府允許民間自由買賣的兵器。

圖:持笏佩囊的唐代官員

李錦繡女士的這些觀點和論證,都支持橫刀是刃長不超過兩尺的比較短的戰刀的這一特徵。

陌刀是毫無疑問的大殺器;儀刀則為羽儀所執,又其用規範和範疇;鄣刀是軍中主戰刀,矛、矟是主戰長兵,具裝是騎兵重甲,甲、弩亦為軍用主戰武備,這些禁之合乎常理。而唐政府不禁民間擁有橫刀,甚至還允許其可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其原因只能是它的殺傷不如其它三刀。而要使橫刀的殺傷力不如其它三刀,唯一的可能就是它的長度不如其它三刀,別無他解。

我想,到這裡其實已完全可以下結論說,標準的唐橫刀,是一種兵士所佩、刃長不超過兩尺,一般刃長在尺半左右的較短的制式刀。如參照《國家珍寶帳》的記載及「金銀莊橫刀」和其它橫刀、唐大刀的尺寸推測,全部安裝好刀裝以後橫刀總長度,應在50到80cm之間,也就是唐尺一尺半到兩尺餘。因為「金銀莊橫刀」的莖長約13cm,各唐大刀的莖長大約在16~27cm之間,如果橫刀的規範是刃長在30cm到60cm之間,那麼其長度最多只能到80釐米多點,合兩尺多。而刃長小於一尺的,在日本屬於匕首類,不視為刀,且其形制和外裝也都與刀類完全不同,在中國亦差不多如此。

在確認了橫刀是較短的佩刀後,日本正倉院所存的「金銀佃莊唐大刀」和「水龍劍」的正確身份,亦迎刃而解。這些經常被誤認為是橫刀,柄後無環、刃長兩尺以上的唐大刀(七星、丙子椒林兩口是隋刀),就是唐代軍中的另一主戰刀具鄣刀,而且也只能是鄣刀了。

圖:銀飾鑲寶石唐短刀 

整理分享自網絡 僅供參考


龍泉寶劍

微信號:longquanbj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萬裡橫戈探虎穴, 三杯拔劍舞龍泉」【名刀、名劍、名兵器】、【刀劍知識】、【解密鑄劍工藝】、【對話工藝師】、【強悍性能測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中國唐刀「水龍劍」,被日本收藏後,為何成日本天皇的佩刀?
    我國古代有一位知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傳聞他所鑄的劍,不僅色澤光亮,還削鐵如泥,純鈞和湛盧均出自於他之手,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這十大名劍,均失去下落,目前有跡可循的最出名的,當屬水龍劍,不過這種劍也只是在唐朝,興盛一時,此後也在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了。
  • 中國國寶級唐刀,「水龍劍」被日本收藏,日本聖武天皇佩刀
    因此兩國的文化也是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日本對中國文化的不懈學習,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在日本,有著很多關於中國的歷史典籍,而且還有一條密令「嚴禁傳往中國」,與此同時,日本對中國相關歷史的收集與整理仍舊在進行中。在日本國內也是有很多本屬於中國的東西,卻是被日本以「收藏」的名義據為己有。
  • 日本刀的鼻祖——唐刀之水龍劍
    要談倭刀和唐刀的淵源,就要說說中日的淵源,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日本現存的唐代刀劍,大多是日本所謂天皇收藏的,日本天皇的來源一直是日本諱莫如深的一個存在,歷代日本天皇墓地更是日本的最高機密。這些寶物分為三部分:一為唐代傳入日本之中華精緻文物;二為經由中國傳入日本的西域文物;三為奈良時代日本模仿中華文物所做、或創造之物,許多都是國寶級文物。但這些唐代珍寶輕易不會示人。
  • 盤點世界上現存的唐刀,11把中有5把被日本視為國寶!
    現在為日本四天王寺收藏,定為國寶,刀長65.8釐米,刀上刻字「丙子椒林」。 直刀,現存日本四天王寺(寄託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指定為國寶,刀長62.4釐米。
  • 日本收藏中國的十大國寶!
    日本收藏中國的十大國寶!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然而,我們都知道很多國寶在海外,真要數個一二三四,卻知者寥寥了,小編特此總結一下日本收藏的中國國寶。
  • 國寶之殤:盤點流失日本的中國文物
    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館收藏有中國文物,珍品也是數不勝數,數量估計在數十萬件。本文僅列舉數例流失日本的絕世國寶。3、《無準師範像》:宋代人物畫代表作等級:國寶價值:宋代人物畫代表作年代:南宋,1238年質地:紙流入日本時間:古代(南宋)收藏地:京都東福寺
  • 國之殤-流落日本的中國冷兵器瑰寶——隋唐刀
    這款是目前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在日本收藏的唐刀(基本談唐刀的文章都會提釐米,刃長到)。此款唐大刀通常97.9釐米、刃長3-2.2釐米。同樣是直背,切刃造。不同的是刀尖鋒口為雙面開刃(在今日這叫做唐刀開諸刃)。
  • 這些刀劍是中國的瑰寶,如今卻流落日本!
    而唐刀作為鋼鐵刀劍鼎盛發展的代表,如今國人除了在古籍之中私自揣摩,令人悲痛的是,只能在日本的博物館中一窺真容。今天拋開民族偏見,小編帶大家細數流落於日本,並被日本珍藏的中國唐刀。現世的存世品大多數被保存在皇宮、各大神社和各大博物館中。1、鹿島神宮唐大刀
  • 流落日本的中國冷兵器瑰寶——唐刀
    這款是目前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在日本收藏的唐刀(基本談唐刀的文章都會提釐米,刃長到)。此款唐大刀通常97.9釐米、刃長3-2.2釐米。同樣是直背,切刃造。不同的是刀尖鋒口為雙面開刃(在今日這叫做唐刀開諸刃)。
  • 世界四大名劍,日本這把很奇葩,中國名劍排第一
    在冷兵器時代擁有一把稱心的兵器自然是十分的重要,而如果要是這把兵器削鐵如泥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今天我們就聊聊世界四大名劍。
  • 日本國寶帶你夢回唐朝
    日本方面派出了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四大國立博物館館長、醍醐寺第103代座主的豪華陣容護寶而來。90件展品全部來自醍醐寺珍藏,其中包括13件日本國寶、31件日本重要文物。它們將分別在上海博物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上海的展期至7月10日結束。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展覽開幕式上稱,日本此次拿出的是一份「夢幻展品目錄」。
  • 中國國寶級唐刀「水龍劍」,被日本收藏後,成日本天皇佩刀
    目前所謂的唐刀製作工藝,只不過是人們根據日本的正倉院保留的唐刀樣式,以及古典文獻中對唐刀的描繪所猜測出來的,並不一定可信。唐刀的對後世中國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可以說它就是在唐朝「曇花一現」罷了,不過對於東邊的日本國,影響可遠超原產地中國了。
  • 疫情下,日本國寶這樣從中國「回家」
    與鑑真和尚有淵源的日本國寶「金龜舍利塔」回到了日本。這件國寶2019年底運到中國展出,但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滯留在當地。
  • 唐招提寺:盛唐風貌·日本國寶
    >日本著名的古寺院,位於日本奈良市,公元759年由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所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 源於長安興於日本的醍醐法脈 存唐代宗教儀軌
    源於長安興於日本的醍醐法脈,保存著部分唐代密宗的宗教儀軌。  源於長安 興於日本的醍醐法脈  在陝歷博《梵音東渡——日本醍醐寺國寶展》上,一副繪製於公元1656年的《血脈譜》清晰標註了密宗的傳承關係:從三位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三藏和不空,將誕生於公元8世紀的密宗傳入中國,到空海攜帶惠果真經東渡歸國,以密宗為基礎創立日本真言宗,再到聖寶創立醍醐寺,使這一宗派在日本開枝散葉逐漸做大。
  • 中國十大名劍
    吳王光劍(同名的劍現存數把,這把為上海博物館收藏)玉柄鐵劍(收藏於河南博物院)——中國最早的鐵製品玉柄鐵劍1990年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虢季墓),劍長20釐米,莖長13釐米,屬西周晚期器物,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 世界最古老5把名劍,我國就佔了2把,每一把都大有來頭
    而且這兩把劍都上榜了世界最古老的5把名劍。 這5把劍來自世界的不同文明,其中有的是古埃及文明的劍,有些西方不太出名的劍,以及來自中華文明的名劍。這些古老的名劍單從外形上來看,並沒有什麼差別。它們中最明顯的差別就是鑄劍的材質和鑄造的工藝。 第一把劍,名叫斯基泰鐵劍。
  • 中國民樂一尺八寸,卻在日本被當成國寶,真讓人惋惜
    走進日本的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八支相貌奇特的管狀樂器自然而然地映入遊客眼帘。這種樂器據說是日本的國寶,名曰:尺八。唐尺八 日本正倉院 圖片來源網絡第一次見到這種樂器,談不上嘲笑,只是這種笛子不像笛子,簫不像簫的玩意,竟然能成為日本的國寶,不禁感慨「島國人」真沒見過什麼大世面呀。
  • 青銅藝術——絕世名劍
    《古藏社》最專業的藝術收藏公眾號傳播古文化
  • 秦國十大名劍vs中國十大名劍
    ,更多看的是劇情的需要以及人物的特性,下面先來認識一下秦時明月中的十把名劍的排行榜。        排名第一:天問        原出自楚國,後為秦始皇所有,收藏於鹹陽宮內,天下沒有幾人親眼見過此劍,但是卻出現在男主角荊天明殘留的記憶中,在動漫中雖然一直提到了這把天問,但是目前並沒有人見過這把劍,但是主角卻對這把劍非常的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