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小學生如何成為小小發明家
東陽市吳寧四校傳出喜訊,原來是四(4)班同學盧懿然的小發明
【本刊浙江省東陽市吳寧四校消息】
近日,浙江省東陽市吳寧四校傳出喜訊,原來是四(4)班同學盧懿然的小發明「一種家電用節能安全型電飯鍋」獲得了國家專利(專利號201714119881.6)。獲此喜訊,全校師生歡欣鼓舞,大家一致稱讚她是一個愛科學、肯動腦筋、動手能力強的小發明家。
東陽市吳寧四校傳出喜訊,原來是四(4)班同學盧懿然的小發明
十歲小學生的小小發明家講述在發明創造的過程中苦與樂,有哭有笑,有失敗的痛苦,更有成功的喜悅,通過小小發明家盧懿然來告訴天下家長。能否根據孩子愛好喜歡興趣培養孩子更好的發展。 今年十歲的盧懿然同學學習認真,對科學特別感興趣。對父親訂閱的科技類書刊,一時看不大懂也會專心看個不停。她特別喜愛看>及中央電視臺「我愛小發明」欄目,看完後對周圍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就經常會問爸爸「為什麼站著比坐著容易疲勞?」「為什麼棒冰會冒煙?」「為什麼......」常常「催」「逼」老爸翻科普資料給她解答疑問。
學校邀請東陽市青少年科普講師團來校作報告,盧懿然同學都認真地聽,仔細地記,特別是專家們講科技小發明技法時,說起東陽市8歲小發明家吳超的小發明「方便蚊香灰盤」獲國家專利,成為當時年紀最小國家專利獲得者,為此榮獲全國「十佳少年」。另外還有東陽眾多中小學生小發明獲國家專利,並轉化為產品供應市場,產生良好經濟效益。這時,她都聽得非常入迷,暗暗下決心做一個吳超式小發明家。
科普報告會後,盧懿然同學開始認真觀察生活,平常家裡一家人吃飯,爺爺奶奶喜歡吃熟一點軟一些的米飯,而她和爸爸媽媽又喜歡吃硬一點的米飯,那怎麼辦?通過科普報吿會裡專家們講的小發明分割技法,頓時靈感出現,可不可以把電飯鍋內膽一分為二,通過兩邊加水量的不同來調整米飯的生熟程度。
說幹就幹,盧懿然同學畫好了草圖,在爸爸幫助下開始製作。但困難接著而來,由於電飯鍋內膽材質的特殊性,分割過後這裂紋無法完整焊好,這個問題給難住了。通過諮詢專家和網上查資料,後來就選用一種節能安全的材料重新開模讓廣東廠家定製了這節能安全電飯鍋內膽,這個過程整整花費了兩個月。然後進行不斷試驗,通過加水量不同兩邊燒出來米飯完全滿足不同的人群,解決了絕大多數家庭遇到的這個問題。 2017年這個作品參加了浙江省東陽市第32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她用這小發明作品,燒出二種生熟程度不同的米飯給評委品嘗,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獲得了浙江省東陽市一等獎。接著送金華市參賽,以該作品的實用性和創新性贏得了評委的好評獲得浙江省金華市三等獎。
面對取得的成績,盧懿然沒有驕傲,她馬不停蹄開始新的發明。2018年,在第33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盧懿然同學的小發明作品「AVI視頻分析軟體」獲得了浙江省東陽市一等獎,金華市一等獎。今年三月份將送到省裡參加比賽,我們期待她取得更好成績。
「我的小發明喜獲國家專利,這只是我的一個科學夢的小小開始,在老師和朋友們的幫助下,相信在未來的科學道路上,我會走得更遠!」盧懿然如是說。
希望有更多小朋友都成為發明家,實現中國夢未來需要你們!祝福天下小朋友勇敢堅強地追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