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產業取得飛速進展。據統計,2020年產業規模將超1700億元,平均增速遠超國際平均水平。市場快速擴大的同時,網安人才需求也將看漲,人才培養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作為最大的網絡安全運營商,三六零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360網絡安全學院(現已更名360網絡安全大學),加碼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通過推動網絡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保障組織安全能力的提升,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
今年2月,360網絡安全大學自主研發的360網絡安全教育雲平臺(以下簡稱「360教育平臺」)正式上線,以「雲加端」模式,更深層次地培養網絡安全人才。截至目前,360網絡安全大學通過雲平臺,已先後為超過13萬人提供網絡安全教育培訓。疫情期間,推出34場系列直播課,同時在線學習超過萬人。
網絡空間安全在2016年成為我國重要發展戰略之一,網絡安全能力成為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網絡安全能力的角逐,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網絡安全人才發展順勢成為網絡安全能力的基石,大力提升網絡安全人才水平,將極大促進我國網絡安全整體能力發展。
2015年,教育部已將「網絡空間安全」設為一級學科,並制訂了學位基本要求和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截至2018年底,我國241所高校設置有網絡安全相關專業244個。
不過,人才培養「瓶頸」仍然凸顯。360網絡安全大學校長姜思紅認為,網絡安全人才教育的主要痛點是「四個缺少」。一是,缺少高質量的師資資源;二是,缺少對知識的快速迭代;三是,缺少專業教材內容;四是,缺少貼近實際的教學應用場景。
「以往的院校教育環境脫離產業應用場景訓練,學生出來,很難直接對到企業「,網絡安全大學一名相關負責人向筆者指出,安全大學網絡安全能力培養的突破口,在於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院校為提高其人才培養質量而與行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例如共建學院、實驗室建設、師資培養、教材開發、實習實訓等多方面。」
2019年下半年,360網絡安全大學業務瞄向了院校、政府、企業等領域,通過開展校企共建,產學研融合,來培養相應崗位的人才;在與政府合作方面,則是開展培訓和技能性演練等。公開資料顯示,360網絡安全大學的產品體系,由平臺、內容、服務三部分組成。360網絡空間安全教育雲平臺提供雲加端人才培養服務方式。該平臺通過「雲加端」的搭建,實現了教、學、訓、研、賽、測全閉環流程的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即所有的教學、競賽、測評等內容,全都集中在該平臺上,提供一站式網絡空間安全教育服務。此外服務核心業務,還包括認證服務,測評等。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以網絡空間安全人才能力研究為基礎,對全業務場景自上而下進行融合,通過更豐富的線上服務功能,重新定義了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方式。曾榮登《網際網路周刊》2020教學直播平臺排行榜TOP45。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出版網絡安全方面的教學教材,已被網絡安全大學提上日程。目前,正有條不紊推進中。
據統計,網絡安全大學在教育行業已累計服務院校近600所,校企共建項目「遍地開花」。如今年8月,360作為參與方,與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籤約共建了全國首個信創學院,助力信創人才培養。此外,網絡安全大學還深度參與了網絡安全產業人才標準討論與制定。
2020年8月19日,大學發布《網絡安全人才能力發展白皮書》。依託360安全大腦,基於對組織安全保障能力體系的研究與提煉,構建了網絡安全人才能力框架標準。該標準將網絡安全組織建設分為6大方向。同時,按照不同專業領域,從23個專業認證方向,對網絡安全組織人才能力進行賦能,並將於本年度上線4個相關網絡安全能力考核的專業認證。
「網絡安全教育具有階段性,在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的重點輸出的內容「,360業務團隊方面表示,網絡安全意識的提升和培養,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就像消防意識一樣「。當前,360網絡安全大學已陸續跟一些地方政府、科協等,開展青少年科普或安全意識的培養。未來,360將對技術不斷開拓,對能力應用實踐內容持續開發,培養符合新時代網絡空間安全能力需求的實踐應用型複合人才。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