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感恩節發糖遭學生舉報:不過洋節,中國人就硬氣起來了嗎?

2020-12-14 毒雞湯

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都置頂了毒雞湯

1

昨天,剛好是西方的感恩節,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過這個節日,但「感恩」這個詞聽起來不賴,估計也不會令人反感。

沒想到,在哈爾濱,還真有人因為感恩節而整出么蛾子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感恩節當日,哈工大的一名宿管阿姨在群聊中發出通知,稱為了感謝同學們對她工作的支持,特地在公寓大廳準備了糖果分給大家。

這本是很暖心的行為,同學們也在群聊中一一響應,對阿姨表達了感謝,沒想到,這時有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位置站得很高,一出口,就給阿姨和其他同學來了個降維打擊。

這名同學稱,阿姨慶祝感恩節,是在公然宣傳西方節日,很不妥當,還要求阿姨立刻停止這個活動,否則將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

此言一出,估計不止阿姨,所有人都懵了,後果可想而知,阿姨在群裡向這名同學表達了歉意,糖自然也發不成了,本想圖個樂子,結果變成了鬧心。

實不相瞞,看到這條新聞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樣的:

別人應不應該過感恩節我不知道,但這名學生不知感恩是顯而易見的,只希望宿管阿姨不會因此影響自己的工作吧。

但其實,這並非學生個人的問題,近年來,在洋節的這個問題上,時不時就會鬧出一點社會新聞。

有人穿著漢服,用紅紙毛筆寫上「抵制聖誕」的口號;

有人呼籲抵制情人節,甚至號召商家不要搞情人節促銷;

高校也不閒著,有高校要求學生抵制洋節,結果引來太多學生不滿,灰溜溜刪帖。

再加上這次感恩節風波,很多人本來還沒多了解洋節,現在卻硬生生被這群抵制洋節的人整出PTSD,如今的我正在為一個問題發愁:

要是下次我給老媽慶祝母親節的時候被抵制,那這節是過還是不過?

隨著時代發展,很多西方節日的確越來越深入人心,有些年輕人甚至喜歡洋節多於中國傳統節日,但我們就能以此為理由,號召「抵制洋節」,以保護中華文化的「純正」麼?

不可以,也不可能。

2

首先,一個基本的概念就是:文化傳播和交流的步伐,是不可能被人為制止的。

全球化發展到現在,昨天遠在阿根廷的馬拉度納去世了,今天追悼的文章就已經刷了滿屏,這樣的傳播速度和強度,要想讓人不了解外國人過的是什麼節日,有可能麼?

既然有所了解,就必然有所好奇,節日本就是用來湊熱鬧的東西,絕大部分人過西方節日,也就是圖個樂子。

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請親人吃個飯,聖誕節掛個裝飾,情人節看個電影,愚人節捉弄朋友,都只是人們為調節枯燥生活找的由頭,這就有點像我們平時常說的儀式感,節日本身怎麼來的不重要,能happy一下就是了。

更何況,商家也需要這些東西來刺激消費,不要說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了,就算沒有節日,也得創造一個出來,不然雙十一、618這些概念是怎麼來的?除了清明節,通通給你打折狂歡。

由此可見,人們在過節日的時候,根本沒有這麼多上綱上線的理由,和「崇洋媚外」之類的也沒有半毛錢關係,相反,真要人們去思考這些西方節日背後的深刻內涵,人們還不願意呢。

情人節全名叫聖瓦倫汀節,有多少人能把這名字念全?

聖誕節是跟宗教有關係,但要是你不開派對,反而跟年輕人講耶穌,年輕人第一個把你舉報了信不信?同樣,我們會在感恩節吃火雞嗎?吃過的都知道有多難吃吧?

西方節日是越來越受歡迎,但要是將這樣湊熱鬧圖開心的過節行為理解成「文化滲透」,真的大可不必,我們中華文化還沒那麼弱。

如果進一步上綱上線,把過洋節和「不愛國」劃上等號,甚至還扯上近代列強對我國的侵略,將過洋節稱為「恥辱」,那就更過猶不及了,這不是政治正確,而是民粹主義下的狹隘,和那些「買蘋果不愛國」、「不用日本車」之類的行為,沒有本質區別。

3

當然,過洋節也的確要節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那套,一些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內容,尤其是宗教方面的內容,不應該拿出來慶祝。

但起碼到目前來說,中國人過西方節日,都還是圖個樂子,一些不符合人們習慣的內容,不用強調,人們也會自動屏蔽。

比如聖誕節和復活節,都是西方重要的節日,性質也有點相似,但復活節在中國的流傳度遠不如聖誕節,原因很簡單,復活節不好玩啊。

因此,對於過洋節,真的沒有必要草木皆兵,本來它們就不是法定節日,不會受到官方的宣傳,更沒有假期,人們無傷大雅地慶祝一下,如果連這都要抵制,反而顯得格局太小。

個人認為,只要不涉及正式場合,不涉及過火的內容,讓人慶祝一下真沒啥,是巧克力不甜還是玫瑰花不香,多個節日,不正好多個理由找喜歡的人吃頓飯嗎?

況且,號稱「抵制洋節」的人大概不曾想過,我們中國5000年的文化能流傳到今天,靠的可不是抵制。

很多我們自以為非常傳統的文化元素,其實都有外來的影子:一聲就能把人帶走的嗩吶,來自波斯;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琵琶、桌子、椅子、床、馬扎,來自西域;

所有跟佛教有關的東西,來自印度;更不要提一大堆帶「胡」、「番」、「洋」的東西了,就是幾百幾千年前的進口貨。沒有外來元素,中華文化根本不可能成為今天這個樣子。

中學政治書教我們,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把外來的東西融合成我們自己的,這才是中華文化最了不起的地方。

在某些地方,聖誕老人變成了財神

所以,不要再跟洋節較勁,弄些有的沒的了。

真為中華文化著想,不如思考一下怎麼發揚好我們的傳統節日,別過什麼節日都是吃餃子吧。

4

「抵制洋節」的呼聲,之所以在近幾年越來越響,一方面是民粹主義在作妖,另一方面,跟人們對傳統節日的不自信有關。

年輕人之所以喜歡過洋節,不一定是崇洋媚外,喜歡西方文化,而是單純覺得,洋節好玩,而傳統節日不好玩。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有些傳統節日是越來越沒有節日氣氛了,並且同質化相當嚴重。

過節,就等於死宅/堵高速+吃應節食物(北方更是全吃餃子)+聽節日故事+購物,沒了。

月餅粽子吃了幾十年,屈原和嫦娥的故事聽了幾十年,也沒翻出什麼新花樣,久而久之,自然沒有意思,還不如萬聖節扮鬼扮馬來得新鮮。

傳統節日失去內涵,才是我們最應該警惕的東西。

其實,只要我們認真思考一下,中國好歹5000年文化,難道過個節日,花樣還比不上別人幾百年的多嗎?

自然不是,只是太多東西,人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比如很多年輕人喜歡的萬聖節,以及看個《尋夢環遊記》就令人忘不了墨西哥亡靈節,我們中國難道沒有類似的節日嗎?

當然有,中國也有鬼節:七月半的中元節,也叫盂蘭節。在古代,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人們祭祖、燒衣、放河燈,陰氣森森中帶著溫情。

然而,到了現在,中元節這個詞,只能在這些地方看到:

哪怕沒那麼冷門的節日,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一個內涵和感恩節很相似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的起源是慶祝豐收,以及和家人團聚,和感恩節幾乎一模一樣,還有賞花、登高、祈壽等特有的活動,要是再加上現代元素,不知能比感恩節強多少倍。

然而現狀就是,如今的重陽節有了一個新名字:老人節

這一聽,就知道年輕人不可能喜歡啊。

哪怕有了法定假期加持的節日,好像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端午節,吃來吃去還是粽子,說來說去還是屈原,但其實,很少人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和屈原沒什麼關係,在屈原還沒出生的年代,人們已經在過端午節了。

相比起屈原和粽子,端午節更多的內涵其實在於時節,在古代,五月天氣炎熱、毒蟲滋生,不是什麼好時候,於是便發明了很多儀式,祈求可以順利度夏。

比如汪曾祺先生曾經寫過他小時候在家鄉過的端午節:

「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

「做香角子。絲絲纏成小粽子,裡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鉤上。」

「貼五毒。紅紙剪成五毒,貼在門檻上。」

「端午節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

「端午節,我們那裡的孩子興掛「鴨蛋絡子」。頭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了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蛋黃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鴨蛋殼裡面洗淨,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裡,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裡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

當然,我並不是說現在我們過節要復刻民國時代,有很多條件,我們現在也沒法做到了,但起碼可以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節日,必然是要有很多相對應的元素的,而不是粗暴地刪去最有特色內容,統一過成「吃飯、睡覺、聽故事」的模板,中國從不缺好的節日,而是缺把節日內涵發掘出來的人。

與其拿著毛筆,穿著漢服去抵制洋節,還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真正的中國節日是怎麼樣的,要是傳統節日能因此變得越來越有意思,那才叫功德無量。

節日沒有罪,都消停一點,讓我們開開心心地過個節吧。

文 | 毒哥&玉成

相關焦點

  • 宿管感恩節送糖遭學生威脅舉報過洋節,包容並蓄不再是美德?
    宿管感恩節送糖遭學生威脅舉報過洋節,包容並蓄不再是美德?11月26日,有微博網友發帖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內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當天為表示感謝,送學生糖果,但是一名學生表示要舉報她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11月27日凌晨,哈爾濱工業大學官方回應稱,經調查了解,公寓阿姨和學生都是出於好心,學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洋節」進校園,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
  • 宿管送糖果遭學生威脅舉報過洋節,為小事舉報小題大做
    宿管阿姨只是出於好心給學校學生送糖果,並不代表她就是提倡過洋節。完全是出於好心,送糖果也沒有損傷任何人,學生舉報也是作為一個善意提醒,雙方都沒有什麼過錯,但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宿管阿姨有意見。1、學校不提倡過洋節,但送點小糖果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學校不提倡過西方節日,可宿管在感恩節上也沒有說要搞什麼活動慶祝。單純給學生送點糖果怎麼了?學生不喜歡可以選擇不要,沒必要上綱上線投訴舉報。在我看來這個節日一點儀式感都沒有,怎麼能說她是在給學生過「洋節」。
  • 哈工大學生欲舉報宿管感恩節送糖是「過洋節」
    哈工大學生欲舉報宿管感恩節送糖是「過洋節」 11月26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發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11月26日是感恩節,我之所以知曉這個節日,完全是因為早上手機剛打開,屏幕上的海報顯示的就是這個,據一位網友爆料稱,在哈工大一公寓宿管在感恩節這一次特意派送糖果給學生們,一大早這位阿姨就發朋友圈了,稱早上7點50分會在大廳給大家發糖果,先到先得,發完為止,阿姨如此做法與時俱進
  • 宿管阿姨感恩節發巧克力,反被學生舉報,我:???-虎嗅網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位宿管阿姨,自費購買了巧克力,在群裡說感謝同學們這一年對宿舍管理工作的支持,她早上在公寓大廳為同學們分發糖果,發完為止:根本不是特意挑「洋節」才給同學發福利。從儀式上來說,感恩節的傳統儀式,是吃火雞、南瓜餅,而阿姨在送巧克力。
  • 宿管送糖果遭學生威脅舉報過洋節
    【宿管送糖果遭學生威脅舉報過洋節】11月26日,有微博網友發帖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內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當天為表示感謝,送學生糖果,卻被一名學生威脅要舉報她公開搞「洋節」活動。26日,微博帳戶名為「八鵝吃瓜醬」的博主在微博發布的微信群聊截圖顯示,微信用戶「王X」稱,「今天是西方感恩節,我藉此節日在這裡感謝同學們對17公寓工作的支持。今天早7:50分,我在公寓大廳為大家分發糖果,先到先得,發完為止。」群內成員「有趣的」稱,「宣傳這種西方節日,作為宿舍輔導員,非常不妥。尤其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官方代表,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不考慮影響嗎?」
  • 哈工大宿管阿姨感恩節送巧克力,卻遭學生舉報過洋節,你怎麼看?
    難道情人節的炮聲隆隆,真的就能動搖咱們國家的根基嗎?放心,那天晚上確保安全,自有一套!這也能扯上意識形態,咱們說好的自信到哪去了呢?如果西洋的節日都不要了,勞動節,婦女節,兒童節,父親節,母親節這些節日咱們也不要了,這都是西方人發明的節日。咱們數學也別學了,咱們熟悉的阿拉伯數字也不是咱們中國人原創的,是印度人發明的。
  • 宿管感恩節送糖果遭學生威脅舉報「過洋節」?哈工大:正調查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11月26日,有微博網友發帖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內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當天為表示感謝,送學生糖果,卻被一名學生威脅要舉報她公開搞「洋節」活動。 微博博主發的微信截圖。作為官方代表,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不考慮影響嗎?」 「有趣的」表示,如不停止,自己將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 「王X」後來回應稱,自己欠考慮,「實際就想表達感謝一下同學對公寓工作支持。以後會多多注意。」 同日,一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生告訴澎湃新聞,他和前述宿管阿姨在一個微信群,確有此事。
  • 哈工大回應學生舉報宿管過洋節 宿管是好心學生是善意
    哈工大回應學生舉報宿管過洋節 宿管是好心學生是善意時間:2020-11-27 14: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哈工大回應學生舉報宿管過洋節 宿管是好心學生是善意 據哈爾濱工業大學微博11月27日消息,針對宿舍阿姨感恩節送糖果被學生威脅舉報,說阿姨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的網友熱議
  • 哈工大支持學生舉報宿管「過洋節」,難道不是矯枉過正?
    近日,哈工大「宿管阿姨感恩節送糖果被學生威脅舉報」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但更讓吃驚的,是哈工大校方對此事的態度。 學生欲舉報宿管阿姨「過洋節」 11月26日,有微博網友發帖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內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給送學生糖果,卻被一名學生威脅要舉報她公開搞「洋節」活動。
  • 哈工大宿管阿姨感恩節發糖被威脅舉報:以怨報德,則不仁
    最近,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宿管阿姨,在西方「感恩節」這一天給學生發糖果,目的是對學生支持自己的工作而表示感謝,居然被學生威脅要向學校舉報她「過洋節」。誠然,我們確實應該不提倡過西方的節日、反對大肆舉辦「洋節」,要弘揚傳統文化而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強化中華文化,確實是應該的也必須的。
  • 學生要舉報宿管阿姨"過洋節",網友吵開了……
    11月26日,「宿管阿姨感恩節送禮物被學生威脅舉報」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哈爾濱工業大學 27日凌晨正式回應稱:經調查了解,公寓阿姨派發巧克力是出於好心
  • 學生要舉報宿管阿姨「過洋節」,哈工大回應
    哈爾濱工業大學官方回應稱,經調查了解,公寓阿姨和學生都是出於好心,學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節」進校園,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 11月26日,有微博網友發帖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內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當天為表示感謝,送學生糖果,但是一名學生表示要舉報她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
  • 中國人不必過「洋節」,大學生要尊重宿管阿姨,善良不應該被漠視
    不過,就在近日,「宿舍阿姨感恩節送糖果被學生威脅舉報」也引發了網友對「洋節」的一些爭議。或許從公寓阿姨角度來看,派發巧克力是出於好心,但是學生如此其實更是善意的提醒。
  • 學生要舉報宿管阿姨「過洋節」,校方回應
    11月26日「宿管阿姨感恩節送禮物被學生威脅舉報」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哈爾濱工業大學 27日凌晨正式回應稱:經調查了解,公寓阿姨派發巧克力是出於好心,學生留言提醒阿姨也是出於善意。哈工大同時強調,該校不提倡有宗教色彩的「洋節」進校園,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事情源於26日,有網友投稿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內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當天為感謝學生對公寓工作的支持,決定為學生分發巧克力。然而消息發出後,學生公寓群內有人對阿姨的熱心之舉提出了反對,群內成員(暱稱為「有趣的」)質疑此舉是在「公開搞『洋節』」,稱若不停止,就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
  • 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學校禁止在校內舉辦聖誕節等的洋節活動。為什麼要禁止學生過洋節?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哈工大感恩節事件。11月26日,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當天給學生發送糖果,卻被一學生以公開過洋節舉報了。
  • 大學生舉報給自己發糖果的宿管阿姨,大學教育到底出什麼問題了?
    哈爾濱工業大學宿管阿姨給同學們送感恩節禮物,卻遭到了一位同學舉報。據了解,宿管王某在微信朋友圈說「今天是西方感恩節,我藉此節日在這裡感謝同學們對17公寓工作的支持。今天早7:50分,我在公寓大廳為大家分發糖果,先到先得,發完為止。」
  • 宿管感恩節送禮物被學生舉報,身邊有愛舉報之人,自己會心安嗎?
    舉報被濫用,不知道是禍是禍,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自己會心安嗎!宿管送巧克力被學生威脅舉報宿管送巧克力哈工大回應如果是抵制傳教,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舉報絕對是可以的。可是,如果只是趁著一個節點給親戚朋友、老師家長等發個信息,送點東西表示感謝,就沒有必要上綱上線。一丁點兒風吹草動就猶如驚弓之鳥一般,這不僅是不自信,也低估了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像西方聖誕節一樣,美國的感恩節傳到中國來,也並沒有多少的感恩,也沒有多少聖誕。
  • 哈工大宿管阿姨感恩節發糖果,是出於感恩之心,沒必要上綱上線
    以前的樓長啥事不幹,一點事沒有,現在這個樓長,端午節發粽子,中秋節發月餅,給同學們做粥,舉辦各種活動幫同學們解壓,國慶還帶大家看閱兵,還給大家騰出房間做健身房,給大家配冰箱放東西,就是這樣的樓長就因為感恩節,感謝學生對她工作的配合,發了幾個巧克力,被某一個學生威脅舉報,樓長寒心不。
  • 過什麼感恩節?
    其實我不關心過不過節這種事情,我這人沒啥儀式感,除了婚禮葬禮,有時候連傳統中國節都懶得過,忙起來中元不燒紙,清明不上墳,過年不回家,中秋不團圓……不過過節放假、發米麵糧油我是歡迎的。我也不過大部分洋節,特別是感恩節,因為我這人冷漠,不覺得這節日有啥好感恩的。
  • 學生欲舉報宿管過洋節,懂得寬容才會尊重差異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宿管阿姨在感恩節送學生糖果,卻被學生舉報過洋節的新聞引發公眾關注。學校回應「公寓宿管阿姨派發巧克力是出於好心,學生留言提醒阿姨也是出於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