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狗始終是人類的朋友和得力的助手。從邊境巡邏、緝毒、偵破案件、救護傷員到為盲人引路、與主人作伴狩獵看家護院等,處處都有它們矯健的身影,可以說狗狗已經融入了人類社會生活中來,與人類生活緊密聯繫,所以產生一系列的關於狗狗的成語故事,今天整理一些分享給大家。
「雞鳴狗盜」這個典故大家都很熟悉吧,孟嘗君很有才能,納賢人,也收入一些被認為雞鳴狗盜之徒,但是正因為這些人卻幫了他度過一次次的難關。被困的時候,隨從學狗的樣子偷偷進去偷拿袍子給他,袍子救了他一命。被困城門內時,守城人要天亮才開門,隨從趕緊學雞叫,士兵誤以為天雞叫天亮了,趕緊打開城門。能學雞打鳴,學狗偷盜,原指微不足道的本領,卑微的技能。後指那些不為人稱道的雕蟲小技或掌握這些技術的人,也指小偷小摸。
「狗尾續貂」晉朝時期趙王篡位稱帝,承諾和他參與謀反的人,都會加官晉爵的,因此官員為了顯示尊貴,在帽子上都插上一根珍貴的貂尾巴,可是因為封的官太多了,貂尾不夠用,有的官員只好拿狗尾巴插上去代替。當時老百姓就傳唱歌謠「貂不足,狗尾續」用這樣的話來諷刺這事。拿狗尾巴代替貂尾巴,原指任官太濫,現比喻用不好搞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的後面,多指文學作品。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處晉·葛洪《神仙卷·卷四·劉安》;漢代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剩下的藥留在庭院裡,雞狗吃了也都升天,後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係的人也跟著得勢。
「兔死狗烹」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一些吧,越國能夠滅掉吳國,範蠡和文種是最大的功臣。勾踐在滅掉吳國後,因範、文二人功勞卓著,便要拜範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丞相。但是範蠡不僅不接受封賞,還執意要離國遠去。他不顧勾踐的再三挽留,離開越國,隱居齊國。範蠡離開後,還惦記著好友文種,於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給文種,在信上告訴他:你也趕快離開吧,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勾踐心胸狹窄,只可與他共患難,不能同他共富貴。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文種不相信越王會加害自己,堅持不肯走,還回信說:「我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正是該享受的時候,怎麼能就這樣離開呢?」果然在文種當丞相不久,勾踐就給他送來當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殺時用的那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滅吳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用,就請先生帶給先王吧。文種一看,就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聽範蠡的話,無奈之下只好舉劍自殺了。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新手上路求贊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