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事業對於培根鑄魂、提高大眾審美、提升民族創造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美術報》作為文化和旅遊部主管,中國國家畫院主辦出版的國家級美術專業報紙,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踐行時代重託,依託美術傳媒平臺優勢,依靠業內輿論影響力,邀請知名美術家開展「名家進校園」公益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合影
啟動儀式現場
11月1日,「名家進校園:馮遠走進福建師範大學暨國家重大題材主題性創作成果展」啟動儀式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美術報》、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福建師範大學聯合主辦,也吹響了《中國美術報》·名家進校園活動的號角。此次活動邀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馮遠走進福建師範大學,開展美育公益講座,與福建當地藝術家進行深入交流,並向福建省高校捐獻2021年的《中國美術報》300份,為推動美育事業發展盡一份心力。
啟動儀式現場
啟動儀式現場,福建省文聯書記處書記、福建省美協主席王來文,福建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賴海榕,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陳明先後致辭,啟動儀式由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羅禮平主持。馮遠與福建省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唐文忠,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翁振新,福建省民協主席、福建師範大學臺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李豫閩,福建省美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趙勝利,福建省畫院院長、福建省美協副主席張永海,中國美協漆畫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美協副主席湯志義,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趙立新,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副所長盧志強,《中國美術報》事業發展部副主任李回源,閩江學院美術學院院長鄭鑫,福建省美術館館長邱志軍,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賴登雲,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翁開恩、俞夢彥、張明超、王耀偉、李曉偉及師生代表一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福建省文聯書記處書記、福建省美協主席王來文致辭
王來文認為,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陶冶情操、啟迪心智、提升境界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中華民族的培根鑄魂具有重要作用,這個過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曝十寒,更多時候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他表示,馮遠老師專程到福建師範大學舉辦講座和研討,體現了他作為美術理論家、文化學者的人文情懷與深邃的思想高度,也定將對福建美術創作和美育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並起到引領示範的導向作用。
福建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賴海榕致辭
福建師範大學是福建省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也是我國建校最早的師範大學之一。在賴海榕看來,《中國美術報》邀請知名美術家開展「名家進校園」公益活動首站放在福建師範大學,既是對學校美育工作的肯定,也是對福建師範大學進一步提升美育工作水平的支持。他說:「馮遠教授是國內知名的畫家、藝術教育家,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倡導者、推動者、領導者,這次走進我校,既為我校正在開展的國家重大題材主題性創作進行指導,也為美術學院師生作專題講座,對提升我校美術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藝術創作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陳明致辭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羅禮平主持啟動儀式
陳明在發言中首先代表《中國美術報》向參與「名家進校園」活動的馮遠老師和福建省文聯、福建省美協、福建師範大學表示由衷的感謝。他表示,「名家進校園」活動是《中國美術報》策劃的一個重要學術公益活動,旨在促進美術名家與美術院校的溝通與交流,在美術名家和各地美術院校師生之間搭建起一個橋梁,為中國當代美術教育和創作研究起到推動作用。可以想見,馮遠老師在福建師大美院的學術活動,必定會為福建師大和美術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會為其後的「名家進校園」活動帶來積極的影響。
參觀「國家重大題材主題性創作成果展」
開幕式結束後,馮遠與嘉賓們一同參觀了「國家重大題材主題性創作成果展」,並在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學術大講堂舉行了題為「從作品《佔領南京總統府》《格爾尼卡》說起——主題性、歷史題材創作及其他」學術講座,他選取了80餘幅國內外主題性美術作品,結合其背後的創作故事,從主題性、歷史畫創作等方面深刻解讀了藝術創作規律等若干問題。同時他也指出在中國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中存在的一些諸如寫實圖片化、同質化、堆砌羅列化、製作偏工化、概念圖解問題及造成的原因,最後他提出了藝術追求的目標,希望藝術工作者能樹立作品意識,葆有傳世之心,才能創作出充滿情感溫度、生活厚度、思想深度、視野寬度、修養廣度、藝術高度和技術精度的作品。生動的講座使得大講堂內坐無虛席,過道內也坐滿了學生,大家紛紛表示,馮遠老師帶來一堂生動的美術史課,他們也感受到了馮遠充滿藝術學養的智者風採。
馮遠學術講座現場
張永海認為《中國美術報》組織的「名家進校園」活動非常有價值,他在聆聽了馮遠的講座後表示,講座已經超出了歷史畫本身的範疇,馮遠先生將他的人生閱歷和對藝術的理解融入其中,闡明了藝術之間一種內在的邏輯關係,並對之後的創作指明了一種方向,受益匪淺,從中得到很多啟發。這也將培養學生綜合的審美素養,通過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鑑產生新的創造力。談及此次捐獻義舉,他認為現在不能輕視紙媒的作用,《中國美術報》作為美術界的優質刊物,其內的真知灼見必將會浸潤讀者的心靈,產生美的影響力。
馮遠學術講座現場
「現在大學生不是缺少美育的內容,而是缺少美育的專業性。此次活動首先規格很高,請來的馮遠老師也是學養深厚,他的講座深入淺出,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來談藝術的發展方向,兩小時的講座學生鴉雀無聲,這也是很少見的。」趙勝利說道。
馮遠在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與退休教授親切交流
馮遠與藝術家交流座談
馮遠走訪畫家工作室進行創作交流
活動期間,馮遠還與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退休老教授親切會面、深入交流,還專程走訪畫家工作室進行交流指導。這也正符合《中國美術報》策劃此次活動的初衷,活動策劃者李回源說:「我們策劃組織開展『名家進校園』公益活動,是希望通過這一活動展現當代藝術名家的社會責任,把藝術家的學識品德以及對於美的認知傳遞給廣大青年學子,發揮藝術培根鑄魂的特殊作用。當然,我們邀請的都是德藝雙馨、有著重要影響力的藝術家,為了把美育工作做到實處,除了講座的形式,我們還要以藝術家的名義向廣大含有美術相關專業的高校捐贈一年的《中國美術報》。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舉措引導更多的優秀藝術家參與到校園美育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在全國高校內開展美育活動,向全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