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醫療隊隊員下飛機後,受到機場工作人員夾道歡迎。
廈門網訊(本組文/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蓴 劉蓉 楚燕 通訊員 莊良金 藍玉培 羅超 樊文岑 本組圖/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曉東 黃嶸 張江毅 林銘鴻)
昨天中午12點42分、12點47分,隨著廈航兩架飛機陸續降落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馳援湖北的廈門醫療隊最後一批隊員順利返鄉。這意味著最艱巨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的重大勝利。為了迎接英雄凱旋,廈門高崎機場特意安排了最高禮遇「水門禮」。而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19名交警騎警隊員開道護送他們到定點隔離酒店。
截至目前,我市302名支援湖北醫護人員均平安返閩。今天,我市首批返閩的10名護理人員結束為期14天的隔離期,將於今日下午返回廈門與家人團聚。此外,仍有17名醫護人員在福州接受醫學隔離,將於下周返回廈門。
【敬】
機場「水門禮」迎接路上騎警開道
騎警開道,為歸來的醫護人員獻上最高禮遇。
「各位旅客你們好,我是本次航班的機長,本次航班由武漢飛回廈門。我們如約來接你們了,定把你們一個不少地安全帶回家!」昨日上午,在運輸廈門第三批醫療隊的包機航班上,廈航機長通過客艙廣播向醫療隊員致敬。同時,廈航還為隊員們準備了「最美逆行者」徽章。領隊代表隊員接受了廈航贈送的白鷺馳援卡、尊醫卡和花束。
為了迎接英雄凱旋,廈門高崎機場特意安排了「水門禮」。在民航界中,飛機「過水門」儀式,類似軍隊列隊紅毯兩側的儀仗兵用軍刀搭建的「門」,寓意「接風洗塵」,被稱為民航界最高的禮儀級別。
另一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19名交警騎警隊員在機場門口整裝列隊,為英雄車隊開道護送,以最崇高的敬意將他們送至定點隔離酒店。
【贊】
病區零投訴醫護人員零感染
在湖北武漢,我市275名白衣戰士分為兩隊,深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走進E3-10樓、E3-9樓重症隔離病房,竭盡全力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前線奮戰51天,廈門醫療隊累計管理患者248人,治癒出院224人,以出院患者零復陽返院、醫療護理零差錯、病區零投訴、醫護人員零感染的佳績交出戰疫任務的完美答卷。相關醫療救治工作情況多次得到國家衛健委認可。陳蘭、張素真、楊春燕3位隊員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廈門醫療隊二隊是目前光谷院區內17支醫療隊中收治病人數和出院數最多、疑難病例討論數第一的隊伍。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醫院陳孝平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教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杜斌教授,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劉繼紅院長等專家先後在廈門醫療隊二隊病區查房,對二隊救治患者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廈門醫療隊隊員在政治上積極追求上進,162名非黨員隊員中,共有131人提交入黨申請書,佔非黨員隊員的80.9%。
【暖】
首創「安心卡」最早開展心理幹預
為發揮我市醫療信息化優勢,市衛健委特意開通武漢-廈門急危重症患者遠程會診系統,拓展疾病診治方法。廈門醫療隊在光谷院區曾兩次與我市定點救治醫院專家組開展遠程會診,促進急危重症患者治療工作。
廈門醫療隊搭建三級護理管理模式,開展「7S病房管理」,多環節多舉措嚴格落實各項核心制度;在病區開展特色中醫康復訓練、建立專屬出院患者平臺等,多形式多途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繪製患者專屬賀卡、八段錦練習、手語操,與患者保持有效互動,增進護患交流,提高治療效果。
以廈門市仙嶽醫院心理專家丁麗君為首的心理幹預小組,針對病區患者排斥治療的心理,設計了一款「安心卡」,消除了長期在密閉空間治療的患者的顧慮,效果明顯。推出後,患者再也沒有出現過排斥護士們的行為。這個「安心卡」也讓廈門醫療隊二隊接管的病區成為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裡最早開展心理幹預治療的重病區。
【鏡頭】
275名廈門醫護人員乘坐的飛機抵廈後,廈門高崎機場特意安排了「水門禮」,為隊員們接風洗塵。
廈門醫療隊隊員在鏡頭前比心。
廈門醫療隊隊員乘大巴前往定點隔離酒店時,朝鏡頭揮手。
前來迎接廈門醫療隊隊員的同事親屬相隔一條路,向他們揮手致意。
【現場】
在特刊上看到自己往事浮現眼前
《廈門日報》致敬英雄特刊《戰疫英雄譜》送到了剛下飛機的英雄們手中。
「我在這裡!」剛下飛機,廈門醫療隊二隊隊員、市蓮花醫院內科護師梁金鳳拿到剛出爐的《戰疫英雄譜》特刊,在封面版一眼看到自己的照片,激動不已。「感謝廈門日報,用如此特別的方式迎接我們回家。」她說。和她一樣,不少隊員從本報記者手中接過特刊後便不停翻閱,他們說:「看到特刊裡寫的故事,在病區裡的往事就像過電影般掃過。報社用文字和圖片的方式記錄我們奮戰的過程,意義非凡,謝謝你們!」
喝到媽媽燉的鴨湯淚水奪眶而出
陳志妹(左)喝到媽媽特地給她做的鴨湯,眼淚奪眶而出。
剛下飛機,喝一口媽媽燉好的熱鴨湯,嚼一口媽媽做的青團,廈門醫療隊隊員、市第五醫院護士陳志妹流著淚說:「這是老家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我特別後悔,出發前因為爸爸媽媽哥哥不讓我去,凌晨三點還和他們吵架,其實他們是心疼我的。」
陳志妹去武漢支援後,家人時時刻刻擔心她,媽媽的白髮也多了不少。得知她3月31日返廈,她的媽媽特地一大早就起來做青團、熬鴨湯,再從南安趕到機場,託本報記者轉交。想著女兒平安歸來,媽媽還特地穿上大紅色外套。
太想見女兒一面,陳志妹的媽媽又趕到陳志妹隔離的酒店,隔著馬路遠遠地和女兒打招呼。陳志妹站在酒店門口向媽媽和哥哥揮手:「媽,我平安回家了,等我隔離結束再去看您。」
【特寫】
廈門醫療隊離開時武漢醫護送上感謝信:
「感謝你們挺身而出」
275名廈門醫護人員從武漢返廈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為廈門醫療隊送上感謝信,並為隊員們頒發表彰證書。「感謝你們的英勇無畏和挺身而出。」同濟醫院副院長、光谷院區院長劉繼紅表示,正值武漢疫情最嚴重之時,廈門市支援湖北醫療隊白衣執甲、逆行出徵,奔赴武漢市開展醫療救援工作,你們是「最美逆行者」。
廈門醫療隊一隊領隊、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樂家振表示,他所帶領的一隊137名醫護人員,在武漢圓滿完成了任務。接下來,廈門醫療隊將加強與武漢的聯繫合作,把患難與共的友誼傳承下去。
「踏上來時的路,我無限感慨。」廈門醫療隊二隊領隊、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尹振宇說,正是有廈門這個大後方的支持,一線人員才能心無旁騖地抗疫,「我們做到了,平平安安地來,健健康康地回!」
這275名英雄都在2月前往武漢。2月9日264人出發,2月13日、2月20日我市又分別派出6人和5人增援。
【記者手記】
一道道口罩勒痕是逆行者最美的勳章
什麼是英雄?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今天,我們終於知道了英雄的模樣。他們沒有金色的鎧甲,口罩是他們共同的特徵。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們救治照顧患者,守土盡責、默默奉獻。
在武漢,我市共302名白衣戰士深入定點收治醫院,走進隔離病區病房,竭盡全力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排兵布陣,精準施治,用醫學智慧攻克臨床之艱,推出一個又一個療效顯著的治療新招,為有效救治廣大新冠肺炎患者貢獻廈門力量。他們醫者仁心,精心護理,為患者清洗身體、洗頭理髮,教患者唱歌、畫畫;把對患者的祝福畫在防護服上,放在一盒盒廈門餡餅裡;甚至與患者「認親戚」,讓患者感到溫暖,用微笑和愛心點亮生命之光。
在廈門,在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32名醫師、106名護士組成的救治隊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逆行中的勇敢和擔當。
戴著口罩的他們,讓人欽佩,而口罩背後的面龐,卻讓人淚目。對於他們而言,那一道道口罩勒痕,是抗疫戰中最執著的堅守,亦是逆行者們最美的勳章。
【連結】
500萬網友觀看本報直播「熱淚盈眶」刷屏留言區
本報在潮前智媒App直播英雄凱旋全過程。
本報抖音號發布由無人機航拍的視頻。在交警騎警隊的開道引領下,載著白衣戰士的大巴車隊駛過廈門大橋。
昨日,275名廈門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乘坐廈航包機從武漢返回廈門。本報啟動全媒體直播,通過廈門日報微信、微博、潮前智媒App等多平臺播放,聯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在海博TV和直播福建並機直播,全程記錄英雄凱旋的一個個動人瞬間。截至晚上8時,整組新聞直播總點擊量超過500萬。
此外,廈門日報微信公眾號發出的推文《英雄凱旋!最高禮遇!廈門275名醫療隊員回家!書記市長到機場迎接!》,閱讀量短時間就突破20萬。昨日,潮前智媒App等平臺陸續推出《你的名字·你的笑臉》等視頻,也感動了無數網友。「熱淚盈眶」成為留言區的高頻詞。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陳露露
【網友聲音】
●網友「朝崖飛鳥」:因在廈門、在中國而自豪。
●網友「我叫甑別英」:我家就在廈門大橋附近,一直在等著看車隊。
●網友「何美麗TR」:歡迎你們回來,作為一名湖北人,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摘自本報直播留言
掃碼觀看全程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