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這個4A景區 是如何走向破產的?
作者: 陳漢辭
[ 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司法起訴有21次,近三年,因借貸糾紛、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林業承包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糾紛等事由,該公司被起訴7次,敗訴結案居多。 ]
距離河南省欒川縣城東南方向7公裡,有一處養子溝生態旅遊風景區。這個4A景區地處伏牛山主峰老君山懷抱,內有十裡峽谷,兼具生態之美與人文色彩。但近期,一紙破產清算公告打破了這份寧靜。
5月7日,河南省欒川縣人民法院公告顯示,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申請破產。
「破產原因很複雜,我們現在還是先做好清算等配合工作。」一位負責養子溝景區破產相關事宜的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分析認為,進入到破產程序的景區一般會陷入財務糾紛、資不抵債的境地,而疫情的暴發只是壓倒此類景區的最後一根稻草。
啟信寶顯示,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司法起訴有21次,近三年,因借貸糾紛、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林業承包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糾紛等事由,該公司被起訴7次,敗訴結案居多。
「從市場角度而言,破產並不意味著終結,也可以有重生的機會。」劉思敏認為,養子溝景區的破產應該給中小型旅遊企業提出警示,如何轉型,如何走出單一的商業模式,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那麼,這個4A景區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產的?
作為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開業的養子溝景區因唐代巾幗名將樊梨花在此安營紮寨、養子教子而得名。2006年,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100萬元,經營範圍為旅遊景區管理服務等。
2006年,隨著休閒、度假旅遊的進一步升溫,在各項優惠措施的出臺促使下,很多民營資本進入到旅遊市場中。「參差不齊的投資中,中小投資者不少,但旅遊投資本身就存在投資與回報周期長的特點。」劉思敏表示。這也意味著資本的進出是常態。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平臺資料後發現,2014、2015、2016年,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股東變更較為頻繁,有科技公司退出,也有投資公司進入。而2015年左右,中國休閒娛樂旅遊產業的再次升級,適逢地產與旅遊相融合時期。
2016年,養子溝景區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控股方是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認繳資金為4900萬元。
資料顯示,養子溝景區目前已累計投資數億元,開發了8個景區和108個景點,並針對高端消費群體規劃興建了老年公寓、大型文化購物廣場、山地休閒度假木結構別墅群,打造各檔次農家賓館160餘家。
該知情人士認為,運營不佳、財務糾紛以及股東間的意見不統一,造成這個4A級景區最終走向破產。
啟信寶顯示,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司法涉訴21次,涉及股權被凍結、限制高消費、失信被執行。而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申請執行人常某於2019年10月29日依法向本院申請恢復執行,要求被執行人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給付人民幣803678元。被執行人依法應承擔執行費10437元。但因法院查實養子溝旅遊公司「未發現可執行財產」,執行程序於今年4月終結。
今年3月10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發布了一份該公司對河南107戶債權資產處置公告,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2月20日,該戶債權本金4230萬元,利息924萬多元,貸款方式為抵押、保證。除了多家公司、個人及房產做擔保外,旅遊景區收費權也做了質押。
資不抵債、內外交困的欒川養子溝旅遊休閒度假有限公司走到破產境地並不意外。
但長城河南分公司分析認為,經項目人員實地調查,養子溝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由於離縣城城區較近,還具有較大房地產開發價值。企業整體資產價值遠大於企業債務,未來企業資產盤活後增值潛力較大,且養子溝景區有較大的經營開發價值。
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希望養子溝景區重組之後,能夠得到社會檢驗與認可。
2017年,龍潭大峽谷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5A景區。兩年多過去,相關的消息並不多。主要一條是2019年3月,龍潭大峽谷的運營方通過河南多家媒體公開為龍潭大峽谷招募投資人,根據要求,投資人需具有足夠資金支持重整後的經營活動,並擁有與龍潭大峽谷景區、荊紫仙山景區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經營管理能力。消息稱,在招商過程中,已經有投資人表示了投資意願。另一條是今年六一前夕,一則文章提到了該景區「破產重組」。
經營重壓之下,越來越多的景區開始宣告自己的「經濟危機」。2017年底,經歷停業整頓兩年、被摘牌4A後,投資16億元打造的重慶龍門陣景區申請破產重整。2018年11月,因欠款9354萬元拒不執行,4A景區南召寶天曼登上失信催收名單。
劉思敏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景區項目投資應進行科學的投入產出分析和風險管理評估,避免同質化、低水平、盲目性投資所產生的一系列內部風險,其次是景區應更加注重服務管理、產品創新研發等方面的投入,為景區不斷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靠收門票的景區運營模式究竟行不行,如何吸引遊客二次、多次來景區消費,將成為眾多景區轉型的主要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