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疫情期間讀《霍亂時期的愛情》

2020-12-12 偶識春風

花了兩天時間,不錯過一個字地閱讀完這本書,期間,越讀越覺得這是一本只有人生的智者才能寫出來的書。

愛情是一種世界語言,不論古今中外,不論是在戀愛中、失戀中或者婚姻中,它的情感震動都是一樣的。所以,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時,會覺得除了語言表達習慣稍有不同外,其他情感上的共振並無不同,所以儘管加西亞·馬爾克斯很智慧,水平很高,可故事情節依舊是俗套的。

男主角是一個膽小怯懦,長相醜陋,還一眼望過去有點可憐的人,而女主角卻是一個雖然家庭階級地位普通,但家境富裕的美麗姑娘,天生驕傲倔強,所以雖然一開始兩人有一段海市蜃樓一般夢幻的初戀愛情,但當愛情即將著陸進入現實時,女主角果斷拒絕了,毫不留情,然後最終選擇嫁給了階級顯赫、家境殷實、留洋回歸又極具紳士風度的所有人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雖然故事框架是一個老套的故事,但每個人物的塑造卻都是有靈魂的。如同書中寫的一樣,「智慧往往在已無用武之地時才來到我們身邊」,如果不是一位已經獲得人生智慧的智者,怎麼會將每個人物每個階段的心理洞察得如此透徹,以致好像裡面每種愛情都能照進現實,而整本書都散發著智慧之光。

費爾明娜·達薩是幸運的,初戀是夢幻而死去活來的愛情,婚姻是翩翩風度又彬彬有禮的愛情,而最終在離死亡越來越近時又跟初戀一起直達愛情的核心,超越激情的陷阱,越過夫妻生活的漫長瑣碎,收穫愛情只是愛情的純粹和濃鬱。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肉體情人之一薩拉·諾列加說:「靈魂之愛在腰部以上,肉體之愛在腰部以下。」

世上絕大部分人的愛情都是靈魂之愛和肉體之愛的混合。

就像費爾明娜·達薩跟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的愛情一樣,從男子對女子漂亮、高傲的好奇與徵服開始,然後墮入熱戀的幸福,但終會被婆媳、姑嫂的矛盾弄得痛苦不堪。當女子終於熬成徹徹底底的女主人後又會為生活的瑣事所困,夫妻兩必須學會從世俗的生活裡體驗幸福,學會控制厭惡。因為在漫長的日子裡可能會因為一塊肥皂爭鬥不休,以致將往事的傷疤都揭開變成新傷口,將往日居家愛情裡的危險性快樂都變成仇恨,可能還要面對丈夫的某次出軌,然後再在冷靜中修復彼此的關係,最終,在走過人生漫長歲月後,互相習慣,互相依賴。就像烏爾比諾醫生所說:「你要永遠記住,對於一對恩愛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

然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將靈魂之愛和肉體之愛完全割裂。

從愛上費爾明娜·達薩起,他就不斷用自己的浪漫主義詩情為他們兩築起夢幻的愛情海市蜃樓,他可以在小旅館裡那麼多唾手可得的誘惑之中始終為費爾明娜保持自己的童貞。

但當徹底失戀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為了抵抗跟霍亂一樣症狀的相思病,讓自己滑入極端的肉體之愛中,到處獵豔,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的25個名為《她們》的本子上記錄了622條較長戀情,這還不包括那無數次的短暫豔遇,這裡面有拿撒勒的寡婦、辦公室女員工、花會上的女詩人、雨天裡偶遇的鴿子女和還保留著嬰兒肌膚香味的少女等等,但這都不妨礙他保留靈魂上的童貞,因為在這些肉體之愛裡,他就是一個過客似的男人,只索取不付出。

這是他抵抗思念費爾明娜的方式,肉體上不忠,但心靈上卻死心塌地。從失戀起,支持他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要等烏爾比諾醫生死去,然後再重獲自己的愛情。所以在苦熬了一場長達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相思後!他終於重新跟費爾明娜走到一起,並且直達愛情的中心。

作者用他神奇的筆觸,極細微生動地描繪了這個極具現實感的愛情故事,所以閱讀起來才會如此具有生命力。

可當我閱讀到最後,看到弗洛倫蒂諾跟費爾明娜第一次坦誠相見時,我幾乎是不敢看下去,希望他們不要發生肉體上的聯繫,在最後的歲月裡保持彼此的靈魂之愛,所以當弗洛倫蒂諾失敗地回到自己艙室後,我心裡無比慶幸,然而最終他們還是有了肉體之愛。也許只有這樣,這份愛才是真正純粹完整的,也是符合現實的,讀到最後也會發現它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其實當弗洛倫蒂諾將他穿了五十年的像參加葬禮似的衣服和帽子換下來後,這份愛就已經重新復甦,他得的這場曠日持久的「霍亂」也終於痊癒。

這是一個有著完美大結局的故事,男二的故事是完滿的,男一的結局也是幸福的。

不過如果作者只寫了這些,那這本書就不會如此具有魅力了。

裡面還有那麼多個既奇妙又現實的故事,比如開篇赫雷米亞·德聖阿莫爾與沼澤區那個黑白混血女人彼此理解的愛情,比如中間段萊昂納·卡西亞尼那位堅持尋找強姦自己的男人的愛情,比如結束時十五歲的阿美利加·維庫尼亞為愛自殺的愛情。

它也是一本記錄了哥倫比亞跨越半個多世紀史實的歷史故事,保守黨和自由黨第一次和平握手、古老顯赫家族不斷破敗腐朽、城市醫療、藝術、交通不斷發展……雖然沒有歷史書上某年某月某件事的時間記載,但卻有血有肉地生動地記錄了這段時期的歷史樣貌。

最後,作者還向我們揭露了環境破壞的嚴重性,人類對動植物的殘忍,自然終將會報復到人類身上。

……

總之,《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處處都閃耀著打動讀者的光芒,開始時會讓人越來越想快點讀下去,結束時會讓人捨不得將最後幾頁看完。

相關焦點

  • 張偉劼讀《霍亂時期的愛情》︱烏爾比諾醫生抗疫記
    《霍亂時期的愛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著,楊玲譯,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9月第一版,401頁,49.50元張文宏醫生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會在差旅途中讀一些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文學作品,比如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了」
    馬爾克斯曾經說過,這一部《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他寫得最好的小說。然而在我的愛情觀還停留在純愛期,一位跟我有同樣愛情觀的朋友讀完此書,告訴我她三觀盡毀,我便沒有讀。讀這部小說的契機,是當前的疫情。四月中旬有一條刷爆我朋友圈的新聞,一對情侶不顧封城禁令,在居民區公共桌椅上親吻,被巡視的警察抓到,罰款,有圖有真相,於是我戲謔地問我的閨蜜們,這是不是「新霍亂時期的愛情」?不想這個玩笑誤發到了我和父母的微信群裡。父親說,我應該仔細讀一下這部小說,才知道究竟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而不是想當然地憑書名猜故事內容,就開玩笑。
  • 上遊夜雨丨一次對愛和生命的重新閱讀——讀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
    一次對愛和生命的重新閱讀——讀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有感賴永勤2020年3月2日凌晨2點,室外亂雨敲窗,我讀完了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必須承認,像我這樣的年齡來讀一本28萬多字的長篇小說,是需要足夠的精力甚至體力做支撐的,但打開《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第一頁就讓我欲罷不能,我又嘗到了年輕時閱讀長篇小說的快感。
  • 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沒有想像中美,卻遠比想像中更美好
    於是,我在數不清的日夜,無數次讀這本書——有時候,從頭至尾讀;有時候,單讀書中最喜歡的幾章或者幾段;有時候,隨意翻到一頁就開始讀……很多文學大師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就再沒能寫出過偉大的作品,但加西亞·馬爾克斯打破了這個定律,在《百年孤獨》之後,他又寫出了曠世名著《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讀的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第二本書,雖然很早久聽說過這本書,但,一直害怕像讀《百年孤獨》那樣,全程都是懵的,馬爾克斯總是很魔幻,而我只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娃。直到在最近看到《霍亂時期的愛情》一句書評:「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才鼓起勇氣去讀這本書。相比《百年孤獨》這本書的題材很接地氣——愛情。有人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部愛情百科全書。確實,人世間能見到的愛情的模樣,都能在裡面找到樣本。
  • 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跨越50年的等待
    ——加西亞·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還記得大二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軍訓前那個暑假,看了電視劇叫做春風十裡不如你,那裡的男主秋水也是在軍訓時送給小紅了一本書,正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我開學後也有了那麼一本書,我軍訓期間看完了卻沒有看明白,二刷就認識有很大的不同了。
  • 《霍亂時期的愛情》:濫情而痴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愛情,從來不止一種模樣,一種滋味。它充滿了痛苦、甜蜜、糾結、渴望、嘆息、種種複雜的情緒體驗。而《霍亂時期的愛情》記載的愛情卻是最全面,最經典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自出版之日起,就受到評論界的高度關注與讀者的一致好評。被稱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很多文學大師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就再沒能寫出過偉大的作品,但加西亞·馬爾克斯打破了這個定律。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故事三部曲,蘊含愛情的真諦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豆瓣評分高達8.8分。讓大眾更熟悉的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作品,《百年孤獨》。但對於馬爾克斯來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才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作品。小說的核心是愛情,把愛情的所有可能全部寫在這本書中,因此這本書也被稱為「愛情的百科全書」。
  • 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給你答案
    作者:瓊笛|書評系列紐約時報評價《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光芒閃耀,令人心碎的小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之一。"因為在《霍亂時期的愛情》當中,作者馬爾克斯幾乎寫盡了愛情的全部面貌。不管是甜蜜的,還是冷酷的,相聚亦或是分離,浪漫或者平淡,作者都用獨特的筆觸向我們展示出了一段又一段,各不相同的愛情。除去愛情,我們還能夠在這本書當中感悟到許多其他的東西,關於人性,關於老去,關於永恆。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一生愛一人,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的代表作,這部作品展現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被譽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本書不難懂,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出身卑微的二十二歲青年阿里薩,對富家千金費爾明娜一見鍾情,於是他開始了瘋狂的追求。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這並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
  • 「天舒陪伴」愛是沒有終點的——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有感
    宅在家中刷新聞,經常刷著刷著就會看到一些不經讓你落淚的照片,醫護夫妻隔著玻璃兩眼相望,丈夫送護士妻子坐上去武漢支援的大巴……▲有網友評論說:這真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懷著好奇,我打開了這本書。▲《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沒錯,就是那個寫出《百年孤獨》,還獲得史上最無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加西亞·馬爾克斯。
  • 偉大的愛情教科書《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用了51年等情敵離世
    如果你沒聽說過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那麼你也應該聽過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外一本著作《百年孤獨》。不得不說,馬爾克斯真的很擅長這種拉長時間線的長篇小說。無論是講了一個世紀的《百年孤獨》還是這本寫了一生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善於運用漫長而細膩的時代背景來描繪一代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
  •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講述的「愛情」到底是什麼?
    作者:梅荷一、愛情是一場身體上的霍亂,也是一場心靈裡的動蕩當我拿到《霍亂時期的愛情》時,被裡面的第一句話吸引,「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愛情受阻後的命運。」這種倒敘式的敘事方法,吸引讀者一步一步進入作者事先設置好的故事套路。
  • 《霍亂時期的愛情》——閱讀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思。遲些遇到了這部經典。「愛的本質就是一場不可治癒的霍亂」。書中有很多人物內心的剖白,讀到那裡時便有一種被箭射中似的顫動和心悸。如:「她回過頭,在距離自己的雙眼兩拃(zhǎ)遠的地方,她看見了他那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龐和因愛情的恐懼而變得僵硬的雙唇。費爾米娜旅行回來時見到弗洛倫蒂諾的樣子,嚇呆了,隨即墜入失望的深淵,然後無情地拒絕了他。」
  •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曠世巨著的情節是怎樣的呢?
    01如果要列出人生必讀的十部愛情小說,前三一定會給《霍亂時期的愛情》留上一個位置。上兩期給大家介紹了推薦《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理由,馬爾克斯的這部不得不看的愛情百科全書,無論從文學造詣,還是內容中對人性的描寫,還是讀後對人生的感悟,還是全篇那些充滿魔幻色彩的情節。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卻遠比想像中更好
    愛情是文學藝術探討的永恆主題,它為文學藝術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創作源泉。馬爾克斯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如同他的《百年孤獨》一樣,窮盡了愛情所有的可能性,被譽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但是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卻與以往不同,這次馬爾克斯走的是情感路線,不禁讓人眼前一亮,也有所期待。馬爾克斯認為《霍亂時期的愛情》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不亞於《百年孤獨》,因為是「發自內心的創作」。
  •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堅守51年
    然而國際疫情卻呈大爆發趨勢,形勢嚴峻。我們不能放鬆警惕,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現在進入我們的主題,毛大叔為您帶來這部經典的老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我希望全球的流行,能像劇中的愛情一樣,等待長久的堅持,最終迎來光明和幸福。馬奎茲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他在憑藉小說和諾貝爾文學獎迅速贏得了許多獎項。
  • 書評《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奎茲小說講述了一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的故事:男男女女主人公因年齡太小而未能在二十歲時結婚;在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曲折之後,他們仍然在80歲時因為年齡太大而未能結婚
  • 《霍亂時期的愛情》,比《百年孤獨》更值得一看的經典小說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這裡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是世界著名的偉大作家,於1927年出生在哥倫比亞。他的一生創作了多部經典文學作品,主要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苦妓追憶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