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賈尼松來了,作為費內巴切的主力,也作為王老闆感覺既配得上他的經濟實力,也配得上替換哈姆西克的檔次的外援,能否帶領大連人從保級組突圍,非常值得球迷期待。
說實話,我沒太關注過這個人之前在費內巴切的表現,聽媒體人說他是來頂替哈姆西克的,防守能力要強於哈姆,還能司職(聽說只是客串過)中後衛和邊前衛。從理論上講,這個人是具有一定的防守經驗的。
可以說哈姆西克的防守能力的確不是他的強項,但哈姆西克的跑動距離讓他在場上多少彌補了一些防守能力上的不足,其實一名中場球員只要能多跑一點,多做一些逼搶,就算他本人沒搶下來,也可能為後面做保護的球員斷到球起到一些正面作用的。哈姆西克「名不副實」的最重要原因是他的位置不是他的最強項,筆者多次在文章中提到,哈姆的第一能力是在中前場位置,是在近距離的低空調度,而後腰位置的調度分球和長傳只是其第二能力,但比賽中也可以看出,這項第二能力也足夠應付中超賽場了。相信如果大連人能有一個國產好後腰,哈姆、隆東和博阿滕組成的鋒線是非常可怕的。
換句話說賈尼松在後腰位置是個防守型的為主,還是組織型為主尚不清楚,或許想像中防守能力應該是強於哈姆的,因為比哈姆再弱一點的後腰防守那還是別來當外援好了,而且人家還可以客客串中後衛,從一個側面也證明了他的防守能力。但其組織調度進攻能力如何其實是他能不能真正頂替哈姆西克的關鍵要求,不過從年齡上的積澱程度看,其球場經驗和大局觀很難比得上哈姆西克這樣的老鳥。
言歸主題,從貝尼特斯這樣的戰術大師的視角上,賈尼松的位置很可能「替代」的是丹尼爾森,不是位置上的替代,而是主力身份上的替代。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四個外援應該用在刀刃上。從足協杯和第一階段最後幾場比賽的用人上來看,貝尼特斯已經在嘗試沒有丹尼爾森的國產陣容體系,雖然無畏失誤的確多了很多,但是他會不會在保級圈的大戰中認為相對於對手在進攻上與強隊的實力差距,而把外援更多的用在進攻中呢?另外,鄭龍和崔明安的使用上貝尼特斯也是心理有數的。
客觀上講,大連人聯賽第一階段中段連克強隊的關鍵在於中場的高強度逼搶,連實力能扛得住的強隊都紛紛感覺力不從心,結果上非平即負,而像河南建業這樣的球隊更是因為屢屢被中場搶斷造成了多個失球。而在保級圈,像河南建業這樣實力的對手應該比較多,這樣的對手樂意於防守反擊和前鋒線的單打獨鬥,相對於強隊體系型的進攻加上球星效應比較容易在中場形成優勢,在後防減少壓力。如果是這樣,對於對陣某些球隊來說,丹尼爾森出任後防便會顯得性價比不高了。
第二,可以用賈尼松的能力來平衡不使用丹尼爾森的缺失。如果賈尼松的後腰防守能力的確強悍的話,那中後衛在丹尼爾森不出場的情況下可能壓力還會相對小一些,這樣的話,可以在前場多安排一個外援出戰。對於一些臨場的人員調度方面也完全可以在中後段時間用趙旭日來再替換一個國產中後衛下場,讓賈尼松打中後衛,趙旭日來擔綱後腰防守。一些出場數據顯示,哈姆西克走後,如果新援賈尼松的組織能力未獲老貝認可,那麼崔明安(為主)鄭龍(為替補)很可能會是新的組織進攻的中心人選,而將後腰防守完全交給賈尼松,但鄭龍和崔明安一般不可能同時出任組織型後腰,相互替補的可能性較大,或者鄭龍將做為一個邊前衛的替補人員在下半時中後段與崔明安同時組織進攻才算合理。
第三,前場上三外援還是兩外援要看對手和臨場因素。從大隆東本賽季的實力和表現來看,相信保級圈的對手不會再拿大連人當弱隊來制訂戰略戰術,打對攻的可能較小,其選擇防守反擊的可能性較大,一旦選擇鐵銅陣,相信禁區前給隆東單打獨鬥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多了,而隆東的護球擺渡作用應該更為明顯。大連人邊路的傳中準確度可以說還是不錯的,屆時,相信隆東不會得不到球,搶第二點、第三點的能力和接球射門的能力是取得進球的關鍵,這正是拉爾森和博阿滕的強項,而國產球員的嗅覺要差很多。在中後場,一個能速度快、搶斷能力很強的後腰對於化解對手的長傳防反是很有效的,因為大腳防反的第一落點多在中前場,而少數在在禁區前,所以有一個好後腰快速準確上搶,配合中後衛防守,比有一個好的中後衛進入不成攻則成仁的一對一防守狀態要有效的多,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對陣某些進攻能力不是很強的對手,賈尼松和丹尼爾森也可能會只選其一足矣。而且上丹尼爾森還是上賈尼松或是博阿滕完全可以根據場上的形式來應變處置。
綜上所述,大連人隊五個外援中隆東和拉爾森主力位置相對穩固,賈尼松的後腰位置也應該是不可取代的,而大連人的中後場是需要雙外援配置,還是單外援配置的確需要老貝好好考慮。但從保級圈的對手實力和賈尼松的個人特點來看,博阿滕和丹尼爾森的使用真是一門學問,而他們倆誰能首發,就要看賈尼松的出場替代是哈姆西克還是丹尼爾森了,如果賈尼松攻強於守,他才是哈姆西克的替代者,如果他守明顯強於攻,那麼丹尼爾森就可能主力位置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