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淑君事件看兩個嚴肅問題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中評社臺北11月22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中華臺北亞運跆拳道女將楊淑君因電子護具爭議被判失去比賽資格,在臺灣沸騰,網民發起抵制韓貨,韓僑小學遭到蛋洗等等,意外成為五都市長選舉熱門議題。在激烈的選舉前夕,這就像在汽油桶裡丟火柴棒,轟隆一聲就炸開來,待選舉激情過後,是有必要以理性的態度來檢視其中所凸顯的若干問題。

  首先,民進黨集中火力追打馬當局沒有在第一時間表達不滿,「體委會副主委」陳顯宗因一句「吞下去」丟了烏紗帽,馬英九、吳敦義前幾天頓時都變成「憤青」,談話、動作不斷升高。高層的「憤青化」,助長臺灣的集體憤怒愈來愈旺,藍綠競相加碼,抵制韓貨就是這麼來的。

  然而,這種集體憤怒,容不下不同意見的非理性氣氛,明顯是有問題的。臺灣地方小,網路發達,傳播力超強,不論任何事都是一窩風。以楊淑君事件來說,民進黨怪馬當局沒有在第一時間表達不滿;但若是民進黨「執政」,「府院」肯定也不會在還搞不清楚真實狀況時就跳出來炮火四射。楊淑君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多數人都一頭霧水,甚至連什麼叫「電子襪」都不知道;事件的真相是在第二天以後,現場照片、影片陸續出爐,對比兩造說法才進一步釐清。

    民進黨這次選舉主打所謂的「治理牌」,迴避兩岸議題,繼之前質疑臺北市花卉博覽會、新生高架道路等工程,楊淑君事件也成為「治理牌」範疇,藉此猛批馬當局無能。而馬當局的回應,也像兩岸議題被綠營牽著走,綠營喊衝,馬當局就衝,民眾也跟著衝,有異見者被迫全都噤聲。抵制韓貨、蛋洗韓僑學校當然是超乎理性行為,不應助長,但會有這種現象,就是社會氣氛所造成的,民進黨、馬當局都有責任。

  「楊淑君案」如果是臺灣以後處理任何公共事務的做法,凡事都跟著社會情緒走,有人喊衝就衝,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臺灣因藍綠對立激化,很多事情都會莫名其妙被上綱,尤其是涉及兩岸事務,從「東京影展」事件到「楊淑君案」,馬當局是該要建立一套危機處理的作業程序了。

  其次,從「釣魚臺事件」到「楊淑君事件」,很明顯的,除了臺灣的「獨派」之外,另有特定的政治勢力及部分海外媒體故意要挑動兩岸問題。兩岸關係改善後,追求利益的美國、日本都逐漸改變其戰略,以這次的「釣魚臺事件」為例,美日都極力要避免出現「兩岸聯手對抗日本」。在科技產業與臺灣競爭激烈的韓國則把兩岸ECFA所形成的「CHINWAN」效應視為勁敵,與日本一樣對兩岸關係的改善都有一股濃濃的「酸勁」。

    以致,從東京影展、橫濱APEC、廣州亞運在第一線採訪的媒體都可以感受到,部分海外媒體一直刻意在挑撥兩岸關係,親綠的臺灣《自由時報》21日就轉載了韓國《朝鮮日報》20日的報導指出,「韓國在這個項目沒有選手參賽,且決定取消楊淑君比賽資格的競賽監督委員會主席是中國人,臺灣把責任歸咎於韓國完全不合邏輯。」另外,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報導,韓國跆拳道協會表示,這件事是主辦地與臺灣之間的關係,跟韓國絕對無關。

  國際政治本來就是唯利益至上,兩岸關係改善壯大彼此力量,讓過去的內耗變成向前發展的動力,自然有些國家或利益團體不樂見,但每個地方因應方式不同。日本是以改善臺日關係,拉攏臺灣的方式來創造利益,韓國還不明顯;但在國際社會的若干氛圍是很清楚的,兩岸改善關係的過程中,除了有臺灣的綠營杯葛,還有些海外勢力見縫插針,逮到機會就不肯放過。綠營又很會善用這種「工具」,炒作「反中」議題。

  這一點,不只是大陸或臺灣單問題,兩岸都應有所警覺,避免外力撩撥製造兩岸誤解。這次,大陸官方即時針對「楊淑君事件」進行處理是一個好的模式,臺灣也應有類似的處理機制,來因應隨時有可能發生的擦槍走火事件。在兩岸關係真正穩定之前,彼此皆宜謹慎為之。


 


 

 

責任編輯:趙娜

相關焦點

  • 廣州亞組委回應「楊淑君事件」
    廣州亞組委回應「楊淑君事件」 2010年11月21日 12:5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楊淑君淚撒賽場(資料圖片)  廣州亞運會亞運城賽區領導小組副組長、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陳紹康20日在此間對17日發生在跆拳道賽場的「楊淑君事件」進行了回應。
  • 楊淑君事件全程回顧 究竟是作弊還是「被黑」?
    中華臺北選手楊淑君因電子襪違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個爭議事件的始末。    廣州亞運跆拳道項目的比賽昨天剛剛拉開帷幕,不過昨天早上的比賽就出現了極具爭議的一幕,中華臺北選手楊淑君因其電子襪違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以致於吳靜鈺與楊淑君的巔峰對決未能出現。
  • 臺灣闡明立場稱「楊淑君事件」與韓國無關
    環球網記者朱盈庫11月21日報導,據韓聯社21日報導,對於臺灣民眾因「楊淑君事件」而日益高漲的反韓情緒,臺灣方面向韓國方面表示,這次比賽的裁判結果與韓國無關。韓國外交消息人士表示,臺灣當局今天向韓國政府表明立場說,臺灣方面也認為該問題與韓國並無直接關係。20日,韓國外交部向韓國駐臺北代表部下達了韓方在此問題上的立場,並決定,如有必要向臺灣政府表示遺憾。
  • 韓國外交部稱亞運「楊淑君事件」與韓國無關
    環球網記者朱盈庫11月21日報導,據韓聯社21日報導,韓國外交通商部20日就臺灣因「楊淑君事件」反韓情緒日益高漲表示,在比賽裁判問題上,臺灣首先應該正確了解情況後同主辦方尋找解決方案;判罰決定與韓國無關。韓國外交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楊淑君被取消比賽資格令人感到遺憾,他們正在關注臺灣出現的反韓情緒和行為,如臺灣部分市民燒毀太極旗、抵制韓國產品等等。
  • 「楊淑君違規事件」追蹤:她到底有沒有作弊
    在女子49公斤以下級1/8預賽對陣越南選手中,賽前被看好的中華臺北選手楊淑君竟意外地被取消比賽,慘遭淘汰。  楊淑君到底有沒有作弊?廣州亞運會跆拳道開賽首日,除了鮮花獎牌,還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疑惑。賽場上,奪金熱門人選、中華臺北名將楊淑君與教練抱頭痛哭,久久不肯退場。是電子護具惹的禍?還是楊淑君「意圖作弊」?記者18日專訪世界跆拳道聯盟秘書長梁振錫,撥開了違規事件的層層疑雲。
  • 楊淑君事件引反韓情緒 韓國外交通商部正式表態
    在亞運會上發生的中華臺北跆拳道選手楊淑君被取消比賽資格一事,在臺灣引起了反韓情緒,並大有擴散的趨勢。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20日,韓國外交通商部終於對此事件正式表態:如果有必要,將向臺灣表明遺憾的立場。
  • 中華臺北隊跆拳道選手楊淑君晉級 親友熬夜看比賽
    中華臺北隊跆拳道選手楊淑君晉級 親友熬夜看比賽 2012年08月08日 23:1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前跆拳道運動員楊淑君閃婚閃孕 暑期將產男嬰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5月6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1985年出生、現年28歲的前中華臺北隊跆拳道運動員楊淑君(現名楊宜蓁),與相戀半年的「中信兄弟」先發投手林煜清,今年元旦低調閃電登記結婚,最近傳出已有5個月身孕。經向楊淑君本人探詢獲證實,預產期將在今年暑假,已知是個男寶寶。
  • 世跆聯公開楊淑君事件更多細節 違規感應器曝光
    華奧星空廣州11月18日電 (記者 楊莉)世界跆拳道聯盟今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進一步披露了廣州亞運會跆拳道賽場取消中華臺北49公斤級名將楊淑君比賽資格部分細節,違規感應器也公布於眾。不過11月17日開賽首日女子49公斤級擂臺出現了「不幸」一幕,紅方和藍方選手比賽進行中,電子護具生產商一位工程師從監控發現紅方選手(楊淑君)腳跟有一塊不尋常的裝置,立刻向監督委員會匯報,監督委員會將這一情況上報給技術代表。終止比賽後,裁判員檢查了這塊裝置,發現它確實「非同尋常」,且拆卸下來交給中華臺北隊主教練。
  • 國臺辦就楊淑君事件答問:亞跆聯大陸官員已盡力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範麗青18日就中華臺北隊跆拳道選手在亞運會上被取消比賽資格事應詢表示,楊淑君是很有實力的跆拳道選手,我們對出現這樣的事態感到惋惜,對臺灣民眾的關切表示理解。範麗青說,對於亞洲跆拳道聯合會做出的裁決,我們無法評論。
  • 【名將】來自臺灣的「美女漢子」楊淑君
    基本信息 姓名:楊淑君(Yang Shu-Chun) 地區:中華臺北 性別:女 生日:1985.10.26 身高:1.68米 體重:47公斤 項目: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在多哈亞運會和07年跆拳道世錦賽上,吳靜鈺兩次戰勝了楊淑君獲得冠軍。但是楊淑君並沒有畏懼,她對自己依然很有信心,在拿到北京奧運會入場券之後,楊淑君終於在08年的亞洲錦標賽上復仇成功,決賽中她以4:3戰勝了吳靜鈺。 這個年輕的女孩卻對此並不感興趣,她說:「我不喜歡炫耀外貌,更沒想過當什麼明星,最大的樂趣就是跆拳道。」
  • 人物:他叫楊淑君,來自四川鹽亭縣
    圖中手持獻血者的這位中年男子叫楊淑君,來自遠在近2000公裡的四川鹽亭縣
  • 跆拳道"三英"戰倫敦 吳靜鈺楊淑君或演終極對決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題:中國跆拳道「三英」戰倫敦 吳靜鈺楊淑君或演終極對決  中新社記者盧巖  2006年多哈亞運會,名不見經傳的19歲小將吳靜鈺在決賽中挑落中華臺北名將楊淑君,摘走金牌。從那一刻開始,「吳楊之爭」就成為女子跆拳道賽場上的一段傳奇故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半決賽,二人再次相遇。
  • 傳承民族文化 培育團結之花—— 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楊淑君
    我要讓民族之花香飄四溢,芬芳華夏 2008年,楊淑君參與編排的《土家毛古斯》成功走進鳥巢,參與奧運會開幕式前的文藝表演,並在全球進行了直播。當渾厚中帶著土家漢子氣概的音樂響起時,楊淑君熱血沸騰,止不住落淚。那一刻,她深深感受到來自民族文化的驕傲。
  • 楊冪被問一年看女兒幾次,秒變嚴肅,而劉愷威卻大談女兒現狀
    導語:楊冪被問一年看女兒幾次,秒變嚴肅,而劉愷威卻大談女兒現狀楊冪劉愷威,這兩個永遠的熱點人物,只要他們有什麼動靜就被秒秒鐘上頭條,兩人自從結婚之後就被傳離婚,四年過去了,兩人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小糯米今年已經四歲了,但是離婚傳聞至今都沒有停息,兩人也曾做過回應說兩人過的很好,但是網友好像並不買帳,這可能跟兩人聚少離多有一定的關係吧
  • 中國銀行回應原油寶事件行政處罰決定:嚴肅問責有關責任人員
    新京報快訊 5日,中國銀行在其官網回應關於「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行政處罰決定,以下為全文:今天,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了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行政處罰決定。我們堅決接受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針對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原油寶」事件發生以來,我們全面開展風險排查,優化全流程產品管理,強化風險內控建設,規範銷售管理,與客戶逐一溝通,聽取訴求,及時出臺和解補償方案。
  • SN戰隊微博回應Sofm掛機事件,扣除當月工資並進行嚴肅教育
    這場遊戲還是以王紀超一方失敗結束了,遊戲結束之後紀超看完彈幕還說到至少身為一個職業選手不能掛機,可能自己上把的操作真的菜了,但是他(指Sofm)肯定也有過這種失誤
  • 外交部再評哈佛論文:嚴肅的科學問題不嚴肅處理漏洞百出「圖」
    會議上,有記者針對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命題作文」問題提問。華春瑩第二次在記者會上回應了該問題。華春瑩評論說,如此嚴肅的科學問題進行如此不嚴肅的處理,實在是讓人感到奇怪。在回答中,華春瑩從四個方面駁斥了這篇漏洞百出、粗製濫造的所謂論文。
  • 從弗洛伊德事件看美國種族歧視問題
    一直以來,美國都熱衷以維護所謂人權為名,粗暴幹涉別國內政事務,但其自身長期以來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仍未得到解決,成為美國社會一顆「定時炸彈」。近日,喬治·弗洛伊德事件終於引發了這顆炸彈,形成全美乃至全球範圍內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歧視的大規模示威抗議,引發全球輿論關於美國社會種族主義問題的廣泛討論與反思。
  • 別讓嚴肅議題變成「狼來了」!
    就以之前發生的「苟晶高考頂替」事件為例,用說謊的方式博取大眾同情,最後的後果就是,大眾對類似事件很容易產生懷疑。這對於那些真正在高考頂替中受害的人,無疑是不利的。 從根本上看,這樣的事件消磨的是社會信任和公眾耐心。正如這次的性騷擾事件,這一議題原本應該受到公眾的嚴肅討論,大跌眼鏡的結果卻讓公眾的信任和耐心受到了極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