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痛組合穴一曲池 +溫針灸內、外膝眼

2020-12-14 zy學者

01·導語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複雜的屈曲關節。它除了要承受身體大部分的體重, 還要應對人體各種動作所產生的對膝關節的壓力。儘管膝關節結構穩定而又靈 活,膝關節的疼痛還是經常發生的。

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人,因為膝關節不斷地運動,引起 膝關節內的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產生疼痛, 膝關節活動也受到限制。

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仲膝,有可能造成半月板損傷,出現明顯的膝部 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腫脹和滑落感、關節活動 時有彈響等現象。

滑膜損傷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關節疼痛、腫脹、壓痛, 滑膜有摩擦發澀的聲響。特別是當滕關節完全伸直時,膝關節的髕骨下部疼痛 會加劇,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明顯加重。

膝關節微屈時,穩定性相對較差,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 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以內側副韌帶損傷佔絕大多數。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關節疼痛並不是由外傷所引起的,而是受寒所致。中老年人陽氣不足,抗寒能力較差,因此關節疼痛者較多。然而,近年來年輕人膝關節疼痛得越來越多見。「要風度不要溫度」,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超短裙」、「露臍裝」 的發明,使那些追趕時尚的妙齡女郎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

02·[針刺方法]

用2寸針直刺患肢對側的曲池穴(即左側膝關節痛,針右側曲池穴),出 現酸、脹、麻、觸電樣以及上下傳導等感覺時,令患者活動患肢,做踢腿、下 蹲等動作。一邊行針, 一邊活動,直至症狀減輕或消失後取針。

再針內、外膝眼穴各直刺1.0~1.2寸,得氣後用1.0~ 1.5釐米長的艾條插 在針柄上行溫針灸5~ 7壯。

03·[組合之妙]

曲池穴行氣活血、舒筋利節的功效堪稱-絕。《肘後歌》載:「鶴膝腫勞難 多步,尺澤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尋源流可調停。」《治病十一證錄》 亦載:「肘膝疼時刺曲池,進針一寸是相宜,左病針右右針左,僅此三分瀉氣 奇。

「左病針右右針左」,此屬巨刺法,即《靈樞.官針篇》所言「巨刺者,左 取右,右取左"是也。

內、外膝眼為歷代針灸家推崇之效穴。《扁鵲玉龍歌》中雲「髖骨能醫兩 腿疼,膝頭紅腫不能行,必針膝眼、膝關穴,功效須臾病不生"。

溫針灸內、外膝眼,可溫補氣血,祛除風寒溼邪,使膝關節周圍脈絡暢通, 關節周圍病變的軟組織及關節軟骨得到修復,恢復膝關節的功能,從而緩解膝 關節疼痛。

本組合穴巨刺法與病所取穴相結合,針刺和艾灸相結合,增強了行氣活血、 舒筋止痛的功效。

曲池穴行氣活血、舒筋利節的功效堪稱一絕。《肘後歌》載:「鶴膝腫勞難多步,尺澤能舒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尋源流可調停。」《治病十一證錄》 亦載:「肘膝疼時刺曲池,進針一寸是相宜,左病針右右針左,僅此三分瀉氣 奇。

「左病針右右針左」,此屬巨刺法,即《靈樞.官針篇》所言「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也。

內、外膝眼為歷代針灸家推崇之效穴。《扁鵲玉龍歌》中雲「髖骨能醫兩腿疼,膝頭紅腫不能行,必針膝眼、膝關穴,功效須臾病不生"。

溫針灸內、外膝眼,可溫補氣血,祛除風寒溼邪,使膝關節周圍脈絡暢通, 關節周圍病變的軟組織及關節軟骨得到修復,恢復膝關節的功能,從而緩解膝關節疼痛。

本組合穴巨刺法與病所取穴相結合,針刺和艾灸相結合,增強了行氣活血、 舒筋止痛的功效。

04·[臨症一得]

臨床實踐中體驗到,針刺膝眼穴以深刺效果比較理想。坐位時小腿略前伸,與大腿成120角時,進針時比較容易刺人關節腔,達到所需深度。

膝眼穴溫針灸是否灸「透」,是能否取得良好療效的關鍵。有專家研究表明:膝關節炎採用溫針灸,能有效地增強免疫功能,抑制炎性細胞 因子的分泌,以增強機體抗炎免疫能力,增加中樞內阿片和單胺類神經遞質等物質含量等實現鎮痛作用,還避免了長期服藥的副作用,從而提高了生活質量,因此專家們呼籲,膝關節炎應首選溫針療法。

相關焦點

  • 溫針灸配拔罐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因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所引起的以骨質增生為主要表現的關節病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 針灸治療本病有很多的方法,在減輕症狀、調整體質方面均有較好的療效。以下介紹溫針灸配合拔罐法: 取穴:內外膝眼、血海、梁丘、足三裡、中脘、腎俞、阿是穴。
  • 足麻木組合穴一髀關 +溫針灸湧泉
    麻者,非痛非癢,肌肉內如有螞蟻爬一樣或針刺樣感覺,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則痛癢不知,真氣不能運及,如木厚之感,自覺皮膚變厚, 感覺遲鈍。初起時,僅覺趾端麻木,且麻木感或片刻而過,或時有時無,隨後麻木感逐漸加重,間歇期逐漸減少,甚至發展到整天麻木。自覺皮膚變厚一樣, 感覺遲鈍。
  • 為什麼陰雨天膝關節會痛?其實艾灸和雨天更配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只要氣溫變化,或者一下雨,就有很多人說膝關節痛,就跟天氣預報醫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專家提醒,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膝關節炎。關節炎是指人體骨關節及周圍組織發炎,並引發關節活動障礙的一種炎症疾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嚴重時會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喪失行動能力。
  • 眉稜骨痛組合穴一- 絲竹空透魚腰+攢竹透魚腰
    01·導語眉稜骨痛是指眼眶上緣眉稜骨部位疼痛、酸楚、掣及目睛,或伴有前額痛、 攢竹穴處(眶上切跡)壓痛、視力疲勞,畏光羞明,常欲閉目等症狀。重者神昏、心煩、噁心、嘔吐等症。痛勢發作常有定時,多於日出始痛,日中最甚, 日落消失,夜間如常人,但也有晝靜夜劇者。常見於眶上神經痛、額竇炎、眉稜骨炎等。眉稜骨痛最早記載於明代戴思恭所著《證治要訣》,屬祖國醫學「頭風」、「頭痛」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多因風熱之邪上擾清竅所致。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內治法      1.寒溼痺證      2.風溼熱痺症      3.瘀血痺阻證      4.肝腎虧虛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外治法      1.中藥外用      (1)中藥外敷      (2)中藥燻洗      (3)中藥離子導入法       2.針灸治療
  • 冬季寒冷,膝關節疼痛,這幾個穴位你艾灸了嗎?
    如果你的膝蓋發冷,對不起已經寒入骨了,還不開始保養,那麼下一步就是痛、骨質損傷...... 艾灸陽氣足,驅趕寒氣效果好,在病痛處艾灸,效果相當不錯!而中醫艾灸治療膝關節痛也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論依據:中醫艾灸認為疼痛點在膝部的經脈和經筋;局部感受風寒之邪,遂致氣血阻滯而成。根據「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經取患部穴位。
  • 膝關節疼痛怎麼辦?膝關節疼痛如何治療?看完徹底明白了!
    輕微的還能忍住,嚴重的痛起來路都不能走。當出現膝關節出現疼痛時必須要重視,及時治療。有的表現為在行走過程關節腔內礫軋音、關節打空、絞索。有的表現為關節僵直。嚴重的膝骨關節炎患者還可伴有關節腫脹、周圍水腫、肌肉萎縮等。檢查時可見骨摩擦音,X線檢查可見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骨質疏鬆、髕下脂肪墊消失等,治療主要是多休息,避免勞累及負重,減肥。外敷消炎止痛藥物,進一步治療可以採用膝關節注射,關節鏡治療等,很少需要手術置換。
  • 針灸治療骨傷病的經驗分享
    骨傷病主要指由跌打損傷或外邪侵襲肌、筋、骨及其關節所引起的經絡病。針灸治療時重點放在局部取穴,如天柱、風池以及附近的阿是穴。如伴有肩臂痛,可根據疼痛放射部位配穴。疼痛放射到肩後,取手太陽小腸經為主,如天宗、秉風、曲垣;放射到肩外,取手陽明大腸經為主,如肩髃、臂臑、曲池;放射到肩前,取手太陰肺經為主,如尺澤、肩內陵。
  • 膝關節專科之膝關節下樓痛的處理手法
    1、下面我就對膝關節下樓痛做一個總結:2、對於膝關節的下樓痛,基本的原因有五個3、骨的因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脛骨平臺的旋移,第二個原因是脛骨的後移!並不複雜,就是比較膝關節兩個膝眼的高低,然後調平即可,下面就看視頻的講解和操作:13、治療多了你就會知道,大部分人膝關節的膝眼都是內側偏高,也有小部分人是外側高的,如果是外側高,我們的手就從外側伸到內側,然後讓患者的腿和我們的手做對抗
  • 膝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3年,醫生推薦了一個方法,3天就緩解!
    艾灸療法用於治療內、外、婦、兒和五官科疾病。其適應範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它的神奇功效早在《扁鵲心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人於無病時, 常灸關元、氣海、命門....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餘歲矣。」
  • 膝前痛,屈伸受限,是因為你的膝關節得了「肥胖症」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之一,這個關節需要骨骼、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一起協作才能保持其正常的工作。因為系統龐大,其中的一個「精密小零件」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帶來膝關節疼痛。髕下脂肪墊就是一個小小的,並不起眼的組織,但是它卻是膝前痛的常見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個小小的脂肪墊。
  • 膝蓋痛上樓走路難,按摩膝關節可以改善嗎?
    膝蓋痛上樓走路難,按摩膝關節可以改善嗎?按摩屬於物理療法的一種,也屬於中醫治療範疇中的一類,其主要通過對特定穴位以及周圍肌肉進行多種手法治療,從而達到調節氣血、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等多種功效。因此對於「按摩能否緩解膝蓋疼痛」的問題,答案是可以,但不絕對。
  • 越鍛鍊膝關節越痛?正確使用和保養需要這樣做
    如果我們把人體看做一臺複雜精密的機器,那麼身體的每個器官和部位都有設定的使用期限,而膝關節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們平時的走路和運動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它的使用期限是60年。如果我們不正確使用膝關節,造成膝關節過度透支,它的使用壽命就會明顯縮短,過早地出現疼痛等情況。正確使用和保養膝關節,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注意防寒保暖。
  • 膝蓋反覆疼痛,針灸時你選取了膝陽關穴嗎?膝骨性關節炎選它沒錯
    很多朋友肯定知道,膝蓋疼痛需要針灸。針灸可以舒筋通絡、活血止痛,膝蓋是人體最大的「筋會」,所以舒筋活血才是關鍵,多以局部取穴為主,如內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膝陽關、鶴頂、膝關等穴。這些穴位都是膝蓋局部的穴位,每個穴位都有特定的功效和作用,今天單獨來講一講膝陽關穴。
  • 膝關節骨質增生能治癒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膝關節骨質增生多發生於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關節軟骨脫水,因過度磨損後,膝關節骨質因自身的防禦機制而增生,俗稱「骨贅」。多數人會出現關節活動時彈響、摩擦音,關節周圍壓痛,上下樓或活動時疼痛加重,影像學上就會出現髕骨、脛骨髁間嵴,膝關節邊緣、關節面及骨突處骨質增生,醫學上叫「膝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骨質增生是不能治癒的。
  • 國際醫學雜誌接連刊登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研究
    近期,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存志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官方雜誌《PAIN》和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官方雜誌《Arthritis amp;Rheumatology》。
  • 跑步不傷膝蓋的方法——中醫如何防治膝關節損傷
    即使平時沒有膝關節的疼痛,跑友亦可常用針灸來預防膝關節的損傷。針灸可以促進膝關節處的氣血循環,使膝關節氣血通暢,當然也就不會產生疼痛。對於每天跑步的來說,可以每周針灸一兩次,對於預防膝關節疼痛大有裨益。關於跑步與膝關節疼痛,讀者亦可參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跑步傷膝嗎?》
  •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接連刊登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研究
    近期,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存志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官方雜誌《PAIN》和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官方雜誌《Arthritis & Rheu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