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滅亡時,為何曾經統一六國的百萬雄師沒有出現?他們去哪了

2020-12-18 騰訊網

所有罵秦始皇是暴君的人,因為你根本就不懂歷史的真相,秦始皇乃中華民族第一英雄,沒有秦始皇就沒有今天的中國版圖,你要明白當年七國紛爭啊,秦始皇為了統一華夏老秦人死了何止上百萬,24代秦軍,24代秦軍的將領和秦王,為了統一天下而不懈的努力。

為了統一南中國,秦始皇派自己的大將王翦率40萬大軍打下了今天的廣東、廣西,打下了今天的雲南,打下了今天的海南。打下以後要班師回朝,王翦跟秦始皇發了一封書信:「皇帝陛下,臣不能回去,因為這裡全是蠻主,這裡全是少數民族,只要我們的部隊回去了,馬上這個地方就不是我們秦國的地方,更不是我們華夏族群的領土,怎麼辦?我不但這40萬人不能回去,你還要從老秦人裡面再給我遷100萬人過來,跟當地人通婚,漢化他們」。

秦始皇說:「沒問題」。秦始皇親自跑到海南,親自跑到廣西,秦始皇巡遊天下走的全是邊關。秦始皇親自去到海南,看到了當地的情況,派100萬秦人入廣東廣西跟當地人通婚,守南中國,而且秦始皇走之前,王翦請了個將令:「秦王,我們百萬雄師,40萬在守南中國,60萬在守匈奴,國內空虛啊!如果將來秦國有難,臣當如何」?秦始皇說了這麼一句話:「他日如果秦國有難,你不準班師回朝勤王」。王翦撲通一下跪下了:「皇帝陛下,我是老秦人,如果秦國有難,臣不回國勤王,我會變成千古第一罪人」。

秦始皇說:「不,秦國可以滅,華夏族群不能滅,今天秦國滅了,華夏族群依然還在,但是如果你40萬人搬兵回朝,南中國再也不屬於中國,這個地方再也不屬於我們這個族群,所以為了整個華夏族群,為了整個民族犧牲我秦氏,又算得了什麼」。稍微有點兒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吧,劉邦項羽率兩萬人馬破鹹陽,秦軍主力根本就沒有出現在現場,你們沒有發現嗎?當年的百萬雄獅讓六國聞風喪膽的秦軍去哪了?

40萬在守邊疆60萬在築長城守匈奴,他們有將令不得班師回朝,因為秦國可以滅華夏族群不能滅。蒙毅蒙恬兄弟、王翦的舊部看到秦國有難,每天以淚洗面,搓足頓胸啊,他不能回去啊,王翦到最後沒有辦法,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章邯找刑徒軍來去平內亂,什麼是刑徒軍?就是給秦始皇修秦墓的全是犯人,拿著這幫犯人跟項羽打,這個仗怎麼打?

在整個楚漢爭雄的時候,100萬的秦軍,根本就沒有出現在歷史裡,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事情很奇怪嗎?直到劉邦戰勝項羽建立大漢王朝,當時守南中國的整個廣東廣西海南都屬於南越國,漢武帝給南越國的國王也就是王翦的舊部發了一封書信,我可以封你為南越王,但是你必須承認我大漢增田,換句話講我不想跟你打,但是我必須得讓我大漢的國土來統治這個地方。

你知道南越王怎麼說嗎?這封詔書是在今天的博物館裡,你們在網上可以查到,南越王說:「我曾經受過一個老人的囑託,中國不能分裂,為了華夏族群,我不跟你打,我也不當什麼南越王,我降你啊」!南越王投降,整個南中國再次落到了漢民族的手上,而他嘴裡的那個老人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是中華民族第一英雄,沒有秦始皇就沒有今天中國的版圖,他是英雄,在秦始皇眼裡面沒有家,更沒有國,只有華夏族群。

相關焦點

  • 秦國統一六國後,為什麼滅亡後,沒有再分裂了?
    古代社會,就處在這樣的不斷循環之中,當然這種循環是出現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那麼為什麼秦始皇統一之後,即使秦朝滅亡以後,天下也沒有陷入長久的分裂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採納李斯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從經濟、文化層面,將各國之間的壁壘打通,使全國成為更加方便互通的一盤棋。
  • 為什麼秦國滅亡時, 當年橫掃六國的百萬大軍沒有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七國爭雄,秦國的強大毋庸置疑。自嬴政登基後,秦國更是橫掃六國,百萬鐵騎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建立了大秦帝國。
  • 秦始皇以武力徵服六國,那麼百萬秦軍在秦滅亡時為何沒有出現
    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僅用十餘年的時間就橫掃六合,建立起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的國家,但秦朝也僅存在了十四年之久就滅亡了,那麼很多人奇怪,秦國以武力徵服六國,在秦朝滅亡時,那麼秦軍到哪去了?秦王嬴政01秦朝滅亡時的幾大秦軍
  • 秦王朝當時手握百萬雄師,滅六國平天下,為何僅短短十五年歷史?
    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統一六國之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這功勳確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嬴政帶領著他的團隊可謂是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秦國那麼強大,為何短短十幾年便迅速滅亡了
    秦始皇曆時十餘年而滅六國,進而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初立的秦國可以說強盛無比,然而短短十餘年後,秦國卻又迅速滅亡,當真令人唏噓不已。那麼,秦朝滅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個人認為應該是由根本隱患、改革缺陷和秦二世的胡作非為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分別來說。
  • 秦國統一六國絕非偶然,因為秦國掌握了六國沒有的黑科技
    而秦始皇嬴政統一了六國以後,力排眾議,廢除了分封制度,而改為對中央集權有利的郡縣制,由此奠定了古代中國皇權統一的基礎,同時,嬴政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統一了六國的文字,統一了度量衡。使得各國之間的文化與交流得到統一。對於秦始皇嬴政統一天下,大家都覺得是他的運氣很好,受到祖上的庇佑。
  • 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對待六國國君的?你或許永遠猜不到
    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秦始皇,真正的秦始皇絕不是一個憑脾氣辦事的暴君,為何這麼說?只要看秦始皇在滅六國後如何處置六國的國君王室就明白了。如果秦始皇真暴君,將六國王室團滅是很有可能的,但秦始皇的做法,你或許永遠都猜不到。春秋爭霸,戰國七雄,七雄指齊、楚、秦、燕、趙、魏、韓,除秦國外其餘六國合稱「山東六國」,因為這六國全部在崤山以東而秦在西。
  • 他派間諜去坑秦國,陰差陽錯幫了秦國大忙,加快了六國的滅亡速度
    許多弱小的諸侯國接連滅亡。到了戰國後期只剩下了秦、趙、楚、齊、魏、韓、燕等大國。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日漸強盛,在關東諸國為地盤人口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秦國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暗中積蓄力量,逐漸成長為強國,多次東出發動侵略戰爭。
  • 秦國統一六國後,那六個亡國之君怎麼樣了?慘不忍睹
    秦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王朝,秦朝的疆域也被後來作為國家疆域的基礎,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戰國時期的各國徵戰最終只有秦國勝出。秦國的成功是建立在吞併了戰國七雄中其他六國的基礎上,那麼這六個國家的國君在秦朝統一之後下落如何,又有怎麼樣的人生結局呢?
  • 《大秦賦》中六國之人都渴望被秦國統一嗎?
    至此,六國全部死灰復燃。第三年冬季十月,劉邦破關而入,秦王子嬰投降。隨後項羽拍馬趕到,族滅贏秦,焚毀宮室,掘開皇陵,報了國讎家恨,令秦人感受到更加慘痛的亡國之恥。 秦始皇用九年統一天下,十一年鎮壓各國,秦二世則僅用七個月便丟了天下,三年就亡了國家。這至少說明,在當時,六國之人並不渴望被秦國統一,只要一有機會反抗,他們便揭竿而起,重新興滅國、復絕祀。
  • 秦國滅亡六國之後,秦始皇為何唯獨留下衛國?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秦國國力大幅度增強,從公元前230年消滅韓國,再到221年攻破齊國,秦王僅僅用了10年的時間,就消滅了戰國七雄中的六國,完成了自己的統一大業,從而宣布了戰國時代的結束。在這場浩大的戰爭當中,存活到最後的戰國諸侯,並非齊,而是地處河南的衛國,一直到公元前209年,衛國國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因此而滅亡,而此時距離秦朝退出舞臺,也只剩下兩年不到的時間,這也有些讓人疑惑,秦始皇為何唯獨留下衛國?你可能永遠想不到,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六國國君最後是什麼下場?
    其中,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可謂最大的功績之一。那麼,一個問題來了,在秦始皇消滅六國的過程中,是如何對待六國的末代君主呢?韓國      秦滅六國大致是按照先易後難和先北後南的順序開始的。戰國末期,山東六國勢力最弱小的就是韓國,所以,秦國從韓國開始了掃平六國的行動。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攻滅韓國。
  • 秦國統一六國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說比歷史上任何朝代都難呢?
    秦國統一六國比後世歷代都難,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秦朝以前沒有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相互都不是很兼容。周朝並沒有統一天下,前邊的商朝也沒有。周朝採取的模式就是天子有自己的封邑,在周天子封邑的外圍是自己宗親和功臣的封邑,再向外一層就是商朝舊臣的封地和新歸順的其他部族。
  • 秦國的統一之路:六國合縱為何總是鎩羽而歸?
    為了對抗強秦,關東六國被迫放下彼此間的矛盾,組成臨時的聯盟。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孫衍作為最初倡導合縱抗秦的人,登上了戰國的歷史舞臺。當然,《史記》將這一功勞給了蘇秦。不過,無論是蘇秦還是公孫衍,他們說服六國的基礎,就像《史記》記載蘇秦說服韓宣王時提到的「地之有盡而秦之求無已」。既然秦國有吞滅六國的想法,那麼六國自然不願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必須要聯合起來對抗強敵。
  • 秦始皇推行統一戰略,準備吞併六國之時,為何要先滅掉韓國呢?
    在戰國末期的最後三十餘年,七雄中,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此時山東六國已經無力與秦國抗衡,秦國在函谷關以西,其餘戰國六雄均在崤山以東,故稱「山東六國」。秦滅六國已成必然,那麼  秦國為何要先滅掉韓國?
  •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六國國君的結局如何?
    據《史記》記載,早期的秦人由於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們的正式族稱。周幽王時期犬戎攻入鎬京,秦襄公因為保衛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國,秦成為國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最終剪滅秦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那麼,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六國國君的結局各是什麼呢?
  • 秦朝滅亡時一百萬秦軍都去哪了,為什麼沒有回來勤王
    我們都知道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王朝,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跟他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是密不可分的,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經濟、軍事、法制制度發展有一個飛躍的提升,人口是戰國時期最多的國家,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達到了一百多萬人。那麼就有一個疑問,在秦朝滅亡的時候一百多萬秦軍都去哪了?
  • 秦始皇準備統一中國,面對其他六國時,為什麼要先滅掉韓國呢?
    秦王嬴政在剷除了嫪毐和呂不韋兩大集團之後,從真正意義上掌握了秦國的權力。公元前二三四年,秦王嬴政就著手制定統一天下的戰略,首先消滅最頑強的對手趙國還是消滅最弱的韓國,就成了朝堂上最大的爭議。公元前二三三年和二三二年,秦軍連續多次對趙國發起了進攻,雖然沒有能夠消滅趙軍的主力,但也讓趙軍沒有能力向秦軍發起進攻。韓王安原本在10年前派出鄭國到秦國幫助秦王嬴政修鄭國渠,修通一條貫穿關中的大渠,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這樣就可以減輕秦國對韓國的壓力。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六國君主都是什麼結局?
    在他的帶領下,吞併其他六國,成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但是他在吞併六國之後的那六位君主呢?可以說每個都是下場極其慘烈。韓國是在戰國時期中最小的國家,它四面都有別的國家圍繞,地理位置也是戰國七雄中最差的一個,沒有什麼發展空間,因此他就成為了秦始皇最先下手的目標,韓國滅亡後,秦始皇把韓王軟禁在現在的河南淮陽,沒過幾年,韓國原來的舊部發動叛亂,秦始皇輕輕鬆鬆把他們平定後,擔心這樣的事情會再次發生,就索性把他處死。
  • 戰國六國滅亡後都有復國勢力,為什麼秦朝滅亡後沒有復闢的?
    但是他對於秦國來說,算是滅亡的罪魁禍首還是一統天下的元勳? 恰恰秦王朝或者秦國六七百年的國祚延續到他這裡突然盛極而衰正是因為秦始皇而迅速滅亡。他對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