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房貸新規來了!對銀行股、地產股及個人買房有哪些影響?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她理財

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通知要求,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及機構類型不同,監管機構分檔對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設下「兩道紅線」 ,分別是:

控制房地產貸款佔比,中資大行不超過40%,中資中型銀行不超過27.5%,中資小行不超過22.5%;

控制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中資大行不超過32.5%,中資中型銀行不超過20%,中資小行不超過17.5%。

簡單來說,第一道紅線影響的是房地產開發商融資資金,第二道紅線影響的是個人住房貸款資金,相當於從開發商到個人,都要控制貸款額度了,不允許銀行超額資金流入樓市,避免房地產「捆綁」整個金融體系。

看來堅持房住不炒的意志非常堅決,樓市調控已經不僅僅是在商品房市場調節了,更是直接在資金需求端開始調整了,厲害哦~

受此影響,在2021年股市開門紅的背景下,銀行和地產股卻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這個政策雖然給銀行帶來了消息面的利空,但是從貸款佔比的紅線來看,對大銀行沒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甚至現在看一些大行的房地產貸款水平都沒有觸及到紅線,只是對偏重房地產放款的部分小銀行影響較大。

所以後續的調整是,要麼少貸款,要麼加大其他地方的貸款,從而來降低房地產貸款的佔比。

但即便如此,也不會給銀行帶來更大的風險。況且銀行股本身是周期股,宏觀經濟才是對銀行估值產生影響的核心因素,所以對銀行股來說,逢低布局一些沒啥大問題。

而對地產股來說,這個利空來的有些實在。在「房住不炒」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宏觀調控加持下,監管部門持續地嚴控房地產行業融資,也讓地產股在過去一年實慘,拿龍頭萬科A來說,去年累計下跌近8%,龍頭都這樣,可想其他的房地產商了。

不過儘管不受待見,但是地產商去年的業績並不差,根據克而瑞的數據,TOP 100 房企去年1-11月累計銷售金額近10萬億,同比增長12.2%。

其實國家嚴控房地產,各項政策一招接一招,並不是真的要將它「拍死在沙灘上」,房地產牽動著社會的神經,把它整垮了圖啥呢?背後的目的還是要讓這個行業平穩、健康的持續發展。

撿錢君認同房地產並不是一個很值得投資的行業,但行業內部也是有分化的,那些過去靠資源福利起來的房企,眼下高槓桿、高負債率、現金流緊張,調控政策越多,對它們越不利。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調控下那些大型房企無非是少賺點兒,可小房企要麼沒得賺,要麼就是在行業邊緣徘徊著,或者乾脆轉型甚至破產。

因此,對於真正的行業龍頭來說,無論是財務安全性還是盈利增長的確定性,都優於小房企,所以即使投資地產股,也要去買真正的行業龍頭,然後拿出足夠多的耐心去持有。

說完了投資,對於打算買房的人來說,又有什麼影響呢?

從新規給銀行劃定的紅線來看,實際的影響可能並不大,畢竟大行的房貸額度本來就多,而中小股份制和城商行雖然比例壓縮,但業內觀點普遍認為,銀行在實際操作層面,可能傾向於在額度、貸款利率和放款周期等方面進行調整,因此不太會發生無法貸到款的情況。

不過對於計劃買房的人來說,2021年在房住不炒的管控下,今年房價總體上還將是平穩的一年,但也要注意,房價已經結束了普漲,現在也出現了同一座城市整體房價雖然小幅上漲,但部分區域卻出現下跌的情況,也就是說房價開始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

因此對於剛需人群來說,不用觀望,有合適的房源就入手,儘早解決需求最重要;而投資性質的購房,建議謹慎,特別是三四線甚至更小的城市,不具備投資價值,畢竟未來接盤的人有限更好的資源還是會沉澱在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中。

另外,商鋪也不是一種值得投資的不動產了,因為真正好的商鋪幾乎都被內部消化完了,出售的很多都有各種問題,而且租金回報也越來越低。

總的來說,宏觀政策上對房地產的調控,對我們個人買房者來說,帶來的影響很小,最終的購房決策還是要根據你未來的生活方式、實際需求來定。

小提醒: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房貸新規下部分「踩線」銀行股承壓
    1月5日,銀行板塊繼續調整,多隻個股跌幅超4%。業內人士指出,近兩日銀行板塊調整或與此前發布的房貸新規有關,部分銀行房貸佔比超出規定上限,亟待控制房貸增量或壓降存量。不過長期來看,此次對於房貸集中度的管控有助於銀行降低風險敞口、優化貸款結構,行業基本面向好趨勢不改。
  • 房貸新規調查:小銀行受影響較大 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政策暫未變化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彭妍近日,房地產貸款市場迎來重磅新規。央行、銀保監會下發《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為各類銀行機構的房地產貸款佔比劃定了「紅線」。該《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房貸新規下部分「踩線」銀行股承壓 行業基本面穩中向好
    1月5日,銀行板塊繼續調整,多隻個股跌幅超4%。業內人士指出,近兩日銀行板塊調整或與此前發布的房貸新規有關,部分銀行房貸佔比超出規定上限,亟待控制房貸增量或壓降存量。不過長期來看,此次對於房貸集中度的管控有助於銀行降低風險敞口、優化貸款結構,行業基本面向好趨勢不改。
  • 2天跌2200億,銀行成A股最慘板塊,缺席2020牛市,無緣2021開門紅
    來源:券商中國2天暴跌2200億,銀行竟成A股最慘板塊,發生了什麼?不僅缺席2020牛市,又無緣2021開門「盛宴」…一則新規,令銀行股、地產股「瑟瑟發抖」。銀行、地產股,這對難兄難弟,不僅缺席了2020年全年的牛市,更是無緣2021年的開門「盛宴」。
  • 銀行版「兩道紅線」強勢出臺,未來一二線城市買房貸款可能更難
    1月4日,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上證指數上漲0.85%,但地產股和銀行股卻逆市下跌。有地產行業人士對市界表示,這主要是受到央行發布的《通知》的影響。 央行聯合銀保監會在2020年最後一天發布了《通知》,將所有銀行分為五檔,分別設置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兩個指標上限。
  • 重磅新規來襲!2021年房貸要變天了?沒額度、放款慢!有客戶被迫全款...
    央行選擇2021剛開局的時候發出「限貸令」,更是一種態度上的「宣示」:房地產「去金融化」,我們是認真的。2020年是房地產過去5年來最難的1年,也可能是未來10年最好的1年。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 21金融圈記者 葉靜 周炎炎 編輯:馬春園 曾芳2020年最後一天,監管放大招,個人房貸業務再臨變局。
  • 2天暴跌2200億 銀行竟成A股最慘板塊 發生了什麼?
    一則新規,令銀行股、地產股「瑟瑟發抖」。銀行、地產股,這對難兄難弟,不僅缺席了2020年全年的牛市,更是無緣2021年的開門「盛宴」。2021年的前2個交易日,銀行、地產股集體弱勢,其中銀行指數大跌近3%,房地產指數跌幅亦超2.5%,具體到個股走勢,跌幅則更加明顯,成都銀行大跌11.7%,興業銀行大跌9.6%。
  • 2天暴跌2200億,銀行竟成A股最慘板塊,發生了什麼?
    來源:券商中國一則新規,令銀行股、地產股「瑟瑟發抖」。銀行、地產股,這對難兄難弟,不僅缺席了2020年全年的牛市,更是無緣2021年的開門「盛宴」。2021年的前2個交易日,銀行、地產股集體弱勢,其中銀行指數大跌近3%,房地產指數跌幅亦超2.5%,具體到個股走勢,跌幅則更加明顯,成都銀行大跌11.7%,興業銀行大跌9.6%。
  • 2天暴跌2200億,銀行竟成A股最慘板塊,發生了什麼?不僅缺席2020牛市...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巫樂定 一則新規,令銀行股、地產股「瑟瑟發抖」。銀行、地產股,這對難兄難弟,不僅缺席了2020年全年的牛市,更是無緣2021年的開門「盛宴」。2021年的前2個交易日,銀行、地產股集體弱勢,其中銀行指數大跌近3%,房地產指數跌幅亦超2.5%,具體到個股走勢,跌幅則更加明顯,成都銀行大跌11.7%,興業銀行大跌9.6%。據Wind數據顯示,銀行指數去年全年下跌超3%,而近2個交易日內,A股銀行板塊再度下挫。總市值累計蒸發約2200億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房貸新規重磅來襲 個人放款時間或延長
    原標題:【原創】房貸新規重磅來襲 個人放款時間或延長   年初往往是一年中,銀行房貸貸額度相對充裕的時候,但從2021年1月1日開始,這一現象可能生變。
  • 央行收緊「錢袋子」,2021年,買房將變得越來越難?
    就在2020年最後一天,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文件,對銀行發放房地產貸款做出新的要求。對於計劃買房的人,以後申請房貸的難度將會有所增加。 當然,更深層次的影響還在於,房貸利率也有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因為資金價格由供需關係來決定,如果房貸規模收緊,有限的房貸資源,只能優先滿足出價更高的購房者。
  • 影響房貸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辦理房貸,名下信用卡必須全還清嗎?
    所以絕大部分朋友在買房的時候都需要向銀行申請一筆房貸,才能降低購房門檻,買得起房。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在辦理房貸前,究竟需要注意些什麼?是不是需要把信用卡的欠款全部還清?配圖||影響房貸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嗎?
  • 最嚴「限貸令」下,個人房貸申請將又難又貴?
    來源:國際金融報基於2020年半年報數據測算,10家上市銀行的住房貸款佔比超標,11家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鑑於當前多數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距離上限都有一定距離,銀行無需刻意收緊房貸,因此短期內對個人房貸利率的影響很有限。
  • 銀行行長說,三大條件下房價不得不降 2021年房價「變天」?
    2021年房價或許迎來一次「變天」的改革,銀行行長放話說,在三大條件影響下房價不得不降。那小編在這裡分析一下這三大條件以及對房地產發展的影響。大家都知道,金融政策會影響流向房地產的資金多少;調控會直接影響市場的供需關係;市場信心也會影響購房者是否願意投奔樓市。這三點決定了有多少資金的流向開發商。然而隨著國家新規的到來,樓市發展或許會慢慢遠離「黃金期」。
  • 地產股開年低迷,3家房企獲管理層增持
    據聯交所披露權益資料,李嘉誠父子自2020年3月20日起,年內累計有131個交易日在場內增持長實,涉及7246萬股,累計增加股權達1.96個百分點。就在李氏家族再次出手的同日,1月6日,世茂集團獲主席兼執行董事許榮茂場內增持,每股均價23.0844港元,增持100萬股,涉資2308.44萬港元。完成後,許榮茂最新持股比例由64.99%升至65.02%。
  • 房貸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啊?貸款買房就那麼讓人興奮嗎?
    我們都知道房子涉及到的金額非常的大,想要輕鬆的買房,就一定要申請房貸來降低購房門檻。而貸款買房的人群似乎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在猜想是不是貸款買房會讓人感到興奮。配圖||貸款買房對我們普通老百姓到底有哪些好處?
  • 房地產貸款新規出臺,有何影響?
    新規同時從供需兩個方面著手,受到監管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包括兩項,一是房地產貸款餘額佔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二是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這意味著房地產開發和居民購房同時受到影響。
  • 在房貸新規下,購房者要提前還款嗎?專家:2類人有違約金也要還
    從城市結構上看,二線城市的負擔增加相對會大一點,不過,三四線城市則沒有太明顯的負擔,甚至有「減負」的現象。對購房者來說,房貸新規之後按揭買房,又會發生什麼變化?要不要提前還款?根據銀行的介紹,如果LPR發生變化,對於籤訂了浮動利率的客戶而言,每年的執行利率也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年的月供是1000元,有可能2020年的月供會是1050元,2021年的月供又變成1010元。
  • 沒還完房貸的要注意……
    2021年1月1日起,燕郊大部分有住房按揭貸款的人,月供將有新變化。 今年8月份,燕郊有房貸的人應該都收到過銀行的電話或簡訊通知,8月25日起,對尚未辦理定價基準轉換的個人住房貸款進行批量轉換,統一調整為LPR定價。如果你反悔了,那麼剩下這兩三天(12月31日下班之前),你還有機會,可以去銀行重新轉換為固定利率。
  • 需要買房、賣房、租房的看過來!2021年房屋產權新規
    2021年房屋產權新規1、 新增房屋「居住權」從2021年起,每一套大產權房子都擁有三種不同的物權屬性,分別是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居住權。2021年租房新規1、 租期最長不得超過20年根據民法典規定,任何物權租賃期限不能超過20年,超過部分自動失效。相對來說,住宅租賃超過20年的很少,但有些開發商將人防車位一次性40年租賃給業主這種方式就是違規的。要清楚這一點,不要交了40年費用,後面20年卻自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