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可若是自私自利過頭,絲毫不在意他人安危,自己,也未必能有善終。
伊索寓言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老鼠和青蛙,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朋友,青蛙總是邀請老鼠一起到水裡玩,卻被老鼠拒絕,於是有一天,青蛙偷偷把自己和老鼠的腳綁在一起,然後就跳進了水中,開心的玩起來,在它看來,老鼠也一定會喜歡玩水,於是,青蛙一下子潛水,一下子翻過身子在水裡曬肚皮,沒過多久,老鼠就淹死了,而被淹死的老鼠浮到水面後,被老鷹發現,一個俯衝,便將老鼠抓起,而老鼠和青蛙的腿還綁在一起,於是青蛙就和老鼠一起,成為了老鷹的晚餐。
老鼠青蛙和鷹
一般來說,《老鼠,青蛙和老鷹》的故事的寓意,都認為是告訴世人,要學會多為他人考慮一下,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得失利益。但在我看來,這個故事不也是在說,一心想要害人的人,最終也會害了自己。
故事裡的老鷹
做人,要會將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還強迫他人去喜歡,這種低情商的表現,現代社會,很少有人會去這麼做了,更多人犯下的錯,和《老鼠青蛙和老鷹》裡的青蛙一樣,自以為把最好的,最喜歡的好東西,給予了分享,但卻忘記了,有些東西,對於自己是蜜糖,對於別人,卻是砒霜。
將心比心是一種智慧
老鼠不會遊泳,但青蛙一直帶著他潛水,看水下世界的風光旖旎,老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生活中,有的人可能喜歡吃龍蝦,有的人喜歡吃橘子,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便忍不住分享,不管別人是否對龍蝦或者橘子過敏,非要別人吃下去,處於好心嗎?可能吧,但結果好嗎?只怕未必。
以前工作單位的領導很喜歡喝酒,有了好酒還會喊人一起吃飯喝酒,但是問題是,我喝酒過敏,就算是喝啤酒,臉上,胸口,甚至是大腿都會發紅,給我倒的一杯酒我勉強喝不了兩口,還一臉嫌棄的覺得我浪費了他的酒。而對於我的感受而言,那就是煎熬,說了我喝不了酒,喝不了酒,還非要我喝,對於這種勸酒人,真心不喜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你的喜歡,我不幹涉,我不喜歡,也請不要指責。人,學會將心比心,而後,最好找到同道之人,自己舒服,身邊的人,也舒服。
水下世界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的
一心害人者,終將害了自己。
寓言故事裡面的青蛙,先是害了老鼠,最終害了自己。而說到害人害己,我便想起了請君入甕的故事,酷吏周興和來俊臣都不是什麼好人,但兩人互相對付的故事倒是經典,周興誣告他人被告發後,武則天便讓來俊臣去審問,這來俊臣也有意思,他請周興吃飯,一邊吃一邊問周興,我最近要審問一個犯人,但我估計那人不會認罪,你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請君入甕的故事
周興也是囂張慣了,張口就說這還不容易,直接把犯人放到甕中,然後在甕周圍點火燒甕,不怕犯人不認罪。來俊臣聽了後大笑,便讓準備好了甕和炭,而後,對著周興說「請君入甕」,周興當時立刻便認罪了。
害人者,終害己
一心想著如何去害人,如何為自己謀劃利益的人,其結果,往往都是害人終害己。
善,是一種境界
善待自己,想方設法讓自己過得舒服和開心,我們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但是生活中,除了我們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也多考慮一下別人,想想我這樣做,是否會給他人帶來不好的影響,心善,行善,不論有什麼好的回報,至少,可以讓我們遠離災禍,多為別人考慮一下,或許,也會在無意間給了我們自己一個好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