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家文物局點名批評的大同,現在怎麼樣了?

2020-12-22 晉城城建

資料來源:澎湃、搜狐、國家文物局、大同新聞網、大同吧、新浪、華夏時報等圖文整理:白澤

文章內容僅作分享,以政府公布為準。

「城建群」和「房產群」已建立,後臺回復「城建群」或「房產群」入群交流

文末小調查,歡迎參與

大同,位於山西省北部,晉冀蒙三省交匯處,曾作為北魏都城97年,歷朝歷代都是國家邊關重鎮,歷史底蘊深厚。

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但就在2019年,這個名號差點被國家文物局收回!

造城

2008年以前,大同曾經被人如此調侃:「垃圾基本靠風颳,汙水基本靠蒸發,遊商基本沒人抓,市容基本無人誇。」經濟發展水平連年省內墊底,空氣汙染嚴重,大同的城市形象和省內第二大城市的地位面臨巨大挑戰。

2008年,隨著耿彥波就任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一場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在大同古城鋪展開來,大同的「造城風波」開始蔓延。

大同古城改造工程計劃投資500億,拆遷約10萬人,耿彥波提出「一軸雙城,新舊得利」的大格局。按照他的構想:古城實行整體保護,耗資10億元的城牆修復工程在5年內全面完成,古城內所有現代建築都全部搬遷,以恢復傳統城市格局;古城以東建設未來的市中心御東新城;兩城間以御河為軸。西邊傳統,東邊現代,兩相呼應。

僅2008年,大同修路8條,長33公裡,2009年修路43條,總長度110公裡。

2009年4月,大同陸續開工建設東城牆、華嚴寺、善化寺、文廟、清真寺等名城保護十大工程。御東新城裡多棟高樓拔地而起,太陽宮、大同博物館、大同大劇院、大同美術館、大同圖書館和大同體育中心都在緊張建設中。

大同在那幾年的改造力度,讓大同發生了可見的變化,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被一步步放大。

風波

大同的造城運動並非一帆風順,幾乎一直伴隨著種種負面消息……

【專家極力反對】古城改造必然會引發關於古建築保護的問題,很多專家斥責大同市「拆真文物建假古董」、「古建不見北魏只有明清,人為製造文化斷層」、「民居建築不符合雁北建築風格」等等,更有眾多專家和古建愛好者多次撰文抨擊大同市對文物古建的破壞。

【財政壓力空前】《大同市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13年預算草案》顯示,2012年,大同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80.3億元,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執行則高達186.6億元;到2012年底,全市財政淨結餘為累計赤字2.8億元。耿彥波曾表示,大同城建預計耗資500億元,其中政府自籌100億元,爭取中央和省裡的支持資金50億元,貸款100億元,餘下的250億元則來源於「經營城市」。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11-2012)》顯示,全國有28座城市債務超過自有財政年收入,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大同,其債務總額已達年收入的4.11倍。截至2013年,大同市已經背負了超百億元的債務。

【房產支持有限】按照耿彥波的計劃,大同城建預計的500億資金,其中250億元來自「經營城市」,大同的土地價格上升到住宅200萬/畝,商業300萬/畝,寄希望於開發御東新區,然後用升值後的土地出讓金來維持高額的城建費用;升值的土地逐漸轉移到了房價上面,2007以前4000元左右的樓盤,一年後單價已經超過5000元。以大同市民現有的購買力,短期內很難消化過多的存量房。以2011年為例,當年大同市住宅竣工面積達872.5萬平米,比上一年增長8倍;但商品房銷售面積僅為90.2萬平米,同比僅增長12%。

調離

2013年2月,耿彥波調離大同,任太原市市長。大同的事業遭遇前所未有的變數,新市長新班子會有什麼發展戰略?耿彥波的政策是否會延續?改造一半的古城未來怎麼辦?已經拆遷的住戶何時能住上新房?種種問題擺在眼前,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11月2日凌晨,正在施工的大同市永久建材市場突然發生樓層坍塌事故,造成5名農民工身亡。事故發生後,大同市政府在全市範圍內進行了安全生產大檢查。2013年11月8日,大同市政府下發文件,認為「工程手續不全,未經復工批覆,仍然違法違規施工,嚴重影響全市建築工程領域的安全生產」,要求相關部門停止對大同美術館、大同大劇院、大同博物館、大同圖書館等71個在建工程的水、電、建築材料供應。眾多政府投資工程被勒令停工

當時的百度大同吧,一邊倒的聲音就是「古城保護工程爛尾了」,輿論衝擊力巨大。

再後來,又一屆大同市委市政府組建,大同的工程才陸續完工,大同形象獲得完美逆轉

點名

耿彥波離任六年後,2019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文物局近日發布了《關於部分保護不力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通報》,批評了包括大同在內的5座城市因保護工作不力致歷史文化名城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通報還明確,對於整改不到位的城市,將撤銷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對於大同的問題,通報提到:山西省大同市在古城內拆真建假,這些行為致使名城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名城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

營造十幾年的大同古城在剛剛收穫眾多褒獎的時候遭遇輿論危機。

硬剛

通報發布後,大同廣播電視臺官方平臺「看大同」發布特約撰稿,名為《堅定不移地把握大同發展的大趨勢》,文中措辭嚴厲,提到:

「大同近10多年的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及合理利用工作面臨全面否定,整個城市的經濟建設發展將何去何從?」

「一些高層管理出臺的政策或意見並非完全符合實際。這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文物局的通報,是否存在使用行政權力過當?依法行政有可疑之處。」

「國家文物管理部門應該充分尊重歷史,要歷史地看問題,要考慮各地特殊的情況,尤其是要把各地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能機械地照搬法律條文,進行通報批評,以致懲戒。

文章還提到,大同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在下滑,轉型發展才是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大同為共和國建設犧牲巨大,能源幾近枯竭,如果再不行動起來,大同前途堪憂。

此文發布後不久就被刪除,但是大同的聲音已經被傳遞了出來,未來的道路已經做出了選擇。

繡花

2019年11月29日,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和大同市長武宏文專題聽取了大同市整改方案,會議提到,大同市收到國家兩部委的通報批評後及時響應,及時上報了《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整改工作方案》,明確了42項整改措施,在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指導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整改工作有序推進」。同時,會議還提到要明確保護和發展的關係,用「繡花」的功夫處理面臨的問題,同時應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人文生態的延續。

大同市的這次會議,應該算作對通報批評的官方回應,「看大同」的民間聲音要有,政府的官方整改也要有,民心保穩定、工程保進展。可以明確的是,大同的古城保護與改造工程還要做下去,並會越做越好!

糾葛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大市的大同,跟文物局打的交道並不少,本號隨手一翻,就找到兩個典型案例。

2009年8月,國家文物局緊急叫停「雲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國家文物局調查組認為,項目均在雲岡石窟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未依法履行審批程序,屬於違法建設工程。

所謂的「雲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人工湖、仿古商業一條街、窟前道路和廣場等工程,其中人工湖有著8萬平方米水面,湖的中央是供奉煙火的寺廟。據底圖測量,該人工湖湖面距離石窟主體僅100米,專家認為,該工程影響了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人工湖的修建將對文物本體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性質惡劣。

但是對於該工程違法建設的判定依據是「未依法履行審批程序」,所以,大同市在同年9月提交《大同市人民政府關於雲岡石窟景區建設及華嚴寺和善化寺周邊違法建設項目的查處報告》,提到「雲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整改方案由中國建築設計院歷史建築研究所王利軍主持完成,該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國家文物局已於9月4日正式批准整改方案。目前,雲岡石窟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已復工建設。」手續完備,工程復工,時隔十年,我們來一個雲岡石窟今夕對比。

其實當年從雲岡石窟大佛面前穿過的339省道對石窟造城的危害更大,也不知道當時文物局與交通運輸部有無協商。直到2009年大同市政府對雲岡石窟治理開始後,才將該線路整體移到了石窟範圍以外。

對於包括人工湖在內的整治工程,網友的看法或許能說明問題:

雲岡石窟景區內的房屋建築都是近年新建的。以前,雲岡景區遊覽線路不盡合理,從入口直回接就進入到第五、六大主窟,遊客常常忽略了其他石窟,整個遊覽過程沒有鋪墊時間也短。

改建後的雲岡景區,建有大型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及新的雲岡石窟研究院,遊客西行過山門進入雲岡公園,公園內營造出湖光山色、小橋流水的美境,穿過人工湖與九曲橋,遊客進入雲岡石窟,從第一窟開始一路觀覽,漸入高潮,最後到達45窟,出口處,還有地下博物館及演藝廳等值得駐足留連。

成為真正的大雲岡。

2018年3月29日,國家文物局拒批大同古長城旅遊公路項目,認為「項目設計線位穿越長城文物本體、長城保護範圍或建設控制地帶累計202次,數量巨大;且部分線位距離長城文物本體距離過近,對長城文物本體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同時提出整改意見:重新研究確定線位,避免對長城本體造成損害,並補充編制設計方案。應從長城文物本體及其周邊景觀風貌保護角度出發,採取合理、可行、適度的設計思路,不得反覆穿越長城本體。在緊鄰長城的區域可適當設置非硬化類遊步道等基礎設施,車行道宜設置在長城保護區劃以外

所謂的「大同古長城旅遊公路項目「,是《山西省農村旅遊公路建設規劃(2016-2020)》的重要組成部分,橫貫大同市天鎮縣、陽高縣、新榮區、南郊區、左雲縣5個縣區,路線基本沿古長城布設,並連接附近多個城堡,溝通區域內國省幹線S201、S202、S204、S210及天大、得大及大呼高速公路。

此項目被國家文物局拒絕批覆後,目前的進展沒找到新聞報導,前途未卜。

現狀

大同歷經了種種風波,終於在近年來迎來了收穫,大同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得到飛速提升。「成龍電影節」連續二屆在大同舉辦,大張高鐵已於2019年底開通,近年來大同的GDP增速也逐漸回升,城市排名也在慢慢提升。更可貴的是,大同市經歷了艱難的轉型改革後,環境治理取得極大成功,連年獲得山西省環保獎勵,空氣品質排名始終處於第一方陣,2019年更是入選環保部10座環境改善成效名單

反思

國家主管部門在職權範圍內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大同市政府在不斷的探索中實踐了發展的時代主題,人民群眾在城市革新中擁有了更高的滿足感和獲得感。正如「看大同」所言,轉型發展是最大的政治任務,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政府施策的最高要求。

城市建設雖然會遭到偶然的磨難

但是城市只有在發展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城市建設者們加油幹吧,歷史會銘記你們的功勞

延伸閱讀:

高平向南、晉城向東,延丹河崛起的新經濟帶發展如何?歡迎持續關注晉城城建(ID:JC-chengjian),即將為您解讀。

【精選文章】

本文相關

相關焦點

  • 住建部、國家文物局通報5城保護不力:大同古城「拆真建假」
    住建部、國家文物局通報5城保護不力:大同古城「拆真建假」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03-22 08:44 來源:澎湃新聞
  • 【鄉村振興】大同歷史陳列館成功晉升國家三級館
    【鄉村振興】大同歷史陳列館成功晉升國家三級館 2020-12-23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省5家博物館展覽被國家文物局推介
    近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等單位承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座談會在遼寧省博物館召開。 在此次會議中,山西共有5家博物館選送的展覽入選,大同市博物館《銅耀大同——古代銅造藝術陳列》、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壺關縣文物博物館《抗大一分校在壺關》、夏縣博物館《夏縣西村時代生活展》等4個項目獲得一般推介,山西博物院選送的《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獲得重點推薦。
  • 玉珠局長來了大同了
    近日,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率調研組一行蒞同,就我市文物保護工作進行調研,並召開雲岡石窟保護研究工作座談會。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閆亞林,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國家文物局督察司督察處處長施雪梅等參加調研。
  •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掛牌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掛牌   新華社電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11月30日在京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在原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基礎上更名組建,將逐步建成我國考古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研究機構。
  • 被國家「點名」升級!
    被國家「點名」升級!最近連南瑤族自治縣的廣東瑤族博物館又雙叒叕上榜了還是國家級榜單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
  •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調研安徽文物工作
    記者從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12月7日至10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一行深入安徽調研文物工作。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會見劉玉珠一行。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郭強,副省長王翠鳳,副省長、阜陽市委書記楊光榮,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袁華等先後參加會見和實地調研。
  • 安徽省委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舉行工作座談
    安徽日報訊(通訊員 宗禾 記者 李浩)12月8日下午,安徽省委、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在合肥舉行工作座談,省委書記李錦斌,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出席座談會。省領導郭強、王翠鳳參加。
  • 國家文物局:掀起革命文化傳承發展新高潮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會上表示,2021年國家文物局將圍繞建黨百年,掀起革命文化傳承發展新高潮。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現場。人民網 韋衍行 攝據介紹,2020年,革命文物行政機構從無到有,革命文物工作力量不斷強化,革命文物工作基礎不斷夯實。
  • 卡納瓦羅給出答案 點名批評三球員狀態差
    批評小摩託,卡帥有點口不對心了。小摩託不說踢得風生水起,至少也是完全合格的,有進球有助攻,戰術執行也到位,比水塔和洛國富表現好得多。明顯塔利斯卡不管腳法、視野都是頂尖的怎看不到呢,張修維的跑位串聯和積極攔截回防,而且努力!提高!摩託和國富都很努力!但確實還沒到最佳狀態,這些都沒看到嗎?!怎麼老是盯著誰進球了,哪場輸贏了!你比教練更清楚球員嗎?
  • 國家文物局這麼回應
    杭州餘杭崇賢的劉師傅反映,他有一幅珍藏多年的「七賢圖」國畫,而且有國家文物局鑑定中心的證書,但是現在這幅畫到底是真是假,他也犯迷糊了。1第一次「鑑定」為真 第二次成了假的?落款是國家文物局鑑定中心,鋼印顯示的是國家文物局書畫鑑定中心,多了書畫兩個字,鑑定日期是2007年4月17號。劉師傅:「2007年買的,三十五萬(你當時在北京)對,我那個時候房子都沒有買,家裡房子都沒有造,就這麼點積蓄,我全部花進去,我就是看了這本本子,要買的。」
  • ...的美國—被聯合國秘書長不點名批評,其他成員國「黑人問號臉」
    不過即使是遠端會議,部分國家的跳腳行為卻也絲毫沒有減弱。美國總統川普,依舊是操著那副陳腔濫調,指責中國「把病毒傳染給全世界,應當為新冠全球大流行負責」。 川普在聯大致詞時,「火力全開」、「炮火猛烈」,8分鐘的發言時間內,光點名中國就有12次之多,而川普「點名批評」中國的所謂「指責」,真的是提都懶得提了,來來去去就那幾套,2020年都快結束了,還在揪著2020年初的事情不放,最關鍵的是他揪著的還都是子虛烏有、張冠李戴的事情。
  • 劉玉珠出席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全體幹部大會
    劉玉珠出席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全體幹部大會 2020-11-27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文物局推送首批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
    國家文物局推送首批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 2020-02-01 15:04:15 作者:吉翔 責任編輯:吉翔 圖為故宮「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  中新網2月1日電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
  • 被點名批評的他並不無辜,4000餘首作品或將下架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作詞人,最近卻走了偏路,最近甚至還發表了一些不當的言論,近期,林夕還受到了公開的點名批評。之前很多的人都認為林夕是一位愛國的才子,可惜的是,林夕並不像是呈現給大眾所認為的那樣的善良的人,林夕除了有詞作人這個身份以外,他還十分熱衷參加政治運動,甚至還發表過一些非常「驚人」的言論。
  • 漢密爾頓點名批評法拉利:紅牛機械師都跪 你們幹嘛
    網易體育7月14日報導:F1新賽季進行兩站比賽,除了精彩對決,最受關注的就是漢密爾頓呼籲車手在「黑人命也是命」貢獻自己的力量,帶領車手在比賽開始前用下跪方式來抗擊種族主義,而對於前兩站各家車隊和車手的表現,漢密爾頓表揚了梅賽德斯和紅牛,點名批評了法拉利
  • ...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座談會暨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戰略...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朱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員,相關省市文物部門、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和博物館負責同志,北京大學相關院系師生代表等出席。座談會暨籤約儀式由郝平主持。
  • 西媒點名批評武磊:執行力不過關,在西乙立不住腳?
    西媒點名批評武磊:執行力不過關,在西乙立不住腳?西乙第五輪,憑藉著德託馬斯的進球,西班牙人1-0擊敗阿爾科孔,暫時升至了積分榜榜首的位置,贏球固然可喜,但對於中國球迷來說,不免會有些失望:武磊首發只踢了半場,未能取得進球。
  • 大胃王吃播被點名批評後,密子君秒換個人暱稱,網友:心虛了?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興起,不少人開啟了專職主播的職業生涯,然而,近期,美食直播卻被央視點名批評了。8月12日,央視新聞發布微博動態,表示據聯合國統計,每年全球大概有30%的糧食被消耗和浪費,總量達到十三億噸。
  • 二季度昆明查處「不合格」電梯86臺 這兩家被點名批評
    二季度昆明查處「不合格」電梯86臺 這兩家被點名批評 2020-07-28 1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