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行公祭,祀我殤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不為延續仇恨
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以國之名
為遇難同胞下半旗誌哀
上午8時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舉行了升旗和下半旗儀式
以國之名,向83年前失去生命的同胞
表達深深的哀思
警報響起,時間凝固
這是一座城的緬懷
10時01分
防空警報劃破南京城上空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現場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抗戰老兵代表、
南京大中小學學生代表、
駐寧部隊官兵代表、醫護人員代表等各界代表
靜靜肅立
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
這一刻,除了儀式現場的人們
南京全城汽車停駛鳴笛
行人駐足默哀,時間仿佛靜止
這是一座城的緬懷
這更是一個國的哀痛!
撞和平鍾 放和平鴿
願和平永存
默哀完畢後
在解放軍軍樂團的伴奏下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
向30萬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敬獻花圈
以國之規格,祭奠死者
願遇難同胞安息
隨後,6名代表撞響了和平鍾
鐘聲在公祭廣場久久迴蕩
3000羽和平鴿騰空而起
繼往開來,永誌不忘
重讀《和平宣言》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日寇,擄掠燒殺,
屍橫遍野,血染長江……」
83位南京中學生重讀《和平宣言》
在這83名中學生裡
其中兩名學生的太爺爺、太奶奶
1937年12月時就在南京
一代又一代
長輩們接力給晚輩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
講親人們見到的一幕幕……
他們許下誓言:
「繼往開來,永誌不忘!」
央視熱評
「以國之名舉行公祭,是祈願和平、呵護和平。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蒙受了外國侵略和內部戰亂的百年苦難,深知和平的寶貴。舉行公祭儀式,不是延續仇恨,而是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罔顧侵略戰爭歷史,必然招致譴責;美化侵略戰爭,更會遭受痛擊。中國人民捍衛和平的決心無比強大,中國的發展壯大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發展壯大。
以國之名舉行公祭,是激發家國情懷,凝聚奮進力量。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惟有凝心聚力,勠力同心,才能一步步抵達目標。惟有建設富強中國,才能更好地告慰先烈。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徐海鵬
實習:胡嚴方 郝若琳
責編:張婷
↓↓↓ 這些新聞你不該再錯過哦↓↓↓